第176章 單刀赴會
開局被誅十族,我在朱棣頭上作死 作者:青山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台州知府常凱此時正坐在自己的書房裏喝茶,而與他對麵相坐的,便正是方子言的老熟人,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紀綱手端著茶杯,一邊抿著茶水,一邊開口對常凱說道:“常大人,你我之間既以達成協議,那您就應該盡快將建文帝送到扶桑才是,您別忘了,扶桑人可是咱們眼下最大的仰仗,萬一真和他們撕破了臉皮,咱們日後恐怕就不好辦事了!”
紀綱此人不僅心胸狹隘,而且野心極大,他早就想通過扶桑人的扶持,分裂閩浙兩地,讓自己能夠成為這兩地之內的執牛耳者!
所謂的登基複辟,不過是他們為自己所找的一個借口而已。
朱允炆不過是他們準備推出來的一個提線木偶。
隻要他們能夠將朱允炆牢牢操控在手中,那便能夠借正統之名行分疆裂土之事。
早在朱棣對方子言表現出濃厚興趣的時候,紀綱便已經開始為自己尋求退路。
柳升之死全都是拜他所賜。
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有朝一日可能會不了自己這位老上司的後塵!
常凱自然也能明白紀綱的心中所想。
不過麵對對方的敦促,他卻隻是搖頭說道:“實不相瞞,我始終覺得扶桑人並非那麽可信。”
“況且我覺得有關建文帝的事情畢竟是咱們大明內政,如果隨隨便便讓一個扶桑小國出手幹涉的話,那一旦傳將出去,豈不是要貽笑大方?”
常凱知道紀綱是想要借自己之手完成他的那些齷齪勾當。
同時他也知道紀綱此舉是為了對付方子言!
他之前會答應與對方合作,那是因為他並不知道方子言與陳鳳燕之間的關係。
如今知道自己的侄女尚存人事,知道當朝國師竟然是自己的侄女婿。
常凱對方子言自然是動了幾分偏袒之心,不想將事情鬧得太絕。
可如此一來卻是急壞了紀綱。
眼見著自己的計劃即將失敗,見常凱還在顧左右而言他,紀綱當即拍案而起,急切的對常凱說道:“常大人,眼下局勢複雜,咱們正當早做決斷,且不能因為一時得失就斷送了咱們長遠的考慮!”
“我當初派遣手下將建文帝擄掠至浙江,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借你之手將他送出大明,您如今突然提議抽身而出,您這豈不是要將我陷入不仁不義的境地嗎?”
“況且朝廷那邊早就已經注意到了,我如果您這邊真的出了什麽紕漏的話,那我恐怕也將是死路一條,常大人,您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總得為我們這些人考慮考慮吧!”
紀綱這話看似說的客氣,可其中二含的威脅意味卻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
隻是他似乎忘記了,這裏並不是京城,並不是他紀綱能夠一手遮天的地方。
錦衣衛在這裏玩不轉,他常凱才是這裏的天!
麵對紀綱的敦促,常凱的臉上明顯流露出了幾分不耐的神情:“紀大人,該怎麽做常某心中有數,用不著你來對我指指點點!”
紀綱聞聽此言,眉頭微微蹙起,眼中閃過了一絲殺機。
就在他即將暴走之際,一名小吏突然自門外急匆匆闖了進來:“啟稟常大人,國師方子言請見!”
紀綱一聽說方子言來了,還以為是常凱提前為其通風報信,讓對方來此堵住自己。
他此次離京並未得到朱棣的允準,況且朝廷本就有規定,要求京城官員無故不得與地方官員私下往來!
方子言在地方代表的就是朱棣的權威。
如果真被他發現的話,自己恐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紀綱心生誤解,狠狠瞪了常凱一眼,隨後便先離開了常凱的書房。
對於紀綱此番態度,常凱明顯不屑一顧,他隻是冷笑一聲,隨後麵對那名報信的小吏說道:“有請國師書房見麵……”
方子言原以為自己此行可能會有阻礙,卻沒想到常凱竟然沒拿架子,直接邀請自己在他的書房見麵。
此次與他同行的還有薛川與足義立雄兩人,早在抵達台州府衙之前,方子言就已經給他二人下了死命令。
如果稍後自己與常凱談崩的話,那他二人需要在第一時間控製住常凱,借此為三人換取離開府衙的機會。
如果挾持不能成功,他們仍舊執意要致自己於死地的話。
那也要在死前先除掉常凱這個貪官。
絕不能讓浙江局勢進一步惡化!
如今百姓與官府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一定程度。
如果繼續任由其發展下去的話,未來此地必將滋生民亂,到時不用扶桑人動手,恐怕他們自己就要先分崩離析!
方子言應常凱相邀,來到書房。
常凱此時正手端著茶杯,細細品鑒,眼見著方子言來到,他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盞,並笑眯眯的站起身來:“國師親自到訪,著實是讓常某的府衙蓬蓽生輝啊!”
“常大人說的這是哪裏的話?方某今日前來其實是為了向您負荊請罪的!”
常凱聞言,臉上流露出了幾分不解的神情:“國師說的這是哪裏的話,依照你我之間的關係,就算你方大人真的做了什麽過激的事情,常某也絕不能與你追究啊!”
“你方大人此次前來,究竟是以國師的身份,還是以常某侄女婿的身份啊?”
常凱話說至此,兩人相視一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拉近了幾分。
方子言眼見著常凱並未因為玉安縣的事情與自己計較,心中也自先放鬆了幾分。
他撩起衣袍坐了下來,並對常凱笑著說道:“如果長大人願意認我這個侄女婿的話,那我自然是願意侄女婿的身份與您相談,我隻是擔心您不願認我這個侄女婿,反倒是覺得我與你假客套!”
“哈哈哈哈,子言你實在太見外了,我當初蒙受浩鈞夫婦的恩情,心裏早就已經將鳳燕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你如今與鳳燕喜結連理,我這個做叔叔的自是開心,你今日前來若是為商討公務,那咱們便以官職相稱。”
“若是為辦私事而來,那咱們便以叔侄相待,恰好常某也不是一個喜歡繁文縟節的人!”
紀綱手端著茶杯,一邊抿著茶水,一邊開口對常凱說道:“常大人,你我之間既以達成協議,那您就應該盡快將建文帝送到扶桑才是,您別忘了,扶桑人可是咱們眼下最大的仰仗,萬一真和他們撕破了臉皮,咱們日後恐怕就不好辦事了!”
紀綱此人不僅心胸狹隘,而且野心極大,他早就想通過扶桑人的扶持,分裂閩浙兩地,讓自己能夠成為這兩地之內的執牛耳者!
所謂的登基複辟,不過是他們為自己所找的一個借口而已。
朱允炆不過是他們準備推出來的一個提線木偶。
隻要他們能夠將朱允炆牢牢操控在手中,那便能夠借正統之名行分疆裂土之事。
早在朱棣對方子言表現出濃厚興趣的時候,紀綱便已經開始為自己尋求退路。
柳升之死全都是拜他所賜。
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有朝一日可能會不了自己這位老上司的後塵!
常凱自然也能明白紀綱的心中所想。
不過麵對對方的敦促,他卻隻是搖頭說道:“實不相瞞,我始終覺得扶桑人並非那麽可信。”
“況且我覺得有關建文帝的事情畢竟是咱們大明內政,如果隨隨便便讓一個扶桑小國出手幹涉的話,那一旦傳將出去,豈不是要貽笑大方?”
常凱知道紀綱是想要借自己之手完成他的那些齷齪勾當。
同時他也知道紀綱此舉是為了對付方子言!
他之前會答應與對方合作,那是因為他並不知道方子言與陳鳳燕之間的關係。
如今知道自己的侄女尚存人事,知道當朝國師竟然是自己的侄女婿。
常凱對方子言自然是動了幾分偏袒之心,不想將事情鬧得太絕。
可如此一來卻是急壞了紀綱。
眼見著自己的計劃即將失敗,見常凱還在顧左右而言他,紀綱當即拍案而起,急切的對常凱說道:“常大人,眼下局勢複雜,咱們正當早做決斷,且不能因為一時得失就斷送了咱們長遠的考慮!”
“我當初派遣手下將建文帝擄掠至浙江,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借你之手將他送出大明,您如今突然提議抽身而出,您這豈不是要將我陷入不仁不義的境地嗎?”
“況且朝廷那邊早就已經注意到了,我如果您這邊真的出了什麽紕漏的話,那我恐怕也將是死路一條,常大人,您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總得為我們這些人考慮考慮吧!”
紀綱這話看似說的客氣,可其中二含的威脅意味卻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
隻是他似乎忘記了,這裏並不是京城,並不是他紀綱能夠一手遮天的地方。
錦衣衛在這裏玩不轉,他常凱才是這裏的天!
麵對紀綱的敦促,常凱的臉上明顯流露出了幾分不耐的神情:“紀大人,該怎麽做常某心中有數,用不著你來對我指指點點!”
紀綱聞聽此言,眉頭微微蹙起,眼中閃過了一絲殺機。
就在他即將暴走之際,一名小吏突然自門外急匆匆闖了進來:“啟稟常大人,國師方子言請見!”
紀綱一聽說方子言來了,還以為是常凱提前為其通風報信,讓對方來此堵住自己。
他此次離京並未得到朱棣的允準,況且朝廷本就有規定,要求京城官員無故不得與地方官員私下往來!
方子言在地方代表的就是朱棣的權威。
如果真被他發現的話,自己恐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紀綱心生誤解,狠狠瞪了常凱一眼,隨後便先離開了常凱的書房。
對於紀綱此番態度,常凱明顯不屑一顧,他隻是冷笑一聲,隨後麵對那名報信的小吏說道:“有請國師書房見麵……”
方子言原以為自己此行可能會有阻礙,卻沒想到常凱竟然沒拿架子,直接邀請自己在他的書房見麵。
此次與他同行的還有薛川與足義立雄兩人,早在抵達台州府衙之前,方子言就已經給他二人下了死命令。
如果稍後自己與常凱談崩的話,那他二人需要在第一時間控製住常凱,借此為三人換取離開府衙的機會。
如果挾持不能成功,他們仍舊執意要致自己於死地的話。
那也要在死前先除掉常凱這個貪官。
絕不能讓浙江局勢進一步惡化!
如今百姓與官府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一定程度。
如果繼續任由其發展下去的話,未來此地必將滋生民亂,到時不用扶桑人動手,恐怕他們自己就要先分崩離析!
方子言應常凱相邀,來到書房。
常凱此時正手端著茶杯,細細品鑒,眼見著方子言來到,他立刻放下手中的茶盞,並笑眯眯的站起身來:“國師親自到訪,著實是讓常某的府衙蓬蓽生輝啊!”
“常大人說的這是哪裏的話?方某今日前來其實是為了向您負荊請罪的!”
常凱聞言,臉上流露出了幾分不解的神情:“國師說的這是哪裏的話,依照你我之間的關係,就算你方大人真的做了什麽過激的事情,常某也絕不能與你追究啊!”
“你方大人此次前來,究竟是以國師的身份,還是以常某侄女婿的身份啊?”
常凱話說至此,兩人相視一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拉近了幾分。
方子言眼見著常凱並未因為玉安縣的事情與自己計較,心中也自先放鬆了幾分。
他撩起衣袍坐了下來,並對常凱笑著說道:“如果長大人願意認我這個侄女婿的話,那我自然是願意侄女婿的身份與您相談,我隻是擔心您不願認我這個侄女婿,反倒是覺得我與你假客套!”
“哈哈哈哈,子言你實在太見外了,我當初蒙受浩鈞夫婦的恩情,心裏早就已經將鳳燕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你如今與鳳燕喜結連理,我這個做叔叔的自是開心,你今日前來若是為商討公務,那咱們便以官職相稱。”
“若是為辦私事而來,那咱們便以叔侄相待,恰好常某也不是一個喜歡繁文縟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