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中,西夏使團的駐地仿若一方靜謐的孤島,蕭峰便暫居於此。


    在大宋的廣袤土地之上,蕭峰矢誌不渝地勤修內功。


    他身體的每一寸肌肉、每一絲氣息皆在磨礪中悄然蛻變。


    向著少林混元童子功的巔峰一步步邁進。


    偶爾得閑,他於不經意間覓得了一座隱匿於繁華景象之後的宋朝皇家書苑。


    承蒙宋朝對西夏使團的優厚禮遇,身為使團成員的蕭峰得以獲許自由出入這方文化的清幽之境。


    由於近些時日,蕭峰潛心修煉北冥神功,由此對道家典籍萌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致。


    那深邃且晦澀的道藏仿若有一種無形的魔力,如同磁石引針一般。


    在練武的間隙,頻頻牽引著他踏入皇家書苑。


    每一次邁過那朱紅的門扉,蕭峰都恰似踏入了一座珍藏著無盡智慧的寶庫。


    馥鬱的書香與靜謐的氛圍如輕紗般悠悠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而在這書苑之中,蕭峰發現總有一個清瘦的身影與浩如煙海的書卷相依相伴。


    那是一位麵容清臒、神情專注的書生,正全神貫注地埋首於堆積如山的道藏之間,一絲不苟地從事著文字校對的工作。


    蕭峰每次前來,皆會瞧見他忙碌的模樣,心中不禁悄然泛起絲絲好奇的漣漪。


    一日,蕭峰終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上前探問,方才知曉此人竟是黃裳。


    蕭峰大吃一驚,他記得原著中黃裳乃宋神宗時期的狀元。


    如今承蒙當今皇帝趙佶欽點,廣搜天下道家之書。


    目標就是匯聚成那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萬壽道藏》。


    蕭峰心中暗自驚愕,他深知眼前這位看似文弱、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日後將會以絕世高手的威名震撼江湖。


    更是那部令無數武林豪傑夢寐以求的《九陰真經》的創作者。


    懷著滿心的敬仰之情,蕭峰與黃裳傾心交談。


    他察覺黃裳雖已從道藏中領悟了武功的奧秘。


    但其心神仍主要貫注於編寫道藏之上,對自身所悟的絕世武功並未太過在意。


    蕭峰心中明了,此時的黃裳尚未曆經那場將徹底改變他命運的悲劇。


    在未來的悠悠歲月裏,待黃裳的家人慘被明教中人屠戮滅門。


    那份悲痛與仇恨才會如烈火熔金,促使他將道藏中的武學領悟發揮至登峰造極之境,從而鑄就《九陰真經》。


    然而此刻,靜立在自己麵前的黃裳,僅僅是一位心無旁騖、專注於文化傳承的書生。


    在這紛擾喧囂的塵世中,堅守著一方寧靜的書桌,默默耕耘,一心向著道藏。


    蕭峰抱拳,恭敬地向黃裳說道:


    “黃兄,蕭某近日修煉道家神功,深感自身對道家內蘊的理解猶如管中窺豹,實在太過淺薄。


    今日幸得見黃兄專注於道藏,想必造詣超凡入聖,蕭某心中存有諸多疑惑,鬥膽向黃兄請教。”


    黃裳擱下手中筆,和顏悅色地微微一笑:“蕭兄客氣了,有何疑問但說無妨。”


    蕭峰沉思片刻,問道:


    “蕭某聽聞道家中有陰陽相濟之說,於武學修煉之上,該如何精準地把握此中平衡,使其絲絲入扣地融入自身功法而不致錯亂?”


    黃裳微微頷首,耐心解說道:


    “陰陽之道,仿若晝夜交替,互根互生,渾然一體。


    於武學之中,剛勁若為陽,柔勁則為陰,發力之際需剛中有柔,恰似洪鍾大呂之中隱含幽咽泉流;


    製敵之時亦能柔中帶剛,仿若綿裏藏針。


    就如那水流,時而可洶湧湍急如飛瀑,澎湃激昂;


    時而亦可潺潺流淌若幽溪,輕柔舒緩,需依戰局形勢而靈活變幻。”


    蕭峰若有所思,繼而又道:


    “那在道家吐納之法裏,如何巧妙地以氣引勁,使其如靈蛇蜿蜒,貫通周身經脈,進而臻至更高的武學境界?”


    黃裳站起身來,踱步片刻,抬手比劃道:


    “氣者,乃生命之根本,亦是武學之基石。道家吐納之法,重在以心馭氣,令氣息仿若靈蛇,於周身經脈間悠然遊走。


    首要之務乃是靜心凝神,排除一切雜念,使心境澄澈如鏡湖。


    而後緩緩吸納天地靈氣,使其如涓涓細流,沉入丹田。


    再以堅毅的意念引導,令其沿著經脈徐徐而行,遇阻滯則放緩腳步,逢通暢則奮勇前行。


    如此循環往複,久而久之,氣勁自然萌生,經脈亦會豁然貫通。”


    黃裳接著說道:


    “道藏所蘊含之理,浩瀚無垠,深邃莫測,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領悟透徹。


    蕭兄既有此向道之心,不妨先從基礎的經義起始,循序漸進,日拱一卒。”


    蕭峰感激道:“黃兄的教誨,蕭某必當刻骨銘心。


    黃兄如此博學多聞,卻毫無驕矜之態,實乃蕭某此生之幸遇。”


    黃裳淡然一笑:“世間之人,無論契丹還是漢人,皆在天地乾坤的造化之中。


    我不過是先行一步探得了這道藏的奧秘,與蕭兄分享一二又有何妨。”


    黃裳性格溫潤如玉,蕭峰則心懷求教之誌。


    加之黃裳比蕭峰年長十六歲,閱曆與學識更為淵博,兩人遂很快結為摯友。


    這一天,蕭峰見黃裳正對著一卷道經凝思,便上前拱手行禮,恭謹道:“黃兄,蕭某在修煉道家神功時遇一棘手難題。


    此功與道家吐納之法似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可蕭某總覺難以將二者融會貫通,不知黃兄可否不吝指點一二?”


    黃裳擱下手中筆,和顏迴應:“蕭峰但說無妨,你我可攜手共同探討。”


    黃裳略作思忖,說道:


    “道家神功重在吸納,道家吐納講究氣息的引導與轉化。


    蕭兄在吸納之時,是否有氣息紊亂或難以掌控之感?”


    蕭峰點頭稱是:


    “正是,有時吸納過猛,體內氣息便仿若脫韁的野馬,肆意狂奔,難以駕馭。”


    黃裳踱步片刻,抬手比劃闡釋道:


    “此乃因未深諳陰陽調和之理。


    吸氣為陽,需如暖陽初升,緩緩引入,切不可操之過急;


    唿氣為陰,要似清風拂麵,徐徐吐出。蕭兄且依此試一下。”


    蕭峰依言而行,悉心調整唿吸,片刻之後,頓覺體內氣息順暢了許多。


    不禁麵露欣然之色:“黃兄果然高見,蕭某似有所頓悟。”


    又一日,蕭峰攜一壺美酒前來。見黃裳仍在忙碌,便在一旁默默靜候。


    待黃裳稍作休憩,蕭峰遞上美酒:


    “黃兄整日埋首書卷,甚是辛勞,此酒可解乏提神。”


    黃裳微笑著接過,淺飲一口:


    “蕭峰你真是有心人。”


    兩人席地而坐,蕭峰說道:


    “黃兄,蕭某曾聽聞江湖中有一種以柔克剛的武功,似與道家理念若合符節,黃兄對此有何獨到見解?”


    黃裳目光深邃,侃侃而談:


    “以柔克剛,實乃道家智慧在武學領域的精妙體現。


    剛猛者易折,而柔順者方能長久。就如那潺潺水流,看似柔弱無骨,卻可憑借持之以恆的韌勁滴穿堅石。


    在武功之中,便是借力打力,順勢而為,不與敵手正麵強攻,而是巧妙地化解其攻勢,而後再相機反擊。”


    蕭峰沉思良久,說道:


    “黃兄之言,讓蕭某對武學有了全新的認知,蕭某往昔多憑剛猛之力,日後當融入這以柔克剛之法,使自身武學更上層樓。”


    兩人正交談間,一隻飛鳥悠然掠過書苑上空,驚落幾片樹葉。


    蕭峰見狀,心中靈機一動,說道:


    “黃兄,蕭某近日思索,武功招式是否也可如這自然之物,變幻無常,令人難以捉摸?”


    黃裳抬頭望向天空,緩緩道:“蕭峰你這想法甚是精妙絕倫。


    自然萬物皆可為吾等之師,武功招式若能如風雲變幻般莫測高深,敵手便難以預判應對。


    就如這落葉,隨風飄落,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暗合自然之道。”


    蕭峰起身,演練了一套掌法,邊打邊說:


    “黃兄,蕭某這套掌法,以往過於剛猛直接,如今想融入這自然變化之理,黃兄看看如何加以改進?”


    黃裳仔細觀摩,指出幾處可改進之處:


    “此處掌風可更顯飄忽,仿若雲霧繚繞,令敵手難以捕捉;


    那處發力可稍作延遲,恰似雷電蓄勢,陡然爆發,威力倍增。”


    蕭峰依言調整,掌法威力看似未減,卻平添了幾分靈動與神秘莫測之感。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劍笑紅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劍笑紅顏並收藏天龍八部:在下蕭峰,天下第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