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臨時,秦天立在試驗田邊,看著月光下的新犁翻出的深溝。


    農夫們嚐試著新式鐵犁的成果,溝壑分明的田地預示著來年的豐收。


    \"陛下,這是各地糧倉的最新統計。\"範雎神色凝重地遞上竹簡,


    \"形勢不容樂觀。\"


    秦天接過竹簡細細查看。


    隨著春耕在即,各地糧倉儲量已降至警戒線以下。


    尤其是北地郡與邊境,因連年征戰,糧草儲備更顯捉襟見肘。


    他眉頭緊鎖,若不及時應對,不僅春耕無以為繼,邊防軍糧也將難以為繼。


    \"立即召集主管糧儲、工造的官員議事。\"秦天當機立斷。


    片刻後,眾官員齊聚議事廳。


    秦天展開一卷地圖:\"諸位請看,這是我國現有糧倉分布圖。\"


    \"大型糧倉皆集中鹹陽周邊,邊遠之地卻隻有零星小倉。此布局平時或可,但遇天災戰亂,即成隱患。\"


    \"陛下是要增建糧倉?\"管理糧儲的官員小心問道。


    \"不止於此。\"秦天搖頭,


    \"我們需要建立完整的糧儲網絡。\"


    圖紙上勾勒著層級分明的倉儲體係。


    鄉建小倉,用於日常儲糧。縣設中倉,調節餘缺。


    郡建大倉,以備災患。各級糧倉通過官道相連,確保糧食可以快速調運。


    \"此計雖善......\"掌管錢穀的官員遲疑道,\"但所需人力物力,恐非小數。\"


    \"正因新式鐵器的推廣,建倉所需工料可減少三成。\"秦天說著,看向主管工造的官員,


    \"鐵犁試驗已見成效,接下來便要推廣鐵製建築工具。\"


    範雎若有所思,\"確實,新式工具不僅可提速建倉,還能降低成本。但儲糧防腐、防盜之策如何?\"


    \"這就是第二步改革。\"秦天取出一份竹簡,


    \"其一,定期檢查輪換儲糧,確保糧質。其二,設立專門監督官,巡查各倉。\"


    \"陛下!\"主管工造的官員忽有所悟,


    \"可是要用那種新研製的雙鎖門閂?\"


    \"正是。\"秦天頷首,


    \"新建糧倉將采用特製鐵鎖,需兩鑰方可開啟。


    倉官、監督官各執一鑰,非二人同往,不得開倉。如此既可防止擅用,又可互相監督。\"


    眾官員聽罷,紛紛點頭稱善。


    但很快,又有一位年長的官員提出疑問。


    \"如此設計確實能防止貪汙,但遇有戰事,調運軍糧豈不耽誤時機?\"


    \"正因如此,我們還需設立快速調運之製。\"秦天解釋道,


    \"每郡設立專官,授予特殊權限。遇有緊急軍情,可徑行調動轄區糧儲。


    但須在三日內補報手續,並詳述調運去向。\"


    範雎連連點頭。


    \"此法可保靈活調度,又不失監督之責。\"


    \"還有一事。\"秦天續道,


    \"我欲在各地推行''糧正製''。每十戶推舉一位德高望重者為糧正,掌管本地收成存糧之數。


    如此既可及時知曉民情,又可使百姓參與其中。\"


    \"此計甚善。\"一位老臣道,\"但百姓們可願如實相告?\"


    秦天胸有成竹。


    \"故而要給予實惠。凡如實申報者,可優先使用新式農具,享受糧種之惠。若能及時告警,更有賞賜。\"


    議事直至夜深,眾人反複推敲,終得一個完整的糧儲改革之策。


    次日清晨,秦天便攜範雎等人,親往察看糧倉選址。


    在一處預建之地,他特意召來本地百姓商議。


    \"陛下,您是說要在我們這裏建糧倉?\"一位老農驚訝地問。


    \"正是此處。\"秦天蹲身拾土細看,


    \"此地地勢高爽,近村落,實為建倉上選。建成之後,還需鄉親們參與管理。\"


    \"我等愚鈍......\"老農忐忑道。


    \"不必擔心,自有人教導。\"秦天和顏悅色地道,


    \"此倉為鄉裏而建,自當由鄉裏共管。聽聞你們這裏有位善工木器者?\"


    \"是老張家的後生。\"旁邊有人答道。


    \"好,讓他隨我朝工匠學習,日後便由他管護倉儲。\"


    秦天隨即定奪,\"建倉之工,也當先用本地人手。\"


    此言一出,村民們眼中放光。


    這哪裏是一座糧倉,分明是一條生計之路。


    望著村民們熱切討論建倉之事,範雎感歎道。\"陛下此舉用心良苦。讓百姓參與其中,他們必然用心看管。\"


    秦天微微一笑。他深知真正的考驗尚未開始。


    但看著百姓們期待的眼神,他堅信這場變革終將成功。因為這不僅關乎國家糧儲,更係千萬黎民生計。


    數日後,晨曦初露,春光灑滿田野,新翻的泥土散發著清新氣息。


    田間地頭,農夫們已開始熱火朝天地耕作。新式鐵犁在黑土地上劃出整齊的溝壑,那是希望的痕跡。


    \"張伯,瞧您家的麥苗長勢喜人!\"一個青年立於田埂,向正在侍弄麥田的老農唿道。


    張老漢直起腰身,拭去額上汗珠,笑意盈盈。


    \"正是啊!自用上新犁,不僅耕地快上許多,地還耕得深實。


    種子播得勻,發芽也整齊。照此長勢,今年收成定然可觀。\"


    \"可不是麽,\"青年蹲身撫摸著嫩綠的麥苗,


    \"冬日裏用上新式鐵爐,省了許多柴火。如今又有了新農具,幹活輕快不少。聽聞您家還要修葺屋舍?\"


    張老漢笑得皺紋綻開。


    \"正有此意。家中得了新農具,農活效率高了,我還得空去鐵器作坊幫工。一月下來,能攢些錢財。\"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馬蹄聲響。


    秦天攜範雎等人來到田間察看。見此景象,他心中不禁湧上一股暖意。


    \"陛下!\"農夫們忙放下農具,恭敬施禮。


    \"諸位免禮。\"秦天揮手止住,走至田邊細察麥苗。\"長勢頗佳啊。\"


    \"全賴陛下洪福。\"張老漢激動道,


    \"新農具趁手,地裏活計輕省了許多。我們村中,家家戶戶都盼著秋收能有個好年景。\"


    呂不韋在一旁補充道。


    \"據各縣統計,用上新式農具的農戶,耕作效率提升近五成,預計收成亦將相應增長。


    且因農具改良,不少荒地也已開墾耕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正並收藏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