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錦華越聽,心裏越慌,越煩悶。
她沒想到更深層的,隻知道這樣不對。
看到付錦華臉色越來越沉,付錦書勸慰:“妹妹,先不要自己急了。母親可能並不清楚具體情況,我們得讓她了解,王家人的做法已經超出了合理的範圍。”
“還有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用事實說服母親,這件事情就好辦了。”
付錦華有些擔憂地說:“大姐姐,母親會不會不高興我們插手她娘家的事?”
付錦書安慰道:“不會的,我們是為了府上的秩序和公平,母親會理解的。而且,我們是她的女兒,提出合理的建議,我想母親會欣慰的。”
“好,那就這麽決定。”
付錦華看著眼前的美味小吃,感覺都不香了。
另一邊。
王家。
王夫人跟兒子王誌宏一家,吃著豆腐腦,享受著侯府拿來的美食。
“母親,這豆腐腦真好吃,每天吃都吃不膩。”王誌宏的女兒王懷香,邊吃邊說,一臉的高興。
看孫女吃得這麽香,王夫人心情也樂嗬:“香兒盡管吃,每天你小姑家都有,下次叫你爹多拿點。”
“嗯嗯。”王懷香開心點頭。
她身邊的小子是她的哥哥,王懷樹,長得挺壯實,吃起來速度也快,沒兩下一碗豆腐腦就光了。
“爹,都不夠吃,我還要。”
王誌宏將自己碗裏的倒到王懷樹碗中,邊倒邊說:“不夠爹明天拿多點。”
“娘,我可聽說小姑子家裏可開了好幾個店鋪,都是非常賺錢的。您說,要是跟小姑子要一間來我們自己經營,您覺得怎樣?”
王誌宏的媳婦齊春蓮,眼睛滑溜直轉,滿眼的算計。
王夫人想了想,讚同地點頭,“那什麽時候叫瑤兒過來,我問問。”(王氏叫王誌瑤)
齊春蓮猛地點頭,奉承道:“娘,還是您厲害,生了個這麽有錢的小姑娘子。”
“我們這次來王都,可真是來對了。”
是呀,是來對了,王家來王都也好幾年了,王誌宏還沒個正型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每次都是靠侯府打秋風過生活。
王氏耳根軟,隻要王母哭訴,或是說幾句,就妥協。
所以一家人,都把王氏的性子吃得死死的。
“對了,兒子,明天記得多要幾個鐵皮暖爐,冬天有那個可暖和了,就一個,不夠用。”
王夫人交待王誌宏。
“好的,娘,明天一並帶迴來。”
好家夥呀,這家人把侯府的東西都當自家的了。
第二天,王誌宏來到侯府,同樣地,自顧自地拿豆腐、豆腐腦,還有豆芽。
“那個,你們這裏的暖爐呢,給我拿三個來。”
下人你看我我看你,夫人的親大哥,算了,拿吧。
兩人一起幫著抬暖爐,一起放到馬車上。
王誌宏又是滿載而歸的一天。
王家,看到王誌宏又是一馬車,王夫人跟王家兒媳,都笑開了。
兩個孩子更是開心地跳著,拍著手,嚷嚷著就要吃豆腐腦。
習慣這種伸手的生活,王誌宏已經由原來村裏的農家子,變成了好吃懶做的“公子哥”。
他現在從不想著要賺錢養家,都是想要什麽,就去侯府妹妹那裏拿。
反正在他看來,妹妹家有,自己是她的哥哥,拿點怎麽了?
這邊樂嗬嗬的。
房嬤嬤則來報數了。
“大姑娘,小姐,剛才王家又來人了,拿了三個暖爐,同樣是全部豆腐跟豆腐腦拿走,還拿了豆芽、豬肉、和一隻雞。”
付錦華不敢相信,驚訝道:“舅舅是準備一家的花費,都指望侯府了呀?”
“暖爐我記得母親第一時間,已經外祖母送過去了,這會又三個,他們一家人要這麽多暖爐幹嘛?”
“舅舅這麽大一個人,不找點事做,就隻會拿妹妹家的東西,真是不知該說什麽?”
付錦華越說越悶,都覺得丟人。
付錦書安慰:“妹妹,別氣了。誰家還沒有一兩奇葩的親戚。”
“這事也不需要再拖了,等證據足一點,我們就去跟母親說吧。我看你舅舅一家,都被慣得懶了。大男人應該有責任養家糊口,而不是這樣伸手要糧。”
“就是,舅舅太不會做人了。”
付錦華心裏都看不起這樣的舅舅,拿妹妹家的東西這麽心安理得,而且還一拿就是幾年。
“妹妹,這事先放著,等證據多點來吧,暖爐的買賣,還有熱奶茶,還有跟孫公子合作的豆腐廠,都得管,別閑著,賺錢和做有意義的事要緊。”
好吧,分開行動,付錦華去盯生意了。
付錦書則來到侯府的格物院,她要看棉衣棉被製出來沒有。
杜亮看到付錦書,眼睛一亮,拿起製好的棉衣,“大姑娘,您看,棉衣好了。”
付錦書接過衣服,真不錯,棉衣的布料厚實,針腳細密,看起來既保暖又耐用。
棉衣的填充物是混和的,雖然不是現代的純棉衣和羽絨服,但在古代,這樣的衣服算高檔的了。
以後肯定是要發展棉衣和羽絨服的,現在先渡過這個寒冬先。
“好,拿幾件成品給孫公子,然後讓孫公子安排生產。”
杜亮立馬去安排。
“宇晨,你安排人,將這些棉衣棉被帶迴莊子,教會杜管事,讓他安排。”
淩宇晨點頭離開。
安排妥當,付錦書帶著棉衣跟棉被,來到江姨娘的院子。
江姨娘一看付錦書,就要行禮。
付錦書嗔怪一聲:“姨娘,您再這樣!再高的身份,都是您女兒。”
江姨娘是真的開心,行個禮怕啥,她女兒就是這麽優秀。
輕輕拉著付錦書的小手,神情驕傲:“書兒,姨娘真是太開心了,我家書兒也是有頭銜的大人物了。”
“郡主姐姐。”
付文邦虎頭虎腦地叫著,小臉可愛極了。
“弟弟,在這裏就隻有姐姐,叫姐姐。”付錦書好笑緊盯著付文邦肉嘟嘟的小臉。
江姨娘在一旁眉眼帶笑,整個人散發著溫婉的氣息。
跟付文邦打鬧了一會,就跟江姨娘坐著,聊天。
“姨娘,這裏還暖和嗎?暖爐不夠我再給您拿。”邊說著將棉衣和棉被拿過來,“這是棉衣和棉被,穿著暖和,睡覺蓋著很暖的。”
江姨娘笑著迴應:“好好好,有書兒的暖爐,還有這些棉衣棉被,這個冬天呀,姨娘肯定不會冷了。”
接著江姨娘聊到了王氏家人的身上。
她拉著付錦書的手,“書兒,王家的事,你要管嗎?”
她沒想到更深層的,隻知道這樣不對。
看到付錦華臉色越來越沉,付錦書勸慰:“妹妹,先不要自己急了。母親可能並不清楚具體情況,我們得讓她了解,王家人的做法已經超出了合理的範圍。”
“還有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用事實說服母親,這件事情就好辦了。”
付錦華有些擔憂地說:“大姐姐,母親會不會不高興我們插手她娘家的事?”
付錦書安慰道:“不會的,我們是為了府上的秩序和公平,母親會理解的。而且,我們是她的女兒,提出合理的建議,我想母親會欣慰的。”
“好,那就這麽決定。”
付錦華看著眼前的美味小吃,感覺都不香了。
另一邊。
王家。
王夫人跟兒子王誌宏一家,吃著豆腐腦,享受著侯府拿來的美食。
“母親,這豆腐腦真好吃,每天吃都吃不膩。”王誌宏的女兒王懷香,邊吃邊說,一臉的高興。
看孫女吃得這麽香,王夫人心情也樂嗬:“香兒盡管吃,每天你小姑家都有,下次叫你爹多拿點。”
“嗯嗯。”王懷香開心點頭。
她身邊的小子是她的哥哥,王懷樹,長得挺壯實,吃起來速度也快,沒兩下一碗豆腐腦就光了。
“爹,都不夠吃,我還要。”
王誌宏將自己碗裏的倒到王懷樹碗中,邊倒邊說:“不夠爹明天拿多點。”
“娘,我可聽說小姑子家裏可開了好幾個店鋪,都是非常賺錢的。您說,要是跟小姑子要一間來我們自己經營,您覺得怎樣?”
王誌宏的媳婦齊春蓮,眼睛滑溜直轉,滿眼的算計。
王夫人想了想,讚同地點頭,“那什麽時候叫瑤兒過來,我問問。”(王氏叫王誌瑤)
齊春蓮猛地點頭,奉承道:“娘,還是您厲害,生了個這麽有錢的小姑娘子。”
“我們這次來王都,可真是來對了。”
是呀,是來對了,王家來王都也好幾年了,王誌宏還沒個正型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每次都是靠侯府打秋風過生活。
王氏耳根軟,隻要王母哭訴,或是說幾句,就妥協。
所以一家人,都把王氏的性子吃得死死的。
“對了,兒子,明天記得多要幾個鐵皮暖爐,冬天有那個可暖和了,就一個,不夠用。”
王夫人交待王誌宏。
“好的,娘,明天一並帶迴來。”
好家夥呀,這家人把侯府的東西都當自家的了。
第二天,王誌宏來到侯府,同樣地,自顧自地拿豆腐、豆腐腦,還有豆芽。
“那個,你們這裏的暖爐呢,給我拿三個來。”
下人你看我我看你,夫人的親大哥,算了,拿吧。
兩人一起幫著抬暖爐,一起放到馬車上。
王誌宏又是滿載而歸的一天。
王家,看到王誌宏又是一馬車,王夫人跟王家兒媳,都笑開了。
兩個孩子更是開心地跳著,拍著手,嚷嚷著就要吃豆腐腦。
習慣這種伸手的生活,王誌宏已經由原來村裏的農家子,變成了好吃懶做的“公子哥”。
他現在從不想著要賺錢養家,都是想要什麽,就去侯府妹妹那裏拿。
反正在他看來,妹妹家有,自己是她的哥哥,拿點怎麽了?
這邊樂嗬嗬的。
房嬤嬤則來報數了。
“大姑娘,小姐,剛才王家又來人了,拿了三個暖爐,同樣是全部豆腐跟豆腐腦拿走,還拿了豆芽、豬肉、和一隻雞。”
付錦華不敢相信,驚訝道:“舅舅是準備一家的花費,都指望侯府了呀?”
“暖爐我記得母親第一時間,已經外祖母送過去了,這會又三個,他們一家人要這麽多暖爐幹嘛?”
“舅舅這麽大一個人,不找點事做,就隻會拿妹妹家的東西,真是不知該說什麽?”
付錦華越說越悶,都覺得丟人。
付錦書安慰:“妹妹,別氣了。誰家還沒有一兩奇葩的親戚。”
“這事也不需要再拖了,等證據足一點,我們就去跟母親說吧。我看你舅舅一家,都被慣得懶了。大男人應該有責任養家糊口,而不是這樣伸手要糧。”
“就是,舅舅太不會做人了。”
付錦華心裏都看不起這樣的舅舅,拿妹妹家的東西這麽心安理得,而且還一拿就是幾年。
“妹妹,這事先放著,等證據多點來吧,暖爐的買賣,還有熱奶茶,還有跟孫公子合作的豆腐廠,都得管,別閑著,賺錢和做有意義的事要緊。”
好吧,分開行動,付錦華去盯生意了。
付錦書則來到侯府的格物院,她要看棉衣棉被製出來沒有。
杜亮看到付錦書,眼睛一亮,拿起製好的棉衣,“大姑娘,您看,棉衣好了。”
付錦書接過衣服,真不錯,棉衣的布料厚實,針腳細密,看起來既保暖又耐用。
棉衣的填充物是混和的,雖然不是現代的純棉衣和羽絨服,但在古代,這樣的衣服算高檔的了。
以後肯定是要發展棉衣和羽絨服的,現在先渡過這個寒冬先。
“好,拿幾件成品給孫公子,然後讓孫公子安排生產。”
杜亮立馬去安排。
“宇晨,你安排人,將這些棉衣棉被帶迴莊子,教會杜管事,讓他安排。”
淩宇晨點頭離開。
安排妥當,付錦書帶著棉衣跟棉被,來到江姨娘的院子。
江姨娘一看付錦書,就要行禮。
付錦書嗔怪一聲:“姨娘,您再這樣!再高的身份,都是您女兒。”
江姨娘是真的開心,行個禮怕啥,她女兒就是這麽優秀。
輕輕拉著付錦書的小手,神情驕傲:“書兒,姨娘真是太開心了,我家書兒也是有頭銜的大人物了。”
“郡主姐姐。”
付文邦虎頭虎腦地叫著,小臉可愛極了。
“弟弟,在這裏就隻有姐姐,叫姐姐。”付錦書好笑緊盯著付文邦肉嘟嘟的小臉。
江姨娘在一旁眉眼帶笑,整個人散發著溫婉的氣息。
跟付文邦打鬧了一會,就跟江姨娘坐著,聊天。
“姨娘,這裏還暖和嗎?暖爐不夠我再給您拿。”邊說著將棉衣和棉被拿過來,“這是棉衣和棉被,穿著暖和,睡覺蓋著很暖的。”
江姨娘笑著迴應:“好好好,有書兒的暖爐,還有這些棉衣棉被,這個冬天呀,姨娘肯定不會冷了。”
接著江姨娘聊到了王氏家人的身上。
她拉著付錦書的手,“書兒,王家的事,你要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