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
這是個星期六的上午,也不歸陳鳴聲值班,隻是他手上有些事要處理,便來了隊裏。本來一些交接材料的事,七拖八搞竟是弄了一上午。完事他抬手一看表,已經十一點一刻了,快到吃飯的點了。單位裏星期六是有工作餐的,再說他刑警隊長的身份開個小灶還不是手到擒來。
陳鳴聲想了想,反正沒什麽事了,不如早點迴家,便打了個電話給老婆,說要迴去吃飯,說完便開車往家的方向駛去。
路上有些堵車,陳鳴聲迴家十幾分鍾的車程開了快半個小時還在路上。他一拱一拱的開著車,左手方向那個騎著自行車的小孩,他硬生生擺脫不了。
堵車讓人煩躁,卻也難以避免,這時候壓製情緒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想點別的。陳鳴聲打開了車窗,好讓自己的思緒不局限於車裏狹隘的空間,能在更廣袤的地方遊離。然後他又鬼使神差的想起了吳能。
這半年來,陳鳴聲幾乎天天能想到吳能,甚至他刻意的不去想這個人都沒辦法。大腦也是個很神奇的身體器官,你刻意去想的事情和你刻意不去想的事情,到了它那,就是一個意思。
關於吳能的新聞,這半年來就沒有斷過,尤其是自媒體這塊,這些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甚至還搞出了一些陰謀論。
說什麽吳能是被被害者家屬推下樓的,甚至還繪聲繪色的拿出了證據。
離譜的不少,比如說什麽吳能並沒有死,隻是被秘密關押了起來,有人還信誓旦旦的說在一個深夜看到吳能被轉移。
還有更離譜的,說這根本就是政府對於校園欺淩無計可施的策略,而吳能就是“執行人”,現在根本沒有死,換了身份在另一個地方愉快的生活著,甚至還有人信誓旦旦的說見過他,還拿出了模糊得隻能勉強看出輪廓的照片。
這種天方夜譚的論調還偏偏有人信,局裏隊裏經常接到質疑電話,有不少人還表示願意出巨資求見吳能一麵。
這不免讓人啼笑皆非:同一個人,他活著的時候,在眾人眼裏,他什麽都不是;他死了之後,卻成為很多人仰慕的對象,甚至活在了人們的心中。
有時候,生死還真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吳能死後的視頻事件裏,視頻上傳的地點很快被技術手段追查到了,是一處出租房。當陳鳴聲帶著刑警破門而入時,以為會看到吳能的同夥,誰知隻看到了三台插著電源的筆記本電腦——用的是定時上傳功能。三台電腦裏麵的東西幾乎一樣,裏麵有綁架學生後在那間郊外平房裏的全部監控視頻,不過沒什麽重點了。
撇開吳能本身所犯的罪,吳能事件對於校園欺淩事件簡直就是核震懾。
這半年來,全市範圍內校園欺淩的案件一次都沒有發生,是的,一次都沒有。這在之前是不可思議的,以前小規模的欺淩事件那就不說了,上綱上線的最多兩三個月就會來一次。
為此,陳鳴聲還專門走訪了教育局和校園等單位,發現這種事還真不是沒有,隻是沒有上升到他這個層麵上來。
用教育局副局老周的話說,那麽多小孩圈在一起,磕磕碰碰那是在所難免,但這次家長們的態度卻是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都是客客氣氣,該道歉的道歉,該賠償的賠償。欺淩一方的家長有一些甚至當麵就動手教訓自己的孩子了。不為別的,隻為受欺負一方心理平衡一點。
末了老周不無感慨的說道:“看來這事的根源還是在父母身上。‘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祖宗誠不欺我啊。”陳鳴聲聞言不禁啞笑:這不又是吳能的話嗎?搞得老周莫名其妙,但陳鳴聲也不能說明,畢竟吳能的審問內容屬於機密。
通過吳能生前在國內外互聯網上的操作,吳能事件早已家喻戶曉,吳倩倩校園欺淩自殺案件中的相關人員,也是人盡皆知,整件事全被曝光在聚光燈下。
那些欺淩者家庭的結局,讓所有養育孩子的父母觸目驚心。
試問,哪一個家長不畏懼這樣的噬骨之痛?
吳能事件後,在一個級別更高的大會上,一個與會的代表提出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保護年齡應當提前的修正議案,那個代表有一句話令陳鳴聲印象極為深刻:
“現代青少年信息的接收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年代,簡而言之,就是他們懂得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蓄意傷害他人,乃至使他人失去生命,卻依舊不能受到刑法的裁決,那麽,何談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何談生命的平等?
有一個事實很有意思,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未成年人是不會觸犯相應的法律底線的,那麽,我們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所保護的,不恰恰就是那些極少數的害群之馬嗎?”
吳能事件也給市裏的公安部門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別的先不說,就說輿論這一塊,讓陳鳴聲不勝其煩。
誇張到了什麽程度呢?
市刑警隊不遠處有一排民宿,是來市裏旅遊的人一個相對實惠的住處,吳能的視頻爆開後,那裏麵住滿了國內外的記者,那房費是一漲再漲,最高漲到了六百元錢一天,還是一房難求。
那些記者們什麽都不幹,天天圍著市刑警隊的大門,嚴重影響了市刑警隊的日常工作。還不能跟他們硬碰硬,畢竟裏麵還有外國記者,要是發生衝突,再引發點國際輿論,都得吃不完兜著走。
局長魯達耀帶著陳鳴聲召開了幾次記者招待會,答記者問。最難纏的是那些記者不依不饒的要求公布吳能的審訊視頻。
市委市政府有些招架不住,市委班子成員中開始有人建議公布視頻,以正視聽。魯達耀也沒多說話,在一次市委班子成員會議上,把吳能的審訊視頻播放了。看完後,建議公布審訊視頻的領導也不出聲了——本來網絡輿論就是一麵倒的支持吳能,再把這個審訊視頻公布出去,那不是讓一個犯罪的形象更加堅挺了嗎?
沒辦法,隻能拖和熬,同時對與此案有關的公職人員進行追責。幾乎所有參與吳能案的公職人員都被撤職免職了。
不過,撤職和免職其實也是看著嚇人。從字麵上看,很容易與開除聯係起來,但其實並不是。相比較而言,撤職要嚴重一些,帶有懲罰性質,很有可能會被降級降薪。而免職基本沒這個風險,但是麵子上會有些過不去。
陳鳴聲也被免職了一段時間。這讓陳鳴聲鬱悶不已,內部都知道陳鳴聲沒犯錯,但得給外麵一個交代。陳鳴聲一下成了風箱裏的老鼠,怎麽著都受氣。
有時候這世界上事就是這麽神奇,義正言辭需要真相的人往往成了吃瓜群眾,身處事件當中的人也猶如汪洋中一葉孤舟,在各方利益的逐力下搖擺,不論對錯,身不由己。而真相,到最後,還真不一定就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利益!
想起吳能,很難不想起吳能事件中的那些局中人。
那五個被吳能下毒的小孩在吳能跳樓自殺後的兩個月內相繼死去,最後他們的痛苦和他們父母的痛苦不用形容,也能想象。不過可歎的是,跟其他兩個人的結局比起來,他們還算“幸運”了。
馮曼彤,欺負吳倩倩的人當中,唯一一個沒被吳能直接傷害的人,但誰也沒想到,她的結局竟更加令人唏噓。
在吳能跳樓自殺後,不到三個月,馮曼彤也跳樓自殺了,在她屍體的口袋裏,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我欠的,還清了。
後來通過調查走訪才得知,她生命的最後三個月,竟真如吳能所說——另一條通往地獄的路。
因吳能那件事,影響太大,尤其是網絡視頻的事,在全國都引起了轟動,在國外也影響甚大。馮曼彤沒有選擇的成為了眾矢之的。不僅僅是她,她的家庭亦是如此。
也不知道是誰,把他們家人的電話和地址公布了,然後,他們一家人的手機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和短信轟炸,說什麽的都有,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換電話號碼也沒用,過不了多久就被曝光。
她家門外的牆上被人用油漆噴得亂七八糟,什麽“殺人償命”“馮曼彤,你個騷娘們”“馮曼彤,全世界天天死人,不差你一個”“馮曼彤,你怎麽還沒死?”這之類的。
這些事警察管過,還拘留過幾個人,但實在沒什麽太大效果。
馮曼彤也曾在網上發過長文辯解,但馬上就被口水淹沒——當一個人麵對量級的惡意時,她本身的想法根本微不足道,完全沒有意義,甚至對錯本身也沒有了立足之地。
量變引起了質變,成了民意。到了這兒,就是有心想為馮曼彤說句話的人都不敢出聲了,因為民意,觸摸到了一個天花板級的存在——秩序。
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馮曼彤整個家庭的生活,一段時間後,她的父母也都被工作單位“放假”了,雖然都是以健康為由,但真正原因路人皆知。
馮曼彤的家裏,從開始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到後來,家裏人要麽不說話,一說話就是吵架。對這個家裏的所有人而言,家,不再是避風的港灣,而是暴風雨聚集的漩渦。
在學校裏,馮曼彤完全被孤立了,沒有任何人願意跟她有過多的交流,甚至有時一連幾天都是零交流。這種情況下,馮曼彤遲到早退曠課便成了家常便飯,她美貌的長相早就讓街上的混混們垂涎,而這個時候,也沒有其他人跟她靠近了,最後毫無意外的和街上的那些混混混在了一起,甚至夜不歸宿。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夜不歸宿,風言風語在所難免,這更讓馮曼彤的家庭硝煙四起。
馮曼彤跳樓的那天上午,頭天沒有迴家的她上午十點鍾迴家了。她父母剛吵完一輪架,火氣還沒消,見她迴家,兩人對著她大吵大鬧起來,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
馮曼彤呢,這次也沒頂嘴,迴到自己房間待了一會,就出門了。沒過幾分鍾,她就從自家樓層的十七樓的樓頂上跳下去了。
不難想象,在馮曼彤生命最後的那幾個月裏,她步過了怎樣的荊棘之路,尤其是心路。身處在那種全方位的惡意裏,整個世界不再有一絲溫暖,連最親近的父母都成了狂風暴雨的化身!死,都很難不被默認為是一種解脫!
再就是劉斌,劉斌是吳倩倩校園欺淩自殺案中唯一一個至今仍然活著的人,不過說是生不如死也不過分了。
劉斌被營救後就不太正常,外人看來還隻是沉默寡言,沒有活力,但在家裏卻是經常莫名其妙的煩躁,無怨無緣故亂摔東西。
起初他家人認為這是綁架之後的後遺症,隨著時間會好轉,但沒想到後來越來越嚴重,沒辦法,找了專業的人來檢查,發現造成劉斌這樣的主要原因居然是怕水。
陳鳴聲聽說此事後才意識到,吳能用水刑不僅僅是因為方便,他還要留下劉斌對水的恐懼。這就是吳能設計的精妙之處,水這種東西,你日常生活根本就沒辦法完全隔絕。
除此之外,劉斌還有幽閉症,對鎖鏈針筒之類的東西恐懼等等,時間一長,劉斌終於崩潰了,被確診成了一名精神病人。
倒是吳能注射的那五種藥物,至今沒產生什麽臨床病症,可能真如吳能所說,隻是抗病毒用的青黴素,可是劉斌的家人至今都不相信,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或許,這就是吳能真正的目的吧。
這件事不得不提的還有劉斌的父親劉振海,誰也沒想到,後麵劉振海身上發生的事情,再次把本市推向了風口浪尖。
劉振海,本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不過這已經是他之前的身份了,現在也隻能說是前上市公司實控人了。吳能網絡視頻事件爆發以後,上市公司的股價在下跌的節奏中醞釀了一個多星期,從後來看,這竟是持股人最後的逃生機會。
然後,幾乎沒有特別的征兆,在一個星期一的早上被死死的按在了跌停板上,之後便是坍塌式一字跌停。隨之而來的是各界的口誅筆伐,說什麽的都有,上市公司任何一點細微的東西都被挖了出來,完全曝光在聚光燈下。不僅上市公司本身成了眾矢之的,政府方麵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口誅筆伐的內容在資本市場上並不特別,行賄、受賄、陰陽合同、質量問題、財務造假,等等,這些標簽將上市公司死死的按在了地上。
在扛了兩個星期之後,上市公司申請了停牌自查,這個時候,股價隻剩下了事件爆發前的三成了。那個周末,憤怒的投資人從全國各地趕來,擠在上市公司的接待室發泄著怒火,隨之引發一係列治安事件,一些人還因此被拘留。
再往後,證監會介入了,對該上市公司立案調查,不久,發布聲明表示該上市公司有重大財務造假嫌疑。這成了壓垮上市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公司股票被實施特別風險警示。
第二輪狂風暴雨再次向上市公司襲來,還是之前的那些手法,不過這次更淩厲,更兇險。
麵對這般襲擊,劉振海實控的這家上市公司根本無力招架,不久,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停牌至今。停牌期間,迫於壓力,劉振海被董事會除名,且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據說,劉振海本人早已資不抵債,處於高額負債狀態。
關於上市公司這一係列的事情讓陳鳴聲如墜雲霧,目瞪口呆,他怎麽也想不到,堂堂一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從天上掉到了地下。這讓對金融幾乎一竅不通的陳鳴聲怎麽也想不通,直到一個飯局上,和一個資深金融人士聊了聊,才稍稍緩過勁來。
據那位資深的金融人士說,上市公司看起來高大上,但說到底還是因缺錢而融資的公司,而股價伴隨的市值很難體現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因為股價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投資人對公司的預期,或者是因為利益而產生的炒作,俗稱割韭菜。如此這些。在這樣的環境下,大量的上市公司市值一般來說都是高估的。劉振海當時實控的這家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而劉振海目前資產負債狀態是由於他自己股票的高位質押造成的,他質押的股票價位比吳能事件之前還要高出很多,本來目前金融市場就很低迷,他公司的股價也跌到了曆史低點,導致他手中的股權幾乎全部補充質押了。雖然風險極高,但在低迷的金融環境中,這種現象還並不少見,隻要沒有係統性風險,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當吳能事件爆發後,於劉振海而言,係統性風險就爆發了——劉振海手上的錢對於其質押股票的體量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一字跌停的情況下,逃都逃不掉。就這樣,劉振海從億萬富翁變成了億萬負翁。
最後那位資深金融人士不無感歎的說,平心而論,劉振海的公司還行,他做過調研,起碼是盈利的,正常情況下,不至於此。但吳能事件影響太大,引來了資本市場的殘酷圍剿,導致劉振海根本無力自保。
雖說聽得迷迷糊糊,但陳鳴聲和發生的事一聯係,多多少少也理解了些。那段時間,因為證監會立案調查,陳鳴聲也出入過幾次劉振海的辦公室,知道那段時間劉振海到處找銀行貸款,可是所有的銀行一夜之間全部不放貸了。銀行係統也要顧及風險,所以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
本來作為市裏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資質也還行,擱在往常,市委市政府肯定是會出手相助的,別的不說,為上市公司貸款的事,在銀行那邊遊說一下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吳能事件讓政府這邊的黑鍋也不輕,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領導願意淌進這攤渾水裏了。
現在這個上市公司的情況是很危險的,處於退市邊緣,但隻要有錢,就有可能救活,畢竟資質不壞。很多資本也已經接觸了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表示願意出資,但談判的前提是必須與劉振海劃清界限。可這並不容易,畢竟劉振海還手持了兩成多的上市公司股權。
就算劉振海個人資不抵債,被董事會和公司除名,但股權還是他的。就算之後會進行股權拍賣,將劉振海與上市公司完全剝離,那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上市公司能不能熬過這段時間還很難說。
上市公司的事,陳鳴聲根本不願意和吳能個人的能力聯係起來,隻想認為這隻是附加的結果,可偏偏吳能在跳樓前對劉振海說了那麽一句話“……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你應該會很窮”,這不由得讓陳鳴聲對吳能的個人能力產生了夢幻般的感覺。
“滴滴滴……滴滴!”
一陣喇叭聲把陳鳴聲拉迴了現實,抬頭一看,已經是綠燈了,趕緊啟動了車子。
到了樓下,陳鳴聲停好車,剛拉起手刹,又鬼使神差的再次想起劉振海,不知怎的就想見見他——他現在應該在城東一家優撫醫院裏照看他兒子劉斌。這家優撫醫院,其實也就是精神病院。
打定了主意,陳鳴聲撥通了老婆的電話:“喂,秀芹,我這邊中午臨時有事,走不開身,就不迴來吃飯了。”
“你瞎說什麽呢?”高秀芹在電話那頭嚷著,“我看到你的車停到樓下了。”
“這……這不是剛接到電話嗎?臨時出任務。”
陳鳴聲胡亂找了個理由,聽著他老婆在電話那頭開始叨叨晚上又要吃剩菜剩飯什麽的,趕緊掛了電話,驅車向城東那間優撫醫院駛去。
城東那間優撫醫院的地址屬於在建的區域,所以去的路上,碰到的車並不多,很快,就到了那裏。
陳鳴聲坐電梯上了住院部的頂樓,也就是九樓——劉斌的病房是909室。剛出電梯,就聽到有爭吵聲,陳鳴聲循聲望去,正是909室傳出來的。他快步走過去,一到門口,看到肖嵐對著劉振海吼道:“那你怎麽還不去死啊?”
劉振海夫妻二人注意到了陳鳴聲的出現,神情有些尷尬。劉振海從臉上擠出笑容:“陳隊長,你好。”
※※※※※
優撫醫院,天台上。
陳鳴聲接過了劉振海遞過來的一根煙,還是以前那種很高級的好煙,不知真相的人或許會認為劉振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熟悉劉振海近況的陳鳴聲知道,他不過是在苦苦支撐。
劉振海已經被證券公司告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供貨商和合夥人等人排隊告他,加上之前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作為市刑警隊隊長的陳鳴聲,自然也跟他接觸過好幾次,有時還會請劉振海會隊裏協助調查。所以陳鳴聲對劉振海的近況還是比較清楚的。劉振海現在是麻煩不斷,估計不久還會進失信人名單。
陳鳴聲點燃了煙,深深地吸了一口,還是那個口感,還是那個味,還是那種煙,但人,已經和原來不一樣了。
“我還以為你是來抓我迴去協助調查的呢?”劉振海抽著煙,自嘲的笑著說道。
陳鳴聲看著這個從前意氣風發的企業家如今落得如此落魄,心中有些不忍,有些後悔過來找他了。陳鳴聲笑著說道:“沒有。就是過來看看你,沒別的意思。”
劉振海看著陳鳴聲,似乎想在陳鳴聲臉上找到嘲弄的表情,但並沒有找到,然後說道:“你人不錯,以前接觸得少了。”
劉振海看向遠方,繼續說道:“你知道嗎?很久沒有朋友來看我了。”
陳鳴聲一時語塞,頓了頓,然後勸說道:“會過去的。潮起潮落,看淡就好。”
“我這次,恐怕是真過不去了。”
劉振海說此話時依舊看著遠方,嘴裏喃喃道,像是對陳鳴聲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
陳鳴聲這下真不知道該怎麽接話了。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吳能做的這個局,該怎麽破。到現在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局,堪稱完美,無懈可擊。”劉振海說道。
“我覺得,上市公司的事應該不是吳能計劃內的,這應該隻是一種巧合。”
陳鳴聲向對其他人一樣,違心的對劉振海說道,像是在安慰他,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是嗎?”
劉振海一個反問,迴過頭來,“那你怎麽解釋,吳能臨死前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那句話現在我是一字不漏的記下來了。”劉振海繼續說道:“他說‘劉先生,那一千萬,你還是買成數字貨幣吧。不是給我,而是留給你自己。你一定要記住,這是你的後路。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你應該會很窮。’”
“現在想來,可能是因為我跟他見了一麵之後,讓他起了一絲惻隱之心,給我留了一條活路。”劉振海接著有些感歎的說道。
因為吳能事件中幾次聽到虛擬加密數字貨幣這個名字,陳鳴聲後來專門補充過這方麵的知識。這個東西在國內是禁止交易的,但撇開法律問題,這個東西確實是隱藏財富的一個極其完美的道具。即使個人破產,這個東西也能讓你換成現金,並且常規手段幾乎無法追蹤,就算銀行卡被凍結和監控,一張他人的銀行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隻要現金流量不大即可。
“那你……”
陳鳴聲脫口相問劉振海買了數字貨幣沒有,又覺得不合適,便卡在那了。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劉振海一笑,“可惜了,並沒有。”
頓了一下,劉振海接著說道:“當時我的腦子裏全部都是劉斌的事情,再加上公司那麽大個攤子,根本沒有多餘的腦子想其他的問題。如果當時聽明白了吳能這句話的含義,那麽在股市上,我也有機會自保,不至於落到現在這般田地。”
看著劉振海落魄的樣子,陳鳴聲又不知道怎麽接話了。
“吳能,他能做到的,一個對多維度空間和量子力學都有自己獨特見解的人,一個對佛學參悟至深的人,一個看破了世間魑魅魍魎的人,做到這些,並不讓人意外。
吳能,無能,吳能啊吳能,這個名字還真是諷刺。”
在短暫的沉默後,劉振海喃喃說道。
不過陳鳴聲聽得心裏一驚——這些都是吳能審訊中的內容,可是審訊視頻是沒有公開的。
劉振海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看著陳鳴聲說道:“不錯,我看過吳能的審訊視頻。至於是誰給我的,還請你不要過問。你也不用擔心審訊視頻的外流問題,因為我已經把它銷毀了。混了這麽多年,這點規矩,我還是懂的。”
見劉振海這麽說,陳鳴聲也不好說什麽,但這畢竟牽扯到紀律問題,陳鳴聲的公職身份又擺在這兒,一時有些尷尬。
見劉振海手中的煙快抽完了,陳鳴聲拿出自己的煙遞了一根劉振海,劉振海續上了。見氣氛還是尷尬,陳鳴聲沒話找話的說道:“財務造假是怎麽迴事?以前也沒聽說過啊。”
劉振海想了想,說道:“這個問題你讓我怎麽迴答呢?
財務報表,本身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打個比方,一個項目計提和不計提,甚至都能讓財務報表盈利一項正負反轉。這還隻是其中一個手法。這些都是打著法律法規的擦邊球,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是如果有人要整你,那就不一樣了。
這麽跟你說吧,整個股票市場,幾千家上市公司,都這樣查的話,在查之前,先隔一家退一家,冤死的沒幾個,剩下的再隔一家退一家,冤死的也不會有多少。再剩下的慢慢查,最後還得死一半。
我可以自信的跟你說,在幾千家上市公司裏,我的公司,算幹淨的了。
我跟你說個實話,就公司現在股價對應的市值,我把公司的場地、專利還有硬件什麽的全部賣了,都不止這個價。”
這段時間陳鳴聲也補充過金融方麵的常識,吳能事件倒是讓他惡補了不少知識。所以他先是聽著心驚,聽到劉振海最後所說,便問道:“那你怎麽不操作呢?這樣的話說不定還有生機。”
“沒錢啊。”劉振海淡淡一笑,“所有的人都盯著我呢。”
“聽說上市公司現在在搞重組,很多資本都過來了。”陳鳴聲說道。
“沒用的。準確的說,於我而言,是沒用的。”
劉振海說道,見陳鳴聲有些不理解,繼續說道:“風投向來是嗜血而聚的,他們來,就是看中了公司的價值低估,但在把我的股份全部吞噬之前,他們是不會為公司拿出一分錢的,反而,會在背後興風作浪。”
見陳鳴聲有些恍惚,劉振海笑著說道:“不然,你以為銀行斷貸,公司內部資料曝光,還有那之前視我為財神爺的供貨商反目,這些都是為什麽?不都是他們在後麵推波助瀾。
這些風投,都是非常聰明的,知道吳能事件的輿論對我是致命打擊,隻要我還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加上漫天的利空,公司的股票開盤絕對是連續跌停,這樣的話,他們還能到二級市場去撿些籌碼。所以他們不著急,隻要慢慢的耗死我就行了。”
陳鳴聲聽著心悸,沒想到資本市場的絞殺竟如此殺人不見血,陳鳴聲不甘心的問道:“那董事會呢?他們應該知道公司的情況,他們也是有段位的人,如果出手相助,應該也有機會。”
“嗬嗬。”劉振海輕輕一笑,“記得我前麵跟你說過嗎,很久沒有朋友來看我了。他們,他們還等著從我這裏分一杯羹呢。”
陳鳴聲啞然——一場變故,竟讓人性,再無遁形之地。
“其實這些我並不意外,也沒太往心裏去,如你所言,潮起潮落,也算看淡了。要說起來,在創業之初這類似的破事我也幹過,所以,不糾結。”劉振海這時說道,“但雖說看淡,但我老婆肖嵐的態度還是讓我心寒不已。”
陳鳴聲看著劉振海,劉振海也看了看陳鳴聲,笑了笑,有些悲涼的說道:“我的情況她是最清楚的,在你進門之前,我問她‘你是要逼死我嗎’,然後她還是說出了那句剜心的話。
兒子已經這樣了,妻子又是如此……
人生如此,蒼涼如斯啊。”
“我……我……”陳鳴聲舌頭打著結,“我也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
“多謝你有這份心,不過你不用勸我,我明白的。”劉振海說道,“其實我也理解她,這種變故不是一個普通女人能承受得了的。隻是……心裏不好受而已。”
說罷,劉振海第二根煙也抽完了,他把煙頭扔到地上踩滅,對陳鳴聲笑了笑:“走吧,下去吧。”
陳鳴聲也笑了笑,和劉振海一起向下天台的鐵門走去。
突然,陳鳴聲感覺手邊一陣風,迴頭一看,劉振海朝天台的護欄快速跑去,躍上護欄,頭也沒迴,跳了下去。
緊接著,樓下傳來了驚叫聲。
陳鳴聲沒有動,他隻覺得渾身冰冷,腳下也沒了知覺。陳鳴聲抬起頭,望向了天空,他也不確定,天上有幾朵雲是不是動了下,總之現在天上的雲組成了一張笑臉,仿佛在嘲笑他一般。
(全書完)
這是個星期六的上午,也不歸陳鳴聲值班,隻是他手上有些事要處理,便來了隊裏。本來一些交接材料的事,七拖八搞竟是弄了一上午。完事他抬手一看表,已經十一點一刻了,快到吃飯的點了。單位裏星期六是有工作餐的,再說他刑警隊長的身份開個小灶還不是手到擒來。
陳鳴聲想了想,反正沒什麽事了,不如早點迴家,便打了個電話給老婆,說要迴去吃飯,說完便開車往家的方向駛去。
路上有些堵車,陳鳴聲迴家十幾分鍾的車程開了快半個小時還在路上。他一拱一拱的開著車,左手方向那個騎著自行車的小孩,他硬生生擺脫不了。
堵車讓人煩躁,卻也難以避免,這時候壓製情緒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想點別的。陳鳴聲打開了車窗,好讓自己的思緒不局限於車裏狹隘的空間,能在更廣袤的地方遊離。然後他又鬼使神差的想起了吳能。
這半年來,陳鳴聲幾乎天天能想到吳能,甚至他刻意的不去想這個人都沒辦法。大腦也是個很神奇的身體器官,你刻意去想的事情和你刻意不去想的事情,到了它那,就是一個意思。
關於吳能的新聞,這半年來就沒有斷過,尤其是自媒體這塊,這些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甚至還搞出了一些陰謀論。
說什麽吳能是被被害者家屬推下樓的,甚至還繪聲繪色的拿出了證據。
離譜的不少,比如說什麽吳能並沒有死,隻是被秘密關押了起來,有人還信誓旦旦的說在一個深夜看到吳能被轉移。
還有更離譜的,說這根本就是政府對於校園欺淩無計可施的策略,而吳能就是“執行人”,現在根本沒有死,換了身份在另一個地方愉快的生活著,甚至還有人信誓旦旦的說見過他,還拿出了模糊得隻能勉強看出輪廓的照片。
這種天方夜譚的論調還偏偏有人信,局裏隊裏經常接到質疑電話,有不少人還表示願意出巨資求見吳能一麵。
這不免讓人啼笑皆非:同一個人,他活著的時候,在眾人眼裏,他什麽都不是;他死了之後,卻成為很多人仰慕的對象,甚至活在了人們的心中。
有時候,生死還真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吳能死後的視頻事件裏,視頻上傳的地點很快被技術手段追查到了,是一處出租房。當陳鳴聲帶著刑警破門而入時,以為會看到吳能的同夥,誰知隻看到了三台插著電源的筆記本電腦——用的是定時上傳功能。三台電腦裏麵的東西幾乎一樣,裏麵有綁架學生後在那間郊外平房裏的全部監控視頻,不過沒什麽重點了。
撇開吳能本身所犯的罪,吳能事件對於校園欺淩事件簡直就是核震懾。
這半年來,全市範圍內校園欺淩的案件一次都沒有發生,是的,一次都沒有。這在之前是不可思議的,以前小規模的欺淩事件那就不說了,上綱上線的最多兩三個月就會來一次。
為此,陳鳴聲還專門走訪了教育局和校園等單位,發現這種事還真不是沒有,隻是沒有上升到他這個層麵上來。
用教育局副局老周的話說,那麽多小孩圈在一起,磕磕碰碰那是在所難免,但這次家長們的態度卻是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都是客客氣氣,該道歉的道歉,該賠償的賠償。欺淩一方的家長有一些甚至當麵就動手教訓自己的孩子了。不為別的,隻為受欺負一方心理平衡一點。
末了老周不無感慨的說道:“看來這事的根源還是在父母身上。‘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祖宗誠不欺我啊。”陳鳴聲聞言不禁啞笑:這不又是吳能的話嗎?搞得老周莫名其妙,但陳鳴聲也不能說明,畢竟吳能的審問內容屬於機密。
通過吳能生前在國內外互聯網上的操作,吳能事件早已家喻戶曉,吳倩倩校園欺淩自殺案件中的相關人員,也是人盡皆知,整件事全被曝光在聚光燈下。
那些欺淩者家庭的結局,讓所有養育孩子的父母觸目驚心。
試問,哪一個家長不畏懼這樣的噬骨之痛?
吳能事件後,在一個級別更高的大會上,一個與會的代表提出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保護年齡應當提前的修正議案,那個代表有一句話令陳鳴聲印象極為深刻:
“現代青少年信息的接收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年代,簡而言之,就是他們懂得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蓄意傷害他人,乃至使他人失去生命,卻依舊不能受到刑法的裁決,那麽,何談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何談生命的平等?
有一個事實很有意思,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未成年人是不會觸犯相應的法律底線的,那麽,我們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所保護的,不恰恰就是那些極少數的害群之馬嗎?”
吳能事件也給市裏的公安部門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別的先不說,就說輿論這一塊,讓陳鳴聲不勝其煩。
誇張到了什麽程度呢?
市刑警隊不遠處有一排民宿,是來市裏旅遊的人一個相對實惠的住處,吳能的視頻爆開後,那裏麵住滿了國內外的記者,那房費是一漲再漲,最高漲到了六百元錢一天,還是一房難求。
那些記者們什麽都不幹,天天圍著市刑警隊的大門,嚴重影響了市刑警隊的日常工作。還不能跟他們硬碰硬,畢竟裏麵還有外國記者,要是發生衝突,再引發點國際輿論,都得吃不完兜著走。
局長魯達耀帶著陳鳴聲召開了幾次記者招待會,答記者問。最難纏的是那些記者不依不饒的要求公布吳能的審訊視頻。
市委市政府有些招架不住,市委班子成員中開始有人建議公布視頻,以正視聽。魯達耀也沒多說話,在一次市委班子成員會議上,把吳能的審訊視頻播放了。看完後,建議公布審訊視頻的領導也不出聲了——本來網絡輿論就是一麵倒的支持吳能,再把這個審訊視頻公布出去,那不是讓一個犯罪的形象更加堅挺了嗎?
沒辦法,隻能拖和熬,同時對與此案有關的公職人員進行追責。幾乎所有參與吳能案的公職人員都被撤職免職了。
不過,撤職和免職其實也是看著嚇人。從字麵上看,很容易與開除聯係起來,但其實並不是。相比較而言,撤職要嚴重一些,帶有懲罰性質,很有可能會被降級降薪。而免職基本沒這個風險,但是麵子上會有些過不去。
陳鳴聲也被免職了一段時間。這讓陳鳴聲鬱悶不已,內部都知道陳鳴聲沒犯錯,但得給外麵一個交代。陳鳴聲一下成了風箱裏的老鼠,怎麽著都受氣。
有時候這世界上事就是這麽神奇,義正言辭需要真相的人往往成了吃瓜群眾,身處事件當中的人也猶如汪洋中一葉孤舟,在各方利益的逐力下搖擺,不論對錯,身不由己。而真相,到最後,還真不一定就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利益!
想起吳能,很難不想起吳能事件中的那些局中人。
那五個被吳能下毒的小孩在吳能跳樓自殺後的兩個月內相繼死去,最後他們的痛苦和他們父母的痛苦不用形容,也能想象。不過可歎的是,跟其他兩個人的結局比起來,他們還算“幸運”了。
馮曼彤,欺負吳倩倩的人當中,唯一一個沒被吳能直接傷害的人,但誰也沒想到,她的結局竟更加令人唏噓。
在吳能跳樓自殺後,不到三個月,馮曼彤也跳樓自殺了,在她屍體的口袋裏,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我欠的,還清了。
後來通過調查走訪才得知,她生命的最後三個月,竟真如吳能所說——另一條通往地獄的路。
因吳能那件事,影響太大,尤其是網絡視頻的事,在全國都引起了轟動,在國外也影響甚大。馮曼彤沒有選擇的成為了眾矢之的。不僅僅是她,她的家庭亦是如此。
也不知道是誰,把他們家人的電話和地址公布了,然後,他們一家人的手機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和短信轟炸,說什麽的都有,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換電話號碼也沒用,過不了多久就被曝光。
她家門外的牆上被人用油漆噴得亂七八糟,什麽“殺人償命”“馮曼彤,你個騷娘們”“馮曼彤,全世界天天死人,不差你一個”“馮曼彤,你怎麽還沒死?”這之類的。
這些事警察管過,還拘留過幾個人,但實在沒什麽太大效果。
馮曼彤也曾在網上發過長文辯解,但馬上就被口水淹沒——當一個人麵對量級的惡意時,她本身的想法根本微不足道,完全沒有意義,甚至對錯本身也沒有了立足之地。
量變引起了質變,成了民意。到了這兒,就是有心想為馮曼彤說句話的人都不敢出聲了,因為民意,觸摸到了一個天花板級的存在——秩序。
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馮曼彤整個家庭的生活,一段時間後,她的父母也都被工作單位“放假”了,雖然都是以健康為由,但真正原因路人皆知。
馮曼彤的家裏,從開始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到後來,家裏人要麽不說話,一說話就是吵架。對這個家裏的所有人而言,家,不再是避風的港灣,而是暴風雨聚集的漩渦。
在學校裏,馮曼彤完全被孤立了,沒有任何人願意跟她有過多的交流,甚至有時一連幾天都是零交流。這種情況下,馮曼彤遲到早退曠課便成了家常便飯,她美貌的長相早就讓街上的混混們垂涎,而這個時候,也沒有其他人跟她靠近了,最後毫無意外的和街上的那些混混混在了一起,甚至夜不歸宿。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夜不歸宿,風言風語在所難免,這更讓馮曼彤的家庭硝煙四起。
馮曼彤跳樓的那天上午,頭天沒有迴家的她上午十點鍾迴家了。她父母剛吵完一輪架,火氣還沒消,見她迴家,兩人對著她大吵大鬧起來,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
馮曼彤呢,這次也沒頂嘴,迴到自己房間待了一會,就出門了。沒過幾分鍾,她就從自家樓層的十七樓的樓頂上跳下去了。
不難想象,在馮曼彤生命最後的那幾個月裏,她步過了怎樣的荊棘之路,尤其是心路。身處在那種全方位的惡意裏,整個世界不再有一絲溫暖,連最親近的父母都成了狂風暴雨的化身!死,都很難不被默認為是一種解脫!
再就是劉斌,劉斌是吳倩倩校園欺淩自殺案中唯一一個至今仍然活著的人,不過說是生不如死也不過分了。
劉斌被營救後就不太正常,外人看來還隻是沉默寡言,沒有活力,但在家裏卻是經常莫名其妙的煩躁,無怨無緣故亂摔東西。
起初他家人認為這是綁架之後的後遺症,隨著時間會好轉,但沒想到後來越來越嚴重,沒辦法,找了專業的人來檢查,發現造成劉斌這樣的主要原因居然是怕水。
陳鳴聲聽說此事後才意識到,吳能用水刑不僅僅是因為方便,他還要留下劉斌對水的恐懼。這就是吳能設計的精妙之處,水這種東西,你日常生活根本就沒辦法完全隔絕。
除此之外,劉斌還有幽閉症,對鎖鏈針筒之類的東西恐懼等等,時間一長,劉斌終於崩潰了,被確診成了一名精神病人。
倒是吳能注射的那五種藥物,至今沒產生什麽臨床病症,可能真如吳能所說,隻是抗病毒用的青黴素,可是劉斌的家人至今都不相信,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或許,這就是吳能真正的目的吧。
這件事不得不提的還有劉斌的父親劉振海,誰也沒想到,後麵劉振海身上發生的事情,再次把本市推向了風口浪尖。
劉振海,本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不過這已經是他之前的身份了,現在也隻能說是前上市公司實控人了。吳能網絡視頻事件爆發以後,上市公司的股價在下跌的節奏中醞釀了一個多星期,從後來看,這竟是持股人最後的逃生機會。
然後,幾乎沒有特別的征兆,在一個星期一的早上被死死的按在了跌停板上,之後便是坍塌式一字跌停。隨之而來的是各界的口誅筆伐,說什麽的都有,上市公司任何一點細微的東西都被挖了出來,完全曝光在聚光燈下。不僅上市公司本身成了眾矢之的,政府方麵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口誅筆伐的內容在資本市場上並不特別,行賄、受賄、陰陽合同、質量問題、財務造假,等等,這些標簽將上市公司死死的按在了地上。
在扛了兩個星期之後,上市公司申請了停牌自查,這個時候,股價隻剩下了事件爆發前的三成了。那個周末,憤怒的投資人從全國各地趕來,擠在上市公司的接待室發泄著怒火,隨之引發一係列治安事件,一些人還因此被拘留。
再往後,證監會介入了,對該上市公司立案調查,不久,發布聲明表示該上市公司有重大財務造假嫌疑。這成了壓垮上市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公司股票被實施特別風險警示。
第二輪狂風暴雨再次向上市公司襲來,還是之前的那些手法,不過這次更淩厲,更兇險。
麵對這般襲擊,劉振海實控的這家上市公司根本無力招架,不久,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停牌至今。停牌期間,迫於壓力,劉振海被董事會除名,且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據說,劉振海本人早已資不抵債,處於高額負債狀態。
關於上市公司這一係列的事情讓陳鳴聲如墜雲霧,目瞪口呆,他怎麽也想不到,堂堂一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從天上掉到了地下。這讓對金融幾乎一竅不通的陳鳴聲怎麽也想不通,直到一個飯局上,和一個資深金融人士聊了聊,才稍稍緩過勁來。
據那位資深的金融人士說,上市公司看起來高大上,但說到底還是因缺錢而融資的公司,而股價伴隨的市值很難體現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因為股價很大程度上體現的是投資人對公司的預期,或者是因為利益而產生的炒作,俗稱割韭菜。如此這些。在這樣的環境下,大量的上市公司市值一般來說都是高估的。劉振海當時實控的這家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而劉振海目前資產負債狀態是由於他自己股票的高位質押造成的,他質押的股票價位比吳能事件之前還要高出很多,本來目前金融市場就很低迷,他公司的股價也跌到了曆史低點,導致他手中的股權幾乎全部補充質押了。雖然風險極高,但在低迷的金融環境中,這種現象還並不少見,隻要沒有係統性風險,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當吳能事件爆發後,於劉振海而言,係統性風險就爆發了——劉振海手上的錢對於其質押股票的體量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一字跌停的情況下,逃都逃不掉。就這樣,劉振海從億萬富翁變成了億萬負翁。
最後那位資深金融人士不無感歎的說,平心而論,劉振海的公司還行,他做過調研,起碼是盈利的,正常情況下,不至於此。但吳能事件影響太大,引來了資本市場的殘酷圍剿,導致劉振海根本無力自保。
雖說聽得迷迷糊糊,但陳鳴聲和發生的事一聯係,多多少少也理解了些。那段時間,因為證監會立案調查,陳鳴聲也出入過幾次劉振海的辦公室,知道那段時間劉振海到處找銀行貸款,可是所有的銀行一夜之間全部不放貸了。銀行係統也要顧及風險,所以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
本來作為市裏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資質也還行,擱在往常,市委市政府肯定是會出手相助的,別的不說,為上市公司貸款的事,在銀行那邊遊說一下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吳能事件讓政府這邊的黑鍋也不輕,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領導願意淌進這攤渾水裏了。
現在這個上市公司的情況是很危險的,處於退市邊緣,但隻要有錢,就有可能救活,畢竟資質不壞。很多資本也已經接觸了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表示願意出資,但談判的前提是必須與劉振海劃清界限。可這並不容易,畢竟劉振海還手持了兩成多的上市公司股權。
就算劉振海個人資不抵債,被董事會和公司除名,但股權還是他的。就算之後會進行股權拍賣,將劉振海與上市公司完全剝離,那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上市公司能不能熬過這段時間還很難說。
上市公司的事,陳鳴聲根本不願意和吳能個人的能力聯係起來,隻想認為這隻是附加的結果,可偏偏吳能在跳樓前對劉振海說了那麽一句話“……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你應該會很窮”,這不由得讓陳鳴聲對吳能的個人能力產生了夢幻般的感覺。
“滴滴滴……滴滴!”
一陣喇叭聲把陳鳴聲拉迴了現實,抬頭一看,已經是綠燈了,趕緊啟動了車子。
到了樓下,陳鳴聲停好車,剛拉起手刹,又鬼使神差的再次想起劉振海,不知怎的就想見見他——他現在應該在城東一家優撫醫院裏照看他兒子劉斌。這家優撫醫院,其實也就是精神病院。
打定了主意,陳鳴聲撥通了老婆的電話:“喂,秀芹,我這邊中午臨時有事,走不開身,就不迴來吃飯了。”
“你瞎說什麽呢?”高秀芹在電話那頭嚷著,“我看到你的車停到樓下了。”
“這……這不是剛接到電話嗎?臨時出任務。”
陳鳴聲胡亂找了個理由,聽著他老婆在電話那頭開始叨叨晚上又要吃剩菜剩飯什麽的,趕緊掛了電話,驅車向城東那間優撫醫院駛去。
城東那間優撫醫院的地址屬於在建的區域,所以去的路上,碰到的車並不多,很快,就到了那裏。
陳鳴聲坐電梯上了住院部的頂樓,也就是九樓——劉斌的病房是909室。剛出電梯,就聽到有爭吵聲,陳鳴聲循聲望去,正是909室傳出來的。他快步走過去,一到門口,看到肖嵐對著劉振海吼道:“那你怎麽還不去死啊?”
劉振海夫妻二人注意到了陳鳴聲的出現,神情有些尷尬。劉振海從臉上擠出笑容:“陳隊長,你好。”
※※※※※
優撫醫院,天台上。
陳鳴聲接過了劉振海遞過來的一根煙,還是以前那種很高級的好煙,不知真相的人或許會認為劉振海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熟悉劉振海近況的陳鳴聲知道,他不過是在苦苦支撐。
劉振海已經被證券公司告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供貨商和合夥人等人排隊告他,加上之前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了,作為市刑警隊隊長的陳鳴聲,自然也跟他接觸過好幾次,有時還會請劉振海會隊裏協助調查。所以陳鳴聲對劉振海的近況還是比較清楚的。劉振海現在是麻煩不斷,估計不久還會進失信人名單。
陳鳴聲點燃了煙,深深地吸了一口,還是那個口感,還是那個味,還是那種煙,但人,已經和原來不一樣了。
“我還以為你是來抓我迴去協助調查的呢?”劉振海抽著煙,自嘲的笑著說道。
陳鳴聲看著這個從前意氣風發的企業家如今落得如此落魄,心中有些不忍,有些後悔過來找他了。陳鳴聲笑著說道:“沒有。就是過來看看你,沒別的意思。”
劉振海看著陳鳴聲,似乎想在陳鳴聲臉上找到嘲弄的表情,但並沒有找到,然後說道:“你人不錯,以前接觸得少了。”
劉振海看向遠方,繼續說道:“你知道嗎?很久沒有朋友來看我了。”
陳鳴聲一時語塞,頓了頓,然後勸說道:“會過去的。潮起潮落,看淡就好。”
“我這次,恐怕是真過不去了。”
劉振海說此話時依舊看著遠方,嘴裏喃喃道,像是對陳鳴聲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
陳鳴聲這下真不知道該怎麽接話了。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吳能做的這個局,該怎麽破。到現在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局,堪稱完美,無懈可擊。”劉振海說道。
“我覺得,上市公司的事應該不是吳能計劃內的,這應該隻是一種巧合。”
陳鳴聲向對其他人一樣,違心的對劉振海說道,像是在安慰他,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是嗎?”
劉振海一個反問,迴過頭來,“那你怎麽解釋,吳能臨死前跟我說的最後一句話?”
“那句話現在我是一字不漏的記下來了。”劉振海繼續說道:“他說‘劉先生,那一千萬,你還是買成數字貨幣吧。不是給我,而是留給你自己。你一定要記住,這是你的後路。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你應該會很窮。’”
“現在想來,可能是因為我跟他見了一麵之後,讓他起了一絲惻隱之心,給我留了一條活路。”劉振海接著有些感歎的說道。
因為吳能事件中幾次聽到虛擬加密數字貨幣這個名字,陳鳴聲後來專門補充過這方麵的知識。這個東西在國內是禁止交易的,但撇開法律問題,這個東西確實是隱藏財富的一個極其完美的道具。即使個人破產,這個東西也能讓你換成現金,並且常規手段幾乎無法追蹤,就算銀行卡被凍結和監控,一張他人的銀行卡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隻要現金流量不大即可。
“那你……”
陳鳴聲脫口相問劉振海買了數字貨幣沒有,又覺得不合適,便卡在那了。
“我知道你想問什麽。”劉振海一笑,“可惜了,並沒有。”
頓了一下,劉振海接著說道:“當時我的腦子裏全部都是劉斌的事情,再加上公司那麽大個攤子,根本沒有多餘的腦子想其他的問題。如果當時聽明白了吳能這句話的含義,那麽在股市上,我也有機會自保,不至於落到現在這般田地。”
看著劉振海落魄的樣子,陳鳴聲又不知道怎麽接話了。
“吳能,他能做到的,一個對多維度空間和量子力學都有自己獨特見解的人,一個對佛學參悟至深的人,一個看破了世間魑魅魍魎的人,做到這些,並不讓人意外。
吳能,無能,吳能啊吳能,這個名字還真是諷刺。”
在短暫的沉默後,劉振海喃喃說道。
不過陳鳴聲聽得心裏一驚——這些都是吳能審訊中的內容,可是審訊視頻是沒有公開的。
劉振海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看著陳鳴聲說道:“不錯,我看過吳能的審訊視頻。至於是誰給我的,還請你不要過問。你也不用擔心審訊視頻的外流問題,因為我已經把它銷毀了。混了這麽多年,這點規矩,我還是懂的。”
見劉振海這麽說,陳鳴聲也不好說什麽,但這畢竟牽扯到紀律問題,陳鳴聲的公職身份又擺在這兒,一時有些尷尬。
見劉振海手中的煙快抽完了,陳鳴聲拿出自己的煙遞了一根劉振海,劉振海續上了。見氣氛還是尷尬,陳鳴聲沒話找話的說道:“財務造假是怎麽迴事?以前也沒聽說過啊。”
劉振海想了想,說道:“這個問題你讓我怎麽迴答呢?
財務報表,本身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打個比方,一個項目計提和不計提,甚至都能讓財務報表盈利一項正負反轉。這還隻是其中一個手法。這些都是打著法律法規的擦邊球,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是如果有人要整你,那就不一樣了。
這麽跟你說吧,整個股票市場,幾千家上市公司,都這樣查的話,在查之前,先隔一家退一家,冤死的沒幾個,剩下的再隔一家退一家,冤死的也不會有多少。再剩下的慢慢查,最後還得死一半。
我可以自信的跟你說,在幾千家上市公司裏,我的公司,算幹淨的了。
我跟你說個實話,就公司現在股價對應的市值,我把公司的場地、專利還有硬件什麽的全部賣了,都不止這個價。”
這段時間陳鳴聲也補充過金融方麵的常識,吳能事件倒是讓他惡補了不少知識。所以他先是聽著心驚,聽到劉振海最後所說,便問道:“那你怎麽不操作呢?這樣的話說不定還有生機。”
“沒錢啊。”劉振海淡淡一笑,“所有的人都盯著我呢。”
“聽說上市公司現在在搞重組,很多資本都過來了。”陳鳴聲說道。
“沒用的。準確的說,於我而言,是沒用的。”
劉振海說道,見陳鳴聲有些不理解,繼續說道:“風投向來是嗜血而聚的,他們來,就是看中了公司的價值低估,但在把我的股份全部吞噬之前,他們是不會為公司拿出一分錢的,反而,會在背後興風作浪。”
見陳鳴聲有些恍惚,劉振海笑著說道:“不然,你以為銀行斷貸,公司內部資料曝光,還有那之前視我為財神爺的供貨商反目,這些都是為什麽?不都是他們在後麵推波助瀾。
這些風投,都是非常聰明的,知道吳能事件的輿論對我是致命打擊,隻要我還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加上漫天的利空,公司的股票開盤絕對是連續跌停,這樣的話,他們還能到二級市場去撿些籌碼。所以他們不著急,隻要慢慢的耗死我就行了。”
陳鳴聲聽著心悸,沒想到資本市場的絞殺竟如此殺人不見血,陳鳴聲不甘心的問道:“那董事會呢?他們應該知道公司的情況,他們也是有段位的人,如果出手相助,應該也有機會。”
“嗬嗬。”劉振海輕輕一笑,“記得我前麵跟你說過嗎,很久沒有朋友來看我了。他們,他們還等著從我這裏分一杯羹呢。”
陳鳴聲啞然——一場變故,竟讓人性,再無遁形之地。
“其實這些我並不意外,也沒太往心裏去,如你所言,潮起潮落,也算看淡了。要說起來,在創業之初這類似的破事我也幹過,所以,不糾結。”劉振海這時說道,“但雖說看淡,但我老婆肖嵐的態度還是讓我心寒不已。”
陳鳴聲看著劉振海,劉振海也看了看陳鳴聲,笑了笑,有些悲涼的說道:“我的情況她是最清楚的,在你進門之前,我問她‘你是要逼死我嗎’,然後她還是說出了那句剜心的話。
兒子已經這樣了,妻子又是如此……
人生如此,蒼涼如斯啊。”
“我……我……”陳鳴聲舌頭打著結,“我也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
“多謝你有這份心,不過你不用勸我,我明白的。”劉振海說道,“其實我也理解她,這種變故不是一個普通女人能承受得了的。隻是……心裏不好受而已。”
說罷,劉振海第二根煙也抽完了,他把煙頭扔到地上踩滅,對陳鳴聲笑了笑:“走吧,下去吧。”
陳鳴聲也笑了笑,和劉振海一起向下天台的鐵門走去。
突然,陳鳴聲感覺手邊一陣風,迴頭一看,劉振海朝天台的護欄快速跑去,躍上護欄,頭也沒迴,跳了下去。
緊接著,樓下傳來了驚叫聲。
陳鳴聲沒有動,他隻覺得渾身冰冷,腳下也沒了知覺。陳鳴聲抬起頭,望向了天空,他也不確定,天上有幾朵雲是不是動了下,總之現在天上的雲組成了一張笑臉,仿佛在嘲笑他一般。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