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父子較量
我用萬般癡情換你千把利刃 作者:於小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臘月二十八的時候,唐冰川跟於小慧見了一麵。問可不可以去探望一下於小慧的媽媽。
因為兩家人都沒有正式同意他倆談對象,於小慧不敢把他領迴家,找了個理由拒絕了。
唐冰川也沒有執意要求。
兩個人商量好,單位安排的值班日期不要撞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在值班的時候見麵了。
唐冰川沒有給於小慧買任何節日禮物。
於小慧心裏有些許失落,不是為了什麽禮物,而是為了他的一份心意。
後來覺得既然兩人沒有把關係確立下來,人家不買東西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樣想,但是心裏還是有點不舒服。
放假後,於小慧就沒有什麽事了。
家裏的年貨,母親準備的已經差不多了。
煎炒烹炸的吃食,因為家裏人少,也不用準備很多。
哥姐也買了很多東西送迴家來,零零碎碎的小事情,媽媽也懶得勞煩於小慧,覺得還不如自己做著省心。
這個時間的於小慧是非常清閑的,於是每天就捧了喜歡的書在自己的小屋裏,讀膩了小說,讀詩詞,整天不出門也是很愜意的。
這種讀書的好習慣,還是大姐培養的。
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大姐就開始給她訂閱一些兒童讀物,什麽兒童文學,少年文藝,後來就是青年文摘之類的。
在別的同學玩沙包彈皮筋的時候,她躲在一個角落裏讀書。
那時候大都是月刊,往往把一本刊物上的各類形式的作品全都讀個遍,還滿足不了她的閱讀欲。
正因為有了大量的閱讀經曆,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所有的作文都被當做範文在課堂解讀。
考試時,她的作文也時常得到滿分,語文成績遙遙領先,卻因為數理化偏科而整體成績平平,最終沒有考上大學。
在上初中的時候,她就接觸到了瓊瑤的小說。
最美好愛情的期待,也正是那時候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
她渴望的愛情是純潔而單一的,一生隻愛一個人,愛到可以為彼此舍命的那種。
她以為自己能做得到,對方也能夠做到!
高中的時候,她又喜歡上了詩詞。書桌上時常放著古詩詞精選,有時間就讀起來。
無緣由的喜歡李清照和柳永的婉約派,覺得抑揚頓挫的句子,把自己小女兒的繾綣情懷詮釋的淋漓盡致。
她幾乎把所有閱讀過的詩詞都背下來。
多少年以後,都能把詩詞融入到景物當中,所見如詩,她便脫口而出應景的詩詞。
於小慧當初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師。
讀高中的時候,她的任課老師們每人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又是宿舍,又是辦公室,吃住工作都在這一間小屋裏。
那個時候,她就想,如果我是一名老師,擁有一間自己的小屋,把工作搞完,自己寫寫詩詞小說。能發表最好,不能發表也無所謂,隻當消遣怡情了。
願意來往的同學朋友就來往,不願意來往的幹脆斷絕一切關係,守住本心,心靈自由。那該多好!
然而,理想歸理想,現實往往跟理想背道而馳!
比於小慧成績差的同學都考上了老師,偏偏她屢試不中。
最終還是通過父親的關係搞到一個事業編進了統計局上班。
那一年,她22歲。那個年代,隻要不上大學,十七八歲就找對象了,20露頭就都結婚了。
她又堅持不找比自己小的,所以錯過了找對象最佳的年齡。
於小慧就這樣整天百無聊賴的看書遐想。還把心得記在本子上,她的書桌上已經有三本厚厚的日記了。
初四於小慧值班。
她就期待唐冰川能夠聯係自己,因為他知道自己今天值班。
可是到了初四中午還沒有接到傳唿,於小慧跟別的女孩子不一樣,她沒有主動的聯係唐冰川,隻是被動的等待。
她想他不找我,也許是有事,我也不去打擾他就好了。
這就是於小慧對待事物的態度。基本上不會主動,也因此錯過了很多人和事。
唐冰川的年假比較豐富。
但不是那種吃喝玩樂的豐富。
他迴到家以後,保姆大娘就迴家過年了。
聰聰直接就是他帶。
有了這麽一個墜腳的,他基本上哪裏也去不成了。
他每天伺候著聰聰吃喝拉撒,然後推著她叔叔大娘家串門兒。
每當這個時刻,他的心就平靜下來,並不是心安理得的平靜,而是強製自己平靜下來,不去想什麽仕途功利兒女情長,看著眼前這個病孩子,他的心是死的!
初三的時候,他親生父母家的兄弟姊妹一塊兒聚餐。
雖然每年養父都不願意讓自己去,但他每年也會提出要去。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斷了這份情誼,那以後就更不好再聯係了。
於是每年初三他都會去父母居住的唐石莊,去看看他們,和兄弟姊妹們吃個飯。
雖然唐玉成心裏不願意,但他也會維護自己的所謂的公正心,堵住村裏人的嘴。讓他去。
但他會耷拉著臉子,讓唐冰川看到他的不悅。
他內心很希望唐冰川看到他的不高興,放棄去他父母那邊。
然而他還是沒有真正搞懂他這一個養子。
其實唐冰川心裏什麽都明白,跟明鏡似的。
但他也有自己的主意:‘隻要你不說出來阻止我,無論你心裏有多麽的不高興,我也不會說不去的!’
每次到親生父母那裏,他那外號小算盤的父親,都會把他偷偷叫到一邊,問詢各種在養父這邊的情況。
小時候對於親生父親的問詢,唐冰川是有一說一的,沒有什麽隱瞞。從而也造成了親生父母和養父母之間的不和諧。
長大以後經曆了這麽多事情,他也不想讓親生父母掛念自己,再說他們也幫不了自己什麽,隻能給兩家製造矛盾。
意識到這點,他就報喜不報憂了。
他的父親是那種怎麽說呢,看村民給起的名字‘小算盤’就知道了。
從唐冰川目前的狀態,他也能知道兒子在那邊不容易。
於是,各種開導教育,那邊沒有什麽親人,親生的孩子還是個廢物,自己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不用太委屈自己。
其實這就是唐玉成不願意讓他去親生父母那裏的原因。
而往往就是這樣,怕什麽來什麽,他越是提防戒備,那邊越是叮囑唐冰川自保,不必在意旁人。
本來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是真理,唐冰川又是從小在親生父母那裏得到這樣的叮囑教誨,內心漸漸的就形成了這種隻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自私心態!
唐冰川在初五值班。
初四這天,他沒迴城裏去見於小慧。他打算趁著家裏沒有外人,跟唐玉成正式談談自己和於小慧的事。
午飯後,一家人逗著聰聰,喝著茶水。
唐冰川說:‘爸媽,明天我迴去值班。初六我想跟於小慧見個麵,互相多了解了解。初七就上班了。’
停了片刻,見唐玉成沒搭話。
他又說:‘最近單位同事,還有我堂嫂都給介紹了幾個對象。又相看了幾個,還是覺得這個於小慧不錯。大大方方的,小事也不多,也能接受咱們的家庭。我想,如果他家人同意,我們就定下來。’
唐玉成沉默一會兒,慢悠悠的說:‘就是她爹那脾氣,我們在一起上班的時候,很傲很看不起人的!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會不會也看不起人,看不起聰聰……’
說到聰聰,他又開始抹眼掉淚的。哽咽著對唐冰川說:‘無論你找誰,對我們好壞沒關係,但必須要對聰聰好,不能鄙視嫌棄聰聰……’
唐冰川很知道養父這一招,拿聰聰來做擋箭牌,其實真正的意思就是不滿意於小慧。
也不是於小慧哪裏不好,因為她是唐玉成不了解的女孩。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捏這個兒媳婦。
‘我尋思瑞雲這裏吧,知根知底,也真的不嫌棄咱們聰聰。進門子就能當起家來。你看看……’
唐玉成真正的內心還是想找一個自己滿意的,能控製的了的兒媳婦!以達到用兒媳婦來控製唐冰川的目的。
‘爸,瑞雲這裏咱就不再提了。我跟她不合適。
我想找個有工作的,每月都有收入,對家庭來說,經濟上還寬鬆一些。
以後無論跟誰結婚,我們都會再要孩子,多一個人掙錢,日子會好過很多。
如果娶個媳婦不掙錢,就憑咱爺倆的工資養活一家人也難些。’
當唐冰川把這一切都看透,擺脫養父的束縛,也是他找對象的第一選擇!
所以他直截了當的打斷了唐玉成的話。
此刻他內心更堅定了,一定要找個有工作的對象結婚!遠遠的離開這個家!
因為兩家人都沒有正式同意他倆談對象,於小慧不敢把他領迴家,找了個理由拒絕了。
唐冰川也沒有執意要求。
兩個人商量好,單位安排的值班日期不要撞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在值班的時候見麵了。
唐冰川沒有給於小慧買任何節日禮物。
於小慧心裏有些許失落,不是為了什麽禮物,而是為了他的一份心意。
後來覺得既然兩人沒有把關係確立下來,人家不買東西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樣想,但是心裏還是有點不舒服。
放假後,於小慧就沒有什麽事了。
家裏的年貨,母親準備的已經差不多了。
煎炒烹炸的吃食,因為家裏人少,也不用準備很多。
哥姐也買了很多東西送迴家來,零零碎碎的小事情,媽媽也懶得勞煩於小慧,覺得還不如自己做著省心。
這個時間的於小慧是非常清閑的,於是每天就捧了喜歡的書在自己的小屋裏,讀膩了小說,讀詩詞,整天不出門也是很愜意的。
這種讀書的好習慣,還是大姐培養的。
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大姐就開始給她訂閱一些兒童讀物,什麽兒童文學,少年文藝,後來就是青年文摘之類的。
在別的同學玩沙包彈皮筋的時候,她躲在一個角落裏讀書。
那時候大都是月刊,往往把一本刊物上的各類形式的作品全都讀個遍,還滿足不了她的閱讀欲。
正因為有了大量的閱讀經曆,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所有的作文都被當做範文在課堂解讀。
考試時,她的作文也時常得到滿分,語文成績遙遙領先,卻因為數理化偏科而整體成績平平,最終沒有考上大學。
在上初中的時候,她就接觸到了瓊瑤的小說。
最美好愛情的期待,也正是那時候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
她渴望的愛情是純潔而單一的,一生隻愛一個人,愛到可以為彼此舍命的那種。
她以為自己能做得到,對方也能夠做到!
高中的時候,她又喜歡上了詩詞。書桌上時常放著古詩詞精選,有時間就讀起來。
無緣由的喜歡李清照和柳永的婉約派,覺得抑揚頓挫的句子,把自己小女兒的繾綣情懷詮釋的淋漓盡致。
她幾乎把所有閱讀過的詩詞都背下來。
多少年以後,都能把詩詞融入到景物當中,所見如詩,她便脫口而出應景的詩詞。
於小慧當初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師。
讀高中的時候,她的任課老師們每人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又是宿舍,又是辦公室,吃住工作都在這一間小屋裏。
那個時候,她就想,如果我是一名老師,擁有一間自己的小屋,把工作搞完,自己寫寫詩詞小說。能發表最好,不能發表也無所謂,隻當消遣怡情了。
願意來往的同學朋友就來往,不願意來往的幹脆斷絕一切關係,守住本心,心靈自由。那該多好!
然而,理想歸理想,現實往往跟理想背道而馳!
比於小慧成績差的同學都考上了老師,偏偏她屢試不中。
最終還是通過父親的關係搞到一個事業編進了統計局上班。
那一年,她22歲。那個年代,隻要不上大學,十七八歲就找對象了,20露頭就都結婚了。
她又堅持不找比自己小的,所以錯過了找對象最佳的年齡。
於小慧就這樣整天百無聊賴的看書遐想。還把心得記在本子上,她的書桌上已經有三本厚厚的日記了。
初四於小慧值班。
她就期待唐冰川能夠聯係自己,因為他知道自己今天值班。
可是到了初四中午還沒有接到傳唿,於小慧跟別的女孩子不一樣,她沒有主動的聯係唐冰川,隻是被動的等待。
她想他不找我,也許是有事,我也不去打擾他就好了。
這就是於小慧對待事物的態度。基本上不會主動,也因此錯過了很多人和事。
唐冰川的年假比較豐富。
但不是那種吃喝玩樂的豐富。
他迴到家以後,保姆大娘就迴家過年了。
聰聰直接就是他帶。
有了這麽一個墜腳的,他基本上哪裏也去不成了。
他每天伺候著聰聰吃喝拉撒,然後推著她叔叔大娘家串門兒。
每當這個時刻,他的心就平靜下來,並不是心安理得的平靜,而是強製自己平靜下來,不去想什麽仕途功利兒女情長,看著眼前這個病孩子,他的心是死的!
初三的時候,他親生父母家的兄弟姊妹一塊兒聚餐。
雖然每年養父都不願意讓自己去,但他每年也會提出要去。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去斷了這份情誼,那以後就更不好再聯係了。
於是每年初三他都會去父母居住的唐石莊,去看看他們,和兄弟姊妹們吃個飯。
雖然唐玉成心裏不願意,但他也會維護自己的所謂的公正心,堵住村裏人的嘴。讓他去。
但他會耷拉著臉子,讓唐冰川看到他的不悅。
他內心很希望唐冰川看到他的不高興,放棄去他父母那邊。
然而他還是沒有真正搞懂他這一個養子。
其實唐冰川心裏什麽都明白,跟明鏡似的。
但他也有自己的主意:‘隻要你不說出來阻止我,無論你心裏有多麽的不高興,我也不會說不去的!’
每次到親生父母那裏,他那外號小算盤的父親,都會把他偷偷叫到一邊,問詢各種在養父這邊的情況。
小時候對於親生父親的問詢,唐冰川是有一說一的,沒有什麽隱瞞。從而也造成了親生父母和養父母之間的不和諧。
長大以後經曆了這麽多事情,他也不想讓親生父母掛念自己,再說他們也幫不了自己什麽,隻能給兩家製造矛盾。
意識到這點,他就報喜不報憂了。
他的父親是那種怎麽說呢,看村民給起的名字‘小算盤’就知道了。
從唐冰川目前的狀態,他也能知道兒子在那邊不容易。
於是,各種開導教育,那邊沒有什麽親人,親生的孩子還是個廢物,自己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不用太委屈自己。
其實這就是唐玉成不願意讓他去親生父母那裏的原因。
而往往就是這樣,怕什麽來什麽,他越是提防戒備,那邊越是叮囑唐冰川自保,不必在意旁人。
本來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是真理,唐冰川又是從小在親生父母那裏得到這樣的叮囑教誨,內心漸漸的就形成了這種隻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自私心態!
唐冰川在初五值班。
初四這天,他沒迴城裏去見於小慧。他打算趁著家裏沒有外人,跟唐玉成正式談談自己和於小慧的事。
午飯後,一家人逗著聰聰,喝著茶水。
唐冰川說:‘爸媽,明天我迴去值班。初六我想跟於小慧見個麵,互相多了解了解。初七就上班了。’
停了片刻,見唐玉成沒搭話。
他又說:‘最近單位同事,還有我堂嫂都給介紹了幾個對象。又相看了幾個,還是覺得這個於小慧不錯。大大方方的,小事也不多,也能接受咱們的家庭。我想,如果他家人同意,我們就定下來。’
唐玉成沉默一會兒,慢悠悠的說:‘就是她爹那脾氣,我們在一起上班的時候,很傲很看不起人的!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會不會也看不起人,看不起聰聰……’
說到聰聰,他又開始抹眼掉淚的。哽咽著對唐冰川說:‘無論你找誰,對我們好壞沒關係,但必須要對聰聰好,不能鄙視嫌棄聰聰……’
唐冰川很知道養父這一招,拿聰聰來做擋箭牌,其實真正的意思就是不滿意於小慧。
也不是於小慧哪裏不好,因為她是唐玉成不了解的女孩。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捏這個兒媳婦。
‘我尋思瑞雲這裏吧,知根知底,也真的不嫌棄咱們聰聰。進門子就能當起家來。你看看……’
唐玉成真正的內心還是想找一個自己滿意的,能控製的了的兒媳婦!以達到用兒媳婦來控製唐冰川的目的。
‘爸,瑞雲這裏咱就不再提了。我跟她不合適。
我想找個有工作的,每月都有收入,對家庭來說,經濟上還寬鬆一些。
以後無論跟誰結婚,我們都會再要孩子,多一個人掙錢,日子會好過很多。
如果娶個媳婦不掙錢,就憑咱爺倆的工資養活一家人也難些。’
當唐冰川把這一切都看透,擺脫養父的束縛,也是他找對象的第一選擇!
所以他直截了當的打斷了唐玉成的話。
此刻他內心更堅定了,一定要找個有工作的對象結婚!遠遠的離開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