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的一個周末,朱丹兄說要和我一起去文廟裏看看,這個文廟,就是鹹陽市博物館。那天是下午,我和丹兄乘坐15路公交車到鹹陽市裏的嘉惠市場下車,然後我們沿著嘉惠市場往東走,直走到鹹陽市北平街的路口。隨後我們沿著北平街的路口往南走,北平街的南麵裏麵有很多小吃攤,丹兄請我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吃攤處吃了餄(he第二聲)餎(luo第四聲),還有肉夾饃。


    吃完小吃以後,丹兄與我繼續往南走去,北平街裏古色古香,尤其是到了前麵不遠處拐彎的地方,古色古香味就更明顯了。


    我們在前麵的拐彎處向右拐去,沿著這條小道向西走去,道的兩旁栽滿槐樹,放眼望去,鬱鬱蔥蔥,使人感覺神清氣爽。


    走了不久以後,我們就來到了鹹陽市博物館,丹兄把我的學生證和他的學生證拿著一起到窗口處取了兩張票,之後,我們就進去裏麵參觀了。


    鹹陽博物館裏麵有不少古時的記憶,關於秦朝,關於鹹陽。


    我和丹兄先走到文物展覽的大廳裏麵,那廳裏麵的玻璃櫃台處陳列了很多在鹹陽出土的秦朝,以及唐朝的文物,我依稀的記得這些文物中有青銅的鼎,黃金做的瓶,瓷器,玉器,青銅的寶劍,弓箭的箭頭箭簇,還有做工精致的弓弩,等等。


    在展廳的東南方向,有一盤玻璃罩起來的鹹陽沙盤地圖,而牆上則掛有古秦朝時期秦帝國的疆域圖,丹兄指著地圖處浙江福建那一塊說,他的祖先是從那一地區過來的,順便說一下,丹兄是西安高陵縣人。當說到到高陵,丹兄對我說,他所在的高陵縣正是涇渭分明的地方,涇水和渭水在他們那裏交匯,我問丹兄涇渭分明是否真有那麽神奇,丹兄說的確如此神奇,涇水和渭水不相融合,一條水裏分出兩種顏色。


    我和丹兄參觀完大廳以後,便沿著大廳向北走出大廳。在走出大廳以後我們向西過去,看到又一個展覽古跡的地方顯於眼前。


    我和丹兄走進去,在進到入口處的時候,看到有一個高大的兵馬俑塑像立在門口,那高度似有兩個人加起來那麽高。


    我和丹兄繼續往裏走去,隨後就看到了一批真正的兵馬俑,這批兵馬俑是在楊家灣出土的兵馬俑,樣式一點也不比臨潼的兵馬俑差,就是數量少了點,但還是一點也不影響觀看的質量。這些兵馬俑有騎在馬上的,有站立的,有蹲著放箭的,有握著拳作跑步狀。


    出了兵馬俑坑,我們來到展廳外,那裏有秦漢時期的瓦器、石器,還有那時期的下水道、井,以及那時期的建築結構圖,等等。


    參觀完展廳外以後,我和丹兄又來到東麵的石碑處觀看來自各個朝代的石碑刻。


    我們觀看石碑刻的同時又在南邊的一個巷道裏看到一個巨大的木頭馬車車輪,那車輪著實的大,中間有若幹條木製幅湊,向著木頭車輪往外延伸。


    在整個博物館裏,隨處可以看到拴馬柱,拴馬柱,顧名思義,就是拴馬的柱子,古代人們出行要騎馬,就好像現在人們出行要開車,拴馬就是把馬拴在那裏就好像要停車,要把車停在那裏一樣。


    參觀完了所有的地方,我就又和丹兄閑聊了一會,記得閑聊的時候是在不遠處的石凳上坐著,談論關於龍。


    這以後,我和朱丹兄就迴去了。


    如今過去了這麽久,但每次記起此事,總是會感覺時間並沒有那麽的遠去。


    不知下次重遊會何時。


    這之後,便是和丹兄為學生們聯係兼職的事情了,說到這件事,也著實的好玩,記得那時,丹兄心心念念的想要做出一番什麽事業出來,我就為他出了一個餿點子,我對朱丹說,我們可以用替學生們聯係兼職的方法從中謀利,令人費解的是,丹兄竟然聽了。於是我們便說進行就進行,選在後來一個周末的日子,到市裏麵挨家走訪,看有沒有需要招收兼職的店麵。我們那天先乘15路公交車在鹹陽七廠十字下,然後一家店一家店的過去詢問,我們被無視。


    我和丹兄分別挨個走訪了服裝店、餐館、商場、蘇寧電器、電信營業廳、蛋糕店,等等一係列可能用得上人的地方,但是這些店麵要麽就是不需要招人,要麽用的就是全職,一頓跑下來,甚覺無趣。在走訪的過程中,我膽小,不敢進去和人家說話,隻有丹兄一個人和人家溝通洽談,結果丹兄不樂意了,他說,一塊的事情,為什麽隻讓他說話。所以,後來我就隻好也硬著頭皮和丹兄一起進去找人家說話了。


    就這樣,我們跑了幾個小時,收獲全無,我便慫恿著丹兄說放棄吧,丹兄也聽取了我的建議,放棄了,如此,我們就迴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櫻花開放下的西西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景山199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景山1991並收藏櫻花開放下的西西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