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兩道聖旨的反擊
三國:開局選擇許褚當謀士 作者:攬二喬於銅雀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公與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主公選擇!”
“兵法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曹操迎接漢帝,挾天子令諸侯,這與當年的董卓有什麽區別呢?曹操就相當於當年的董卓,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當年他曹孟德可以一發檄文,十八路諸侯討董,那是因為董卓做的太過分了,雖然現在曹操並沒有做太過於過分的事情,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事件卻擺在了我們的麵前,主公可以寫一發檄文,上麵陳述曹操所有的罪證。要以曹操是漢賊為中心,這樣我們攻打曹操就不單單是為了擴建地盤而攻打,我們是為了匡扶漢室進京勤王,保護皇帝!這樣一來,我們便站在了大義的一方!此乃下策!”
這個辦法和當年曹操發檄文基本一樣,但袁紹也清楚,肯定不會像曹操一樣,有那麽大的作用。
當年曹操發檄文,十八路諸侯齊聚,可是這曹操並不是董卓,自己就算發檄文,真正能夠響應自己的,恐怕寥寥無幾。而且就算響應真正能出兵的更是基本沒有。
“這個方法還行,至少讓我們站在了大義的一方,不過僅僅也隻是還行而已,對於決策戰爭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對於曹操也沒有太大的損失,至於說折磨曹操,那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就因為這點就能折磨到曹操,那他曹孟德就不會做到如今之大!”
袁紹對於沮授的這個辦法,其實還是讚同的,雖然沒有太多的作用,但是能夠把自己站在大義的一方!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這個辦法也是一樣。
隻要自己勝了曹操,那麽自己就是拯救漢帝的功臣,但是如果自己輸給了曹操,那麽自己就是亂臣賊子!
就憑借自己的實力,怎麽可能會輸給曹操呢?
“還有,目前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經濟來源是什麽?那就是食鹽,我們掌握著整個大漢最大的鹽礦,青州鹽礦,再加上我們的開采技術,如今天下近一半以上的食鹽都出自於青州鹽礦,也就出自於我們之手,如果我們限製了鹽的出口,不賣給兗州,豫州和徐州三州之地,那麽就會有兩種情況。第一,食鹽乃是最重要的調味料,三州之地的百姓在本州買不到食鹽,肯定要往其他州去,這就變相的削弱了曹操的實力。這第二點,主公想想,如果我們買不到鹽,會不會很難受?他曹操也一樣,單單食鹽這一項就能夠讓曹操難受好一段時間了!”
“好好好!公與這個辦法是非常的妙!殺人又誅心!這上下兩冊我都要!”
對於舉沮授的計劃,袁紹是拍手叫好,即能削弱曹操的實力,又能讓曹操感到難受,何樂而不為呢?
一旁的田豐也是默默的不說話,沒辦法,人家沮授有頭有尾,說的十分在理,分析起來,這兩個辦法確實能夠削弱曹操的實力。
而的禁鹽令和檄文一發,不僅僅是許都震驚,整個天下的諸侯,對於這件事都是十分震驚的!
這袁紹剛擊敗公孫瓚,卻又一紙檄文指向曹操是漢賊,顯然是想要進攻曹操!
不過兗州,豫州和徐州三州的百姓則是叫苦連天!
你們兩家打架限製食鹽幹嘛?我們這些老百姓招誰惹誰了?平白無故的遭殃!
戰爭讓我們流離失所就算了,現在讓我們鹽都吃不上!
有的人十分讚同袁紹的話,畢竟這件事能夠對曹操造成不小的打擊,有的人十分不讚同袁紹的話,認為這樣做太不人道,畢竟兩個諸侯打架,讓三州之地的百姓遭殃,屬實不同。
但無論他們怎麽議論都沒辦法泯滅袁紹想要折磨折磨曹操的那顆心!
而且,這檄文和禁鹽令,無疑是在向整個大漢的所有諸侯宣告,我袁紹今天正式向曹操宣戰!
這件事傳到許都的時候,許昊對於袁紹感到十分的悲哀。
這袁紹恐怕現在還在想著自己能好好的折磨曹操一頓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小醜竟是他自己!
果然,不除許昊所料,緊隨著袁紹行動之後,曹操也立馬行動!
而且也是在這兩方麵進行對袁紹的反擊!
相對於袁紹寫的檄文,曹操則是直接利用小皇帝發了聖旨,想天下人宣告!
許都乃是國都,曹操乃是輔國大臣,如果袁紹想要進攻曹操,拿下許都的話,那麽就是要和整個大漢作對!
其次,便是在食鹽方麵。
曹操還是利用聖旨頒布了一條政令:
司空曹操和許氏製服聯合,開辦許氏食鹽,由皇室做保障,許氏食鹽擁有技術,可以對關中岩田進行開采煉製!而且,許氏食鹽所提煉出來的食鹽比青州食鹽還要好!並且為了天下百姓,許氏食鹽的食鹽將以三十五銖錢一斤的價格出售給天下百姓!許氏食鹽不為賺錢,隻為造福天下百姓!
這兩張聖旨一經發布,便又引得天下人震驚!
袁紹和曹操已經開戰,而曹操有坐擁皇帝所以利用皇帝的聖旨宣告袁紹是反賊,這倒在意料之中。
可是第二張聖旨所說的許氏食鹽擁有新的技術,可以開采關中鹽礦的食鹽!
這點令天下人都很震驚,眾所周知,關中的鹽礦都是有毒的,自古至今都沒有人能將其開采。
雖然關中鹽礦數量多,但是一點都不值錢,畢竟不能提煉出食鹽的鹽礦能有什麽用呢?
可若是擁有技術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擁有了開采關中岩礦的技術,那再坐擁關中,那無異於坐擁了一個無盡的寶藏!
而且聖旨上還說,這造出的食鹽甚至比青州的食鹽還要精細,而且價格隻要三十五銖錢一斤!
這代表了什麽?這在百姓眼裏,這就代表了白送!這就代表了聖人行為!
畢竟青州食鹽的價格是五百五銖錢一斤,如果聖旨上說的是真的的話,比青州食鹽還要好的,許氏食鹽隻要三十五銖錢一斤!
那天下的百姓豈不是都能夠吃上上好的食鹽了?
“兵法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曹操迎接漢帝,挾天子令諸侯,這與當年的董卓有什麽區別呢?曹操就相當於當年的董卓,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當年他曹孟德可以一發檄文,十八路諸侯討董,那是因為董卓做的太過分了,雖然現在曹操並沒有做太過於過分的事情,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事件卻擺在了我們的麵前,主公可以寫一發檄文,上麵陳述曹操所有的罪證。要以曹操是漢賊為中心,這樣我們攻打曹操就不單單是為了擴建地盤而攻打,我們是為了匡扶漢室進京勤王,保護皇帝!這樣一來,我們便站在了大義的一方!此乃下策!”
這個辦法和當年曹操發檄文基本一樣,但袁紹也清楚,肯定不會像曹操一樣,有那麽大的作用。
當年曹操發檄文,十八路諸侯齊聚,可是這曹操並不是董卓,自己就算發檄文,真正能夠響應自己的,恐怕寥寥無幾。而且就算響應真正能出兵的更是基本沒有。
“這個方法還行,至少讓我們站在了大義的一方,不過僅僅也隻是還行而已,對於決策戰爭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對於曹操也沒有太大的損失,至於說折磨曹操,那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就因為這點就能折磨到曹操,那他曹孟德就不會做到如今之大!”
袁紹對於沮授的這個辦法,其實還是讚同的,雖然沒有太多的作用,但是能夠把自己站在大義的一方!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這個辦法也是一樣。
隻要自己勝了曹操,那麽自己就是拯救漢帝的功臣,但是如果自己輸給了曹操,那麽自己就是亂臣賊子!
就憑借自己的實力,怎麽可能會輸給曹操呢?
“還有,目前我們最重要的一個經濟來源是什麽?那就是食鹽,我們掌握著整個大漢最大的鹽礦,青州鹽礦,再加上我們的開采技術,如今天下近一半以上的食鹽都出自於青州鹽礦,也就出自於我們之手,如果我們限製了鹽的出口,不賣給兗州,豫州和徐州三州之地,那麽就會有兩種情況。第一,食鹽乃是最重要的調味料,三州之地的百姓在本州買不到食鹽,肯定要往其他州去,這就變相的削弱了曹操的實力。這第二點,主公想想,如果我們買不到鹽,會不會很難受?他曹操也一樣,單單食鹽這一項就能夠讓曹操難受好一段時間了!”
“好好好!公與這個辦法是非常的妙!殺人又誅心!這上下兩冊我都要!”
對於舉沮授的計劃,袁紹是拍手叫好,即能削弱曹操的實力,又能讓曹操感到難受,何樂而不為呢?
一旁的田豐也是默默的不說話,沒辦法,人家沮授有頭有尾,說的十分在理,分析起來,這兩個辦法確實能夠削弱曹操的實力。
而的禁鹽令和檄文一發,不僅僅是許都震驚,整個天下的諸侯,對於這件事都是十分震驚的!
這袁紹剛擊敗公孫瓚,卻又一紙檄文指向曹操是漢賊,顯然是想要進攻曹操!
不過兗州,豫州和徐州三州的百姓則是叫苦連天!
你們兩家打架限製食鹽幹嘛?我們這些老百姓招誰惹誰了?平白無故的遭殃!
戰爭讓我們流離失所就算了,現在讓我們鹽都吃不上!
有的人十分讚同袁紹的話,畢竟這件事能夠對曹操造成不小的打擊,有的人十分不讚同袁紹的話,認為這樣做太不人道,畢竟兩個諸侯打架,讓三州之地的百姓遭殃,屬實不同。
但無論他們怎麽議論都沒辦法泯滅袁紹想要折磨折磨曹操的那顆心!
而且,這檄文和禁鹽令,無疑是在向整個大漢的所有諸侯宣告,我袁紹今天正式向曹操宣戰!
這件事傳到許都的時候,許昊對於袁紹感到十分的悲哀。
這袁紹恐怕現在還在想著自己能好好的折磨曹操一頓了,可他萬萬沒有想到,小醜竟是他自己!
果然,不除許昊所料,緊隨著袁紹行動之後,曹操也立馬行動!
而且也是在這兩方麵進行對袁紹的反擊!
相對於袁紹寫的檄文,曹操則是直接利用小皇帝發了聖旨,想天下人宣告!
許都乃是國都,曹操乃是輔國大臣,如果袁紹想要進攻曹操,拿下許都的話,那麽就是要和整個大漢作對!
其次,便是在食鹽方麵。
曹操還是利用聖旨頒布了一條政令:
司空曹操和許氏製服聯合,開辦許氏食鹽,由皇室做保障,許氏食鹽擁有技術,可以對關中岩田進行開采煉製!而且,許氏食鹽所提煉出來的食鹽比青州食鹽還要好!並且為了天下百姓,許氏食鹽的食鹽將以三十五銖錢一斤的價格出售給天下百姓!許氏食鹽不為賺錢,隻為造福天下百姓!
這兩張聖旨一經發布,便又引得天下人震驚!
袁紹和曹操已經開戰,而曹操有坐擁皇帝所以利用皇帝的聖旨宣告袁紹是反賊,這倒在意料之中。
可是第二張聖旨所說的許氏食鹽擁有新的技術,可以開采關中鹽礦的食鹽!
這點令天下人都很震驚,眾所周知,關中的鹽礦都是有毒的,自古至今都沒有人能將其開采。
雖然關中鹽礦數量多,但是一點都不值錢,畢竟不能提煉出食鹽的鹽礦能有什麽用呢?
可若是擁有技術的話,那就不一樣了,擁有了開采關中岩礦的技術,那再坐擁關中,那無異於坐擁了一個無盡的寶藏!
而且聖旨上還說,這造出的食鹽甚至比青州的食鹽還要精細,而且價格隻要三十五銖錢一斤!
這代表了什麽?這在百姓眼裏,這就代表了白送!這就代表了聖人行為!
畢竟青州食鹽的價格是五百五銖錢一斤,如果聖旨上說的是真的的話,比青州食鹽還要好的,許氏食鹽隻要三十五銖錢一斤!
那天下的百姓豈不是都能夠吃上上好的食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