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汴梁城玉清宮,王刺頭已經生龍活虎。


    王鬆大喜,贈與漢兵上億的資財,而且又花了不少錢幫五千漢兵置辦了不少現代家具。


    那五千漢兵在這玉清宮中,便擁有肉體之身,和現世人沒什麽差別,吃喝也同現世人。


    如今有了錢財,有了廣廈,如此富足的日子,和在戒鬼井中困厄兩千年的憋屈形成鮮明對比,五千漢兵這才體會到原來往後魂生還能如此過。


    從此之後,三千門客和杜玄的五千漢兵,便分居玉清宮南北,在玉清宮組成南府和北府。


    北府五千漢兵尊杜玄為將軍,南府三千門客以王鬆為主公。


    然而,五千漢兵並未在玉清宮逍遙快活多久,他們便得知杜玄命懸一線,生命無法自主,是否能續命還要看中靈處。


    五千漢兵心頭蒙上一絲擔憂,特別是得知杜玄寧願前往靈域也不願做遊魂之後,這群漢兵便開始寢食難安。


    那情勢,個個情願代杜玄再死個千百萬次。


    整日住在一座玉清宮裏,什麽消息便也很容易從北府傳到南府,從南府傳到北府。


    很快,王鬆便知曉了蘇林杜玄和中靈處達成的交易。


    在痛罵了一頓謝澹和中靈處之後,王鬆也把能救杜玄性命,作為自己的職責之一,並囑咐三千門客一定協助。


    三千門客也嚐試去尋找一些關於中靈處、蒙都的把柄和消息,以求在為杜玄續命時增加一些籌碼。


    但整體上來說,三千門客對杜玄的生死並不那麽上心。


    更何況,三千門客已經有些不待見五千漢兵。


    三千門客對五千漢兵的曆史臆斷式膜拜,隻持續了不到三天。


    漢兵剛入駐玉清宮之時,這群門客恨不得卷起鋪蓋和漢兵同住,幾天過去之後,如果不是特意有事,再也沒有門客願意踏入玉清宮北府半步。


    三千門客原本想著和五千漢兵求同存異,安然相處,但最後卻發現,價值觀分歧太大,似乎無法彌合,根本無法求同。


    三千門客多為文士,在現世已存在2000多年,他們隨世推移,粲然化成,特別是接受了現代文明熏陶後,文明程度相對來說很高。


    五千漢兵則多為莽夫,困於戒鬼井近兩千年,大部分人不諳世事,無論從認知上還是生活習慣上,都還頗為落後野蠻。


    雙方除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幾乎沒有共同興趣點。


    漢兵困於戒鬼井兩千年,每日之事便是訓練,如今出了戒鬼井,入住玉清宮,每日之事也是訓練再訓練。


    三千門客悠遊於汴梁城以及廣闊的中華大地,或者接懸賞做點遊魂生意,或者做點通靈材料的生意,或者打探一些遊魂圈消息,他們的身份已轉變為現代“生意魂”。


    雙方這些差異,慢慢匯聚成矛盾,終於惹出了麻煩。


    五千漢兵沒有生財之道,坐吃山空,很快,王鬆相贈的錢財和食物悉數耗盡。


    當韓延年來到杜玄在玉清宮的住所未濟殿,向杜玄索要軍糧時,杜玄傻眼了。


    未遇到蘇林之前,杜玄一直一人生活,做做遊魂生意,賺的錢足夠維持自己不錯的生活。


    跟蘇林合作之後,賺的更多一些,可是,也不是太多,如今他手中也不過隻有大幾十萬塊錢。


    杜玄看著手機賬戶裏的餘額,很不情願地對韓延年說:“我這裏還有幾十萬,你們先拿去用吧。”


    韓延年一聽,也傻眼了。


    他隨杜玄進入現代社會後,學習能力很快,現代的語言、貨幣、手機,甚至電子支付,都已基本掌握,這幾十萬塊錢,能買什麽,能做什麽,韓延年很清楚。


    “幾十萬塊錢?幾十萬都不夠我們五千人吃兩天的。更何況,我們還要每天訓練,酒肉必不可少!”說著,韓延年鄭重作揖,眼角露出了淚花。


    跪拜、作揖、敬稱、謙辭這一套禮節,自從出了成都城,杜玄就告誡申斥五千漢兵,以後不要來這迂腐的一套,全按現代人不拘禮節的方式來。


    可是,如今韓延年再度行禮,這讓杜玄意識到軍糧之事的嚴重。


    “你先拿著,等我再向南府借點。”打發了韓延年之後,杜玄心底哇涼哇涼。


    杜玄很是心疼那幾十萬,但想到此後每一天都要花費幾十萬,而且這錢還必須要出,他嚇得是椅子都坐不穩。


    如今杜玄是萬般後悔,後悔當初非要去取什麽勞什子斬邪雌劍。


    韓延年一走,杜玄便一路小跑前往玉清宮多士殿,和王鬆商談借“軍糧”之事,那王鬆倒也爽快,立即撥付數千萬給了北府。


    杜玄將這筆錢悉數交給了韓延年,還千萬叮囑了一句:“省著點花,花沒了,就又要找南府去借。雖然咱們有恩於王鬆,但人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也不能把人家當提款機!”


    五千漢兵未被斬邪劍鎮壓之前,他們還在成都城時,便是韓延年統領這支遊魂大軍,韓延年也深知處理五千人日常需求的艱辛。


    如今向杜玄要軍糧,堂堂主帥隻拿出區區幾十萬,然後還要向人借錢,韓延年對這位玄將軍的財政實力,有了清楚認識,也有了幾分同情。


    向王鬆借錢之事在五千漢兵中傳開之後,原本憂慮主帥生死的漢兵,此時又多了一層憂慮:在無仗可打的時代,如何自己養活自己。


    於是,這群人便開始考慮,如何像三千遊魂一樣每天都能賺點錢,至少能減輕玄將軍的財政壓力。


    他們向三千門客取經,詢問如何從各地搜集材料再賣向全國遊魂市場,如何接懸賞,如何賺魂幣,如何換成人民幣,等等。


    南府的一些門客倒也熱心,將生意經傾囊相授,甚至有些門客願意下次有生意時,帶上漢兵一起前往。


    但不少門客在和五千漢兵交往時,時常經意不經意流露出對五千漢兵的鄙夷。


    這種鄙夷的由來,便是那次杜玄向王鬆借軍糧。


    得知杜玄向王鬆借錢養著終日吃喝、不事生產的五千漢兵,一些好事的門客開始為王鬆鳴不平,繼而對杜玄及其五千漢兵生起了輕視的念頭。


    為杜玄和五千漢兵辯解的馮諼等百十個門客,反而被那些好事的門客一致討伐責難:說即便杜玄和五千漢兵是恩人,也要有個度,也不能不創造價值、坐吃山空,也不能毫無節製一味索取。


    雖然後來五千漢兵卻主動找上門來求取生意經、求取幫助,這種輕視鄙夷的心理還是在不少門客心中紮根發芽了。


    而正是這種經意不經意流露出來的鄙夷的神色,徹底惹惱了五千漢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魂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和光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和光塵並收藏遊魂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