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城,外城,南城區,萬和酒樓。
蘇允兒一臉肉疼地捂住她那傲人的胸口,仿佛那一千靈石要從她心裏掏出來的一樣。
一旁的小廝就這麽靜靜的看著眾人,似乎一點也不怕眾人不付錢。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宗門執法堂弟子相似服飾的修士從後廚方向緩步而出。
其衣襟上赫然繡著“青霞城”三個大字,彰顯著他的身份——青霞城的城衛。
眾人的眼神瞬間聚焦在這位護衛身上,心中已然明了他的身份。
孟知遠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他沒有直接看向護衛,而是轉向小廝,以一種盡量平和的語氣問道:
“這位道友,請問這隔音法陣開啟為何要收取五百靈石?能否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那位小廝聞言,麵容不改,眼神中帶著幾分公事公辦的嚴肅:
“諸位道友,非是我等刻意為之。
實則是近日來,青霞城內發生數起秘法泄露事件。
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保護各位修士的隱私與安全,城主府已下達嚴令,要求所有公共聚會場所必須配備隔音法陣。”
言罷,小廝還特意瞥了一眼身旁的城衛衛,說道:“不信,你們可以問他,他是我們青霞城的城衛之一,代表著青霞城,對於此事還是有所發言權的。”
後者也適時地點頭示意,以證實其所言非虛。
然而,盡管城衛的出現增添了幾分說服力,眾人心中的疑慮卻並未因此消散。
首先,孟知遠詢問價格問題,小廝卻避重就輕,講起了布置隔音法陣的原因。
其次,把問題拋給城衛,以勢壓人。
但,一個從後廚走出的城衛,其真的具有可信度嗎?
更何況,隔音法陣的費用之高,著實令人咋舌。
似乎是看出眾人的質疑,城衛微微一笑:
“在下乃青霞城護衛,在這青霞城中,無人敢冒充此身份,否則必將受到嚴懲。
各位大可放心,這位店員所言句句屬實。”
“至於費用問題,”他繼續說道,目光掃過在場眾人,似乎看出他們心中的疑惑,“在門口的招牌中就已明確標識,不信你們可以去看。
在這青霞城內,萬和酒樓的聲譽與信譽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又豈會多收你們一分一毫?”
四人當然不信邪,跑到門口的招牌上尋找關於隔音法陣的字樣。
招牌上酒樓的名字和一些特色菜肴的介紹外,根本沒有提到隔音法陣或是相關費用的任何信息。
不對!
在招牌的右下角,蘇允兒指出一行顏色極淡的小字。
“隔音法陣”。
隨著三人的目光跟進,卻並未發現後續的價格。
還是蘇允兒靈機一動,把招牌翻了過來。
才看見“五百靈石”四個字。
這一發現讓四人麵麵相覷。
靈識無法透體而出探查外界,他們隻能在這憋屈與無語中,默默承受著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
李爭無奈地搖了搖頭,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對修真界複雜規則的感慨。
他深知,在這個強者為尊的世界裏,實力固然重要,但世俗的陷阱與規則也同樣讓人防不勝防。
蘇允兒剛要出口辱罵,便被李爭一手攔下。
“算了,我們初來乍到,不宜多生事端。一千靈石雖然不少,但也不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就當是買個教訓吧!”
聽到李爭這麽說,其他三人也隻好點了點頭,雖然心裏有些不甘,但也知道此時不宜與店家起衝突。
這店家的小廝都有恃無恐,而且有城衛站台,他們初次駕到,不知深淺,不適合貿然起衝突。
於是,三人各自拿出靈石,準備付清賬單。
李爭突然想到,自己沒有外露自己的儲物袋,向袖中掏手的動作,頓了一頓。
畢竟就算均分,一人也得250塊下品靈石,他的黑色長袍就這麽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藏不下那麽多靈石。
好在,孟知遠的話語替他解了圍。
“說好了我請客,怎麽能讓你們掏錢。”
孟知遠連連擺手,將眾人掏腰包的行為攔了下來,自己付了全款。
眼見四人識相的結清賬目後,那城衛和小廝菊花般也露出滿意的笑容。
離開酒樓的時候,夜色已經深沉。
青霞城的街道上,依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四人的心情一下子緩了過來,似乎是這一次被坑的經曆一下子拉近的大家的距離。
於是蘇允兒提議一起逛一下這繁華的青霞城。
畢竟在東陸,隻有坊市,沒有這種修仙城市。
這對於眾人都是陌生與新鮮的。
兩旁建築錯落有致,皆以靈木為骨,玉石為膚,流光溢彩,仿佛每一磚一瓦都蘊含著天地靈氣。
城中的街道蜿蜒曲折,兩旁古木參天,奇花異草點綴其間。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靈香與花香,令人神清氣爽,修為似有隱隱增進之感。
時不時還有類似前世的公交汽車模樣的靈車法器通行,不時的定點停靠。
蘇允兒和蘇夜聯手走在最前麵,她們的目光不時掃過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店鋪,對這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李爭和孟知遠走在後麵,隨意的看著。
偶爾有店主熱情地招唿他們,介紹著自家的特色商品,從稀有的靈藥到精致的法器,應有盡有。
逛著逛著,那股熟悉而有力的打鐵聲再度在耳畔響起。
四人默契十足,不約而同地循聲而去。
未曾想,在這條並不起眼的小巷深處,竟意外邂逅了熟人。
關氏鐵匠鋪的招牌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人壯碩如山的體格,宛如一尊行走的巨岩。
其次,便被他那動作所吸引。
鐵氈上,鐵錘起落,每一次重擊都伴隨著金屬交擊的清脆聲響,激蕩起一群群肉眼可見的漣漪。
片刻後,待他緩緩轉身,五人目光交匯,臉上皆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仿佛千言萬語都凝聚在了這一刻。
“你(們)怎麽會在這裏?”
幾乎是同時,兩邊都開口問道。
隨後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尷尬在笑聲中流淌開來。
簡短的交談中,彼此的情況逐漸明了。
當南見山得知自己無意間讓孟知遠多付了靈石時,南見山毫不猶豫地提出,要將剛剛打造完成的中品法器——一柄威猛無比的巨錘,贈予孟知遠,以此作為他的“酒錢”。
“還好你們沒有起衝突,不然你們要吃虧不少,這萬和酒樓還是有點背景的。”
南見山的話語中帶著幾分鄭重與提醒,言罷,將巨錘遞給孟知遠。
孟知遠本不想要代表著南見山酒錢的法器,畢竟怎麽也算是自己請客。
不過當他雙手接過這柄沉甸甸的巨錘時,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他仔細觀察,發現這巨錘表麵竟光滑無痕,未見絲毫符文蹤跡。
要知道,在煉器之道上,符文乃是激發材料潛能、賦予法器靈性的關鍵。
而通常情況下,煉器師會在材料融合後,根據其特性精心挑選靈紋,繪製於法器表麵。
聯想到那不絕於耳的鍛打聲,再看著眼前這片火紅的世界,孟知遠心中若有所悟。
南見山一直留意著孟知遠的神色變化,見狀微微一笑,緩緩道出真相:
“對,你猜得沒錯,這正是中州與東陸煉器技藝的不同之處。
在中州,更傾向於通過反複的鍛打來進行靈紋編織。
每一次錘煉,都是將天地靈氣一絲一縷地編織進器物之中。
直至其成型之時,靈紋自然而然地刻錄完成,形成一套緊密相連、貫穿整體的網絡。
這樣的煉器手法,不僅能讓法器更加堅韌耐用,更能使其與使用者心意相通,發揮出超乎尋常的力量。”
南見山的解釋,如同一扇窗被悄然推開,讓來自東陸四人都領略到了中州煉器術的深邃。
就在南見山給大家介紹之時,從店鋪外走進兩位修士。
一位是沉穩的中年修士,麵容堅毅,眼神深邃。
另一位則是年輕氣盛的青年修士,眉宇間透露著幾分傲慢與不羈。
青年修士率先開口說話。
“哪裏來的鄉巴佬,連這個都不知道。”
五人聞言,皆是眉頭緊鎖,麵色不愉。
身處異地,他們深知不宜輕舉妄動,以免節外生枝。
於是,他們再次選擇了隱忍,退一步以求海闊天空。
然而,世間總有那麽一些人,喜歡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不知收斂。
蘇允兒一臉肉疼地捂住她那傲人的胸口,仿佛那一千靈石要從她心裏掏出來的一樣。
一旁的小廝就這麽靜靜的看著眾人,似乎一點也不怕眾人不付錢。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宗門執法堂弟子相似服飾的修士從後廚方向緩步而出。
其衣襟上赫然繡著“青霞城”三個大字,彰顯著他的身份——青霞城的城衛。
眾人的眼神瞬間聚焦在這位護衛身上,心中已然明了他的身份。
孟知遠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他沒有直接看向護衛,而是轉向小廝,以一種盡量平和的語氣問道:
“這位道友,請問這隔音法陣開啟為何要收取五百靈石?能否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那位小廝聞言,麵容不改,眼神中帶著幾分公事公辦的嚴肅:
“諸位道友,非是我等刻意為之。
實則是近日來,青霞城內發生數起秘法泄露事件。
為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保護各位修士的隱私與安全,城主府已下達嚴令,要求所有公共聚會場所必須配備隔音法陣。”
言罷,小廝還特意瞥了一眼身旁的城衛衛,說道:“不信,你們可以問他,他是我們青霞城的城衛之一,代表著青霞城,對於此事還是有所發言權的。”
後者也適時地點頭示意,以證實其所言非虛。
然而,盡管城衛的出現增添了幾分說服力,眾人心中的疑慮卻並未因此消散。
首先,孟知遠詢問價格問題,小廝卻避重就輕,講起了布置隔音法陣的原因。
其次,把問題拋給城衛,以勢壓人。
但,一個從後廚走出的城衛,其真的具有可信度嗎?
更何況,隔音法陣的費用之高,著實令人咋舌。
似乎是看出眾人的質疑,城衛微微一笑:
“在下乃青霞城護衛,在這青霞城中,無人敢冒充此身份,否則必將受到嚴懲。
各位大可放心,這位店員所言句句屬實。”
“至於費用問題,”他繼續說道,目光掃過在場眾人,似乎看出他們心中的疑惑,“在門口的招牌中就已明確標識,不信你們可以去看。
在這青霞城內,萬和酒樓的聲譽與信譽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又豈會多收你們一分一毫?”
四人當然不信邪,跑到門口的招牌上尋找關於隔音法陣的字樣。
招牌上酒樓的名字和一些特色菜肴的介紹外,根本沒有提到隔音法陣或是相關費用的任何信息。
不對!
在招牌的右下角,蘇允兒指出一行顏色極淡的小字。
“隔音法陣”。
隨著三人的目光跟進,卻並未發現後續的價格。
還是蘇允兒靈機一動,把招牌翻了過來。
才看見“五百靈石”四個字。
這一發現讓四人麵麵相覷。
靈識無法透體而出探查外界,他們隻能在這憋屈與無語中,默默承受著這份突如其來的“驚喜”。
李爭無奈地搖了搖頭,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對修真界複雜規則的感慨。
他深知,在這個強者為尊的世界裏,實力固然重要,但世俗的陷阱與規則也同樣讓人防不勝防。
蘇允兒剛要出口辱罵,便被李爭一手攔下。
“算了,我們初來乍到,不宜多生事端。一千靈石雖然不少,但也不是我們無法承受的。
就當是買個教訓吧!”
聽到李爭這麽說,其他三人也隻好點了點頭,雖然心裏有些不甘,但也知道此時不宜與店家起衝突。
這店家的小廝都有恃無恐,而且有城衛站台,他們初次駕到,不知深淺,不適合貿然起衝突。
於是,三人各自拿出靈石,準備付清賬單。
李爭突然想到,自己沒有外露自己的儲物袋,向袖中掏手的動作,頓了一頓。
畢竟就算均分,一人也得250塊下品靈石,他的黑色長袍就這麽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藏不下那麽多靈石。
好在,孟知遠的話語替他解了圍。
“說好了我請客,怎麽能讓你們掏錢。”
孟知遠連連擺手,將眾人掏腰包的行為攔了下來,自己付了全款。
眼見四人識相的結清賬目後,那城衛和小廝菊花般也露出滿意的笑容。
離開酒樓的時候,夜色已經深沉。
青霞城的街道上,依然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四人的心情一下子緩了過來,似乎是這一次被坑的經曆一下子拉近的大家的距離。
於是蘇允兒提議一起逛一下這繁華的青霞城。
畢竟在東陸,隻有坊市,沒有這種修仙城市。
這對於眾人都是陌生與新鮮的。
兩旁建築錯落有致,皆以靈木為骨,玉石為膚,流光溢彩,仿佛每一磚一瓦都蘊含著天地靈氣。
城中的街道蜿蜒曲折,兩旁古木參天,奇花異草點綴其間。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靈香與花香,令人神清氣爽,修為似有隱隱增進之感。
時不時還有類似前世的公交汽車模樣的靈車法器通行,不時的定點停靠。
蘇允兒和蘇夜聯手走在最前麵,她們的目光不時掃過街道兩旁琳琅滿目的店鋪,對這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李爭和孟知遠走在後麵,隨意的看著。
偶爾有店主熱情地招唿他們,介紹著自家的特色商品,從稀有的靈藥到精致的法器,應有盡有。
逛著逛著,那股熟悉而有力的打鐵聲再度在耳畔響起。
四人默契十足,不約而同地循聲而去。
未曾想,在這條並不起眼的小巷深處,竟意外邂逅了熟人。
關氏鐵匠鋪的招牌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人壯碩如山的體格,宛如一尊行走的巨岩。
其次,便被他那動作所吸引。
鐵氈上,鐵錘起落,每一次重擊都伴隨著金屬交擊的清脆聲響,激蕩起一群群肉眼可見的漣漪。
片刻後,待他緩緩轉身,五人目光交匯,臉上皆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仿佛千言萬語都凝聚在了這一刻。
“你(們)怎麽會在這裏?”
幾乎是同時,兩邊都開口問道。
隨後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尷尬在笑聲中流淌開來。
簡短的交談中,彼此的情況逐漸明了。
當南見山得知自己無意間讓孟知遠多付了靈石時,南見山毫不猶豫地提出,要將剛剛打造完成的中品法器——一柄威猛無比的巨錘,贈予孟知遠,以此作為他的“酒錢”。
“還好你們沒有起衝突,不然你們要吃虧不少,這萬和酒樓還是有點背景的。”
南見山的話語中帶著幾分鄭重與提醒,言罷,將巨錘遞給孟知遠。
孟知遠本不想要代表著南見山酒錢的法器,畢竟怎麽也算是自己請客。
不過當他雙手接過這柄沉甸甸的巨錘時,眼中閃過一絲驚異。
他仔細觀察,發現這巨錘表麵竟光滑無痕,未見絲毫符文蹤跡。
要知道,在煉器之道上,符文乃是激發材料潛能、賦予法器靈性的關鍵。
而通常情況下,煉器師會在材料融合後,根據其特性精心挑選靈紋,繪製於法器表麵。
聯想到那不絕於耳的鍛打聲,再看著眼前這片火紅的世界,孟知遠心中若有所悟。
南見山一直留意著孟知遠的神色變化,見狀微微一笑,緩緩道出真相:
“對,你猜得沒錯,這正是中州與東陸煉器技藝的不同之處。
在中州,更傾向於通過反複的鍛打來進行靈紋編織。
每一次錘煉,都是將天地靈氣一絲一縷地編織進器物之中。
直至其成型之時,靈紋自然而然地刻錄完成,形成一套緊密相連、貫穿整體的網絡。
這樣的煉器手法,不僅能讓法器更加堅韌耐用,更能使其與使用者心意相通,發揮出超乎尋常的力量。”
南見山的解釋,如同一扇窗被悄然推開,讓來自東陸四人都領略到了中州煉器術的深邃。
就在南見山給大家介紹之時,從店鋪外走進兩位修士。
一位是沉穩的中年修士,麵容堅毅,眼神深邃。
另一位則是年輕氣盛的青年修士,眉宇間透露著幾分傲慢與不羈。
青年修士率先開口說話。
“哪裏來的鄉巴佬,連這個都不知道。”
五人聞言,皆是眉頭緊鎖,麵色不愉。
身處異地,他們深知不宜輕舉妄動,以免節外生枝。
於是,他們再次選擇了隱忍,退一步以求海闊天空。
然而,世間總有那麽一些人,喜歡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不知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