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易誅,可人心難安。這個案子源於人性的醜陋,致使許州城中的百姓四百餘人中毒,四十二人身亡。不僅驚動了知州府,還傳到了陛下的耳中。


    即便陳明和嚴立恆應對甚佳,可治下發生如此要案,依舊是有過無功。上邊倒也沒有傳信責怪,隻是天子頒布法令,以後禁止各州藥鋪售賣劇毒之物。


    雖然已有天子律令作保,可整個許州的餐飲行業依舊生意慘淡。


    在之後的幾十年裏,連外地人都知道一個共識,許州人不愛吃燒餅,可見後勁兒之大。


    得知真相被放出來的的黃宗武狀若瘋魔,四處尋找陳正平的屍骨要將其挫骨揚灰。平定下來以後,這個男人默默地將其妻掩埋,然後迴到家中看著自己的燒餅鋪子,坐在地上痛苦地哀嚎。


    最終,他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陳明不知道他走的時候有多麽的無助,多麽的絕望。


    黃氏燒餅鋪從此空空蕩蕩,店前立起一個牌坊,上邊是許州知縣大人親手所書:“黃劉氏,貞潔烈女。”。


    這場風波結束,城郊的亂葬崗上又添了幾十座新墳。


    在其家屬料理後事的時候,有個喚作“寶哥兒”的孩子非拉著他娘到南地墳裏祭拜祖先。


    一來到祖父墳前,寶哥兒直接跪倒便拜,磕頭不止。


    婦人一臉疑惑地看著這一幕,幾時吾那頑劣的孩兒年的這樣孝順了!


    過去許久,寶哥兒才終於止住。他扭過頭來,對著母親邊哭邊道:“娘,你不是一直搞不懂為什麽那天我沒吃黃氏的燒餅嗎?”。


    婦人點點頭,學堂開課的時間早,她每天都給兒子一文錢,讓他在去私塾的路上買個黃記的燒餅當早飯吃。


    出事的那一天她飛奔到學堂裏,發現自己兒子擠在屋中的角落裏一點事都沒有,細問之下才知道,那天兒子沒吃燒餅,真是謝天謝地,福大命大。


    她一臉好奇地盯著兒子,等著聽對方繼續說下去,為自己解惑。


    隻聽寶哥兒接著說道:“其實,我每天早上都沒買過燒餅,我把錢都攢下來,放學後去聽評書了。”


    肯定是祖宗保佑,才讓我這樣做的,嗚嗚嗚。


    ……


    此時,陳明坐在縣衙三堂東花廳的石桌旁,他拿起桌上的酒壺倒出一杯清酒,然後又澆在地上,口中喃喃地道:“這杯酒既敬被燒餅毒死的四十一位百姓,也敬黃劉氏。”。


    然後,陳大人開始自斟自飲起來。酒不醉人人自醉,再醒來已是半夜。陳明從床上起來,重新走入院中,聽著蟲鳴,陷入沉思。


    蛩吟罷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是了,今日是重陽節。恍惚間,葉子上的一滴露水,落在頭頂,真涼。他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再抬頭時,身上已多了層厚厚的外衣。


    原來是雲錦翻身,沒摸到身邊之人,她於恍惚中起身,看到丈夫站在外麵,那模樣竟似與夜色融為一體。


    雲錦見狀,瞬間清醒許多,匆匆取了外衣走出屋子,然而此時那陳明卻是方才楞地出神,全然未察覺到她的舉動。


    她輕柔地為身前的男人披上袍子,隨後從背後緊緊抱住他,溫聲說道:“露深寒重,夫君可千萬不要著涼了,以免傷了身子。”


    陳明迴頭,與妻子攜手移步到院中的秋千上坐下,移步到院中的秋千上坐下。


    他滿臉迷茫,口中喃喃自語道:“也不知道當初自己毅然決然地選擇這條路,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一路上經曆的諸多波折,實在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雲錦將頭輕輕地靠在他的肩膀上,聲音溫柔且堅定地說道:“即便我們不招惹是非,再謹言慎行,可是非卻會尋你而來,躲是一定躲不過的。”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陳明忍不住在心中讚歎起妻子起來。


    而後,她又緩緩地開口道:“我清楚地知道,如果許州知縣不是夫君,隻會死更多人。若我未曾有幸遇見夫君你,我真的無法想象如今自己究竟身處何種境地”。


    陳明知曉她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三年前在那神農山上所發生的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他微微用力,將雲錦更緊地抱入懷中,兩人就這樣相依相偎著,仿佛時間都在此刻靜止,唯有彼此的體溫和心跳相互交融,共同抵禦著外界的一切風雨。


    重陽節始於先秦時期,源於天象崇拜,《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所以叫重陽,也叫重九。


    發展到虞朝,已經有很多習俗,如登高、佩茱萸·簪菊花、吃重陽糕、射箭、放風箏、賞菊·飲菊花酒,還有吃螃蟹和親友相聚等。


    前些年,陳明一家都沒有怎麽過過節日,主要是因為沒有條件。今時不同往日,再加上禍亂剛過,需要放鬆放鬆心情。因此,一家人也計劃了幾個項目。


    三人先佩茱萸簪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所以重陽節也被稱為“茱萸節”。這種風俗已經延續了近千年。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戴的。


    禹州鳩山鎮有幾座小山,於是一家三口乘馬車前去攀登。金秋九月,天高氣爽,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故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陳明本以為兩歲的兒子恐怕走不了多久,就要被自己抱著前行。沒想到小家夥牽著陳明的手邁過了不短的路程。反倒是雲錦缺乏鍛煉,經常要求停下歇一歇。好在山的海拔不高,還是比較容易登頂的。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山上的風景優美,確實能改善人的心情。直到太陽西墜,人影散亂,一家人才隨著人群迴去。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知縣遊而樂,而不知知縣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知縣也。知縣謂誰?許州陳明也。


    天色已晚,迴到家中,下人已備好了晚飯。值得一提的是,桌上的重陽糕作成九層,上麵還作有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其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糕”與“高”字同音,有步步登高的意思。單是看著,就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陳明以片糕搭於小兒頭額,祝曰“願兒百事俱高”。其後治酒剝蟹,佐以鹹鴨,配著糕點下肚,其味妙不可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讀聞秋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讀聞秋聲並收藏從謹小慎微,苟到終結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