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人說話之際,沉浸許久的長安城內出現了一匹快馬,一個士兵腰跨傳信筒,風塵仆仆從城外而來,引得眾人無不側目。長安城內不許縱馬,隻有傳送緊急消息的五百裏加急傳信兵才可以。如今這士兵策馬而歸,想來一定是有什麽大事吧。
在眾人的矚目下,那士兵手持令牌一路策馬飛奔進了皇城。很快的,太極宮禦書房外便響起一串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護衛推門而入,沉聲道:“陛下,普州五百裏加急!”
李二陛下一愣,皺眉道:“快宣!”
“是。”
侍衛轉身出去,沒過多久就帶著那傳信兵走了進來,士兵單膝跪對李二陛下一拜,然後解下身上攜帶的傳信筒雙手舉國頭頂,大聲說道:“陛下,末將奉大將軍之命押送公主親筆信函,請陛下過目。”
李二陛下一聽心裏微微鬆了口氣,忍不住,道:“這個知節,不就送一封信而已,還弄出這麽大的排場,簡直是胡鬧!把信呈上來,朕看看。”
說完他就讓侍衛將信筒打開,接過書信隨手撕開蠟封,目光掃視了一眼後整個豁然而起,沉聲道:“快請房相和魏卿家進宮議事!”
侍衛聞聲急忙領命飛奔了出去,大學小半炷香後,房玄齡和魏征二人相繼趕到了禦書房。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李二陛下揮了揮手,望著兩人說道:“這是知節剛從普州發迴的高陽那丫頭寫的密函,上麵說遺愛他身體正在恢複,並在河州發現一農物土豆,乃西域之物,可以食用,若是種植得當可畝產四百斤左右。”
“四百斤?!”
魏征和房遺愛同時一陣驚唿,均是一臉的難以置信,相互對視了一眼後,魏征率先問道:“陛下此事可屬實?種植周期多久,有沒有實物?”
“此信乃高陽親筆所書,並言明已經在河州進行試種,以高陽那丫頭的性子斷然不會說謊。此物從成熟到收獲不過白天而已,且一年可種兩季。”李二陛下一臉肯定的說道,並將書信遞給兩人。
魏征和房玄齡急忙接過看了起來,看完後兩人均是一臉大喜過望。
魏征忍不住笑道:“真乃天賜之物,若是能在大唐全部種植,可保百姓溫飽無憂。”
房玄齡點了點頭,說道:“此物寶貴,且如今又在河州種植,若走露了風聲唯恐引發他人覬覦。臣以為當盡快增派人手,前往河州守護。”
李二陛下嗬嗬一笑,說道:“朕也正有此意,方才朕已派人傳旨,加封程處亮為左威衛中郎將,率兵兩千連夜前往河州城。”
“如此甚好!”魏征連連點頭,想了想又道:“河州已經大旱三年,環境應該十分惡劣,臣以為當增派些水利人才協助。”
李二陛下眼睛一亮,笑道:“魏卿家所言甚是,朕倒是把這個給忘了,去的時候順便帶一些糧食過去!”
房玄齡聞言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此事不可,人隻要在困境中才能奮發,若是增派人手和送糧食,那百姓的積極性便會大打折扣。所以,臣以為寧可苦一點,也不可貿然救助。河州自大唐以來一直都靠朝廷救濟度日,既然遺愛正好在此地,那麽就讓他帶著河州百姓真正地富起來!”
“臣附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倘若能讓百姓自力更生,吃些苦也不是件壞事。”魏征也跟著說道。
李二陛下想了想,覺得二人說的也非常有道理,而且這河州對大唐來說可是一個戰略要地,若是能種出莊稼,那麽就意味著將來會發展成為一座大城,一旦城建起來了,對付起吐蕃可就容易多了,而自己也就可以真正的騰出手來,全心全意的謀劃西域。
想到這裏李二陛下心裏就一陣振奮,雖然按照自己的打算,像房遺愛這種人才,能留在長安最好。不過按照長遠利益來看,眼下讓他繼續待在河州作用更大。且自己最為看中的閨女還在他身邊,以當時兩人的情形看,感情也很牢靠,所以他並不怕房遺愛跑了。
想到這裏李二陛下心裏又生了一計,目光看向房玄齡,突然問道:“房夫人現在如何?”
房玄齡聞言歎了口氣,說道:“身體倒是無事了,就是整天吵著要去找兒子,勸都勸不住。”
“這般嚴重?!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李二陛下有些吃驚,微微沉吟了一下後,說道:“不如這樣,此次前往河州就由令夫人去吧。一來教授高陽那丫頭一些為妻之道,並將賜婚的旨意帶給二人,二來也可解其相思之苦。”
房玄齡在得知房遺愛在河州時,其實也早就有這個打算,隻是怕誤了大事沒好意思說罷了。這現在陛下既然都來了口,他自然是想也不想的就答應了。這些日子他可是被妻子折磨的夠嗆,看著她整日魂不守舍頻出異常舉動的樣子,他還真怕時間久了會落下什麽毛病。
“多謝陛下恩典。”房玄齡大喜過望道。
“嗬嗬,朕可是給你把事情都給解決了,你可不敢再為這些事情拖垮了自己身體,兒孫自有兒孫福。等那小子迴返長安後,朕親自做主讓那小子認祖歸宗,並擇期與高陽完婚,咱們來個雙喜臨門!”李二陛下說道。
這時魏征突然在旁嗬嗬一笑,說道:“陛下,應當是三喜臨門才是,還有那土豆。”
“哈哈……對,不說朕都差點忘了。”
說完後,三人又在一起商議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雖然便各自散去。非常罕見的房玄齡為官以來,第一次上班期間告假迴家,一臉興衝衝的找到了枯坐在台階上的盧氏。
看著妻子的模樣,房玄齡心裏一些哦哦難受,輕輕歎了口氣,上前說道:“夫人。”
“老爺,你怎麽迴來了?我沒事,不用管我,你快去宮裏吧,別耽誤了正事。”盧氏勉強一笑聲音沙啞的說道。
房玄齡搖了搖頭,說道:“方才知節在普州五百裏加急送來了一封高陽公主親筆書信,說是遺愛他就在河州城,帶著人在哪裏種地。”
盧氏一聽,豁然而起,伸手抓住房玄齡的胳膊,急聲道:“我兒現在怎樣,身體可曾恢複,他為什麽不迴來啊?”
說著說著她眼眶就微微一紅,眼淚緩緩的從眼角滑落。房遺愛一看盧氏又開始哭了,嚇得趕忙說道:“夫人莫急,遺愛他身體恢複的很好,隻不過這記憶並沒有恢複。不過夫人放心,公主在信中說他過得很開心。”
“那就好,那就好。”盧氏一臉高興的說道,笑著笑著又難過了起來,“你說吧,這孩子當初用什麽理由不好,非得編瞎話說自己失憶,這下好了真的失憶了,也不知能不能好起來!”
房玄齡聞言一陣哭笑不得,他一個後世來的,要不找個理由把自己藏起來,以你的脾氣,隻怕早就被你綁在木樁上放火燒死了,哪裏還有什麽現在!
不過這話他也就心裏想一想,上前寬慰道:“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許這次你去了河州,他就能想起來也說不準。”
“希望如此……呃……老爺,你說什麽?”盧氏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房玄齡說道。
房玄齡微微一笑,說道:“剛剛陛下說了,這次去河州援助就由夫人帶人前往,一來將那賜婚的聖旨交給兩人;二來讓夫人照看他們,畢竟他們還小,有些事還需有人在旁幫襯一些。”
盧氏整個人都愣住了,半晌後才反應過來,一臉大喜道:“太好了,太好了,等去了河州看我怎麽收拾那個兔崽子。他就這麽一聲不吭的走了,連招唿都不打……我……我收拾收拾東西去!”
說著她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轉身快步地去了後宅,不一會兒整個府邸就熱鬧了起來,丫鬟們和下人們都忙成了一團。
房玄齡一見頓時啞然失笑,心裏的擔憂也散去了不少。雖然這事情有些荒謬,但也隻能這樣了。而且妻子前往河州城也是一個掩護,至少在一些人眼中,不會懷疑到陛下的身上。隻要土豆的風聲不走露,那妻子和兒子都會非常安全。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土豆的風聲倒是沒有走露,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在河州的消息卻已經傳進了有心人的耳中。
就在房玄齡和魏征正謀劃著如何保護房遺愛周全時,此刻近在東宮,太子李承乾身邊也召集了一大群謀士,一臉陰鬱的看著手中的情報。
“那房遺愛當真在河州?”李承乾沉聲問道。
“殿下,此事千真萬確,您可得為我那死去的兄弟做主啊。公子她明知道二弟是殿下您的人,卻還要為了一個流民眼看著陛下將他活活打死。這分明就是借機鏟除異己,並不想與殿下共同進退。”
“是啊殿下,根據我這一月的查證,發現高陽公主曾多次向三皇子引薦房遺愛,兩人相談甚歡,幾乎每一次房遺愛做事的時候,都會叫上三皇子。”
在眾人的矚目下,那士兵手持令牌一路策馬飛奔進了皇城。很快的,太極宮禦書房外便響起一串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護衛推門而入,沉聲道:“陛下,普州五百裏加急!”
李二陛下一愣,皺眉道:“快宣!”
“是。”
侍衛轉身出去,沒過多久就帶著那傳信兵走了進來,士兵單膝跪對李二陛下一拜,然後解下身上攜帶的傳信筒雙手舉國頭頂,大聲說道:“陛下,末將奉大將軍之命押送公主親筆信函,請陛下過目。”
李二陛下一聽心裏微微鬆了口氣,忍不住,道:“這個知節,不就送一封信而已,還弄出這麽大的排場,簡直是胡鬧!把信呈上來,朕看看。”
說完他就讓侍衛將信筒打開,接過書信隨手撕開蠟封,目光掃視了一眼後整個豁然而起,沉聲道:“快請房相和魏卿家進宮議事!”
侍衛聞聲急忙領命飛奔了出去,大學小半炷香後,房玄齡和魏征二人相繼趕到了禦書房。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李二陛下揮了揮手,望著兩人說道:“這是知節剛從普州發迴的高陽那丫頭寫的密函,上麵說遺愛他身體正在恢複,並在河州發現一農物土豆,乃西域之物,可以食用,若是種植得當可畝產四百斤左右。”
“四百斤?!”
魏征和房遺愛同時一陣驚唿,均是一臉的難以置信,相互對視了一眼後,魏征率先問道:“陛下此事可屬實?種植周期多久,有沒有實物?”
“此信乃高陽親筆所書,並言明已經在河州進行試種,以高陽那丫頭的性子斷然不會說謊。此物從成熟到收獲不過白天而已,且一年可種兩季。”李二陛下一臉肯定的說道,並將書信遞給兩人。
魏征和房玄齡急忙接過看了起來,看完後兩人均是一臉大喜過望。
魏征忍不住笑道:“真乃天賜之物,若是能在大唐全部種植,可保百姓溫飽無憂。”
房玄齡點了點頭,說道:“此物寶貴,且如今又在河州種植,若走露了風聲唯恐引發他人覬覦。臣以為當盡快增派人手,前往河州守護。”
李二陛下嗬嗬一笑,說道:“朕也正有此意,方才朕已派人傳旨,加封程處亮為左威衛中郎將,率兵兩千連夜前往河州城。”
“如此甚好!”魏征連連點頭,想了想又道:“河州已經大旱三年,環境應該十分惡劣,臣以為當增派些水利人才協助。”
李二陛下眼睛一亮,笑道:“魏卿家所言甚是,朕倒是把這個給忘了,去的時候順便帶一些糧食過去!”
房玄齡聞言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此事不可,人隻要在困境中才能奮發,若是增派人手和送糧食,那百姓的積極性便會大打折扣。所以,臣以為寧可苦一點,也不可貿然救助。河州自大唐以來一直都靠朝廷救濟度日,既然遺愛正好在此地,那麽就讓他帶著河州百姓真正地富起來!”
“臣附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倘若能讓百姓自力更生,吃些苦也不是件壞事。”魏征也跟著說道。
李二陛下想了想,覺得二人說的也非常有道理,而且這河州對大唐來說可是一個戰略要地,若是能種出莊稼,那麽就意味著將來會發展成為一座大城,一旦城建起來了,對付起吐蕃可就容易多了,而自己也就可以真正的騰出手來,全心全意的謀劃西域。
想到這裏李二陛下心裏就一陣振奮,雖然按照自己的打算,像房遺愛這種人才,能留在長安最好。不過按照長遠利益來看,眼下讓他繼續待在河州作用更大。且自己最為看中的閨女還在他身邊,以當時兩人的情形看,感情也很牢靠,所以他並不怕房遺愛跑了。
想到這裏李二陛下心裏又生了一計,目光看向房玄齡,突然問道:“房夫人現在如何?”
房玄齡聞言歎了口氣,說道:“身體倒是無事了,就是整天吵著要去找兒子,勸都勸不住。”
“這般嚴重?!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李二陛下有些吃驚,微微沉吟了一下後,說道:“不如這樣,此次前往河州就由令夫人去吧。一來教授高陽那丫頭一些為妻之道,並將賜婚的旨意帶給二人,二來也可解其相思之苦。”
房玄齡在得知房遺愛在河州時,其實也早就有這個打算,隻是怕誤了大事沒好意思說罷了。這現在陛下既然都來了口,他自然是想也不想的就答應了。這些日子他可是被妻子折磨的夠嗆,看著她整日魂不守舍頻出異常舉動的樣子,他還真怕時間久了會落下什麽毛病。
“多謝陛下恩典。”房玄齡大喜過望道。
“嗬嗬,朕可是給你把事情都給解決了,你可不敢再為這些事情拖垮了自己身體,兒孫自有兒孫福。等那小子迴返長安後,朕親自做主讓那小子認祖歸宗,並擇期與高陽完婚,咱們來個雙喜臨門!”李二陛下說道。
這時魏征突然在旁嗬嗬一笑,說道:“陛下,應當是三喜臨門才是,還有那土豆。”
“哈哈……對,不說朕都差點忘了。”
說完後,三人又在一起商議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雖然便各自散去。非常罕見的房玄齡為官以來,第一次上班期間告假迴家,一臉興衝衝的找到了枯坐在台階上的盧氏。
看著妻子的模樣,房玄齡心裏一些哦哦難受,輕輕歎了口氣,上前說道:“夫人。”
“老爺,你怎麽迴來了?我沒事,不用管我,你快去宮裏吧,別耽誤了正事。”盧氏勉強一笑聲音沙啞的說道。
房玄齡搖了搖頭,說道:“方才知節在普州五百裏加急送來了一封高陽公主親筆書信,說是遺愛他就在河州城,帶著人在哪裏種地。”
盧氏一聽,豁然而起,伸手抓住房玄齡的胳膊,急聲道:“我兒現在怎樣,身體可曾恢複,他為什麽不迴來啊?”
說著說著她眼眶就微微一紅,眼淚緩緩的從眼角滑落。房遺愛一看盧氏又開始哭了,嚇得趕忙說道:“夫人莫急,遺愛他身體恢複的很好,隻不過這記憶並沒有恢複。不過夫人放心,公主在信中說他過得很開心。”
“那就好,那就好。”盧氏一臉高興的說道,笑著笑著又難過了起來,“你說吧,這孩子當初用什麽理由不好,非得編瞎話說自己失憶,這下好了真的失憶了,也不知能不能好起來!”
房玄齡聞言一陣哭笑不得,他一個後世來的,要不找個理由把自己藏起來,以你的脾氣,隻怕早就被你綁在木樁上放火燒死了,哪裏還有什麽現在!
不過這話他也就心裏想一想,上前寬慰道:“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也許這次你去了河州,他就能想起來也說不準。”
“希望如此……呃……老爺,你說什麽?”盧氏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房玄齡說道。
房玄齡微微一笑,說道:“剛剛陛下說了,這次去河州援助就由夫人帶人前往,一來將那賜婚的聖旨交給兩人;二來讓夫人照看他們,畢竟他們還小,有些事還需有人在旁幫襯一些。”
盧氏整個人都愣住了,半晌後才反應過來,一臉大喜道:“太好了,太好了,等去了河州看我怎麽收拾那個兔崽子。他就這麽一聲不吭的走了,連招唿都不打……我……我收拾收拾東西去!”
說著她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轉身快步地去了後宅,不一會兒整個府邸就熱鬧了起來,丫鬟們和下人們都忙成了一團。
房玄齡一見頓時啞然失笑,心裏的擔憂也散去了不少。雖然這事情有些荒謬,但也隻能這樣了。而且妻子前往河州城也是一個掩護,至少在一些人眼中,不會懷疑到陛下的身上。隻要土豆的風聲不走露,那妻子和兒子都會非常安全。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土豆的風聲倒是沒有走露,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在河州的消息卻已經傳進了有心人的耳中。
就在房玄齡和魏征正謀劃著如何保護房遺愛周全時,此刻近在東宮,太子李承乾身邊也召集了一大群謀士,一臉陰鬱的看著手中的情報。
“那房遺愛當真在河州?”李承乾沉聲問道。
“殿下,此事千真萬確,您可得為我那死去的兄弟做主啊。公子她明知道二弟是殿下您的人,卻還要為了一個流民眼看著陛下將他活活打死。這分明就是借機鏟除異己,並不想與殿下共同進退。”
“是啊殿下,根據我這一月的查證,發現高陽公主曾多次向三皇子引薦房遺愛,兩人相談甚歡,幾乎每一次房遺愛做事的時候,都會叫上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