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高陽公主離去的身影,房遺愛心裏的那根弦似乎被崩斷了,心裏的濃濃愧疚感,讓他幾乎窒息。
是自己錯了嗎?難道想要活著就這麽難!也是啊,連自己都想活,人家房遺愛難道就不想?
人家高陽公主既然也重活了一世,不論出於什麽目的,都是迴來尋找房遺愛的,現在他死了,自己卻頂著人家的身軀重新活了一世,這又和殺人兇手有什麽區別?
也正如高陽公主所言,即使自己重活了,但房玄齡夫婦還算是自己的父母嗎?自己也是有自己的父母,雖人在不同時空,但那印在腦海裏的歸屬感,卻是誰也替代不了。
我把人家當成什麽了?不過是遮擋身份,混吃混喝的大傘罷了,而在心裏從未曾將他們真正的當成父母。說到底,自己也不過是一個竊取別人的一切地騙子,一個徹頭徹尾的無恥之徒罷了!真虧得自己還那樣冠冕堂皇,說什麽要實現人生夢想——我他媽不是人啊!
房遺愛坐在床頭瘋狂的大笑著,笑著笑著眼淚就往下掉,於是不顧一切地從床上爬起,穿戴整齊後走到桌前,提筆寫下了一行字,然後伸手推開了房門,目光望向門外燦爛的陽光,孤身一人來到了祠堂裏。
他跪在房家祖宗的牌位前,仰頭看著前方一排排的牌位,咧嘴一笑,聲音沙啞道:“房家的列祖列宗,今日我方俊來這裏就是給您們認錯,也不求諸位的原諒,隻希望諸位能夠做個公證。殺人本該償命,但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做得到舉劍自我了斷,我沒有這個勇氣!”
房遺愛慘然一笑,雙眼通紅地看著諸多牌位:“這老天爺真的會開玩笑,我真的不懂他為何要這樣玩弄人,若當初直接死了該多好。那樣也就不會有這麽多的事發生,房遺愛也更不會死!事到如今,我也不再辯解什麽,也不知該如何去做……”
“嗬嗬,我方俊本是來自後世的一條遊魂,幸得房家的收留才得以偷生。可是,我不想死,房遺愛也更不想死啊!終究還是我害了他,我良心不安。老祖宗啊,你們告訴我,我該怎麽辦?”
房遺愛眼淚縱橫而下,不斷地在地上磕著頭,哽咽道:“我該怎麽辦,怎麽辦……”
“你——沒有什麽錯,那是吾兒命該如此。”沉重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房遺愛輕輕迴過了頭,目光看著麵色憔悴地房玄齡,嘴唇微微哆嗦著:“爹,你——”
“有些話不必問祖宗,吾是房氏族長,我允許你繼續呆在這裏。迴去吧,這裏不是你該來的地方。”房玄齡聲音沉重的說道。
房遺愛聞言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滿臉辛酸的說道:“您是大唐第一宰相,可以如此大肚能容,收留我這個冒牌貨。可是——我心中印著自己的爹娘,對你們太不公平。我良心難安!”
“生而為人,當頂天立地,你替吾兒而活,若現在就這般死去,讓吾妻該如何?你許下誓言,要助吾大唐人人可吃飽飯,就這般放手,置吾大唐千萬百姓如何?”房玄齡雙眼微紅喝斥道,“若你不來,吾兒沒了便沒了,縱然傷心也不會怨誰。可如今你活了,又死去,對吾妻打擊何曾巨大,天下人又會何其失望。你要辜負多少人?你自己認真地想想吧,若你依然要走吾不攔你,吾給你上報早夭,從今往後休要迴返長安城,吾也絕不會再見你。”
說完,他轉身快步出了祠堂,留下房遺愛一人在裏麵又哭又笑。房玄齡越是這樣,他心裏就越是愧疚。他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待著房玄齡的處決,但是等來地卻是收留,連一句責備也沒有。這讓他心裏幾乎都要窒息,他從未見過這樣的人,他將自己心裏的最後一絲埋怨都給擊碎,讓他那從後世帶來的思想全部坍塌。他徹底崩潰了——
房玄齡不怪自己,但他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更沒有什麽臉麵再繼續賴在這裏。所以,他決定離開。
祠堂中,他默默地站了起來,失魂落魄地走到房玄齡夫婦居住的地方,遠遠地看了一會手持針線低頭刺繡的盧氏,緩緩地在地上跪倒,恭敬地磕了幾個頭,最終快步消失在院子裏。
他離去的瞬間,盧氏突然抬起頭朝這邊看了看,心裏莫名的有些煩亂,手上的針尖直直地紮進了手指裏。盧氏急忙伸手按住針眼處,心裏頭的突然特別想念自己的兒子,她輕輕一愣,不覺得有些慌亂起來。
“來人!”她站了起來揚聲喊道。
“夫人。”兩個丫鬟快步走了進來。
“隨我去看看二郎。”盧氏聲音有些急促的說道,邁步急急忙忙地出了客廳,一路小跑的來到了房遺愛的住處,裏麵早已空空如也。
盧氏心裏開始有些恐慌,眼睛急急地在桌上快速掃動,忽然間發現了桌上留下的紙張,急忙拿起一看,一行字躍然紙上:
若有來生,願做房家人。感謝爹娘的收留之恩,我走了,此生再無期。
信紙無聲地掉落在地上,盧氏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險些當場跌倒,幸得身旁的丫鬟及時扶住。
“找,給我去找,不論如何都要給我把二少爺找迴來!”盧氏急聲說道。
“不用去了,他不會迴來了。”房玄齡地聲音響起,緊接著就見到房玄齡揮了揮手讓所有人都散去,目光望著妻子,長歎了口氣道:“就當是沒有了這個兒子吧。”
盧氏聞言眼睛一紅,怒聲道:“房玄齡,你在說什麽瘋話!二郎他犯了什麽錯,你非要將他趕出家門?你若不說清楚,我便去進宮告禦狀,請陛下評理!”
房玄齡牙關緊咬,深吸了口氣道:“他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兒子,遺愛有多大的本事,你比我更清楚!”
一句話讓盧氏瞬間淚流滿麵,無力的坐在椅子上,一臉難過的說道:“你為什麽要這麽殘忍,連讓我做一個夢都不肯。他是不是我們的孩兒,我還能不清楚嗎!他從來都不敢抬頭看我的眼,更不敢如同遺愛那樣肆無忌憚,他是多麽的努力上進,對我們更是孝順有加。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但他既然願意叫我一聲娘親,那他就是我兒子。他的脾性太像二郎了,一樣的調皮搗蛋,一樣的憨厚老實……”
說著說著她已經泣不成聲,無法將話再繼續說完。房玄齡心裏也是不好過,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即使明知道對方不是自己兒子,卻仍然不肯相信。隻因為他太像了,他們隻想在思念兒子的時候能夠多看看他。
可是,那孩子的脾性就跟自己兒子一樣的倔強,內心更是有著與生俱來的正直,即使自己想要留下他,他卻過不了自己心裏的那個坎,這一點誰也無法幫他,若是他一直想不通,那就不會迴來。
對此,房玄齡也無可奈何,伸手輕輕按住妻子的肩膀,長歎了口氣:“也許以後還會再見麵的,讓他去冷靜冷靜吧,不經曆世事,又怎會懂得。倘若有一天他自己迴來,還願意叫我們一聲爹娘,不論他是何人,都是我們的兒子。”
隻是他真的會迴來嗎?沒有人去引導,以他倔強的性格,隻怕是寧可暗中報恩,也不會再迴來吧。
房玄齡有些苦笑,對於這話他自己也不信,但此時此刻又實在想不出如何安慰自己的妻子。所幸的是,盧氏相信了,這不由得讓他心中的愁緒放下了大半。
當天深夜,一則消息轟動整個長安城,房家現任家主當朝宰相房玄齡,親自攜帶妻子在衙門裏登記報備,次子房遺愛突發疾病不治身亡,當天夜裏一口棺材從房家抬出,葬進了房家祖墳。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了,紛紛討論著此事。與此同時,由房遺愛提出的以藥治蟲計劃也開始在長安大範圍實施,殺蟲效果極好,人們奔走相告,舉國沸騰!
在這歡慶的聲音中,李二陛下始終不肯相信這個事實,親自登門麵對著房玄齡問道:“玄齡,你跟朕說實話,這到底怎麽一會事?朕不信一個好端端的人,會說沒了就沒了。朕現在不是以大唐皇帝的身份問你,而是以一個父親,高陽那丫頭又哭又笑了一天一夜,已經昏迷不醒了。你可以騙別人,但朕的閨女應該有權利知道真相,若他真的死了,朕也好告訴她,叫她絕了這心。若他沒死,朕也該知道緣由,至少在吾女問是,朕這個做父親的也好知道該如何說!”
房玄齡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望著李二陛下,說道:“臣不願欺騙陛下,吾兒在半年前便已經死了。他不是吾兒,二郎他並沒有那麽大的本事!”
李二陛下一驚,此事他可是聞所未聞,一臉懷疑的說道:“玄齡,朕可不是好騙的!”
房玄齡一臉苦笑,搖頭說道:“此事是他親口所言,而且臣和妻子也都發覺了他的不同,吾兒的本事吾心裏清楚,一個吃喝玩樂的富家子弟,如何能懂得耕種?而他對農耕的研究,當世無人能及,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即使再怎麽努力,也絕不可能達到如此地步。”
是自己錯了嗎?難道想要活著就這麽難!也是啊,連自己都想活,人家房遺愛難道就不想?
人家高陽公主既然也重活了一世,不論出於什麽目的,都是迴來尋找房遺愛的,現在他死了,自己卻頂著人家的身軀重新活了一世,這又和殺人兇手有什麽區別?
也正如高陽公主所言,即使自己重活了,但房玄齡夫婦還算是自己的父母嗎?自己也是有自己的父母,雖人在不同時空,但那印在腦海裏的歸屬感,卻是誰也替代不了。
我把人家當成什麽了?不過是遮擋身份,混吃混喝的大傘罷了,而在心裏從未曾將他們真正的當成父母。說到底,自己也不過是一個竊取別人的一切地騙子,一個徹頭徹尾的無恥之徒罷了!真虧得自己還那樣冠冕堂皇,說什麽要實現人生夢想——我他媽不是人啊!
房遺愛坐在床頭瘋狂的大笑著,笑著笑著眼淚就往下掉,於是不顧一切地從床上爬起,穿戴整齊後走到桌前,提筆寫下了一行字,然後伸手推開了房門,目光望向門外燦爛的陽光,孤身一人來到了祠堂裏。
他跪在房家祖宗的牌位前,仰頭看著前方一排排的牌位,咧嘴一笑,聲音沙啞道:“房家的列祖列宗,今日我方俊來這裏就是給您們認錯,也不求諸位的原諒,隻希望諸位能夠做個公證。殺人本該償命,但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做得到舉劍自我了斷,我沒有這個勇氣!”
房遺愛慘然一笑,雙眼通紅地看著諸多牌位:“這老天爺真的會開玩笑,我真的不懂他為何要這樣玩弄人,若當初直接死了該多好。那樣也就不會有這麽多的事發生,房遺愛也更不會死!事到如今,我也不再辯解什麽,也不知該如何去做……”
“嗬嗬,我方俊本是來自後世的一條遊魂,幸得房家的收留才得以偷生。可是,我不想死,房遺愛也更不想死啊!終究還是我害了他,我良心不安。老祖宗啊,你們告訴我,我該怎麽辦?”
房遺愛眼淚縱橫而下,不斷地在地上磕著頭,哽咽道:“我該怎麽辦,怎麽辦……”
“你——沒有什麽錯,那是吾兒命該如此。”沉重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
房遺愛輕輕迴過了頭,目光看著麵色憔悴地房玄齡,嘴唇微微哆嗦著:“爹,你——”
“有些話不必問祖宗,吾是房氏族長,我允許你繼續呆在這裏。迴去吧,這裏不是你該來的地方。”房玄齡聲音沉重的說道。
房遺愛聞言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滿臉辛酸的說道:“您是大唐第一宰相,可以如此大肚能容,收留我這個冒牌貨。可是——我心中印著自己的爹娘,對你們太不公平。我良心難安!”
“生而為人,當頂天立地,你替吾兒而活,若現在就這般死去,讓吾妻該如何?你許下誓言,要助吾大唐人人可吃飽飯,就這般放手,置吾大唐千萬百姓如何?”房玄齡雙眼微紅喝斥道,“若你不來,吾兒沒了便沒了,縱然傷心也不會怨誰。可如今你活了,又死去,對吾妻打擊何曾巨大,天下人又會何其失望。你要辜負多少人?你自己認真地想想吧,若你依然要走吾不攔你,吾給你上報早夭,從今往後休要迴返長安城,吾也絕不會再見你。”
說完,他轉身快步出了祠堂,留下房遺愛一人在裏麵又哭又笑。房玄齡越是這樣,他心裏就越是愧疚。他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待著房玄齡的處決,但是等來地卻是收留,連一句責備也沒有。這讓他心裏幾乎都要窒息,他從未見過這樣的人,他將自己心裏的最後一絲埋怨都給擊碎,讓他那從後世帶來的思想全部坍塌。他徹底崩潰了——
房玄齡不怪自己,但他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更沒有什麽臉麵再繼續賴在這裏。所以,他決定離開。
祠堂中,他默默地站了起來,失魂落魄地走到房玄齡夫婦居住的地方,遠遠地看了一會手持針線低頭刺繡的盧氏,緩緩地在地上跪倒,恭敬地磕了幾個頭,最終快步消失在院子裏。
他離去的瞬間,盧氏突然抬起頭朝這邊看了看,心裏莫名的有些煩亂,手上的針尖直直地紮進了手指裏。盧氏急忙伸手按住針眼處,心裏頭的突然特別想念自己的兒子,她輕輕一愣,不覺得有些慌亂起來。
“來人!”她站了起來揚聲喊道。
“夫人。”兩個丫鬟快步走了進來。
“隨我去看看二郎。”盧氏聲音有些急促的說道,邁步急急忙忙地出了客廳,一路小跑的來到了房遺愛的住處,裏麵早已空空如也。
盧氏心裏開始有些恐慌,眼睛急急地在桌上快速掃動,忽然間發現了桌上留下的紙張,急忙拿起一看,一行字躍然紙上:
若有來生,願做房家人。感謝爹娘的收留之恩,我走了,此生再無期。
信紙無聲地掉落在地上,盧氏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險些當場跌倒,幸得身旁的丫鬟及時扶住。
“找,給我去找,不論如何都要給我把二少爺找迴來!”盧氏急聲說道。
“不用去了,他不會迴來了。”房玄齡地聲音響起,緊接著就見到房玄齡揮了揮手讓所有人都散去,目光望著妻子,長歎了口氣道:“就當是沒有了這個兒子吧。”
盧氏聞言眼睛一紅,怒聲道:“房玄齡,你在說什麽瘋話!二郎他犯了什麽錯,你非要將他趕出家門?你若不說清楚,我便去進宮告禦狀,請陛下評理!”
房玄齡牙關緊咬,深吸了口氣道:“他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兒子,遺愛有多大的本事,你比我更清楚!”
一句話讓盧氏瞬間淚流滿麵,無力的坐在椅子上,一臉難過的說道:“你為什麽要這麽殘忍,連讓我做一個夢都不肯。他是不是我們的孩兒,我還能不清楚嗎!他從來都不敢抬頭看我的眼,更不敢如同遺愛那樣肆無忌憚,他是多麽的努力上進,對我們更是孝順有加。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但他既然願意叫我一聲娘親,那他就是我兒子。他的脾性太像二郎了,一樣的調皮搗蛋,一樣的憨厚老實……”
說著說著她已經泣不成聲,無法將話再繼續說完。房玄齡心裏也是不好過,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即使明知道對方不是自己兒子,卻仍然不肯相信。隻因為他太像了,他們隻想在思念兒子的時候能夠多看看他。
可是,那孩子的脾性就跟自己兒子一樣的倔強,內心更是有著與生俱來的正直,即使自己想要留下他,他卻過不了自己心裏的那個坎,這一點誰也無法幫他,若是他一直想不通,那就不會迴來。
對此,房玄齡也無可奈何,伸手輕輕按住妻子的肩膀,長歎了口氣:“也許以後還會再見麵的,讓他去冷靜冷靜吧,不經曆世事,又怎會懂得。倘若有一天他自己迴來,還願意叫我們一聲爹娘,不論他是何人,都是我們的兒子。”
隻是他真的會迴來嗎?沒有人去引導,以他倔強的性格,隻怕是寧可暗中報恩,也不會再迴來吧。
房玄齡有些苦笑,對於這話他自己也不信,但此時此刻又實在想不出如何安慰自己的妻子。所幸的是,盧氏相信了,這不由得讓他心中的愁緒放下了大半。
當天深夜,一則消息轟動整個長安城,房家現任家主當朝宰相房玄齡,親自攜帶妻子在衙門裏登記報備,次子房遺愛突發疾病不治身亡,當天夜裏一口棺材從房家抬出,葬進了房家祖墳。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震驚了,紛紛討論著此事。與此同時,由房遺愛提出的以藥治蟲計劃也開始在長安大範圍實施,殺蟲效果極好,人們奔走相告,舉國沸騰!
在這歡慶的聲音中,李二陛下始終不肯相信這個事實,親自登門麵對著房玄齡問道:“玄齡,你跟朕說實話,這到底怎麽一會事?朕不信一個好端端的人,會說沒了就沒了。朕現在不是以大唐皇帝的身份問你,而是以一個父親,高陽那丫頭又哭又笑了一天一夜,已經昏迷不醒了。你可以騙別人,但朕的閨女應該有權利知道真相,若他真的死了,朕也好告訴她,叫她絕了這心。若他沒死,朕也該知道緣由,至少在吾女問是,朕這個做父親的也好知道該如何說!”
房玄齡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望著李二陛下,說道:“臣不願欺騙陛下,吾兒在半年前便已經死了。他不是吾兒,二郎他並沒有那麽大的本事!”
李二陛下一驚,此事他可是聞所未聞,一臉懷疑的說道:“玄齡,朕可不是好騙的!”
房玄齡一臉苦笑,搖頭說道:“此事是他親口所言,而且臣和妻子也都發覺了他的不同,吾兒的本事吾心裏清楚,一個吃喝玩樂的富家子弟,如何能懂得耕種?而他對農耕的研究,當世無人能及,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即使再怎麽努力,也絕不可能達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