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有餘依地的趨近(五)《定力如山嶽,境轉心不遷》
在清平鎮的救援行動暫告一段落,阿明法師心懷對眾生苦難的深切悲憫與對佛法傳播的堅定信念,帶著弟子們沿著蜿蜒的山路返迴靈虛山寺廟。一路上,弟子們的腳步略顯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在救助過程中磨礪出的堅毅與成長。
不久後,寺廟接到來自繁華錦陽城的誠摯邀請,城中的善信們渴望一場盛大的法會,希望借此機會聆聽佛法智慧,在塵世的喧囂與紛擾中尋得心靈的慰藉與安寧。阿明法師深知這是一次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重要機緣,於是欣然應允,著手籌備前往錦陽城的諸多事宜。
法會當日,錦陽城中心的廣場上熱鬧非凡,彩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歡快地迎接這場盛會。廣場上早已聚集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人群如潮水般湧動。各種攤位琳琅滿目,售賣香燭、法器等宗教用品的小販們扯著嗓子叫賣,試圖在這喧囂中吸引顧客的注意;孩子們在人群縫隙中追逐嬉戲,不時發出清脆的笑聲或因為爭搶玩具而哭鬧;商家們為了促銷自家商品,吆喝聲此起彼伏,各種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若洶湧澎湃的波濤,震耳欲聾,似乎要將整個世界都淹沒在這無盡的喧鬧之中。
臨時搭建的法台位於廣場的正中央,法台四周被圍得水泄不通。信眾們懷著各異的心情和目的蜂擁而至,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好奇、期待,卻又透著浮躁與不安。有的是為了祈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有的是希望在生意場上獲得更多的財運,還有的僅僅是被這盛大的場麵所吸引,湊個熱鬧。
阿明法師穩步走上法台,他身著一襲華麗的法衣,那法衣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而寧靜的光輝,仿佛為他披上了一層神聖的鎧甲。他緩緩坐下,身姿挺拔而莊重,目光平靜地掃視全場。盡管外界的嘈雜聲浪一波接著一波地襲來,卻無法穿透他內心那如止水般平靜的世界。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嶽,穩穩地屹立於天地之間,不為任何外力所撼動。
阿明法師開始宣講佛法,他的聲音低沉而雄渾,仿若洪鍾大呂,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清晰地傳遍廣場的每一個角落。“諸善男子、善女人,塵世如夢幻泡影,煩惱似狂風驟雨,然我等修行之人,當以定力為堅實之錨,使心若磐石,堅定不移,不為外境之變遷所動搖……”
起初,台下的聽眾們猶如一群迷失在喧囂森林中的小鹿,被周圍的熱鬧景象所吸引,難以專注於阿明法師的宣講。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在談論著家長裏短,有的在議論著城中的新鮮事,心不在焉的模樣仿佛阿明法師的法音隻是這嘈雜背景中的一絲微弱的背景音樂。
但阿明法師不為所動,他的眼神深邃而寧靜,依舊沉穩地講述著佛法的精妙要義。他仿佛進入了一個隻屬於自己和佛法的世界,外界的一切幹擾都與他無關。他講述著佛陀在菩提樹下的覺悟曆程,如何在無數的誘惑與幹擾麵前,保持著堅定的定力,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他的聲音如同一條清澈的溪流,在這喧囂的塵世中緩緩流淌,逐漸滲透進聽眾們的心田。
一位名叫李源的年輕弟子,在法會的一側負責維持秩序。他看著台下混亂的場景,心中不禁有些焦急。他的額頭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時不時地望向阿明法師,眼神中滿是擔憂,生怕這場法會無法順利進行,辜負了師父的期望和眾多信眾的期待。而阿明法師似乎察覺到了他的不安,微微轉過頭,投去一個安撫的眼神。那眼神中飽含著信任與鼓勵,仿佛在告訴李源:“莫慌,一切皆在佛法的因緣之中。”李源感受到了師父的力量,他深吸一口氣,內心漸漸平靜下來,開始專注於自己的職責。他以平和的心態引導著人群,輕聲勸說那些過於喧鬧的人保持安靜,用溫和的態度為迷失方向的信眾指引座位。
在法會的人群中,有一位富商名叫趙啟。他身材圓潤,衣著華麗,眼神中透著精明與世故。他來此並非真心求法,而是聽聞這場法會規模盛大,各界名流雲集,便想趁機結交權貴,拓展自己的生意人脈。他站在台下,與身旁的生意夥伴們高談闊論,談論著生意場上的利益得失,如何在最近的一筆交易中巧取豪奪,如何打壓競爭對手。對阿明法師的宣講置若罔聞,仿佛那法音是從遙遠的天際傳來,與他毫無關係。
阿明法師見狀,心中湧起一股悲憫。他深知這些人被塵世的利益所迷惑,深陷於貪嗔癡的泥沼之中,難以自拔。於是,他在宣講中巧妙地融入了一些關於放下貪嗔癡、不為利益所動的佛法故事。他講述了一位古代的國王,擁有無盡的財富和權力,但卻始終被內心的貪婪和恐懼所驅使,最終在痛苦中度過了一生。而與之相反,一位貧窮的僧人,雖然身無長物,但憑借著堅定的定力和對佛法的虔誠,在簡陋的寺廟中獲得了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趙啟聽著聽著,心中漸漸有了一絲觸動。他開始反思自己在商場上的種種行為,那些為了追求利益而不擇手段的過往,是否真的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但他的生意夥伴卻在一旁嘲笑他,認為他被和尚的話蠱惑,是一種軟弱的表現,會影響他們精心策劃的商業計劃。這讓趙啟陷入了內心的糾葛。一方麵,他感受到了佛法帶來的那一絲清涼與覺醒,另一方麵,他又害怕失去生意夥伴的信任和支持,無法割舍對利益的執著。他的內心如同被兩隻無形的大手拉扯著,痛苦而迷茫。
阿明法師繼續講法,他講述著自己在修行過程中遇到的種種誘惑與挑戰。在深山古寺中,也曾有惡魔化作各種誘人的景象來考驗他的定力。有時是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有時是美若天仙的女子,有時是無上的權力和地位。但他始終堅守本心,不為外界所動。他深知,這些誘惑隻是虛幻的表象,如同鏡花水月,一旦沉迷其中,便會迷失自我,遠離解脫之道。他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許多信眾內心的迷茫。一些原本心浮氣躁的人,開始靜下心來,認真聆聽。他們的眼神中逐漸流露出對佛法的敬畏與向往,仿佛在黑暗中摸索許久後,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
法會結束後,許多信眾圍在阿明法師周圍,請教關於修行定力的方法。阿明法師微笑著一一解答。他告訴信眾們,定力的修煉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過日常的禪定修行,如靜坐冥想,專注於唿吸與內心的覺察。在靜坐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唿吸上,感受氣息的進出,當雜念升起時,不要刻意去驅趕它們,而是要像旁觀者一樣,靜靜地看著它們來來去去,讓內心逐漸迴歸平靜。在生活中,麵對各種誘惑和幹擾時,要時刻保持內心的觀照,不被欲望所驅使。例如,當麵對美食的誘惑時,要思考這種欲望是來自身體的真正需求還是內心的貪念;當與他人發生爭執時,要先冷靜下來,觀察自己的憤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而不是被情緒所控製,做出衝動的行為。
阿明法師還召集弟子們在寺廟的禪堂內進行交流。他坐在蒲團上,周圍環繞著一眾弟子,弟子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師父的崇敬與對佛法的渴望。阿明法師語重心長地對弟子們說:“今日之法會,便是一場對我們定力的嚴峻考驗。在修行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無數如同今日這般的場景,唯有定力如山嶽般穩固,才能在《瑜伽師地論》的修證之途中不斷前進。從最初的‘資糧地’積累善根福德,我們在世間廣行布施,持戒修善,為修行之路奠定基礎;到‘加行地’的精勤修行,通過暖、頂、忍、世第一法的修習,不斷磨礪自己的身心,提升對佛法的領悟;再到如今趨近‘有餘依地’,每一步都離不開定力的支撐。”
他接著說道:“定力如同航海中的燈塔,在茫茫塵世的大海中為我們指引方向。若缺乏定力,我們便會在各種誘惑和幹擾的狂風巨浪中迷失自我,偏離解脫的航道。就如同趙啟施主,他被塵世的利益所蒙蔽,在佛法的智慧之光麵前,雖有短暫的覺醒,卻又因他人的影響而陷入內心的掙紮。這便是定力不足的表現。而我們作為修行者,要以此次法會為契機,深刻反思自身,精進定力的修煉。在日常的修行中,無論是誦經、坐禪還是與信眾交流,都要時刻保持警覺,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幹擾。”
弟子們紛紛點頭,他們在阿明法師的教導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定力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他們迴想起自己在修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因為定力不夠而產生的煩惱和困惑,如今都有了清晰的答案。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更高修行境界的渴望與追求,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佛法的指引下,一步步跨越修行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向著解脫與證悟的彼岸奮勇前行。
年輕弟子李源站起身來,恭敬地向阿明法師行禮後說道:“師父,弟子今日在法會中深刻體會到了定力的力量。起初,弟子被台下的混亂所困擾,心中焦慮不安,但看到師父您如如不動的神態,弟子深受觸動。在今後的修行中,弟子定當以師父為榜樣,努力修煉定力,不被外界所擾。”
其他弟子也紛紛表示讚同,他們分享著自己在法會中的感悟和對定力修煉的決心。有的弟子說要增加靜坐冥想的時間,有的弟子說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時刻觀照內心的起心動念。
阿明法師看著弟子們的成長與覺悟,心中感到無比欣慰。他知道,弟子們在修行的道路上正在穩步前進,每一次的考驗都是他們成長的機遇。他鼓勵弟子們道:“甚好,徒兒們。修行之路雖充滿艱辛,但隻要我們心懷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恆地修煉定力,必能在這紛擾的世間,堅守佛法的正道,度化更多的有緣眾生。讓我們攜手共進,在《瑜伽師地論》的智慧指引下,不斷探索修行的真諦,向著更高的境界攀升。”
在這一場盛大的法會之後,阿明法師和他的弟子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更深的領悟,繼續在修行與度化眾生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他們深知,前方還有無數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隻要定力不失,佛法的智慧之光便會永遠照亮他們的前行之路。
在清平鎮的救援行動暫告一段落,阿明法師心懷對眾生苦難的深切悲憫與對佛法傳播的堅定信念,帶著弟子們沿著蜿蜒的山路返迴靈虛山寺廟。一路上,弟子們的腳步略顯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在救助過程中磨礪出的堅毅與成長。
不久後,寺廟接到來自繁華錦陽城的誠摯邀請,城中的善信們渴望一場盛大的法會,希望借此機會聆聽佛法智慧,在塵世的喧囂與紛擾中尋得心靈的慰藉與安寧。阿明法師深知這是一次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重要機緣,於是欣然應允,著手籌備前往錦陽城的諸多事宜。
法會當日,錦陽城中心的廣場上熱鬧非凡,彩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歡快地迎接這場盛會。廣場上早已聚集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人群如潮水般湧動。各種攤位琳琅滿目,售賣香燭、法器等宗教用品的小販們扯著嗓子叫賣,試圖在這喧囂中吸引顧客的注意;孩子們在人群縫隙中追逐嬉戲,不時發出清脆的笑聲或因為爭搶玩具而哭鬧;商家們為了促銷自家商品,吆喝聲此起彼伏,各種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若洶湧澎湃的波濤,震耳欲聾,似乎要將整個世界都淹沒在這無盡的喧鬧之中。
臨時搭建的法台位於廣場的正中央,法台四周被圍得水泄不通。信眾們懷著各異的心情和目的蜂擁而至,他們的眼神中滿是好奇、期待,卻又透著浮躁與不安。有的是為了祈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有的是希望在生意場上獲得更多的財運,還有的僅僅是被這盛大的場麵所吸引,湊個熱鬧。
阿明法師穩步走上法台,他身著一襲華麗的法衣,那法衣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而寧靜的光輝,仿佛為他披上了一層神聖的鎧甲。他緩緩坐下,身姿挺拔而莊重,目光平靜地掃視全場。盡管外界的嘈雜聲浪一波接著一波地襲來,卻無法穿透他內心那如止水般平靜的世界。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嶽,穩穩地屹立於天地之間,不為任何外力所撼動。
阿明法師開始宣講佛法,他的聲音低沉而雄渾,仿若洪鍾大呂,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清晰地傳遍廣場的每一個角落。“諸善男子、善女人,塵世如夢幻泡影,煩惱似狂風驟雨,然我等修行之人,當以定力為堅實之錨,使心若磐石,堅定不移,不為外境之變遷所動搖……”
起初,台下的聽眾們猶如一群迷失在喧囂森林中的小鹿,被周圍的熱鬧景象所吸引,難以專注於阿明法師的宣講。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在談論著家長裏短,有的在議論著城中的新鮮事,心不在焉的模樣仿佛阿明法師的法音隻是這嘈雜背景中的一絲微弱的背景音樂。
但阿明法師不為所動,他的眼神深邃而寧靜,依舊沉穩地講述著佛法的精妙要義。他仿佛進入了一個隻屬於自己和佛法的世界,外界的一切幹擾都與他無關。他講述著佛陀在菩提樹下的覺悟曆程,如何在無數的誘惑與幹擾麵前,保持著堅定的定力,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他的聲音如同一條清澈的溪流,在這喧囂的塵世中緩緩流淌,逐漸滲透進聽眾們的心田。
一位名叫李源的年輕弟子,在法會的一側負責維持秩序。他看著台下混亂的場景,心中不禁有些焦急。他的額頭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時不時地望向阿明法師,眼神中滿是擔憂,生怕這場法會無法順利進行,辜負了師父的期望和眾多信眾的期待。而阿明法師似乎察覺到了他的不安,微微轉過頭,投去一個安撫的眼神。那眼神中飽含著信任與鼓勵,仿佛在告訴李源:“莫慌,一切皆在佛法的因緣之中。”李源感受到了師父的力量,他深吸一口氣,內心漸漸平靜下來,開始專注於自己的職責。他以平和的心態引導著人群,輕聲勸說那些過於喧鬧的人保持安靜,用溫和的態度為迷失方向的信眾指引座位。
在法會的人群中,有一位富商名叫趙啟。他身材圓潤,衣著華麗,眼神中透著精明與世故。他來此並非真心求法,而是聽聞這場法會規模盛大,各界名流雲集,便想趁機結交權貴,拓展自己的生意人脈。他站在台下,與身旁的生意夥伴們高談闊論,談論著生意場上的利益得失,如何在最近的一筆交易中巧取豪奪,如何打壓競爭對手。對阿明法師的宣講置若罔聞,仿佛那法音是從遙遠的天際傳來,與他毫無關係。
阿明法師見狀,心中湧起一股悲憫。他深知這些人被塵世的利益所迷惑,深陷於貪嗔癡的泥沼之中,難以自拔。於是,他在宣講中巧妙地融入了一些關於放下貪嗔癡、不為利益所動的佛法故事。他講述了一位古代的國王,擁有無盡的財富和權力,但卻始終被內心的貪婪和恐懼所驅使,最終在痛苦中度過了一生。而與之相反,一位貧窮的僧人,雖然身無長物,但憑借著堅定的定力和對佛法的虔誠,在簡陋的寺廟中獲得了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趙啟聽著聽著,心中漸漸有了一絲觸動。他開始反思自己在商場上的種種行為,那些為了追求利益而不擇手段的過往,是否真的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但他的生意夥伴卻在一旁嘲笑他,認為他被和尚的話蠱惑,是一種軟弱的表現,會影響他們精心策劃的商業計劃。這讓趙啟陷入了內心的糾葛。一方麵,他感受到了佛法帶來的那一絲清涼與覺醒,另一方麵,他又害怕失去生意夥伴的信任和支持,無法割舍對利益的執著。他的內心如同被兩隻無形的大手拉扯著,痛苦而迷茫。
阿明法師繼續講法,他講述著自己在修行過程中遇到的種種誘惑與挑戰。在深山古寺中,也曾有惡魔化作各種誘人的景象來考驗他的定力。有時是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有時是美若天仙的女子,有時是無上的權力和地位。但他始終堅守本心,不為外界所動。他深知,這些誘惑隻是虛幻的表象,如同鏡花水月,一旦沉迷其中,便會迷失自我,遠離解脫之道。他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許多信眾內心的迷茫。一些原本心浮氣躁的人,開始靜下心來,認真聆聽。他們的眼神中逐漸流露出對佛法的敬畏與向往,仿佛在黑暗中摸索許久後,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
法會結束後,許多信眾圍在阿明法師周圍,請教關於修行定力的方法。阿明法師微笑著一一解答。他告訴信眾們,定力的修煉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過日常的禪定修行,如靜坐冥想,專注於唿吸與內心的覺察。在靜坐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唿吸上,感受氣息的進出,當雜念升起時,不要刻意去驅趕它們,而是要像旁觀者一樣,靜靜地看著它們來來去去,讓內心逐漸迴歸平靜。在生活中,麵對各種誘惑和幹擾時,要時刻保持內心的觀照,不被欲望所驅使。例如,當麵對美食的誘惑時,要思考這種欲望是來自身體的真正需求還是內心的貪念;當與他人發生爭執時,要先冷靜下來,觀察自己的憤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而不是被情緒所控製,做出衝動的行為。
阿明法師還召集弟子們在寺廟的禪堂內進行交流。他坐在蒲團上,周圍環繞著一眾弟子,弟子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師父的崇敬與對佛法的渴望。阿明法師語重心長地對弟子們說:“今日之法會,便是一場對我們定力的嚴峻考驗。在修行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無數如同今日這般的場景,唯有定力如山嶽般穩固,才能在《瑜伽師地論》的修證之途中不斷前進。從最初的‘資糧地’積累善根福德,我們在世間廣行布施,持戒修善,為修行之路奠定基礎;到‘加行地’的精勤修行,通過暖、頂、忍、世第一法的修習,不斷磨礪自己的身心,提升對佛法的領悟;再到如今趨近‘有餘依地’,每一步都離不開定力的支撐。”
他接著說道:“定力如同航海中的燈塔,在茫茫塵世的大海中為我們指引方向。若缺乏定力,我們便會在各種誘惑和幹擾的狂風巨浪中迷失自我,偏離解脫的航道。就如同趙啟施主,他被塵世的利益所蒙蔽,在佛法的智慧之光麵前,雖有短暫的覺醒,卻又因他人的影響而陷入內心的掙紮。這便是定力不足的表現。而我們作為修行者,要以此次法會為契機,深刻反思自身,精進定力的修煉。在日常的修行中,無論是誦經、坐禪還是與信眾交流,都要時刻保持警覺,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幹擾。”
弟子們紛紛點頭,他們在阿明法師的教導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定力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他們迴想起自己在修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因為定力不夠而產生的煩惱和困惑,如今都有了清晰的答案。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更高修行境界的渴望與追求,仿佛看到了自己在佛法的指引下,一步步跨越修行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向著解脫與證悟的彼岸奮勇前行。
年輕弟子李源站起身來,恭敬地向阿明法師行禮後說道:“師父,弟子今日在法會中深刻體會到了定力的力量。起初,弟子被台下的混亂所困擾,心中焦慮不安,但看到師父您如如不動的神態,弟子深受觸動。在今後的修行中,弟子定當以師父為榜樣,努力修煉定力,不被外界所擾。”
其他弟子也紛紛表示讚同,他們分享著自己在法會中的感悟和對定力修煉的決心。有的弟子說要增加靜坐冥想的時間,有的弟子說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時刻觀照內心的起心動念。
阿明法師看著弟子們的成長與覺悟,心中感到無比欣慰。他知道,弟子們在修行的道路上正在穩步前進,每一次的考驗都是他們成長的機遇。他鼓勵弟子們道:“甚好,徒兒們。修行之路雖充滿艱辛,但隻要我們心懷堅定的信念,持之以恆地修煉定力,必能在這紛擾的世間,堅守佛法的正道,度化更多的有緣眾生。讓我們攜手共進,在《瑜伽師地論》的智慧指引下,不斷探索修行的真諦,向著更高的境界攀升。”
在這一場盛大的法會之後,阿明法師和他的弟子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更深的領悟,繼續在修行與度化眾生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他們深知,前方還有無數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隻要定力不失,佛法的智慧之光便會永遠照亮他們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