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隨便練練
洪荒:重生棋盤山小神靈 作者:薛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40章 隨便練練
帶著困惑返迴洪荒大陸後,眼前的場景令他不禁感歎:曾經的花果山依然是那片靈山勝境,不僅依舊繁華熱鬧,還發展成了一個繁榮的妖國,孫悟空自然是這妖怪國度的君主。不過奇怪的是這裏似乎沒有發生什麽大規模的爭鬥事件,甚至那些傳統的喪葬儀式也被引入到了這妖國之中。
“哎喲,大王啊,今天改這個,明天改那個,這樣可不成規矩!”一位老神仙模樣的太上元尊愁容滿麵地說著,天帝指派其教導悟空禮儀規範本以為是份輕鬆的任務,卻未曾料到會遇上如此棘手的問題。
孫悟空顯然被諸多新規定搞得很是頭疼,“哼!老孫我本來隻是一時不舒服見不得百姓哭泣。”
最終還是太上元尊耐心勸解,“您得稱唿自重啊…”話雖如此,他又不敢過多言語以免觸怒對方,畢竟不久前還有一位年輕公子因為一句話就被這石頭娃娃一掌打死,幸好最後有聖人出手才挽迴性命。
迴想起這些往事,太上元尊又想起那次自己因阻止孫悟空上界賠禮而導致南天門損毀之事,雖然最終得以和平解決,但這過程著實不易。
林夜適時出現,太上元尊連忙下拜,而他對這石猴的態度更多是寵溺和戲謔,“你這個家夥真是調皮搗蛋呢,居然讓這小小的妖國弄得這麽熱鬧。”盡管口中責備,卻笑眯了雙眼。
金烏星君渾身冷汗直冒,心中暗驚:道祖李滄海竟然就站在旁邊!什麽時候來的?是不是一直在?果然,這樣的強者遠超自己能理解的境界。
李滄海輕歎一聲,窺見了金烏星君的心思,搖頭苦笑,揮袖將他送出了此處。他方才聽取了金烏星君的內心聲音,明白了這段時間以來石妖所作之事。孫悟空若能安靜下來,那還是那個桀驁不馴的齊天大聖嗎?
金烏星君眨眼間已出現在南天門之外!被石妖砸壞的南天門竟在一股玄妙力量的作用下迅速複原,仿佛時間倒流,瞬間恢複如初。這是道祖的手筆!是李滄海!
金烏星君恍然大悟。“按照原先的安排,按部就班進行取經之事吧,我會親自經曆這一番變故,你們辛苦費不會少的。”
李滄海話音剛落便消失不見,金烏星君則倍感釋然。總算遠離那位麻煩的人物了!急忙爬起,直奔淩霄寶殿。隻是因上次孫悟空治傷時下手太重,留下了一瘸一拐的毛病。至於為何受傷,是因為勸說石妖修行,卻不料受到餘波波及。
花果山水簾洞中,石妖驚喜地望著來者,立刻丟下了往日的慵懶姿態,匆忙行了個不倫不類的禮:“悟空見過師尊!”
李滄海笑了笑:“不想學禮儀就算了,這樣不倫不類也不像話。你是想向我請教修煉吧?”
“俺……修為淺薄,哪裏敢與師尊切磋。”孫悟空趕緊挺直身子,憨笑了一下,“師父這次來,我沒準備什麽。這裏有顆我藏了很久的好桃子,請師尊嚐嚐。”
隻見盤子裏擺著幾個蟠桃,一看就是頂級品質。
“你還挺用心。”李滄海接過蟠桃放入儲物袋中,“你拿走天庭的桃子,他們會知道嗎?”
不等迴答,李滄海已從他驚訝的眼神裏找到了答案。
“既然拿了別人的東西,就得還以迴報。”說完隨手給了孫悟空一件法寶,這對他來說隻是舉手之勞,畢竟隨便拿件東西都比蟠桃強多了。
“弟子遵命!師父這次會待多久?”孫悟空試探問道。實際上自從李滄海離開已有六百三十一年又十一月零七天,時間清晰得讓孫悟空牢記於心。他出生時第一次見到的人就是李滄海,不僅教授修煉法門,還指導是非善惡,雖非生身父母卻勝似親生。雖然有猴群為伴,仍常感到孤獨難耐,這段日子一天天熬過,不像那些人動輒幾百年閉關歲月。
“對了,人間那邊師父不是也在考核徒弟功課嗎?這是弟子應做的!”
接著,他又詳細述說自己修行進展和遇到的各種事——比如東海龍王等有趣的人和事。
講述三天三夜過去了,孫悟空還小心翼翼遞上幾十本凡書給李滄海。盡管不知師傅想法如何,但也學其他師門的做法呈上了。三天三夜裏,師傅聽得津津有味,令他自己頗為不好意思。
“師父餓不餓啊?我這還有好吃的東西可以準備給您。”李滄海微笑著翻開手中的書籍瀏覽著,沒想到這些書竟是徒弟親手寫成。文字豪放灑脫卻圓潤柔美,每一筆都蘊含深意,顯然用功甚多。這猴子性情急躁卻能把書法練至此般造詣,實屬難得。
“你學劍法了?”林海明知故問。
“嗯……隨便練練。”孫悟空迴應道。
“你喜歡棍棒更合適吧,夠沉重才能使得順手。”李滄海解釋道,並思考今後為徒兒尋些法寶。他也猜到孫悟空練劍或許是為迎合自己的要求。
“師門傳承裏的各種神通,直到混沌境都有覆蓋,應對戰事足夠。”因此無需特意學習劍法,但他也不會反對徒弟的興趣愛好。
“此行短暫,你不久將遇劫難。待你曆盡磨難,就跟在我身邊。”
聽到能隨師行動,孫悟空兩眼放光。取經之事其實早就耳熟能詳,隻不過一心盼著師父迴來才一直未答應西行請求。
“師父是說取經之旅?簡簡單單的事罷了,半天即可辦妥!” 然而聽到須曆八十一難的囑咐,他才意識到其中真義,默默記在心底並堅決遵守。日後,其他人也得求著齊天大聖快
在遙遠的時代,一場意想不到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頂級戰鬥力的削減,而是修行的基礎被動搖了。盡管聖人依舊高高在上,不受波及,然而廣大的眾生卻已被西方教全麵影響。一個方麵缺少高層強者支撐,另一方麵又失去了穩固的基礎,這種局麵讓他們如同水上浮萍,前途未卜。
然而,按照天定的規則,原本情況下天道、地道、人道還未全部顯現其作用。從未來的角度看,佛教傳入東土意味著根基建構的爭奪,最終會導致空出的聖人之位落入佛教手中,這才是真正的量劫象征。
帶著困惑返迴洪荒大陸後,眼前的場景令他不禁感歎:曾經的花果山依然是那片靈山勝境,不僅依舊繁華熱鬧,還發展成了一個繁榮的妖國,孫悟空自然是這妖怪國度的君主。不過奇怪的是這裏似乎沒有發生什麽大規模的爭鬥事件,甚至那些傳統的喪葬儀式也被引入到了這妖國之中。
“哎喲,大王啊,今天改這個,明天改那個,這樣可不成規矩!”一位老神仙模樣的太上元尊愁容滿麵地說著,天帝指派其教導悟空禮儀規範本以為是份輕鬆的任務,卻未曾料到會遇上如此棘手的問題。
孫悟空顯然被諸多新規定搞得很是頭疼,“哼!老孫我本來隻是一時不舒服見不得百姓哭泣。”
最終還是太上元尊耐心勸解,“您得稱唿自重啊…”話雖如此,他又不敢過多言語以免觸怒對方,畢竟不久前還有一位年輕公子因為一句話就被這石頭娃娃一掌打死,幸好最後有聖人出手才挽迴性命。
迴想起這些往事,太上元尊又想起那次自己因阻止孫悟空上界賠禮而導致南天門損毀之事,雖然最終得以和平解決,但這過程著實不易。
林夜適時出現,太上元尊連忙下拜,而他對這石猴的態度更多是寵溺和戲謔,“你這個家夥真是調皮搗蛋呢,居然讓這小小的妖國弄得這麽熱鬧。”盡管口中責備,卻笑眯了雙眼。
金烏星君渾身冷汗直冒,心中暗驚:道祖李滄海竟然就站在旁邊!什麽時候來的?是不是一直在?果然,這樣的強者遠超自己能理解的境界。
李滄海輕歎一聲,窺見了金烏星君的心思,搖頭苦笑,揮袖將他送出了此處。他方才聽取了金烏星君的內心聲音,明白了這段時間以來石妖所作之事。孫悟空若能安靜下來,那還是那個桀驁不馴的齊天大聖嗎?
金烏星君眨眼間已出現在南天門之外!被石妖砸壞的南天門竟在一股玄妙力量的作用下迅速複原,仿佛時間倒流,瞬間恢複如初。這是道祖的手筆!是李滄海!
金烏星君恍然大悟。“按照原先的安排,按部就班進行取經之事吧,我會親自經曆這一番變故,你們辛苦費不會少的。”
李滄海話音剛落便消失不見,金烏星君則倍感釋然。總算遠離那位麻煩的人物了!急忙爬起,直奔淩霄寶殿。隻是因上次孫悟空治傷時下手太重,留下了一瘸一拐的毛病。至於為何受傷,是因為勸說石妖修行,卻不料受到餘波波及。
花果山水簾洞中,石妖驚喜地望著來者,立刻丟下了往日的慵懶姿態,匆忙行了個不倫不類的禮:“悟空見過師尊!”
李滄海笑了笑:“不想學禮儀就算了,這樣不倫不類也不像話。你是想向我請教修煉吧?”
“俺……修為淺薄,哪裏敢與師尊切磋。”孫悟空趕緊挺直身子,憨笑了一下,“師父這次來,我沒準備什麽。這裏有顆我藏了很久的好桃子,請師尊嚐嚐。”
隻見盤子裏擺著幾個蟠桃,一看就是頂級品質。
“你還挺用心。”李滄海接過蟠桃放入儲物袋中,“你拿走天庭的桃子,他們會知道嗎?”
不等迴答,李滄海已從他驚訝的眼神裏找到了答案。
“既然拿了別人的東西,就得還以迴報。”說完隨手給了孫悟空一件法寶,這對他來說隻是舉手之勞,畢竟隨便拿件東西都比蟠桃強多了。
“弟子遵命!師父這次會待多久?”孫悟空試探問道。實際上自從李滄海離開已有六百三十一年又十一月零七天,時間清晰得讓孫悟空牢記於心。他出生時第一次見到的人就是李滄海,不僅教授修煉法門,還指導是非善惡,雖非生身父母卻勝似親生。雖然有猴群為伴,仍常感到孤獨難耐,這段日子一天天熬過,不像那些人動輒幾百年閉關歲月。
“對了,人間那邊師父不是也在考核徒弟功課嗎?這是弟子應做的!”
接著,他又詳細述說自己修行進展和遇到的各種事——比如東海龍王等有趣的人和事。
講述三天三夜過去了,孫悟空還小心翼翼遞上幾十本凡書給李滄海。盡管不知師傅想法如何,但也學其他師門的做法呈上了。三天三夜裏,師傅聽得津津有味,令他自己頗為不好意思。
“師父餓不餓啊?我這還有好吃的東西可以準備給您。”李滄海微笑著翻開手中的書籍瀏覽著,沒想到這些書竟是徒弟親手寫成。文字豪放灑脫卻圓潤柔美,每一筆都蘊含深意,顯然用功甚多。這猴子性情急躁卻能把書法練至此般造詣,實屬難得。
“你學劍法了?”林海明知故問。
“嗯……隨便練練。”孫悟空迴應道。
“你喜歡棍棒更合適吧,夠沉重才能使得順手。”李滄海解釋道,並思考今後為徒兒尋些法寶。他也猜到孫悟空練劍或許是為迎合自己的要求。
“師門傳承裏的各種神通,直到混沌境都有覆蓋,應對戰事足夠。”因此無需特意學習劍法,但他也不會反對徒弟的興趣愛好。
“此行短暫,你不久將遇劫難。待你曆盡磨難,就跟在我身邊。”
聽到能隨師行動,孫悟空兩眼放光。取經之事其實早就耳熟能詳,隻不過一心盼著師父迴來才一直未答應西行請求。
“師父是說取經之旅?簡簡單單的事罷了,半天即可辦妥!” 然而聽到須曆八十一難的囑咐,他才意識到其中真義,默默記在心底並堅決遵守。日後,其他人也得求著齊天大聖快
在遙遠的時代,一場意想不到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頂級戰鬥力的削減,而是修行的基礎被動搖了。盡管聖人依舊高高在上,不受波及,然而廣大的眾生卻已被西方教全麵影響。一個方麵缺少高層強者支撐,另一方麵又失去了穩固的基礎,這種局麵讓他們如同水上浮萍,前途未卜。
然而,按照天定的規則,原本情況下天道、地道、人道還未全部顯現其作用。從未來的角度看,佛教傳入東土意味著根基建構的爭奪,最終會導致空出的聖人之位落入佛教手中,這才是真正的量劫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