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聲喊出來,兩人都愣住了。
甚至於,楊誌安震驚得比皇帝更為厲害,他明明沒想過要喊這一句,可不知為何,嘴巴像是不受控製一般,兩個字就這樣脫口而出。
好半天過去,皇帝才反應過來,應了一句,眼中泛出淚花,而楊誌安在緩過神來後,便逃也似的起身退出了寢殿去,直到到了殿外麵,才驀地鬆了一口氣。
良久,皇帝才感慨道:“有生之年還能聽到這孩子喊一聲父皇,朕便是死,也無憾了。”
楊誌安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風雪漸漸停了,太陽從雲層中露出半個頭來,稀薄的陽光照耀在地上,給予這個寒冷的天一點溫暖。
他還沒從方才的震撼中緩過神來,直直地立在石階上發愣,直到有人拍了一下肩膀,才恍然迴神。
“誌安,你還好麽?”顧知夏關切地看著他,有些擔憂。
楊誌安搖搖頭:“我沒事,咱們走吧。”
顧知夏迴頭望了寢殿一眼,任由楊誌安牽著手,離開了寢宮。
一路上,因為各有心事,心情沉重,兩人都沒有說話。
直到到了車廂裏,顧知夏才忍不住問:“皇上是不是跟你提了入冊皇籍的事?”
“你怎麽知道?”楊誌安還有些迷糊,隨口便問。
“我看你的神色就猜得到啊,你這個樣子,恍恍惚惚的,定然是心裏藏著事了。”顧知夏笑了笑,又問:“你怎麽迴應的?”
楊誌安如實答道:“我沒有答應。”
想來也是了,以楊誌安的性情,是不會做什麽皇子王爺的,對那皇位更是不感興趣,多半是不會答應皇帝的請求,而她,打心底裏也不希望他答應。
一來,樹大招風,現今隻是個臣子都招人妒很至斯,要是多出一重皇室身份來,那些人豈不是會更加眼紅?
二來,權臣本來就不好做,身上流著皇室之血的權臣就更不好做,一不小心就會被人說有覬覦皇位之心,小皇帝想不忌憚都不行,待來日小皇帝羽翼豐滿,首先鏟除的就會是他們。
就算是為了留條後路,也該盡量保持低調。
“我看皇上的樣子,看來也就這幾天的事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楊誌安微微挑眉,勉強扯開嘴角,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你難道不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嗎?”
顧知夏道:“我跟你不同,我跟皇上隻有君臣情分,而你和他卻還有父子親情,你比我更難割舍。”
“沒有的事,於我而言,他也一樣不過是君王而已,沒什麽難割舍的。”楊誌安撇開視線,側首望向窗外,似乎是刻意躲開顧知夏的視線。
顧知夏忍不住搖搖頭:“你啊,你就嘴硬吧,方才出來時,眼睛都是紅的,顯然是看見皇上即將離世,傷心所致。”
頓了頓,他忽然又說:“誌安,皇上雖然未曾對你盡過父親之責,但這些年處處維護你,提攜你,也算掏心掏肺,仁至義盡了,況且,當年你流落民間,乃是被奸人所害,並非皇上拋棄,其實他也是受害者,此事並不能怪他的,現如今他都是要走的人了,你便與他私下裏父子相認,也算了結老人家一個心願,有何不可呢?”
楊誌安迴過頭來,看了她好半晌,嘴唇蠕動,卻沒組織出一句話來。
其實並不是他不願意跟皇帝父子相認,隻是他以臣下的身份在皇帝麵前自處慣了,幾年來一直迴避這個事實,挺尷尬的,就方才喚了一聲父皇,還把他自己給嚇得急忙逃離現場,要他麵對麵跟皇帝以父子身份相處,著實太難為他。
他沒有說話,顧知夏便也未再多言,有些事,提點一下便行了,無需說多。
翌日,皇帝便下旨,著丞相張顯與兵部尚書楊誌安共同代理朝政,其他文武輔佐之,這一下在朝堂上掀起一陣波瀾。
滿朝文武都預料到皇上即將駕崩,這幾日心裏皆是不安,各自都打著算盤,多數人都選擇抓緊時間攀附楊誌安和張顯兩人,還想方設法地討好小太子,為今後的仕途鋪路。
但有一小部分人沒有任何作為,也不知是不屑做這種趨炎附勢的勾當呢,還是另有打算。
又是幾日後,楊誌安再一次被召進了皇宮,這次與他一起的,還有另外兩人——丞相張顯,以及大將軍司徒禮。
他們三人,便是皇帝選好的托孤之臣了。
寢殿裏,小太子跪在窗前,縮著小身子,肩膀一顫一顫的,眼眶紅腫著,淚痕猶在,皇後便就在身旁跪坐著,麵色白得沒有一點血色,雙眼睜著,卻沒有一絲表情,似乎是木然了。
後麵跪著一群妃嬪和公主,也都在嗚嗚抽泣,隻是不知這哭聲裏幾分真幾分假。
楊誌安年紀和官爵都是最低的,因此站在最後,跟著丞相和大將軍緩步走進,到床邊不遠處時,跪倒在地。
“參見皇上。”
皇帝艱難地睜開眼睛,看了過來,他的目光先是落在楊誌安身上,但在見到他眼裏的水光時,立即又挪開,轉而看向另外兩人。
“幾位愛卿都來了,朕的時間不多了,便與你們長話短說了吧。”
“皇上……”幾人露出悲痛的神情,不禁潸然淚下。
皇帝道:“幾位愛卿都是我大榮的股肱之臣,中流砥柱,多年來為國家嘔心瀝血,日夜操勞,尤其是丞相與大將軍,你們乃是兩朝的老臣了,爾等的功勞,比朕還大的多,著實辛苦你們了。”
幾人惶恐地磕了數個頭,連忙道不敢。
“為皇上分憂,臣等不敢言苦。”
這隻是客套話,皇帝自然明白,畢竟誰不苦呢?誰心裏都苦,但都不好說出口,尤其在這個時候。
“朕就要走了,太子還小,什麽都不懂,日後還要多勞幾位愛卿輔佐和指導,一切就拜托你們了,隻盼你們能君臣和睦,共創大業,隻要大榮繁榮昌盛,越來越強,朕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三人紛紛頷首,堅定道:“臣等定當不辜負皇上所托。”
皇帝喘了幾口氣,又道:“太子年紀小,有些頑劣,以後你們需費心,多多教導,若有行為不當,決策不妥,德行有虧之時,爾等需及時提出,並引導改正,無需顧念什麽君臣之禮。”
說著,他抬抬手,喚了小太子一聲。
小太子抹抹眼淚,膝行過去,握住他瘦骨嶙峋的手,啞聲喚道:“父皇。”
“父皇走後,你要把這三位愛卿當做父親和老師般敬重,凡有事不懂,便可都去詢問,莫要自作主張,壞了大事,明白嗎?”
“是,兒臣記住了。”小太子哽咽道,可此時的他隻想父皇不要死,哪裏有心思去聽父親的話?不過是為寬他的心,隨口一答罷了。
說了這麽久的話,皇帝已是累極了,躺在被窩裏,張眼望著床帳,隻覺眼皮越來越重,氣息越發不穩,已是快要支撐不住。
所幸該交代的,都已經交代,再沒什麽要說了。
“你們都下去吧,朕要好好休息一下,”他緩慢地閉上眼睛,嘴裏又念了一句:“皇後留下。”
於是乎,一眾妃嬪們帶著公主們退出了寢殿,楊誌安與張顯、司徒禮二人也跟著離去,殿內很快便隻剩下皇後與皇帝兩人,安靜至極。
皇後這時才眨了眨眼睛,起身到床邊坐下,輕握皇帝的手,卻沒有說話,隻是一個勁地掉眼淚。
她本以為自己的眼睛早已幹涸,卻沒曾想,到了最後關頭,還是淚如泉湧。
皇帝睜眼看她,愣是擠出一絲笑來,氣若遊絲道:“我要走了,留你一人在世上,真是對不起,迴想這一生,朕什麽都沒有做成,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娶了你這麽個好皇後,若非有你在身邊一直支持我,提點我,我還不知要多走多少錯路彎路呢,可是我,卻辜負了你啊。”
他也隻有在皇後麵前時,才會以“我”自稱。
皇後勉力扯開一個笑容,含淚道:“皇上別這麽說,你是個皇帝,你的存在,是大榮之福,也是大榮百姓之福,能與你做幾十年的夫妻,更是臣妾的福氣,皇上沒有辜負臣妾,從來都沒有,哪怕你我曾有過分歧,發生過誤會,但臣妾從未怪過你。”
“你不怪朕,朕就放心了,”皇帝舒展眉頭,露出了欣慰的笑,閉上眼,口齒卻漸漸含糊起來,“朕去了地下,首先要跟列祖列宗請罪,朕無能,沒有將大榮發展壯大,反而數度遭遇外敵入侵,蒙受羞辱,朕,朕對不,對不住……”
後麵聲音越來越小,小到壓根聽不見,慢慢地,嘴也閉合,再不翕動,皇後知道,他太累了,需要休息,隻默默地看著,也不喊也不哭,靜靜陪在床邊。
元月初九,大榮皇帝駕崩,舉國哀慟,半月後,葬於南山皇陵。
先帝已長眠,百官開始籌備新帝登基事宜,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甚至於,楊誌安震驚得比皇帝更為厲害,他明明沒想過要喊這一句,可不知為何,嘴巴像是不受控製一般,兩個字就這樣脫口而出。
好半天過去,皇帝才反應過來,應了一句,眼中泛出淚花,而楊誌安在緩過神來後,便逃也似的起身退出了寢殿去,直到到了殿外麵,才驀地鬆了一口氣。
良久,皇帝才感慨道:“有生之年還能聽到這孩子喊一聲父皇,朕便是死,也無憾了。”
楊誌安出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風雪漸漸停了,太陽從雲層中露出半個頭來,稀薄的陽光照耀在地上,給予這個寒冷的天一點溫暖。
他還沒從方才的震撼中緩過神來,直直地立在石階上發愣,直到有人拍了一下肩膀,才恍然迴神。
“誌安,你還好麽?”顧知夏關切地看著他,有些擔憂。
楊誌安搖搖頭:“我沒事,咱們走吧。”
顧知夏迴頭望了寢殿一眼,任由楊誌安牽著手,離開了寢宮。
一路上,因為各有心事,心情沉重,兩人都沒有說話。
直到到了車廂裏,顧知夏才忍不住問:“皇上是不是跟你提了入冊皇籍的事?”
“你怎麽知道?”楊誌安還有些迷糊,隨口便問。
“我看你的神色就猜得到啊,你這個樣子,恍恍惚惚的,定然是心裏藏著事了。”顧知夏笑了笑,又問:“你怎麽迴應的?”
楊誌安如實答道:“我沒有答應。”
想來也是了,以楊誌安的性情,是不會做什麽皇子王爺的,對那皇位更是不感興趣,多半是不會答應皇帝的請求,而她,打心底裏也不希望他答應。
一來,樹大招風,現今隻是個臣子都招人妒很至斯,要是多出一重皇室身份來,那些人豈不是會更加眼紅?
二來,權臣本來就不好做,身上流著皇室之血的權臣就更不好做,一不小心就會被人說有覬覦皇位之心,小皇帝想不忌憚都不行,待來日小皇帝羽翼豐滿,首先鏟除的就會是他們。
就算是為了留條後路,也該盡量保持低調。
“我看皇上的樣子,看來也就這幾天的事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楊誌安微微挑眉,勉強扯開嘴角,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你難道不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嗎?”
顧知夏道:“我跟你不同,我跟皇上隻有君臣情分,而你和他卻還有父子親情,你比我更難割舍。”
“沒有的事,於我而言,他也一樣不過是君王而已,沒什麽難割舍的。”楊誌安撇開視線,側首望向窗外,似乎是刻意躲開顧知夏的視線。
顧知夏忍不住搖搖頭:“你啊,你就嘴硬吧,方才出來時,眼睛都是紅的,顯然是看見皇上即將離世,傷心所致。”
頓了頓,他忽然又說:“誌安,皇上雖然未曾對你盡過父親之責,但這些年處處維護你,提攜你,也算掏心掏肺,仁至義盡了,況且,當年你流落民間,乃是被奸人所害,並非皇上拋棄,其實他也是受害者,此事並不能怪他的,現如今他都是要走的人了,你便與他私下裏父子相認,也算了結老人家一個心願,有何不可呢?”
楊誌安迴過頭來,看了她好半晌,嘴唇蠕動,卻沒組織出一句話來。
其實並不是他不願意跟皇帝父子相認,隻是他以臣下的身份在皇帝麵前自處慣了,幾年來一直迴避這個事實,挺尷尬的,就方才喚了一聲父皇,還把他自己給嚇得急忙逃離現場,要他麵對麵跟皇帝以父子身份相處,著實太難為他。
他沒有說話,顧知夏便也未再多言,有些事,提點一下便行了,無需說多。
翌日,皇帝便下旨,著丞相張顯與兵部尚書楊誌安共同代理朝政,其他文武輔佐之,這一下在朝堂上掀起一陣波瀾。
滿朝文武都預料到皇上即將駕崩,這幾日心裏皆是不安,各自都打著算盤,多數人都選擇抓緊時間攀附楊誌安和張顯兩人,還想方設法地討好小太子,為今後的仕途鋪路。
但有一小部分人沒有任何作為,也不知是不屑做這種趨炎附勢的勾當呢,還是另有打算。
又是幾日後,楊誌安再一次被召進了皇宮,這次與他一起的,還有另外兩人——丞相張顯,以及大將軍司徒禮。
他們三人,便是皇帝選好的托孤之臣了。
寢殿裏,小太子跪在窗前,縮著小身子,肩膀一顫一顫的,眼眶紅腫著,淚痕猶在,皇後便就在身旁跪坐著,麵色白得沒有一點血色,雙眼睜著,卻沒有一絲表情,似乎是木然了。
後麵跪著一群妃嬪和公主,也都在嗚嗚抽泣,隻是不知這哭聲裏幾分真幾分假。
楊誌安年紀和官爵都是最低的,因此站在最後,跟著丞相和大將軍緩步走進,到床邊不遠處時,跪倒在地。
“參見皇上。”
皇帝艱難地睜開眼睛,看了過來,他的目光先是落在楊誌安身上,但在見到他眼裏的水光時,立即又挪開,轉而看向另外兩人。
“幾位愛卿都來了,朕的時間不多了,便與你們長話短說了吧。”
“皇上……”幾人露出悲痛的神情,不禁潸然淚下。
皇帝道:“幾位愛卿都是我大榮的股肱之臣,中流砥柱,多年來為國家嘔心瀝血,日夜操勞,尤其是丞相與大將軍,你們乃是兩朝的老臣了,爾等的功勞,比朕還大的多,著實辛苦你們了。”
幾人惶恐地磕了數個頭,連忙道不敢。
“為皇上分憂,臣等不敢言苦。”
這隻是客套話,皇帝自然明白,畢竟誰不苦呢?誰心裏都苦,但都不好說出口,尤其在這個時候。
“朕就要走了,太子還小,什麽都不懂,日後還要多勞幾位愛卿輔佐和指導,一切就拜托你們了,隻盼你們能君臣和睦,共創大業,隻要大榮繁榮昌盛,越來越強,朕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三人紛紛頷首,堅定道:“臣等定當不辜負皇上所托。”
皇帝喘了幾口氣,又道:“太子年紀小,有些頑劣,以後你們需費心,多多教導,若有行為不當,決策不妥,德行有虧之時,爾等需及時提出,並引導改正,無需顧念什麽君臣之禮。”
說著,他抬抬手,喚了小太子一聲。
小太子抹抹眼淚,膝行過去,握住他瘦骨嶙峋的手,啞聲喚道:“父皇。”
“父皇走後,你要把這三位愛卿當做父親和老師般敬重,凡有事不懂,便可都去詢問,莫要自作主張,壞了大事,明白嗎?”
“是,兒臣記住了。”小太子哽咽道,可此時的他隻想父皇不要死,哪裏有心思去聽父親的話?不過是為寬他的心,隨口一答罷了。
說了這麽久的話,皇帝已是累極了,躺在被窩裏,張眼望著床帳,隻覺眼皮越來越重,氣息越發不穩,已是快要支撐不住。
所幸該交代的,都已經交代,再沒什麽要說了。
“你們都下去吧,朕要好好休息一下,”他緩慢地閉上眼睛,嘴裏又念了一句:“皇後留下。”
於是乎,一眾妃嬪們帶著公主們退出了寢殿,楊誌安與張顯、司徒禮二人也跟著離去,殿內很快便隻剩下皇後與皇帝兩人,安靜至極。
皇後這時才眨了眨眼睛,起身到床邊坐下,輕握皇帝的手,卻沒有說話,隻是一個勁地掉眼淚。
她本以為自己的眼睛早已幹涸,卻沒曾想,到了最後關頭,還是淚如泉湧。
皇帝睜眼看她,愣是擠出一絲笑來,氣若遊絲道:“我要走了,留你一人在世上,真是對不起,迴想這一生,朕什麽都沒有做成,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娶了你這麽個好皇後,若非有你在身邊一直支持我,提點我,我還不知要多走多少錯路彎路呢,可是我,卻辜負了你啊。”
他也隻有在皇後麵前時,才會以“我”自稱。
皇後勉力扯開一個笑容,含淚道:“皇上別這麽說,你是個皇帝,你的存在,是大榮之福,也是大榮百姓之福,能與你做幾十年的夫妻,更是臣妾的福氣,皇上沒有辜負臣妾,從來都沒有,哪怕你我曾有過分歧,發生過誤會,但臣妾從未怪過你。”
“你不怪朕,朕就放心了,”皇帝舒展眉頭,露出了欣慰的笑,閉上眼,口齒卻漸漸含糊起來,“朕去了地下,首先要跟列祖列宗請罪,朕無能,沒有將大榮發展壯大,反而數度遭遇外敵入侵,蒙受羞辱,朕,朕對不,對不住……”
後麵聲音越來越小,小到壓根聽不見,慢慢地,嘴也閉合,再不翕動,皇後知道,他太累了,需要休息,隻默默地看著,也不喊也不哭,靜靜陪在床邊。
元月初九,大榮皇帝駕崩,舉國哀慟,半月後,葬於南山皇陵。
先帝已長眠,百官開始籌備新帝登基事宜,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