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知夏做的蛋糕獲得了一家人的一致好評,就連楊大郎媳婦和楊二郎媳婦也過來湊熱鬧。
楊二郎媳婦興奮地圍著顧知夏做的蛋糕轉圈,“弟妹手藝真好,若是能多做一些,咱們也開一個糕點鋪子,指定勝過咱們鎮上最好的糕點鋪子……”
楊二郎媳婦話還沒說完,就被楊張氏白了一眼,“你以為這糕點這麽好做呢,你弟妹在廚房搗鼓了一下午奶油,也就做了這麽一點,還想開糕點鋪子,你是想累死你弟妹不成?”
楊二郎媳婦被楊張氏說得一愣一愣的,沒敢吭聲。
倒是顧知夏道:“二嫂說起這個我也正想說呢,今日我帶了一些沒上奶油的蛋糕出去賣,客人都非常喜歡,生意火爆得不亞於麥芽糖。
我就尋思著,要不然我們就像二嫂說的,在鎮上租個鋪子賣蛋糕吧,這家裏總不能靠您和爹種地撐著,總要有點營生。”
“可是……”
楊張氏想說,你不是有白鶴樓的分紅嗎?
一看楊大郎媳婦個楊二郎媳婦在這兒,楊張氏轉了話頭,道:“可是這奶油這般難做,你一個人怎麽行呢?”
顧知夏道:“關於這個問題我已經想過了,我可以請大嫂和二嫂幫忙,實在不行還可以請人幫忙做工呢。”
“這請人能行嗎?”楊張氏有些遲疑,這年頭大家夥兒都奉信家庭工坊,不相信外人。
事實上,楊張氏不止是不相信外人,她連自己的兩個兒媳婦都不相信。
顧知夏也明白楊張氏的顧慮,笑道:“能行的,您看鎮上的那些酒樓,不都有小二和跑堂的嗎?”
“這……”楊張氏還有這遲疑。
這不一樣的,跑堂和小二那是賣苦力的,別人學不去。
可自家兒媳婦這個若是被人學了去該怎麽好?
“您看,要不這樣,咱們先在村子裏招人怎麽樣?”
顧知夏也知道要讓楊張氏一下子接受是不可能的,因此隻能換一種方式。
“那行吧……”好歹是相處了這麽幾十年的鄉親們,哪些人靠譜,哪些人心思不正她也知道。
反正一個小兒媳婦要做的事她也攔不住,楊張氏在心裏估摸著,這三郎媳婦恐怕早有開鋪子的心思,這會兒隻是借老二媳婦的嘴說出來罷了。
既然攔也攔不住,楊張氏隻好同意了,左右她幫忙看著點就是了,可不能讓小兒媳婦被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欺騙了去。
這般想著,楊張氏目光淩厲地看向自己另外兩個兒媳婦。
楊大郎媳婦哥楊二郎媳婦被自家婆婆看得一個哆嗦。
她們什麽都沒有做啊,婆婆咋又用這樣的眼神看她們呢?
楊張氏無視兩個兒媳婦委屈的眼神,直接將她們轟了出去。
得到楊張氏的首肯,第二天就去看了鋪子。
其實楊張氏猜得沒有錯,她早就有開鋪子的想法,因此也一直留意著哪裏有空閑的店麵。
再加上之前賣麥芽糖方子得了一筆錢,資金也充足。
因此,顧知夏很快就租好了店麵。
顧知夏租的店麵之前也是賣糕點的,因此也不用改動太大,重新粉刷過後就能用。
店麵的事情解決好了,下來就是招人了。
按照楊張氏的意思,既然要招人做工,那家裏廚房肯定是容不下這麽多人的,不如就把屋子後麵那塊地圈出來,建一個小型作坊。
顧知夏聞言,盤算了一下自己手裏頭的銀子,點點頭,“那我明日便去找瓦泥匠。”
說到做到,顧知夏的行動速度很快,沒幾天就找好了瓦泥匠開始建作坊。
這左鄰右舍的見楊家居然在蓋房子,紛紛湊過來打探消息,“老嫂子,你家這是幹啥呢?”
楊張氏擺著手與人打哈哈,“也沒啥,就是我家老三媳婦在鎮上賣糕點。生意太好了就想開個鋪子,這會兒正建作坊呢,建好了要在村裏招工,做糕點到鎮上去賣呢。”
啥?
楊家老三媳婦要在村裏建作坊,建好了以後還會在村子裏直接聘人做工!
這可是個大消息啊!
鄰居聽了這話,當即地裏也不去了,直接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與自己相熟的人。
這會兒正是下地的時候,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很快整個村子裏的人就都知道了,楊家老三媳婦要在村裏建作坊了!
很多村民當即活也不幹了,直接扛著鋤頭鐵鍬跟在後麵,隊伍越發壯大,到最後幾乎是整個村子的人都跟著來了。
就連小孩子都圍繞在周圍跑跑鬧鬧。
楊家所在的青山村不算大,百來戶人家,一千多個人,村子坐落的位置,依山傍水,風景極好。
在村子周邊有無數空地可以用來建作坊,楊家屋後麵便是一塊,用來建小作坊足夠了。
以後就算要擴建這個地方還能往外延伸,而且離河也近,用水也方便。
自從知道楊家要建作坊,楊家幾乎每天都門庭若市。
盡管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村子,但是村民們依舊忍不住尋上門。
想從楊家人口中再次確認,並且表示感謝。
短短的幾天功夫,光是村民們送上的雞蛋,都堆了好幾籃子。
除此之外還有送菜的,送自家烙的大餅的,甚至還有送柴火的。
淳樸的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喜悅與感激之情。
楊家的作坊會在村裏招工,這對村裏的人來說就是給了他們另一條養家糊口的門路。
而這門路,是楊家,楊家老三媳婦帶來的。
因此,這導致了顧知夏每次出去都能收獲村民們熱情滿滿的注目禮。
眼看著楊家屋後麵的那塊地一點點的規劃出模樣,青山村的人每一天都洋溢著幸福的希望。
與之相反的是,顧家所在村子氣氛卻持續低迷。
顧家村的村長顧才已經在家裏蹲了幾天了,臉色陰沉。
此刻,村長堂家的屋裏還有聚集在一起的一群村民。
“村長,咱們得想想辦法,不能讓青山村就這麽壯大起來,不然以後可就沒有咱們落腳的地了。”
“就是啊,以前咱們兩個村子鬧過多少場,若是青山村就這麽起來了,這前仇舊恨的,他們能給咱們好臉色?”
“村長,依我看不如咱們把人拉攏過來,之前那丫頭不是要建作坊嗎?咱們村也能建啊。”
“對啊,咱們村也能建啊!”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覺得就是那麽一迴事。
村長猛地閉了閉眼,而後厲聲嗬斥,“都給我閉嘴!青天白日的都做什麽夢呢!還在咱們村建,人家建作坊是因為人家會做糕點,咱們村誰會做?是你,還是你?”
村民們被問得啞口無言,一時逞了口舌之快,竟然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條件。
也沒人願意承認,一旦承認就等於不得不接受他們村不如人的事實。
日後,別村會越過越好,而他們村卻隻能幹看著。
“他娘的,這青山村走的是什麽狗屁運啊,這麽好的事居然落到他們頭上了。
有人煩躁地罵了一句娘,旁邊有人安撫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們村有福氣,娶進去一個福星呢!”
這個事實讓村民們一下子沉默了,說起來這位福星還是從他們村裏出去的呢。
“這顧知夏也算是咱們村的人,咱們就是以娘家人自居也不為過,能不能跟她說說,讓她把作坊建到咱們村來?”
有人提議,然而村長聽了這話隻覺得牙疼,這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
“這知夏出嫁,說是出嫁其實是被她家以八兩銀子賣給楊家的,出嫁當日還是我給寫的斷絕文書,就這樣的關係人家不把你當仇人就不錯了,還指望著人家把你當娘家人?”
村長這話一出,村民們頓時驚掉了下巴。
雖說之前他們也知道知夏在顧家的日子不好過,可也沒想過是這樣的啊!
這不是賣女兒嗎?
村民們頓時將不能過上好日子的怨氣發泄到顧家人身上。
就是他們,這些個黑心肝的才讓他們失去了獲得一份工作的機會!
顧家人被這一雙雙怒火朝天的眼睛盯得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
尤其是顧老太婆和顧張氏,那臉色更是五彩繽紛,難看極了。
他們做的事都被村長公之於眾了,這讓他們以後還怎麽做人啊。
說起來也不能怪她們不是,誰知道那死丫頭會那麽好運?
原本以為嫁過去就是守寡的人,這才多久功夫那楊家三郎就活蹦亂跳了,還去參加了院試,將來前途未可期。
那死丫頭更是,這不但搗鼓出了什麽麥芽糖賺了滿盆缽,現在更是建什麽作坊,害得他們被全村人攻訐。
什麽福星,這在家裏呆了十幾年也沒見她給家裏帶來什麽好運啊。
然而,寡難敵眾,現在整個村子裏的人都認為是他們虧待了顧知夏。
顧家人在村子裏舉步維艱,然而另一邊的楊家卻是門庭若市。
來的人多了,楊老頭連忙找了幾條長凳,讓人坐下,即便如此,院子裏也是擠得滿滿當當。
“我們來是想問一問,現在作坊已經快完工了,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到作坊裏來上工啊?”
從作坊開始建的時候村民們就一直等著這一天了,眼見作坊建好,就迫不及待上門來問了。
楊二郎媳婦興奮地圍著顧知夏做的蛋糕轉圈,“弟妹手藝真好,若是能多做一些,咱們也開一個糕點鋪子,指定勝過咱們鎮上最好的糕點鋪子……”
楊二郎媳婦話還沒說完,就被楊張氏白了一眼,“你以為這糕點這麽好做呢,你弟妹在廚房搗鼓了一下午奶油,也就做了這麽一點,還想開糕點鋪子,你是想累死你弟妹不成?”
楊二郎媳婦被楊張氏說得一愣一愣的,沒敢吭聲。
倒是顧知夏道:“二嫂說起這個我也正想說呢,今日我帶了一些沒上奶油的蛋糕出去賣,客人都非常喜歡,生意火爆得不亞於麥芽糖。
我就尋思著,要不然我們就像二嫂說的,在鎮上租個鋪子賣蛋糕吧,這家裏總不能靠您和爹種地撐著,總要有點營生。”
“可是……”
楊張氏想說,你不是有白鶴樓的分紅嗎?
一看楊大郎媳婦個楊二郎媳婦在這兒,楊張氏轉了話頭,道:“可是這奶油這般難做,你一個人怎麽行呢?”
顧知夏道:“關於這個問題我已經想過了,我可以請大嫂和二嫂幫忙,實在不行還可以請人幫忙做工呢。”
“這請人能行嗎?”楊張氏有些遲疑,這年頭大家夥兒都奉信家庭工坊,不相信外人。
事實上,楊張氏不止是不相信外人,她連自己的兩個兒媳婦都不相信。
顧知夏也明白楊張氏的顧慮,笑道:“能行的,您看鎮上的那些酒樓,不都有小二和跑堂的嗎?”
“這……”楊張氏還有這遲疑。
這不一樣的,跑堂和小二那是賣苦力的,別人學不去。
可自家兒媳婦這個若是被人學了去該怎麽好?
“您看,要不這樣,咱們先在村子裏招人怎麽樣?”
顧知夏也知道要讓楊張氏一下子接受是不可能的,因此隻能換一種方式。
“那行吧……”好歹是相處了這麽幾十年的鄉親們,哪些人靠譜,哪些人心思不正她也知道。
反正一個小兒媳婦要做的事她也攔不住,楊張氏在心裏估摸著,這三郎媳婦恐怕早有開鋪子的心思,這會兒隻是借老二媳婦的嘴說出來罷了。
既然攔也攔不住,楊張氏隻好同意了,左右她幫忙看著點就是了,可不能讓小兒媳婦被那些偷奸耍滑的人欺騙了去。
這般想著,楊張氏目光淩厲地看向自己另外兩個兒媳婦。
楊大郎媳婦哥楊二郎媳婦被自家婆婆看得一個哆嗦。
她們什麽都沒有做啊,婆婆咋又用這樣的眼神看她們呢?
楊張氏無視兩個兒媳婦委屈的眼神,直接將她們轟了出去。
得到楊張氏的首肯,第二天就去看了鋪子。
其實楊張氏猜得沒有錯,她早就有開鋪子的想法,因此也一直留意著哪裏有空閑的店麵。
再加上之前賣麥芽糖方子得了一筆錢,資金也充足。
因此,顧知夏很快就租好了店麵。
顧知夏租的店麵之前也是賣糕點的,因此也不用改動太大,重新粉刷過後就能用。
店麵的事情解決好了,下來就是招人了。
按照楊張氏的意思,既然要招人做工,那家裏廚房肯定是容不下這麽多人的,不如就把屋子後麵那塊地圈出來,建一個小型作坊。
顧知夏聞言,盤算了一下自己手裏頭的銀子,點點頭,“那我明日便去找瓦泥匠。”
說到做到,顧知夏的行動速度很快,沒幾天就找好了瓦泥匠開始建作坊。
這左鄰右舍的見楊家居然在蓋房子,紛紛湊過來打探消息,“老嫂子,你家這是幹啥呢?”
楊張氏擺著手與人打哈哈,“也沒啥,就是我家老三媳婦在鎮上賣糕點。生意太好了就想開個鋪子,這會兒正建作坊呢,建好了要在村裏招工,做糕點到鎮上去賣呢。”
啥?
楊家老三媳婦要在村裏建作坊,建好了以後還會在村子裏直接聘人做工!
這可是個大消息啊!
鄰居聽了這話,當即地裏也不去了,直接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與自己相熟的人。
這會兒正是下地的時候,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很快整個村子裏的人就都知道了,楊家老三媳婦要在村裏建作坊了!
很多村民當即活也不幹了,直接扛著鋤頭鐵鍬跟在後麵,隊伍越發壯大,到最後幾乎是整個村子的人都跟著來了。
就連小孩子都圍繞在周圍跑跑鬧鬧。
楊家所在的青山村不算大,百來戶人家,一千多個人,村子坐落的位置,依山傍水,風景極好。
在村子周邊有無數空地可以用來建作坊,楊家屋後麵便是一塊,用來建小作坊足夠了。
以後就算要擴建這個地方還能往外延伸,而且離河也近,用水也方便。
自從知道楊家要建作坊,楊家幾乎每天都門庭若市。
盡管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村子,但是村民們依舊忍不住尋上門。
想從楊家人口中再次確認,並且表示感謝。
短短的幾天功夫,光是村民們送上的雞蛋,都堆了好幾籃子。
除此之外還有送菜的,送自家烙的大餅的,甚至還有送柴火的。
淳樸的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喜悅與感激之情。
楊家的作坊會在村裏招工,這對村裏的人來說就是給了他們另一條養家糊口的門路。
而這門路,是楊家,楊家老三媳婦帶來的。
因此,這導致了顧知夏每次出去都能收獲村民們熱情滿滿的注目禮。
眼看著楊家屋後麵的那塊地一點點的規劃出模樣,青山村的人每一天都洋溢著幸福的希望。
與之相反的是,顧家所在村子氣氛卻持續低迷。
顧家村的村長顧才已經在家裏蹲了幾天了,臉色陰沉。
此刻,村長堂家的屋裏還有聚集在一起的一群村民。
“村長,咱們得想想辦法,不能讓青山村就這麽壯大起來,不然以後可就沒有咱們落腳的地了。”
“就是啊,以前咱們兩個村子鬧過多少場,若是青山村就這麽起來了,這前仇舊恨的,他們能給咱們好臉色?”
“村長,依我看不如咱們把人拉攏過來,之前那丫頭不是要建作坊嗎?咱們村也能建啊。”
“對啊,咱們村也能建啊!”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覺得就是那麽一迴事。
村長猛地閉了閉眼,而後厲聲嗬斥,“都給我閉嘴!青天白日的都做什麽夢呢!還在咱們村建,人家建作坊是因為人家會做糕點,咱們村誰會做?是你,還是你?”
村民們被問得啞口無言,一時逞了口舌之快,竟然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條件。
也沒人願意承認,一旦承認就等於不得不接受他們村不如人的事實。
日後,別村會越過越好,而他們村卻隻能幹看著。
“他娘的,這青山村走的是什麽狗屁運啊,這麽好的事居然落到他們頭上了。
有人煩躁地罵了一句娘,旁邊有人安撫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們村有福氣,娶進去一個福星呢!”
這個事實讓村民們一下子沉默了,說起來這位福星還是從他們村裏出去的呢。
“這顧知夏也算是咱們村的人,咱們就是以娘家人自居也不為過,能不能跟她說說,讓她把作坊建到咱們村來?”
有人提議,然而村長聽了這話隻覺得牙疼,這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
“這知夏出嫁,說是出嫁其實是被她家以八兩銀子賣給楊家的,出嫁當日還是我給寫的斷絕文書,就這樣的關係人家不把你當仇人就不錯了,還指望著人家把你當娘家人?”
村長這話一出,村民們頓時驚掉了下巴。
雖說之前他們也知道知夏在顧家的日子不好過,可也沒想過是這樣的啊!
這不是賣女兒嗎?
村民們頓時將不能過上好日子的怨氣發泄到顧家人身上。
就是他們,這些個黑心肝的才讓他們失去了獲得一份工作的機會!
顧家人被這一雙雙怒火朝天的眼睛盯得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
尤其是顧老太婆和顧張氏,那臉色更是五彩繽紛,難看極了。
他們做的事都被村長公之於眾了,這讓他們以後還怎麽做人啊。
說起來也不能怪她們不是,誰知道那死丫頭會那麽好運?
原本以為嫁過去就是守寡的人,這才多久功夫那楊家三郎就活蹦亂跳了,還去參加了院試,將來前途未可期。
那死丫頭更是,這不但搗鼓出了什麽麥芽糖賺了滿盆缽,現在更是建什麽作坊,害得他們被全村人攻訐。
什麽福星,這在家裏呆了十幾年也沒見她給家裏帶來什麽好運啊。
然而,寡難敵眾,現在整個村子裏的人都認為是他們虧待了顧知夏。
顧家人在村子裏舉步維艱,然而另一邊的楊家卻是門庭若市。
來的人多了,楊老頭連忙找了幾條長凳,讓人坐下,即便如此,院子裏也是擠得滿滿當當。
“我們來是想問一問,現在作坊已經快完工了,我們什麽時候可以到作坊裏來上工啊?”
從作坊開始建的時候村民們就一直等著這一天了,眼見作坊建好,就迫不及待上門來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