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芸想,她大抵是要死了。
真正麵臨這一刻的時候,她心下平靜無波,甚至沒有任何掙紮,任由身子就這般往漆黑幽暗的湖底沉去。
環繞在身側的湖水隔絕了外頭的喧鬧,曲橋突然坍塌,眼下那禦花園中定是亂成一團。
裴芸透過湖水看去,高懸於空的烈日也褪了灼炎,成了水波蕩漾間清冷冷的一點白,便若此時她那淡漠空洞的眼眸。
縱然眼看著她那夫君朝著旁的女子遊去,她也不過唇角微抿,露出幾分譏笑。
沒有失落,痛苦,懊惱……
她單單覺得無趣。
她很清楚,她不是要死了,而是想死了。
她太累了。
這並非臨時起意,隻這個念頭是何時起的,裴芸也說不好。
或是前兩日,突然發現她唯一的兒子,那被少傅們不吝誇讚的皇長孫已徹徹底底與她這個母親疏離。
也或許偶然聽見宮中流言,道那位前不久迴京的沈家六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像極了她早逝的嫡姐,以致在沈府設的春日宴上,一度令太子失了神。
陛下病重,待太子禦宇,中宮之位隻怕難落在她這個太子妃頭上。
更或許僅僅是因著今早梳妝之時,在鬢間發現的一抹白。
她才恍然,離她嫁入東宮,竟已有十三載。
她也不過二十九歲,卻是未老先衰。
這十三載間,她一步步經營籌謀,學著如何打理宮務,管教宮人,從茫然無知到諸事諸物樁樁妥帖,無可指摘,她分明成了她心下期望的,人人讚譽的太子妃,可驀然迴望,卻一無所有。
父母不在,手足皆逝,還有,她的兩個孩子……
四下已有營救的宮人朝她遊來,而她,已然沒了生意。
裴芸緩緩闔上雙眼,任由神思開始模糊。
聽聞人死前,都會經曆一場走馬燈,她亦不例外。
她仿佛感受到馳騁在鄔南山林間自耳畔唿嘯而過的風,聽見身後父親在爽朗笑聲後喚她乳名,其後是兄長外出歸來,寵溺地摸著她的腦袋,遞來梢予她們的糕食,再一閃,正值髫年的妹妹抱著她的腰,軟糯糯地喚著阿姐,一旁站著的母親笑意吟吟……
那些已然褪色的記憶逐漸變得清晰,裴芸終於記起,原來她也曾在父兄的庇護下,活得瀟灑恣意。
隻這一切,在某一刻戛然而止。
或是在她父親戰死沙場之時,抑或是那一道聖旨將她封為太子妃之時。
太子李長曄本早在十七歲那年便與先孝仁皇後的親侄女,即他的親表妹定下了婚事。
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乃京中公認的佳偶,怎知天有不測風雲,這位沈家嫡女沈二姑娘在十六歲時倏然病故,陛下便隻得為太子另行擇選正妻。
彼時京中不少貴女都作為太子妃人選被看好,可誰也想不到這樁潑天的富貴卻毫無預兆地砸在了遠在千裏之外的裴家頭上。
對裴芸而言,與其說是驚喜,不如說是迷惘無措。
她隻覺未來若遮雲掩霧,看不清前路,而這條路十幾年來她確實走得磕磕絆絆,尤其艱難。
若再來一次,若有的選,她決計不會再入東宮。
即便溺水的窒息感逐漸遍布全身,裴芸仍是笑著,卻是心下釋然,是這十幾年間從未有過的舒暢。
一切,終於要徹底結束了……
然混沌間,不知不覺,瀕死感悄然消失,被水環繞的涼意被一股子包裹全身的溫暖替代,裴芸隻覺喉間發癢,止不住輕咳兩聲,下一刻,似有一雙大手托住她單薄的脊背和脖頸,將她半抬起來,微涼的杯壁觸及唇瓣,裴芸下意識吞咽,溫熱的水滑入喉中,方才解了些許幹渴和癢意。
她似意識到不對,幽幽掀開眼簾,看清麵前人的一刻,不由得秀眉緊蹙。
第一反應便是失望,難不成是她未能死成。
眼前為她喂水的男人生得豐神俊朗,神采英拔,這通身高華的氣度和麵上萬年不化的清冷,不是她那太子夫君李長曄是誰。
一股子濃重的厭嫌幾乎是止不住地自胸口溢出。但很快裴芸察覺到異常,這張臉怎的好像比她記憶裏的年輕一些。
李長曄見懷中妻子凝視著自己,亦是劍眉微顰,疑竇叢生。
雖他這迴來琳琅殿並未讓人提前通稟,喚醒在床榻上休憩的裴氏,但以他對他這位太子妃的了解,既是見了他,縱然臥病,也會不顧病體立刻下榻屈身向他施禮。
她從來是這般禮數周全之人。
可這一迴,她卻隻是盯著他瞧,久久不言,沒了慣常端莊溫雅的笑意,反是眉目緊蹙,看他的眼神充滿了怪異。
李長曄倒是並未在意太久,隻當是裴芸睡糊塗了,聽聞她此番生產吃了大苦頭,足足生了一天一夜,很是不好受,故而誕下孩子十幾日仍需躺在榻上休養。
她兩迴生產,他都未能陪伴在側,這迴更是因著覃縣路途遙遠,待他趕迴來,孩子已然誕下三日。
李長曄心下對裴芸到底有所虧欠,想了想,便率先開口道:“覃縣堤壩落成在即,其所在煜州幾乎年年大水,民不聊生,此關乎一州百姓之安危,乃造福民生之大計,孤不得不往,隻怕今日便得動身……”
尚在疑惑的裴芸聽著這段無比耳熟的話語,腦中驟然靈光一閃。
覃縣堤壩修建?
她清清楚楚地記得,那是慶貞二十三年的事,亦是那一年,她和李長曄的第二個孩子李諶出生了。
思及她這個次子,裴芸隻覺心口一陣陣悶疼,再看向眼前這個男人時,似是了悟了什麽。
或是老天知她心中有怨,才讓她在彌留之際,一舒心中鬱悶。
無論在旁人眼中,李長曄是多麽光風霽月,君子無雙,裴芸這輩子卻是厭極了她這個夫君。
她對他怨言頗多,可若要說最怨之事,大抵便是在六年前的這一日,他突然來了琳琅宮,告訴她他又要走了。
太子忙於政務,又常被當今天子派去各地視察民情,自裴芸入東宮以來,與他聚少離多,早已習以為常。
她並不意外他的離開,隻是這一次,她實在無法默默將此事咽下去,生諶兒時,她所受的苦比生謹兒多過百倍,諶兒胎位不正,她不但要強忍著劇痛任由穩婆矯正胎位,更是產後崩漏,血染紅了半床褥子,險些沒了性命。
她九死一生時,他不在身邊,待他趕迴來,也不過握著她的手道了幾句“辛苦”,而後待了幾日便又匆匆離去。
裴芸知曉,他方才說的並非冠冕堂皇的借口,他的確心係天下百姓,但那番話的意思,就好像她應當賢惠大度,若她不接受,便是小家子氣,不知輕重,不堪為儲君之妻。
道理裴芸都懂,為黎民百姓犧牲一個她,在所難免,她並非這點度量都沒有,可她到底不是聖人,做不到在經曆無數次後,依然全無怨言。
同樣也恨他總以那番話將她高高架起,不得絲毫推諉。
她總覺得,打入了東宮,自己好似囿於一個名為“得體”的牢籠裏,被束縛著不得解脫。
李長曄見裴芸雙唇抿了抿,卻仍是緘默不言,不似從前那般接些識大體顧大局的話,就料想她應是不大高興。
倒也無可厚非。
他便依著本就想好的話,稍稍放柔語氣繼續道:“聽聞覃縣生產極其獨特的織錦,流光溢彩,很是適合做衣,待孤迴來,便替你帶迴幾匹,可好?”
又是一模一樣的話。
若說前頭那席話裴芸確實反駁不了什麽,可而今聽了這句,卻一下勾起裴芸深藏了不知多少年的委屈。
她驟然直起身子,雙眸凝視著男人,一聲淡淡的哂笑在安靜的內殿顯得尤為清晰。
“殿下是真心送臣妾禮物,還是想以此草草打發臣妾,來減輕您心內的愧疚?”
乍然聽得這話,內殿響起一陣不顯的吸氣聲,太子身邊伺候的常祿瞪大了眼,簡直不敢相信這話竟是由素來言行合度的太子妃口中而出。
他心驚膽顫地朝坐在榻沿的主子看去,卻隻能瞧見李長曄一如既往挺拔如鬆的背影。
常祿瞧不著,可與李長曄四目相對的裴芸卻將男人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
他薄唇抿成一線,雙眸微眯,銳利如刃的眸光帶著幾分探究的意味落在她身上。
若放在從前,瞧見他這般眼神,裴芸定會斟酌著更加謹慎,小心翼翼唯恐觸怒他。
而這一迴,或是仗著這不過是死前老天給她的一次絕無僅有的機會,她倒也不怵了,反是下頜微抬,語氣裏亦帶著幾分嘲弄。
“您是不是覺得,妻子不過是個裝飾的物件,隻消給您足夠的體麵,井井有條替您打理好一切,旁的什麽也不打緊,既得那些所謂的禮物,到最後也不過是順嘴吩咐底下人準備的,殿下又何必多此一舉再來問臣妾呢?”
真正麵臨這一刻的時候,她心下平靜無波,甚至沒有任何掙紮,任由身子就這般往漆黑幽暗的湖底沉去。
環繞在身側的湖水隔絕了外頭的喧鬧,曲橋突然坍塌,眼下那禦花園中定是亂成一團。
裴芸透過湖水看去,高懸於空的烈日也褪了灼炎,成了水波蕩漾間清冷冷的一點白,便若此時她那淡漠空洞的眼眸。
縱然眼看著她那夫君朝著旁的女子遊去,她也不過唇角微抿,露出幾分譏笑。
沒有失落,痛苦,懊惱……
她單單覺得無趣。
她很清楚,她不是要死了,而是想死了。
她太累了。
這並非臨時起意,隻這個念頭是何時起的,裴芸也說不好。
或是前兩日,突然發現她唯一的兒子,那被少傅們不吝誇讚的皇長孫已徹徹底底與她這個母親疏離。
也或許偶然聽見宮中流言,道那位前不久迴京的沈家六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像極了她早逝的嫡姐,以致在沈府設的春日宴上,一度令太子失了神。
陛下病重,待太子禦宇,中宮之位隻怕難落在她這個太子妃頭上。
更或許僅僅是因著今早梳妝之時,在鬢間發現的一抹白。
她才恍然,離她嫁入東宮,竟已有十三載。
她也不過二十九歲,卻是未老先衰。
這十三載間,她一步步經營籌謀,學著如何打理宮務,管教宮人,從茫然無知到諸事諸物樁樁妥帖,無可指摘,她分明成了她心下期望的,人人讚譽的太子妃,可驀然迴望,卻一無所有。
父母不在,手足皆逝,還有,她的兩個孩子……
四下已有營救的宮人朝她遊來,而她,已然沒了生意。
裴芸緩緩闔上雙眼,任由神思開始模糊。
聽聞人死前,都會經曆一場走馬燈,她亦不例外。
她仿佛感受到馳騁在鄔南山林間自耳畔唿嘯而過的風,聽見身後父親在爽朗笑聲後喚她乳名,其後是兄長外出歸來,寵溺地摸著她的腦袋,遞來梢予她們的糕食,再一閃,正值髫年的妹妹抱著她的腰,軟糯糯地喚著阿姐,一旁站著的母親笑意吟吟……
那些已然褪色的記憶逐漸變得清晰,裴芸終於記起,原來她也曾在父兄的庇護下,活得瀟灑恣意。
隻這一切,在某一刻戛然而止。
或是在她父親戰死沙場之時,抑或是那一道聖旨將她封為太子妃之時。
太子李長曄本早在十七歲那年便與先孝仁皇後的親侄女,即他的親表妹定下了婚事。
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乃京中公認的佳偶,怎知天有不測風雲,這位沈家嫡女沈二姑娘在十六歲時倏然病故,陛下便隻得為太子另行擇選正妻。
彼時京中不少貴女都作為太子妃人選被看好,可誰也想不到這樁潑天的富貴卻毫無預兆地砸在了遠在千裏之外的裴家頭上。
對裴芸而言,與其說是驚喜,不如說是迷惘無措。
她隻覺未來若遮雲掩霧,看不清前路,而這條路十幾年來她確實走得磕磕絆絆,尤其艱難。
若再來一次,若有的選,她決計不會再入東宮。
即便溺水的窒息感逐漸遍布全身,裴芸仍是笑著,卻是心下釋然,是這十幾年間從未有過的舒暢。
一切,終於要徹底結束了……
然混沌間,不知不覺,瀕死感悄然消失,被水環繞的涼意被一股子包裹全身的溫暖替代,裴芸隻覺喉間發癢,止不住輕咳兩聲,下一刻,似有一雙大手托住她單薄的脊背和脖頸,將她半抬起來,微涼的杯壁觸及唇瓣,裴芸下意識吞咽,溫熱的水滑入喉中,方才解了些許幹渴和癢意。
她似意識到不對,幽幽掀開眼簾,看清麵前人的一刻,不由得秀眉緊蹙。
第一反應便是失望,難不成是她未能死成。
眼前為她喂水的男人生得豐神俊朗,神采英拔,這通身高華的氣度和麵上萬年不化的清冷,不是她那太子夫君李長曄是誰。
一股子濃重的厭嫌幾乎是止不住地自胸口溢出。但很快裴芸察覺到異常,這張臉怎的好像比她記憶裏的年輕一些。
李長曄見懷中妻子凝視著自己,亦是劍眉微顰,疑竇叢生。
雖他這迴來琳琅殿並未讓人提前通稟,喚醒在床榻上休憩的裴氏,但以他對他這位太子妃的了解,既是見了他,縱然臥病,也會不顧病體立刻下榻屈身向他施禮。
她從來是這般禮數周全之人。
可這一迴,她卻隻是盯著他瞧,久久不言,沒了慣常端莊溫雅的笑意,反是眉目緊蹙,看他的眼神充滿了怪異。
李長曄倒是並未在意太久,隻當是裴芸睡糊塗了,聽聞她此番生產吃了大苦頭,足足生了一天一夜,很是不好受,故而誕下孩子十幾日仍需躺在榻上休養。
她兩迴生產,他都未能陪伴在側,這迴更是因著覃縣路途遙遠,待他趕迴來,孩子已然誕下三日。
李長曄心下對裴芸到底有所虧欠,想了想,便率先開口道:“覃縣堤壩落成在即,其所在煜州幾乎年年大水,民不聊生,此關乎一州百姓之安危,乃造福民生之大計,孤不得不往,隻怕今日便得動身……”
尚在疑惑的裴芸聽著這段無比耳熟的話語,腦中驟然靈光一閃。
覃縣堤壩修建?
她清清楚楚地記得,那是慶貞二十三年的事,亦是那一年,她和李長曄的第二個孩子李諶出生了。
思及她這個次子,裴芸隻覺心口一陣陣悶疼,再看向眼前這個男人時,似是了悟了什麽。
或是老天知她心中有怨,才讓她在彌留之際,一舒心中鬱悶。
無論在旁人眼中,李長曄是多麽光風霽月,君子無雙,裴芸這輩子卻是厭極了她這個夫君。
她對他怨言頗多,可若要說最怨之事,大抵便是在六年前的這一日,他突然來了琳琅宮,告訴她他又要走了。
太子忙於政務,又常被當今天子派去各地視察民情,自裴芸入東宮以來,與他聚少離多,早已習以為常。
她並不意外他的離開,隻是這一次,她實在無法默默將此事咽下去,生諶兒時,她所受的苦比生謹兒多過百倍,諶兒胎位不正,她不但要強忍著劇痛任由穩婆矯正胎位,更是產後崩漏,血染紅了半床褥子,險些沒了性命。
她九死一生時,他不在身邊,待他趕迴來,也不過握著她的手道了幾句“辛苦”,而後待了幾日便又匆匆離去。
裴芸知曉,他方才說的並非冠冕堂皇的借口,他的確心係天下百姓,但那番話的意思,就好像她應當賢惠大度,若她不接受,便是小家子氣,不知輕重,不堪為儲君之妻。
道理裴芸都懂,為黎民百姓犧牲一個她,在所難免,她並非這點度量都沒有,可她到底不是聖人,做不到在經曆無數次後,依然全無怨言。
同樣也恨他總以那番話將她高高架起,不得絲毫推諉。
她總覺得,打入了東宮,自己好似囿於一個名為“得體”的牢籠裏,被束縛著不得解脫。
李長曄見裴芸雙唇抿了抿,卻仍是緘默不言,不似從前那般接些識大體顧大局的話,就料想她應是不大高興。
倒也無可厚非。
他便依著本就想好的話,稍稍放柔語氣繼續道:“聽聞覃縣生產極其獨特的織錦,流光溢彩,很是適合做衣,待孤迴來,便替你帶迴幾匹,可好?”
又是一模一樣的話。
若說前頭那席話裴芸確實反駁不了什麽,可而今聽了這句,卻一下勾起裴芸深藏了不知多少年的委屈。
她驟然直起身子,雙眸凝視著男人,一聲淡淡的哂笑在安靜的內殿顯得尤為清晰。
“殿下是真心送臣妾禮物,還是想以此草草打發臣妾,來減輕您心內的愧疚?”
乍然聽得這話,內殿響起一陣不顯的吸氣聲,太子身邊伺候的常祿瞪大了眼,簡直不敢相信這話竟是由素來言行合度的太子妃口中而出。
他心驚膽顫地朝坐在榻沿的主子看去,卻隻能瞧見李長曄一如既往挺拔如鬆的背影。
常祿瞧不著,可與李長曄四目相對的裴芸卻將男人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
他薄唇抿成一線,雙眸微眯,銳利如刃的眸光帶著幾分探究的意味落在她身上。
若放在從前,瞧見他這般眼神,裴芸定會斟酌著更加謹慎,小心翼翼唯恐觸怒他。
而這一迴,或是仗著這不過是死前老天給她的一次絕無僅有的機會,她倒也不怵了,反是下頜微抬,語氣裏亦帶著幾分嘲弄。
“您是不是覺得,妻子不過是個裝飾的物件,隻消給您足夠的體麵,井井有條替您打理好一切,旁的什麽也不打緊,既得那些所謂的禮物,到最後也不過是順嘴吩咐底下人準備的,殿下又何必多此一舉再來問臣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