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社會經曆更能教會人們生活的真理
四合院:穿越何雨柱,開局買房 作者:坦然笑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光憑這點,我就同意和你交往,顯然還不行。
我期待的是一段能交流、能夠共同分享生活並喜歡的人。
”
盡管文麗這樣說,何傻柱的反應卻是相當淡定。
注意到旁邊有條長凳,他提議兩人先坐下再說,這一舉動文麗也並未拒絕。
當二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坐下之後,何傻柱麵帶微笑再度提問:“文麗同誌,不知我記沒記錯,您的兩位姐姐是不是分別叫文秀和文慧?”
最重要的是,文麗的真實容貌竟然和原本演員之間隻有細微之處相似,而和顏嫦娥則有三分四分的相似之處。
本來,何傻柱對《金婚》的記憶就已經不多,所以,在看到文麗真人時沒能立刻認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究竟是怎麽迴事呢?早先遇見的徐慧真所對應的演員,與實際的文麗原來是同一位演員。
其實,徐慧真與原來的演員相貌並不是非常接近,僅有幾分相似,這一點何傻柱並沒有太過介意。
不過,來到文麗這裏,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會不會是未來的某個時刻,原來的演員也會在這世上出現,這才導致了這樣的變換?
雖然何傻柱對這其中的緣故感到困惑,但他既然已經確認了文麗的身份,也就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看著滿臉不解的文麗,何傻柱神色平靜地說:“我並不認識你,隻不過是忽然想到你家中有三位姐妹,就隨口問了一句。
接著他又問道:“還有件事我很好奇,不知道文麗同誌對於理想的伴侶有什麽樣的想法?”
對於何傻柱的這一係列言辭,文麗沒有多想,她的興趣很快被最後那個問題吸引,毫不猶豫地表達了心中理想:“自然是能天天與我探討文學,有著共同的興趣和相近的價值觀。
”
見到文麗眼中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渴望,何傻柱沉思起來。
記起了《金婚》部分情節的他深知,文麗對愛情和婚姻抱有濃厚的浪漫幻想,性格上則顯得有點兒小資產階級情調,既挑剔又有點難以相處,還存在著一定的性別偏好...
這一刻,何傻柱稍顯遲疑,不確定是否應該接納這樣一個女人成為妻子。
然而,隻是短暫一瞥之後,那抹猶豫就被徹底摒棄。
即使文麗有一些小瑕疵,何傻柱依然堅定想要娶她為妻。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能夠改變文麗的一些固有問題,例如文藝情懷重、偏重男輕女的思想等。
至於那些在生活開支上的揮霍或不會持家等方麵的小毛病,何傻柱根本不在意。
他有信心在這些領域滿足文麗的需求。
在何傻柱心中,文麗已然成為了他的人,他完全不必擔心她會因為他的廚師身份而拒絕聯姻,何傻柱對此充滿信心。
原劇中,盡管文麗與佟誌在價值觀上並不吻合,二人性格上差異頗大,相識的時間也並不多,但通過別人介紹之後,兩人很快就決定結婚。
然而,他們的婚後生活卻遠沒有預期中的那麽美好,接踵而來的問題使他們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關係惡化至離婚邊緣時,互相對方已經到了嫌棄的程度,即使最後還是共同走過了漫長的人生路,但文麗的這段婚姻可以說是極其不幸。
眼前的女子,何傻柱不願讓她再次經曆那種不幸的人生軌跡。
何傻柱了解,盡管文麗對於未來配偶的要求非常高,但她的立場並不是那麽堅定不移,稍微一些外力的影響就能改變她的決定——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在原來的劇情裏,文麗也不至於在家屬的建議之下嫁給了他人。
想到此處,何傻柱的目光轉迴到恢複鎮定的文麗身上,微微一笑,再次開口:“哈哈,文麗同誌,作為家裏的最小女兒,你從小應該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吧?”
“是的,父母和大姐對我都非常的好。
”文麗答道。
麵對顯得頗為自得的文麗,何傻柱故意做出若有所悟的樣子,說道:“原來如此,像你這樣,在家根本不需要動手做任何家務,家裏的事也從來不需你親自出麵處理,顯然受到了家人們的全力保護,對生活的艱辛缺乏體會,無憂無慮,自然容易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抱有過分樂觀的期待了吧?”
文麗驚訝地望著何傻柱,覺得這樣的話語不應該出自一個廚師之口。
她不由自主地評論道:“你表現得不太像個廚子呢,言辭間也挺有文采的。
”
何傻柱顯得頗為輕鬆,“這又有什麽稀奇,人的學識水平可不是靠一紙 ** 就定型的。
”
他的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文麗,因為過去她從未耳聞如此獨到的見解。
在文麗過去的觀念中,通常是以學曆來衡量一個人的學問高低,畢竟在她的印象裏,缺乏學曆就意味著無知。
這一刻,何傻柱稍稍猶豫了一下,不確定自己是否應當娶這樣一個女子。
但當他再次看了一眼文麗,心中的那份疑慮便立刻被打消了。
對於如此優秀的女孩,即便有一些小小的缺點,他也在所不惜要讓她成為自己的伴侶。
並且,何傻柱有著絕對的信心,相信隻要文麗成為他的妻子,他就能夠引導改變她的一些固有想法,例如對文化的過度推崇及性別偏見等。
至於其他諸如大手大腳花錢、不懂理財等方麵的不足,何傻柱毫不介意,因為他完全有能力在這上麵滿足文麗的需要。
何傻柱已經在內心將文麗視為了自己的另一半,一點也不擔心她會因為自己的廚師身份而不肯下嫁,他娶文麗的決心比任何時候都要堅定。
因為原劇中的情節顯示,文麗與佟誌的價值觀並不一致。
婚前他們的接觸有限,性情和興趣相距甚遠。
然而,二人通過朋友介紹迅速步入婚姻的殿堂,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而結婚之後,文麗的生活並不幸福。
由於種種問題的頻發,夫妻之間的矛盾愈發激烈,最嚴重的時候甚至走到了分手邊緣,盡管最終他們仍是一同走過了一生,文麗的婚姻生活整體而言是不盡如人意的。
望著麵前這位美麗女性,何傻柱無法忍受看到文麗再次重複同樣的人生曆程。
他知道,雖然文麗對選擇丈夫有著高標準,但其實她並不是一位非常堅定的女性,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正如劇情所示,在家庭成員的勸解下,文麗還是選擇了接受原本不太滿意的人。
帶著這一想法,何傻柱望向已恢複平靜的文麗,笑問道:“文麗同誌,你是家中老幺,是不是從小就是最受疼愛的一個呢?”
“嗯,爸媽和大姐都非常寵著我。
”
見狀,何傻柱再次裝作頓悟一般地點頭,“這就難怪了。
你這種情況,家裏什麽事都不需要你操心做,碰到問題也是其他人先替你解決,確實受寵太多,對生活不夠了解,才會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
聽此言,文麗再次驚訝地看著他,心裏感到這話不像是出自廚師之口。
“你真不像個廚師,說起話來這麽有文才。
”
對此,何傻柱輕描淡寫地道:“ ** 可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真實才智,這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一席話語再度令文麗深受感動,這樣的觀念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依她過去的看法,學識意味著個人的知識,畢竟缺乏學識意味著未曾接受過正式的教育。
她認為,不曾閱讀書籍者如何能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
盡管文麗欲對何傻柱提出反駁,話未及出口,何傻柱已接著說道:\"書本知識,隻要人願意學,識得了字,便能逐步深入學習,隻要肯下功夫,日久天長自然有所獲益。
比起從學校中得來的學識,社會經曆更能教會人們生活的真理。
真實的生活並非僅有 ** 雪月般的浪漫情懷,更多的是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隨著時間推移,二人熟悉彼此後,生活的秘密越來越少,浪漫與情感也隨之減淡,逐漸走向平淡。
此時的雙方可能會因生活 ** 現的問題頻繁產生爭執,從而影響剩餘歲月的幸福感。
\"
聽完這番論述,文麗深感震驚,無言以對。
她的聰穎讓她認同此言,心中認為此時的何傻柱根本不像是做菜的大師傅。
她對何傻柱更加好奇,對他的評價也在提升。
但一想到之前貶低何傻柱作為廚師的身份,如果身為教師的她此刻承認被一名廚師說動了心,豈不是顏麵掃地?於是她帶著幾分不服氣反問:\"你說得好是有幾分道理,但我為什麽不能既追求浪漫生活又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呢?\"
聽罷,何傻柱淡定地看著文麗,觀察到她在幾秒鍾的直視下顯露出些許心虛並避開視線。
內心感到自豪的同時,何傻柱輕聲詢問:\"文麗同誌,您的家庭是讀書人家,您的父親博學多才,母親也十分有見識,您是否見過父母每日在家討論文學藝術呢?他們平時談論最多的,不也是家庭瑣事或家中重要的事宜嗎?\"
麵對何傻柱的質疑,文麗仔細迴顧了家裏的情形,才意識到父親與母親在家中多半時間都在討論家事,多數時候母親在操持家務,而父親則 ** 於旁喝茶或閱讀,生活寧靜幸福……此情此景讓文麗突然醒悟:自己的父母當初確是情投意合,可時至今日,他們也如此這般度日如常。
若是我也依照自己當前的理想行事,未來的我是否也會步上同樣的路?
\"文麗同誌,你怎麽了?\"
文麗思緒被打斷,恢複清醒。
盡管有些不甘,但並未掩飾自己的感受:\"的確,我父母在家中鮮少談及文學話題,談論更多的是家中事務。
\"
\"那麽,您覺得他們過得幸福嗎?\"
文麗脫口而出:\"當然是幸福的。
\"
言罷,見何傻柱滿臉微笑,瞬間感到胸口堵得慌。
略帶氣憤地說道:\"怎麽,你挺得意吧?以為我這老師不如你個廚師能說會道嗎?\"
見到文麗露出了一絲慍怒,何傻柱連忙說明:“不對,我不該感到自豪。
我隻是想表達給你看,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你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當初剛開始也像你現在這般憧憬浪漫與雅致的生活。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都會逐漸迴歸平常,不再高談闊論文學藝術,反而日常對話多圍繞著柴米油鹽這些瑣碎之事展開。
即便他們也沒能做到將生活維持在那份理想的狀態,你有把握以後會有所不同,比你父母處理得更好嗎?”說到這,何傻柱帶著一抹深沉的目光繼續說道:“實際上,婚後的日子並非如你所設想般的浪漫,它本質就是現實且具體的生活。
組建一個家庭意味著承擔責任,維持這個家庭持續運作需要的是經濟基礎和相互理解,而不隻是共有的理想與所謂的愛情。
人們總得解決飲食需求,否則便會感到饑餓不堪。
當基本的生存問題擺上桌麵時,任何其他美好都顯得極為單薄,就連博學多才之人在溫飽問題未解決前,也難談詩意與遠方啊!”
文麗張開口瞪視著何傻柱,一時間愣住了。
麵對何傻柱如此深刻的觀點闡述,文麗感到迷茫而困惑,仿佛成為了一個接受老師指導的小學生。
何傻柱的話語確實讓文麗對自己的觀念產生了動搖,她逐漸認識到之前的婚姻期待太過單純了。
然而,令文麗更加受到衝擊的是接下來何傻柱更直指核心的說法。
“假設你要嫁給一位誌同道合的人,這個人應當也是有著一定文化程度的男士,在你的交往範圍中,很可能是一位教師。
你覺得你們結婚後就能一直擁有如你想象中那樣,充滿詩意的生活嗎?可能你自己並不擅長烹飪和管理家務,你真的相信能找到一個同樣有學問背景又能勝任家政工作的伴侶嗎?
哪怕你說你願意學習並承擔起全部的家務,試問當你日複一日地忙於家務和工作之時,是否還能找到談情說愛的心情?你還依然認為那種模式下的生活既快樂又充滿詩意?”在何傻柱逐步引導她思考這些問題時,文麗也不由自主地想象了未來的種種場景,意識到如果將來結婚需要獨自管理好整個家,那種情形讓她難以承受,更別提浪漫了。
想到這裏,文麗臉色微微泛白。
我期待的是一段能交流、能夠共同分享生活並喜歡的人。
”
盡管文麗這樣說,何傻柱的反應卻是相當淡定。
注意到旁邊有條長凳,他提議兩人先坐下再說,這一舉動文麗也並未拒絕。
當二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坐下之後,何傻柱麵帶微笑再度提問:“文麗同誌,不知我記沒記錯,您的兩位姐姐是不是分別叫文秀和文慧?”
最重要的是,文麗的真實容貌竟然和原本演員之間隻有細微之處相似,而和顏嫦娥則有三分四分的相似之處。
本來,何傻柱對《金婚》的記憶就已經不多,所以,在看到文麗真人時沒能立刻認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究竟是怎麽迴事呢?早先遇見的徐慧真所對應的演員,與實際的文麗原來是同一位演員。
其實,徐慧真與原來的演員相貌並不是非常接近,僅有幾分相似,這一點何傻柱並沒有太過介意。
不過,來到文麗這裏,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會不會是未來的某個時刻,原來的演員也會在這世上出現,這才導致了這樣的變換?
雖然何傻柱對這其中的緣故感到困惑,但他既然已經確認了文麗的身份,也就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看著滿臉不解的文麗,何傻柱神色平靜地說:“我並不認識你,隻不過是忽然想到你家中有三位姐妹,就隨口問了一句。
接著他又問道:“還有件事我很好奇,不知道文麗同誌對於理想的伴侶有什麽樣的想法?”
對於何傻柱的這一係列言辭,文麗沒有多想,她的興趣很快被最後那個問題吸引,毫不猶豫地表達了心中理想:“自然是能天天與我探討文學,有著共同的興趣和相近的價值觀。
”
見到文麗眼中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渴望,何傻柱沉思起來。
記起了《金婚》部分情節的他深知,文麗對愛情和婚姻抱有濃厚的浪漫幻想,性格上則顯得有點兒小資產階級情調,既挑剔又有點難以相處,還存在著一定的性別偏好...
這一刻,何傻柱稍顯遲疑,不確定是否應該接納這樣一個女人成為妻子。
然而,隻是短暫一瞥之後,那抹猶豫就被徹底摒棄。
即使文麗有一些小瑕疵,何傻柱依然堅定想要娶她為妻。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能夠改變文麗的一些固有問題,例如文藝情懷重、偏重男輕女的思想等。
至於那些在生活開支上的揮霍或不會持家等方麵的小毛病,何傻柱根本不在意。
他有信心在這些領域滿足文麗的需求。
在何傻柱心中,文麗已然成為了他的人,他完全不必擔心她會因為他的廚師身份而拒絕聯姻,何傻柱對此充滿信心。
原劇中,盡管文麗與佟誌在價值觀上並不吻合,二人性格上差異頗大,相識的時間也並不多,但通過別人介紹之後,兩人很快就決定結婚。
然而,他們的婚後生活卻遠沒有預期中的那麽美好,接踵而來的問題使他們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關係惡化至離婚邊緣時,互相對方已經到了嫌棄的程度,即使最後還是共同走過了漫長的人生路,但文麗的這段婚姻可以說是極其不幸。
眼前的女子,何傻柱不願讓她再次經曆那種不幸的人生軌跡。
何傻柱了解,盡管文麗對於未來配偶的要求非常高,但她的立場並不是那麽堅定不移,稍微一些外力的影響就能改變她的決定——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在原來的劇情裏,文麗也不至於在家屬的建議之下嫁給了他人。
想到此處,何傻柱的目光轉迴到恢複鎮定的文麗身上,微微一笑,再次開口:“哈哈,文麗同誌,作為家裏的最小女兒,你從小應該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吧?”
“是的,父母和大姐對我都非常的好。
”文麗答道。
麵對顯得頗為自得的文麗,何傻柱故意做出若有所悟的樣子,說道:“原來如此,像你這樣,在家根本不需要動手做任何家務,家裏的事也從來不需你親自出麵處理,顯然受到了家人們的全力保護,對生活的艱辛缺乏體會,無憂無慮,自然容易對未來的美好生活抱有過分樂觀的期待了吧?”
文麗驚訝地望著何傻柱,覺得這樣的話語不應該出自一個廚師之口。
她不由自主地評論道:“你表現得不太像個廚子呢,言辭間也挺有文采的。
”
何傻柱顯得頗為輕鬆,“這又有什麽稀奇,人的學識水平可不是靠一紙 ** 就定型的。
”
他的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文麗,因為過去她從未耳聞如此獨到的見解。
在文麗過去的觀念中,通常是以學曆來衡量一個人的學問高低,畢竟在她的印象裏,缺乏學曆就意味著無知。
這一刻,何傻柱稍稍猶豫了一下,不確定自己是否應當娶這樣一個女子。
但當他再次看了一眼文麗,心中的那份疑慮便立刻被打消了。
對於如此優秀的女孩,即便有一些小小的缺點,他也在所不惜要讓她成為自己的伴侶。
並且,何傻柱有著絕對的信心,相信隻要文麗成為他的妻子,他就能夠引導改變她的一些固有想法,例如對文化的過度推崇及性別偏見等。
至於其他諸如大手大腳花錢、不懂理財等方麵的不足,何傻柱毫不介意,因為他完全有能力在這上麵滿足文麗的需要。
何傻柱已經在內心將文麗視為了自己的另一半,一點也不擔心她會因為自己的廚師身份而不肯下嫁,他娶文麗的決心比任何時候都要堅定。
因為原劇中的情節顯示,文麗與佟誌的價值觀並不一致。
婚前他們的接觸有限,性情和興趣相距甚遠。
然而,二人通過朋友介紹迅速步入婚姻的殿堂,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而結婚之後,文麗的生活並不幸福。
由於種種問題的頻發,夫妻之間的矛盾愈發激烈,最嚴重的時候甚至走到了分手邊緣,盡管最終他們仍是一同走過了一生,文麗的婚姻生活整體而言是不盡如人意的。
望著麵前這位美麗女性,何傻柱無法忍受看到文麗再次重複同樣的人生曆程。
他知道,雖然文麗對選擇丈夫有著高標準,但其實她並不是一位非常堅定的女性,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正如劇情所示,在家庭成員的勸解下,文麗還是選擇了接受原本不太滿意的人。
帶著這一想法,何傻柱望向已恢複平靜的文麗,笑問道:“文麗同誌,你是家中老幺,是不是從小就是最受疼愛的一個呢?”
“嗯,爸媽和大姐都非常寵著我。
”
見狀,何傻柱再次裝作頓悟一般地點頭,“這就難怪了。
你這種情況,家裏什麽事都不需要你操心做,碰到問題也是其他人先替你解決,確實受寵太多,對生活不夠了解,才會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
聽此言,文麗再次驚訝地看著他,心裏感到這話不像是出自廚師之口。
“你真不像個廚師,說起話來這麽有文才。
”
對此,何傻柱輕描淡寫地道:“ ** 可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真實才智,這又算得了什麽呢?”
這一席話語再度令文麗深受感動,這樣的觀念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依她過去的看法,學識意味著個人的知識,畢竟缺乏學識意味著未曾接受過正式的教育。
她認為,不曾閱讀書籍者如何能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
盡管文麗欲對何傻柱提出反駁,話未及出口,何傻柱已接著說道:\"書本知識,隻要人願意學,識得了字,便能逐步深入學習,隻要肯下功夫,日久天長自然有所獲益。
比起從學校中得來的學識,社會經曆更能教會人們生活的真理。
真實的生活並非僅有 ** 雪月般的浪漫情懷,更多的是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隨著時間推移,二人熟悉彼此後,生活的秘密越來越少,浪漫與情感也隨之減淡,逐漸走向平淡。
此時的雙方可能會因生活 ** 現的問題頻繁產生爭執,從而影響剩餘歲月的幸福感。
\"
聽完這番論述,文麗深感震驚,無言以對。
她的聰穎讓她認同此言,心中認為此時的何傻柱根本不像是做菜的大師傅。
她對何傻柱更加好奇,對他的評價也在提升。
但一想到之前貶低何傻柱作為廚師的身份,如果身為教師的她此刻承認被一名廚師說動了心,豈不是顏麵掃地?於是她帶著幾分不服氣反問:\"你說得好是有幾分道理,但我為什麽不能既追求浪漫生活又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呢?\"
聽罷,何傻柱淡定地看著文麗,觀察到她在幾秒鍾的直視下顯露出些許心虛並避開視線。
內心感到自豪的同時,何傻柱輕聲詢問:\"文麗同誌,您的家庭是讀書人家,您的父親博學多才,母親也十分有見識,您是否見過父母每日在家討論文學藝術呢?他們平時談論最多的,不也是家庭瑣事或家中重要的事宜嗎?\"
麵對何傻柱的質疑,文麗仔細迴顧了家裏的情形,才意識到父親與母親在家中多半時間都在討論家事,多數時候母親在操持家務,而父親則 ** 於旁喝茶或閱讀,生活寧靜幸福……此情此景讓文麗突然醒悟:自己的父母當初確是情投意合,可時至今日,他們也如此這般度日如常。
若是我也依照自己當前的理想行事,未來的我是否也會步上同樣的路?
\"文麗同誌,你怎麽了?\"
文麗思緒被打斷,恢複清醒。
盡管有些不甘,但並未掩飾自己的感受:\"的確,我父母在家中鮮少談及文學話題,談論更多的是家中事務。
\"
\"那麽,您覺得他們過得幸福嗎?\"
文麗脫口而出:\"當然是幸福的。
\"
言罷,見何傻柱滿臉微笑,瞬間感到胸口堵得慌。
略帶氣憤地說道:\"怎麽,你挺得意吧?以為我這老師不如你個廚師能說會道嗎?\"
見到文麗露出了一絲慍怒,何傻柱連忙說明:“不對,我不該感到自豪。
我隻是想表達給你看,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你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當初剛開始也像你現在這般憧憬浪漫與雅致的生活。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都會逐漸迴歸平常,不再高談闊論文學藝術,反而日常對話多圍繞著柴米油鹽這些瑣碎之事展開。
即便他們也沒能做到將生活維持在那份理想的狀態,你有把握以後會有所不同,比你父母處理得更好嗎?”說到這,何傻柱帶著一抹深沉的目光繼續說道:“實際上,婚後的日子並非如你所設想般的浪漫,它本質就是現實且具體的生活。
組建一個家庭意味著承擔責任,維持這個家庭持續運作需要的是經濟基礎和相互理解,而不隻是共有的理想與所謂的愛情。
人們總得解決飲食需求,否則便會感到饑餓不堪。
當基本的生存問題擺上桌麵時,任何其他美好都顯得極為單薄,就連博學多才之人在溫飽問題未解決前,也難談詩意與遠方啊!”
文麗張開口瞪視著何傻柱,一時間愣住了。
麵對何傻柱如此深刻的觀點闡述,文麗感到迷茫而困惑,仿佛成為了一個接受老師指導的小學生。
何傻柱的話語確實讓文麗對自己的觀念產生了動搖,她逐漸認識到之前的婚姻期待太過單純了。
然而,令文麗更加受到衝擊的是接下來何傻柱更直指核心的說法。
“假設你要嫁給一位誌同道合的人,這個人應當也是有著一定文化程度的男士,在你的交往範圍中,很可能是一位教師。
你覺得你們結婚後就能一直擁有如你想象中那樣,充滿詩意的生活嗎?可能你自己並不擅長烹飪和管理家務,你真的相信能找到一個同樣有學問背景又能勝任家政工作的伴侶嗎?
哪怕你說你願意學習並承擔起全部的家務,試問當你日複一日地忙於家務和工作之時,是否還能找到談情說愛的心情?你還依然認為那種模式下的生活既快樂又充滿詩意?”在何傻柱逐步引導她思考這些問題時,文麗也不由自主地想象了未來的種種場景,意識到如果將來結婚需要獨自管理好整個家,那種情形讓她難以承受,更別提浪漫了。
想到這裏,文麗臉色微微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