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解放後,局勢不穩定,一些富人悄悄逃離京城。


    一直租房住的何達青聽到消息,有一位曾經在他那裏吃過飯的富人正低價出售一處四合院,甚至可以分開售賣。


    何達青明白,這是富人在逃跑前想多弄些現金。


    於是,他立即去找那位富商,用自己積攢的幾百大洋買下了如今這套有六十多平方米的正房,以及旁邊的十幾平方米的耳房。


    對何達青而言,他不擔心新 ** 會因為買的是富人的房子而收走它。


    畢竟何家人一直是仆人,對新政策有所了解的何達青認為,他們家屬於新 ** 保護的對象。


    事實上, ** 會調查清楚房子的來源後,確認這兩處房子是何家的私房,並根據祖輩情況,劃分為三代雇農。


    同時,許大茂家也趁機買了後院的兩間房,搬了過來。


    還有劉海中家和易忠海家也都是這樣的情況。


    假家也沒錯過機會,盡管囊中羞澀,但他們還是買下了東廂房的一間。


    後來還有一些住戶買了其他幾處房子,原劇對此並未詳細描述。


    院中最特殊的就是龍老太太,她在何家等人搬來之前就住在四合院的後院,擁有兩間條件最好的房子。


    關於龍老太太的具體情況,院裏大概無人知曉。


    因為龍老太太一直居家少出,加之易忠海的妻子與她關係親近,大家對她的來曆也少有議論,反而在易忠海的幫助下,漸漸被視為院裏的長輩。


    而且,那時候的老太太還未變成日後的五保戶,也不了解她是如何走上這條道路的。


    從主人公的記憶裏得知,自從何家從何達青的高祖父那一輩開始,何家一直是譚府忠實的仆役,世世代代在譚府出生並服役,正因如此,他們深得譚府主人們的信賴,從而有幸學到正宗的譚家私房菜。


    畢竟,舊時的譚府並不會在宴客時親自動手烹飪,這些任務均由府中的奴仆承擔。


    同樣地,何達青也是從小生長在譚府,他的妻子也是譚府的一位親密的侍女。


    此外,原主人也在譚府出生長大。


    直到1937年日軍侵襲北京,因某些特殊的原因,何達青才攜妻帶子——包括當時僅兩歲左右的小何傻柱離開譚府,至於具體情況及背後的緣由,則是小何傻柱無從知曉,因為何達青從未對他提及。


    離府後,何達青進了一間餐館擔任廚師,以擅長的譚家菜維持生計。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應部分漢奸的要求準備飲食,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因為在刀尖下,唯有屈服方能生存。


    再到後來,1948年,某大商戶逃逸,導致何達青失去工作,在家賣包子養家。


    待新中國成立後,何達青購得了兩間住房,恰好婁董事長掌管的軋鋼廠再次開業,了解何達青境況的他特意請其出山為鋼廠的客人掌勺。


    對何達青而言,這份差事無疑是雪中送炭,正愁著僅憑賣包子收入微薄的他當即同意加入。


    於是,何達青成為了鋼廠的主廚,而何傻柱則留在家中磨煉手藝,每逢父親外出辦事也會陪同,並不時獲得動手練習的機會。


    1950年,備受總理賞識的川菜大師伍鈺盛,年屆四旬之時自 ** 重返京城,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事業。


    隨後,在西長安街上,伍大師創辦了規模宏偉、享有最高級別重視的“峨嵋酒家”,並廣納門徒。


    得知此事的何達青,通過關係網將兒子何傻柱引薦進入該店成為一名川菜學徒。


    促使何達青作出這個決定的背後動機是他發現譚家菜逐漸式微——因其所需材料稀缺而昂貴,難以為繼。


    他認為讓兒子繼承家傳技藝可能無法保證他的未來就業前景。


    相比之下,當前倍受歡迎且前景廣闊的川菜更加值得培養。


    因此,何達青不假思索地將兒子推薦給了伍大師,意圖使他跟隨伍師傅研習真正的川菜藝術。


    畢竟,在何達青看來,這次機遇實在寶貴。


    非因峨嵋酒家初創亟需人才,自己的孩子是斷無機會接觸到如此高水準的廚師的。


    關於伍鈺盛,他是1928年開始踏入烹飪界的人物,早期在成都的“天順源”酒樓做學徒,先後拜入川菜名師田永清與甄樹林門下;1933年赴重慶最頂級的餐飲場所“白玫瑰酒家”任職。


    自1937年起,他多次被指派為主管國事要員烹飪菜肴,即便是 ** 接見貴賓也會特請伍大師來主理酒宴。


    1946年,伍鈺盛受朋友之邀前往魔都的玉園餐廳擔任掌廚兩年,之後移居港島繼續事業發展。


    其間,他曾為港島總督和澳門澳督表演烹飪技藝。


    若非接到總理的邀請並懷著一顆報效國家的心,以他的才華,留在南部無疑生活得更加寬裕。


    而原先的主人公何傻柱加入峨眉酒家後,由於酒家生意火爆,伍鈺盛幾乎沒空專門指導他及其他學徒們。


    然而,鑒於人手短缺,無需經過傳統的三年學徒製度,學徒起初主要承擔雜務工作。


    但很快,在短短一兩個月內掌握了一些基礎後,根據每個人的基本功不同,伍鈺盛便逐步教授他們川菜的相關技能,期待能夠迅速培養出得力助手。


    因何傻柱展示出了非凡的烹飪天賦,並得到伍鈺盛的高度評價,如果不是這屆學徒的學習周期過短,伍鈺盛原本打算全麵評估每個人的品德後再考慮收徒事宜。


    否則,何傻柱很可能有機會正式成為他的徒弟。


    然而,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峨眉酒家麵臨關閉的命運,所有學徒包括何傻柱都被迫離開。


    伍鈺盛同樣麵臨著就業難題,最終在一個名叫太平橋的小餐館擔任副廚以維持生計。


    這種境況下,何傻柱及其同伴自然失去了經濟來源,處於待業狀態。


    思考自己的現狀,何傻柱對原主的命運感到惋惜。


    倘若能夠持續跟隨伍鈺盛,那麽未來的成就必將超越劇中原貌,不再受限於工廠數十年甚至遭遇不幸。


    在這一轉折點上,長期失業的原主或許正是因為工作無著落,求助於易忠海尋求幫助,要求他介紹一份新工作。


    或者,在某種程度上,這是易忠海基於龍老太太的建議而主動策劃的一步棋,旨在使何傻柱成為其晚年生活的保障,並巧妙利用關係將他安置進了婁氏軋鋼廠擔任後廚學徒。


    這樣一來,既能讓原主對他產生深深的感激之情,也便於逐步將其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考慮到安排這樣的職位對於易忠海而言並不困難,加之何傻柱本身與何達青有著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易忠海隻需簡單地向婁董事長提及一下兄妹倆麵臨的困難,就能輕鬆促成此事。


    多一名學徒所帶來的費用開支對於工廠而言微乎其微,幾乎等於無影響。


    可能正是由於這一點,被安排進工廠的何傻柱受到了易忠海的影響,斷絕了與伍鈺盛大師的聯絡。


    因此,即便在1956年峨眉酒家複業之際,他也沒有重返故地,從而失去了生命中最關鍵的發展機會。


    可能是因為何傻柱擔心峨眉酒家再次發生變動,本來他的決心就不夠堅定,隻需被龍老太太和易忠海稍加勸說,他很可能會主動遠離伍鈺盛大師和峨眉酒家。


    這也是在原劇情中,盡管他學到了一手不錯的廚藝,卻依然沒有師傅或師兄弟可以依賴的主要原因。


    然而,正因為何傻柱曾經跟隨川人出身的伍鈺盛大師學習廚藝,他才得以製作出連後來的大領導都認為正宗的川菜。


    想到這一點,何傻柱暗暗下定決心,這次絕不會再去求易忠海,同時在未來也要盡可能地抓住機會,爭取重迴伍鈺盛大師身邊學藝,最好能夠正式成為他的徒弟。


    這樣一來,借助伍鈺盛的人脈和資源,他的一生必然會更好。


    為什麽何傻柱在穿越之後仍想著像原主一樣成為一個廚師?原來他在前世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學業並沒有帶來太多有用的知識,畢業後依然是個平凡人,沒有多少特別的技能。


    鑒於這一世的情況,他不可能用前世的記憶去找工作。


    考慮到未來的社會環境,以及他完全繼承了原主的廚藝,他覺得當一個廚師也不錯,至少不用擔心餓肚子。


    而且,在前世的時候,由於貧窮,他經常買食材自己在家做飯,因此他對家常菜的手藝也還算不錯,並且對做飯有一種特別的喜愛。


    所以,何傻柱認為,在這個時代,成為廚師是最適合他的選擇。


    【叮……】


    就在何傻柱確定了自己的未來方向時,他耳邊突然響起了一聲清脆的提示音,緊接著眼前出現了一個發光的界麵,使他原本迷茫的視線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廚神係統已啟動!】


    【宿主:何傻柱】


    【年齡:16歲】


    【廚藝技能:譚家菜初級(76\/100)、川菜中級(63\/100)、家常菜中級(17\/100)】


    【空間:儲物空間、農場空間、訓練空間】


    在看清界麵上的信息及腦海中莫名出現的一些資料後,何傻柱明白過來,看來這個廚神係統的目的應該是要將他培養成一個精通所有菜係的廚神。


    目前,他掌握了譚家菜和川菜的技能,還包括他前世學會的一些家常菜。


    家常菜實際上並不算一個正式的菜係,但由於它是一種常見的烹飪方法,而且是他前世唯一擅長的廚藝,係統因此將其單獨列出。


    這三個技能顯示的是當前他廚藝的級別,從低到高分別為入門、初級、中級、高級、大師、宗師、神級。


    此外,何傻柱還了解到,想要提升這些廚藝技能的等級,隻能通過不斷練習增加熟練度來慢慢晉級。


    訓練空間是為了方便他進行廚藝訓練,而農場空間則可以為他提供所需的原材料。


    看來,這個廚神係統確實強大,不僅理解他在這個時代很難像後世那樣輕鬆獲取大量材料和自由練習的機會,特意為他準備了這兩個輔助空間。


    的確,如果缺少這兩個獨特空間,未來幾十年裏,何傻柱很清楚單靠現實中的烹飪是無法成為頂級廚師的。


    現在的環境中,烹飪任何好東西都無法避開左鄰右舍的注意。


    時間長了必然會被舉報,更不用說以後生活困頓時,即使想做出美食也難找到合格的食材,即便是最巧的主婦,也會麵臨無米下鍋的尷尬。


    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何傻柱通過意念開啟了儲物空間,裏麵空曠且有些昏暗,盡管麵積看起來很大,但他無法準確估量具體大小。


    緊接著,他打開了農場空間,發現這裏的麵積同樣可觀,而且與儲物空間不同的是,這個空間是透明且開放的,意念一動即可步入其中。


    農場內規劃得井井有條:有十畝已經開墾好的土地,顯然用於種植作物;另有十畝被柵欄分成十個小區的地,似乎是為養殖各種動物準備的;還有十畝的小池塘,用於養殖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


    在這些區域的交匯處有一口類似大理石的井,周圍幹幹淨淨。


    盡管目前什麽都沒有種植或養殖,但何傻柱走到井邊,俯身查看,看到井中的水清澈見底。


    他試著用井邊提供的木桶打了一桶水上來,喝了一口,感到水味微甜,非常美味。


    就在這一瞬間,有關農場空間的信息浮現在他的腦海裏。


    使用這口井的水澆灌作物,可以逐漸提升作物的品質;定期給動物飲水,也可以改善其肉質,使口感更佳。


    人類長期飲用則能夠逐步改善體質,至少可以遠離疾病的困擾。


    更重要的是,井水的改造效果非常緩慢,需要長時間連續使用才有明顯效果。


    即便有人偶爾嚐一嚐,頂多隻會覺得這水特別甘甜,而不會發現其特別的功效,這也打消了何傻柱日後會因此招致麻煩的顧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穿越何雨柱,開局買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坦然笑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坦然笑微並收藏四合院:穿越何雨柱,開局買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