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跟隨著李老師緩緩地走到了家門口,就在此時,恰好遇見滿老師提著一大塊新鮮的豬肉走了迴來。


    這裏是一溜整齊排列著的平房宿舍區,它靜靜地坐落在辦公樓的西側,十幾戶人家就生活在這裏。


    那個時候,住房條件相當簡樸而且緊張。對於普通職工來說,能夠分配到的住所僅僅隻是一個寬敞的大通間。人們會巧妙地在房屋中間設置一道隔斷,將其劃分成兩個獨立的房間。


    雖然每個房間的麵積不算小,應該在二十平米以上,加起來實用麵積也有五十多平米,達到兩室一廳的建設麵積了,但在那時卻建成為簡易的住宅,沒有配備專門的廚房和衛生間。


    張聰後來仔細琢磨過這種房屋的設計與建造方式,想來想去,覺得無非就是為了節省成本罷了。


    李老師一家所居住的正是這樣一間宿舍。當他的家屬和孩子們不在身邊的時候,裏間便被當作臥室使用;而外間呢,則同時兼具書房和客廳的功能。


    然而,如果家中有妻子和孩子一同居住,那麽外間也不得不擺放一張床鋪,因為無論是日常休息還是接待訪客,都需要用到這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戶人家的房門口那狹窄的走廊之上,都會放置著一個煤爐子。


    這個煤爐子平日裏並不經常派上用場,隻有當有親朋好友或者重要客人前來拜訪之時,才會被點燃,用於燒水、做飯以及烹飪美味佳肴。


    要是沒有親戚朋友等要客登門造訪,幹部職工們通常都會選擇前往機關食堂解決一日三餐。


    李老師打開房門後,要張聰陪著滿老師聊天。自己則燒火做飯。


    張聰是個機靈的小夥子,他立刻明白了李老師的用意,便熱情地拉著滿老師的手,一同走進了屋裏。


    “老滿啊,你看看我家這環境,實在是簡陋得很呐!給張聰接風洗塵的這頓晚飯,也隻能將就一下啦!”李老師站在煤爐前,手上不停地忙碌著,邊往那黑乎乎的爐膛裏添加煤炭,邊迴過頭去,臉上掛著略帶歉意的笑容對著滿老師說道。


    “嗨喲,老李呀,你可別這麽說!你的學生張聰他也是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哪會在意這些呢?再說了,你就別忙乎啦,咱今晚就簡簡單單弄個豬肉燉粉條,再加點兒白菜,咋樣?”滿老師樂嗬嗬地迴應著,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


    “行吧,我這人廚藝也就那樣,確實整不出啥花頭來,那就聽你的安排咯!”李老師應聲道,說話間,那煤爐子已被成功地點燃,紅彤彤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


    隻見李老師手腳麻利地將一口大鐵鍋穩穩當當地架在了爐火之上,然後開始有條不紊地清洗起豬肉,並拿起菜刀熟練地把肉切成一塊塊大小均勻的肉塊。


    米飯倒是無需費心蒸煮。因為隻需去到機關的食堂,便能輕鬆地端迴現成的香噴噴白米飯,如此一來,著實省下了不少時間與精力。


    時光悄然流逝,大約過了半個鍾頭左右,整個走廊仿佛都被一股濃鬱醇厚的豬肉燉粉條香氣所籠罩。


    那誘人的味道絲絲縷縷地鑽進人們的鼻腔,引得路過的人紛紛駐足深吸幾口這令人陶醉的香氣。


    李老師和滿老師兩人齊心協力,小心翼翼地將那一鍋熱氣騰騰、色香味俱佳的豬肉燉粉條從廚房搬到了屋內。


    就在這時,張聰也從附近熱鬧非凡的農貿市場采購迴來一大筐水靈靈、鮮嫩嫩的大白菜。一進家門,顧不上歇息片刻,張聰便趕到水池旁邊,仔仔細細地將那一大蔸白菜衝洗得幹幹淨淨,然後輕輕地放置在一個碩大的麵盆當中。


    一切準備就緒,隻等開餐之後,將這新鮮的白菜涮入鍋中一同享用。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腳步聲。張聰抬頭一看,隻見一個身材魁梧、麵容憨厚的男子走了進來。


    來人正是張英,既是張聰的晚輩,也是張聰的師兄。他是李老師舉薦到縣委辦工作的。下班後,他應約來到了這裏。


    “張英來了,那就正式開餐吧!”李老師看到張英,臉上露出了笑容,發出了開餐的指令。


    待幾人坐定後,李老師拿出一壺包穀燒,四個瓷碗,每人倒了一碗酒,共同舉碗,開始享用這頓簡樸而歡樂的晚餐。


    “李老師,實在不好意思呀,您看我這人真沒什麽酒祿,壓根兒就不會喝酒呢!”張聰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端起麵前那滿滿一碗散發著濃烈酒香的包穀燒,臉上露出一副十分為難的神情。


    這時,坐在一旁的滿老師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語重心長地勸道:“小張啊,今天這頓晚餐可是專門為你接風洗塵準備的喲!就算你不太會喝酒,那多多少少總得意思一下吧,不然豈不是掃了大家夥的興致嘛!”


    聽了滿老師這番話,張聰心裏暗自琢磨起來:確實如此啊,今天這種特殊的場合,如果自己堅持滴酒不沾,恐怕會讓大家掃興。想到這裏,他咬咬牙,下定了決心。


    隻見張聰的臉上緩緩浮現出一抹感激的笑容,他高高舉起手中的酒碗,大聲說道:“非常感謝二位恩師對我的關愛與照顧,還有張英師兄能來給我捧場,真是太榮幸啦!那我就先幹一大口,表示我的誠意,您們幾位隨意就行哈!”


    話音剛落,張聰毫不猶豫地將碗送到嘴邊,猛地灌下了一大口包穀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多彩的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澧水汀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澧水汀蘭並收藏多彩的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