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經有所提及,張聰他們家人口眾多,但勞動力卻十分有限,而且還有好幾個孩子正在讀書呢!僅靠他父母在生產隊裏辛勤勞作賺取那點兒工分,根本就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啊!


    麵對如此艱難的處境,聰聰的父親張忠實在沒有辦法,隻好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希望能夠外出幹點副業。這樣一來,除了按照規定上繳一部分所得之外,好歹還能掙些額外的錢財,用來填補家庭日常開銷的缺口。


    時間大概來到了 1974 年左右吧,這時候白鶴坪公社可發生了一件大事兒——由於境內與桑植縣交界的地方有個團結煤礦,所以這裏居然通公路啦!於是乎,公社所在之地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家界國營林場也開始行動起來了。他們不僅忙著采擷鬆脂油,還對林區過密的木材進行了間伐處理。這些鬆脂油和木材都得從采集、間伐的地點被挑運到白鶴坪去,然後再銷往全國各地。


    張忠瞅準了這個機會,順勢而為,果斷申請成為一名挑夫,專門負責為張家界國營林場運送鬆脂油以及那些間伐下來的木材。


    他挑運的路程可不短哦,起始點就是鬆脂油的采集處和木材的間伐地,而最終的目的地則是白鶴坪供銷社和林業站。


    張家界國營林場於 1958 年正式設立,這一決策背後蘊含著多重深遠意義。


    首要使命自然是守護那隱匿於峽穀深處的原始森林,這片古老而神秘的林地宛如大地的綠色心髒,跳動著生命與希望的韻律。


    然而,僅僅守護還遠遠不夠,植樹造林、綠化周邊荒山成為了另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在接下來漫長的十餘年歲月裏,林場工人們肩負起這份艱巨卻充滿使命感的工作。


    他們不畏艱辛,無懼風雨,日複一日地辛勤勞作。每一棵樹苗都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每一鍬土都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期許。


    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兩萬多畝荒地逐漸披上了翠綠的新衣,挺拔的鬆樹、修長的杉樹,還有珍貴的楠木、樟木等各類用材林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這些鬱鬱蔥蔥的樹林不僅美化了環境,更為當地生態係統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們像忠誠的衛士,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提供清新氧氣。


    而那些為此付出汗水與青春的林場工人,則成為了這片綠色奇跡的締造者。


    其中,場長劉開林更是憑借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無私奉獻精神脫穎而出。他身先士卒,帶領著林業工人們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他們還保護和複活了許多孑遺樹種。


    無論是陡峭險峻的山坡,還是貧瘠荒蕪的荒地,都留下了他們堅定的足跡。


    湖南日報和人民日報相繼對劉開林及全體林業工人的先進事跡,進行了深入報道。


    《綠了荒山白了頭》和《一頭白發換來滿山青蔥》兩篇文章生動描繪了他們的奮鬥曆程和巨大貢獻,讓更多人了解到這群默默無聞的英雄們,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如此壯麗的綠色畫卷。


    這些報道,不僅是對他們工作的高度認可,更激勵著無數後來者投身於環保事業,共同為地球家園添綠增彩。


    要知道,張家界之所以能夠擁有如今這般令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的美景,背後離不開那些默默無聞卻又偉大的林業工人。


    他們憑借著滿腔的熱血,以及辛勤揮灑的汗水,硬是從荒山野嶺之中開辟出了一片生機勃勃的翠綠世界,仿佛將千座山峰都染上了那迷人的翠色。


    而這一切,不僅為張家界日後搖身一變,成為備受矚目的旅遊新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其成為無數遊客心目中的旅遊勝地,埋下了一顆璀璨奪目的種子。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林業工人當初的付出與努力,就不會有今天如此繁榮昌盛的張家界旅遊業。


    不過嘛,關於張家界未來發展的輝煌成就,那都是後話啦!咱們暫且先把目光收迴來,迴到當下的故事主線當中。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張聰父子究竟是怎樣挑運鬆脂油的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多彩的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澧水汀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澧水汀蘭並收藏多彩的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