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隊外開荒種地的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功,這對於在隊內土地上糧食生產尚不能完全自給自足的吊蘭村而言,無疑是一個明智且富有前瞻性的選擇。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與充分討論,隊委會毅然決定繼續推進這一生產自救的壯舉。


    他們堅信,通過持續的努力與探索,定能有效提升糧食產量,從而逐步改善村民們的生活境遇。


    次年春日,張忠與二牛再次踏上了前往灶鍋灣的征程。他們肩扛農具,滿懷希望地翻耕著山地,準備在這片野外的天地間續寫種地的篇章,延續露營生產的傳統。


    此番,他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深知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這片肥沃而又充滿挑戰的土地。


    盡管勞作依舊艱辛,但與往昔的開荒相比,他們已能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困難與挑戰。


    然而,張忠並未因此而有絲毫的懈怠與滿足。他深知,唯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於是,他每日清晨便起身勞作,直至夜幕降臨才肯歇息。他不僅精心種植了各式各樣的農作物,還大膽嚐試養殖家畜,以期能夠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在灶鍋灣的三年時光裏,張忠幾乎將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他熟悉這裏的每一寸土地,甚至對灣中的樹木、草木、鳥雀都了如指掌,能夠如數家珍。


    他對這片土地懷有深厚的感情,更堅信自己的汗水終將澆灌出豐收的碩果。


    這一年,玉米的收成比往年更為豐盈,他們還為國家貢獻了兩頭重量超過二百斤的大肥豬。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進步。


    然而,當第三年的春風吹拂過大地時,張忠的內心卻泛起了波瀾。


    風餐露宿的生活固然艱苦,但更為關鍵的是,這樣的生產方式與在生產隊參加集體勞動並無二致,並未能顯著增加家庭收入,對於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境遇並無實質性幫助。


    這顯然不是張忠所期望的生產生活方式。


    在灶鍋灣種地的第三年,張忠的家庭又添新丁——媽媽為聰聰生下了一個妹妹張菊,家中人口驟增至十口,成為了典型的人多勞動力少的困難家庭。


    於是,缺衣少食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常態。如何想方設法增加收入,成為了張忠作為一家之主日夜焦慮的難題。


    於是,張忠萌生了另辟蹊徑的想法。


    當時,生產隊勞動力的使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生產隊參加集體勞動掙取工分;另一種則是從事副業工。


    所謂副業,即指生產隊規定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外的生產經營活動。


    副業工的主要任務是為生產隊創造直接的現金收入,以應對生產隊集體的日常必要開支。如購買賬本、開會用的煤油、種子、化肥、農藥等。


    副業工除了憑借體力從事搬運等重體力勞動外,還可以憑借手藝謀生。生產活動自主安排,靈活自由,但每月需向生產隊上交約20元的現金。


    因此,那些有手藝或力大無窮的人都願意申請外出從事副業工作。除了相對自由外,還能賺取一些外快以補貼家用。


    在那個年代,農民的日常生活普遍離不開木製品。如盛飯的飯勺、掏水的水瓢、澆糞的糞瓢、撮米的米瓢等。


    這些日常用具正是由瓢瓜匠精心加工而成的。


    供銷社專門收購這些實用的木製品,並根據其大小以1角到5角不等的單價進行收購。然後再銷售給廣大的城鄉居民和農民。


    優秀的瓢瓜匠人每月的收入可達50元以上。一年下來,除了上交集體和納稅外,還能有200多元的結餘。


    這在當時足以解決一家人的日常開銷問題。遠比在生產隊掙工分養家糊口要強得多。


    張忠毅然決定拜瓢瓜匠伍師傅為師,學習挖瓢瓜的手藝。


    伍師傅是個孤苦伶仃的單身漢。由於個子矮小,一直未能娶上媳婦。家中兄弟姐妹眾多,父母無力照顧他,隻能任由他四處漂泊。


    好在伍師傅頭腦靈活,自學了挖瓢瓜的手藝。常年在外走村串戶為人加工瓢瓜用具,倒也能夠自給自足,勉強維持生計。


    張忠提著兩瓶香氣撲鼻的高粱酒和一袋金黃誘人的紅薯幹,來到了伍師傅那破舊的住處。


    那是一座簡陋的茅草屋,四麵透風,搖搖欲墜。但屋內卻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木製品和工具,顯得雜亂而有序。


    伍師傅正全神貫注地用刨子刨著一塊木板,神情專注而認真。


    “伍師傅,我來拜您為師了。請您教我挖瓢瓜的手藝吧。”張忠滿懷敬意地說道。


    伍師傅抬起頭,眯著眼睛仔細打量了一下張忠。見他身材魁梧、臉色紅潤、眼神中閃爍著真誠與渴望的光芒,便欣然點了點頭,說道:“好!隻要你願意學,我就傾囊相授。”


    張忠聞言喜出望外,連忙將手中的酒和紅薯幹遞給了伍師傅。


    伍師傅接過酒,喝了一口,然後語重心長地說道:“學挖瓢瓜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事情。你得有耐心、有毅力才行啊!”


    “師傅,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學,絕不辜負您的期望。”張忠拍著胸脯鄭重保證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多彩的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澧水汀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澧水汀蘭並收藏多彩的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