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
“總統閣下,直至目前為止,英國都沒有發表任何言論,不過德國卻在7月18號發布了聲明,將會在近期登陸英國本土。”科德爾·赫爾正在向富蘭克林·羅斯福匯報最近發生的事。
“英國人便以此為由,收攏艦隊,目前在印度洋和地中海,南大西洋地區,已經沒有英國艦隊的存在了。”
“隻有零星的幾艘軍艦,在表示著英國的存在。”
“你說這是不是英國和德國達成的協議,這個時機太湊巧了。”富蘭克林·羅斯福有些懷疑的說道。
“目前由於英國海軍撤離地中海的原因,我國在地中海需要單獨麵對奧斯曼海軍。”科德爾·赫爾輕聲說道。
“而奧斯曼海軍的實力,在歐洲是僅次於英國的存在,尤其是他們的魚雷艇,在地中海發揮出的作用,堪比一艘驅逐艦。”
“英國的撤出,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向地中海投入更多的海軍力量,用以對抗奧斯曼。”
“如此一來,我國向太平洋戰場投射的力量,就會嚴重不足,等同於陷入雙線作戰的苦境。”
富蘭克林·羅斯福也輕輕的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道:“看來英國人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溫斯頓·丘吉爾越來越像一個傳統的英國政客。”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一萬的事情,他們也是從來不帶猶豫的。”
“嗬。”說到最後富蘭克林·羅斯福還不由得輕笑了一聲。
科德爾·赫爾也不由得感慨道:“是啊!”
“這種操作就很符合英格蘭的那些……”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他們了,不過他們之前是依靠著雄厚的家底,在世界範圍內,搞的那些事……”
“現在的英國經曆過上一次大戰的教訓後,直至現在都還沒有恢複到當初的那個實力。”
“如今丟了埃及,東非和印度,他們還有幾分實力呢?”
“他們該醒一醒了,不能再讓他們沉浸在過去的輝煌歲月裏了,他們的輝煌已經成為了曆史。”
科德爾·赫爾越說越激動,他們美國等待了百年的霸業,馬上就要成功了,又怎麽能讓一個已經殘廢的英國來攔住了腳步呢!
富蘭克林·羅斯福看著神情激動科德爾·赫爾,穩重的看著他,開口說道:“說說你的看法吧。”
“既然英國人可以撤離地中海,那麽我們也可以撤離歐洲,全力對抗日本,然後再以絕對的實力橫推整個歐亞大陸。”科德爾·赫爾自信滿滿的說道。
畢竟一但美國拿下了日本和其占領區,那麽將會獲得英法荷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個附庸國,中華民國一個盟友國。
那時候的美國,有足夠的實力,蕩平騎牆派奧斯曼,和歐陸霸主德國,最後解決英國人。
富蘭克林·羅斯福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據中情局處傳來的消息,英國人和德國最近在南美洲,動作頻頻。”
“他們也並不希望我們取得最後的勝利,恐怕如果我們撤離歐洲,那麽等待我們的可能就是歐洲的聯合幹涉軍了。”
“不要覺得現在的英國人還有什麽理智,看來現在英國人已經清醒了,他們也認清了自己的地位。”
“帝國的榮光不複存在了,如果無法避免充當小弟的命運,或許他們會為了減少傷亡,直接投降,成為德國人的小弟。”
“而現在還和德國有些許爭執的奧斯曼,麵對那時的德國,也隻得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遠東地區的日本是德國的盟友,中華民國是遠東乃至西太平洋地區,唯一的反抗力量。”
“可是我們扛不住英國,奧斯曼,德國外加日本的海軍全力進攻的,一但海軍的防線被撕破,那麽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兩道天然的防線,也會成為我們的枷鎖。”
“讓我們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腹背受敵。”
“所以是絕對不能撤出歐洲的,英國現在需要維持平衡。”
“我們加上英國,可以持平德國加上奧斯曼,至於遠東地區,必須一直處於戰亂的情況下,無論是日本還是中華民國,都不能取得完整的勝利。”
“不然他們無論加入哪一方,對於另外一方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富蘭克林·羅斯福一口氣說了許多,有些氣喘,看樣子有些難受。
科德爾·赫爾見此也噤了聲,開始在內心思索起得失。
現在美國已經放出了消息,將要對日本展開進攻,如果美國不履行,那麽將會吸引到一大波的仇恨。
而現在歐洲的軍事存在不能撤,那麽就隻能繼續加注,如此一來就無法一舉消滅日本,將會陷入拉鋸戰。
但是如此可謂是各方都得到了想要的,隻有英國和美國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那麽按照正常的邏輯,英國……
他們就沒有正常的邏輯,奧斯曼的話,他們現在還沒有接受德國占據東歐平原的事實。
說明兩國之間充滿了衝突,那麽現在就不可能毫無保留相互信任的協同作戰。
可是奧斯曼藏的太深了,他們在地中海的最深處,所以美國必須先擊敗德國才能蕩平奧斯曼。
“這場戰爭是決定世界霸主地位的戰爭,是奠定戰後數百年秩序的戰爭。”富蘭克林·羅斯福突然語氣沉重的說道。
“所以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我們距離歐洲太遠了,有好處,就有壞處。”
“雖然我們遠離了紛爭,但是也讓我們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蘇聯的轟然倒塌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
“而且這次戰爭我們下場的時間錯了,如果更早些,我們可以救下蘇聯,如果現在還沒有參戰,那麽我們就可以先弱後強。”
“但是我們不能迷茫,我們就是羊群的領頭羊,既然各國都想看我們的笑話。”
“那就給他們看,局勢不會一直都是一成不變的,德國軍艦建設完備之後,英國就會著急了。”
科德爾·赫爾聽明白了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話,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總統閣下,直至目前為止,英國都沒有發表任何言論,不過德國卻在7月18號發布了聲明,將會在近期登陸英國本土。”科德爾·赫爾正在向富蘭克林·羅斯福匯報最近發生的事。
“英國人便以此為由,收攏艦隊,目前在印度洋和地中海,南大西洋地區,已經沒有英國艦隊的存在了。”
“隻有零星的幾艘軍艦,在表示著英國的存在。”
“你說這是不是英國和德國達成的協議,這個時機太湊巧了。”富蘭克林·羅斯福有些懷疑的說道。
“目前由於英國海軍撤離地中海的原因,我國在地中海需要單獨麵對奧斯曼海軍。”科德爾·赫爾輕聲說道。
“而奧斯曼海軍的實力,在歐洲是僅次於英國的存在,尤其是他們的魚雷艇,在地中海發揮出的作用,堪比一艘驅逐艦。”
“英國的撤出,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向地中海投入更多的海軍力量,用以對抗奧斯曼。”
“如此一來,我國向太平洋戰場投射的力量,就會嚴重不足,等同於陷入雙線作戰的苦境。”
富蘭克林·羅斯福也輕輕的點了點頭,又歎了口氣道:“看來英國人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溫斯頓·丘吉爾越來越像一個傳統的英國政客。”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傷敵一千,自損一萬的事情,他們也是從來不帶猶豫的。”
“嗬。”說到最後富蘭克林·羅斯福還不由得輕笑了一聲。
科德爾·赫爾也不由得感慨道:“是啊!”
“這種操作就很符合英格蘭的那些……”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他們了,不過他們之前是依靠著雄厚的家底,在世界範圍內,搞的那些事……”
“現在的英國經曆過上一次大戰的教訓後,直至現在都還沒有恢複到當初的那個實力。”
“如今丟了埃及,東非和印度,他們還有幾分實力呢?”
“他們該醒一醒了,不能再讓他們沉浸在過去的輝煌歲月裏了,他們的輝煌已經成為了曆史。”
科德爾·赫爾越說越激動,他們美國等待了百年的霸業,馬上就要成功了,又怎麽能讓一個已經殘廢的英國來攔住了腳步呢!
富蘭克林·羅斯福看著神情激動科德爾·赫爾,穩重的看著他,開口說道:“說說你的看法吧。”
“既然英國人可以撤離地中海,那麽我們也可以撤離歐洲,全力對抗日本,然後再以絕對的實力橫推整個歐亞大陸。”科德爾·赫爾自信滿滿的說道。
畢竟一但美國拿下了日本和其占領區,那麽將會獲得英法荷三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個附庸國,中華民國一個盟友國。
那時候的美國,有足夠的實力,蕩平騎牆派奧斯曼,和歐陸霸主德國,最後解決英國人。
富蘭克林·羅斯福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據中情局處傳來的消息,英國人和德國最近在南美洲,動作頻頻。”
“他們也並不希望我們取得最後的勝利,恐怕如果我們撤離歐洲,那麽等待我們的可能就是歐洲的聯合幹涉軍了。”
“不要覺得現在的英國人還有什麽理智,看來現在英國人已經清醒了,他們也認清了自己的地位。”
“帝國的榮光不複存在了,如果無法避免充當小弟的命運,或許他們會為了減少傷亡,直接投降,成為德國人的小弟。”
“而現在還和德國有些許爭執的奧斯曼,麵對那時的德國,也隻得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遠東地區的日本是德國的盟友,中華民國是遠東乃至西太平洋地區,唯一的反抗力量。”
“可是我們扛不住英國,奧斯曼,德國外加日本的海軍全力進攻的,一但海軍的防線被撕破,那麽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兩道天然的防線,也會成為我們的枷鎖。”
“讓我們沒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腹背受敵。”
“所以是絕對不能撤出歐洲的,英國現在需要維持平衡。”
“我們加上英國,可以持平德國加上奧斯曼,至於遠東地區,必須一直處於戰亂的情況下,無論是日本還是中華民國,都不能取得完整的勝利。”
“不然他們無論加入哪一方,對於另外一方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富蘭克林·羅斯福一口氣說了許多,有些氣喘,看樣子有些難受。
科德爾·赫爾見此也噤了聲,開始在內心思索起得失。
現在美國已經放出了消息,將要對日本展開進攻,如果美國不履行,那麽將會吸引到一大波的仇恨。
而現在歐洲的軍事存在不能撤,那麽就隻能繼續加注,如此一來就無法一舉消滅日本,將會陷入拉鋸戰。
但是如此可謂是各方都得到了想要的,隻有英國和美國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那麽按照正常的邏輯,英國……
他們就沒有正常的邏輯,奧斯曼的話,他們現在還沒有接受德國占據東歐平原的事實。
說明兩國之間充滿了衝突,那麽現在就不可能毫無保留相互信任的協同作戰。
可是奧斯曼藏的太深了,他們在地中海的最深處,所以美國必須先擊敗德國才能蕩平奧斯曼。
“這場戰爭是決定世界霸主地位的戰爭,是奠定戰後數百年秩序的戰爭。”富蘭克林·羅斯福突然語氣沉重的說道。
“所以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我們距離歐洲太遠了,有好處,就有壞處。”
“雖然我們遠離了紛爭,但是也讓我們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蘇聯的轟然倒塌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
“而且這次戰爭我們下場的時間錯了,如果更早些,我們可以救下蘇聯,如果現在還沒有參戰,那麽我們就可以先弱後強。”
“但是我們不能迷茫,我們就是羊群的領頭羊,既然各國都想看我們的笑話。”
“那就給他們看,局勢不會一直都是一成不變的,德國軍艦建設完備之後,英國就會著急了。”
科德爾·赫爾聽明白了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話,也微笑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