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


    “總統閣下,雖然我們和英國給予了蘇聯大量的援助,但是依照目前的形勢,蘇聯可能熬不過這個冬天了。”科德爾·赫爾有些無奈的說道。


    如果蘇聯徹底倒下了,那麽整個歐洲都將臣服在德國的腳下,那麽下一任世界霸主的寶座,必定是德國人的。


    那麽美國付出了這麽多,不是又要失敗了麽?


    上次大戰美國就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在英法兩國之後。


    而現在為了防止蘇聯和德國聯手,不惜提前表態,讓蘇聯看到和德國聯手是得不到勝利的。


    又做德國方麵的工作,最終促使兩國開戰,可是蘇聯500萬大軍,如此簡單的就快要被打的亡國了。


    現在美國已經被架起來了,不實際參戰已經不行了。


    如果蘇聯徹底戰敗投降,那麽英國麵對整個歐洲,單憑一個英吉利海峽又能堅持多久呢?


    中華民國麵對四麵圍攻又能堅持多久呢?


    美國再強大,麵對聯合國軍,也無法戰而勝之啊!


    哪怕此時美國的海軍實力已經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了。


    可是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全是敵對的國家,所以科德爾·赫爾有些憂心忡忡。


    “形勢已經嚴重到如此地步了麽?”富蘭克林·羅斯福緩緩開口說道。


    在同溫斯頓·丘吉爾的預測中,有英美兩國的支持,憑借蘇聯龐大的戰略縱深和人口,應該是可以極大的消耗德國的實力的。


    哪怕有奧斯曼的突然加入,最起碼也可以扛住一年以上的時間,英美兩國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進攻德國的計劃與行動。


    “是的,總統閣下,蘇德奧三方的戰爭,就屬蘇聯損失最為慘重。”科德爾·赫爾沉聲說道。


    “蘇聯累計傷亡,投降者,總兵力已經超過600萬了。”


    “而德國損失約150萬左右,奧斯曼損失也才130萬左右,兩國之和也才約蘇聯損失的一半。”


    “現在蘇聯雖然還擁有約600萬軍隊,但是整個東歐精華地區,盡數喪失,廣闊的中亞地區被奧斯曼侵占。”


    “後方時刻遭受到奧斯曼駱駝騎兵的騷擾,正麵麵對德國和奧斯曼的裝甲軍團,也取不到優勢,實在是看不到有勝利的希望。”


    “唉~”富蘭克林·羅斯福歎了口氣,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了。


    不過自古以來蘇聯(俄羅斯帝國)就是依靠人數壓垮對手,但是現在對手要比蘇聯人數還多,那麽蘇聯失敗好像才是正常的。


    畢竟自古歐洲強兵就是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興起的普魯士。


    但是現在蘇聯的失敗對於美國來說,並不美好。


    “英國目前作何動作?”麵對如此局麵富蘭克林·羅斯福也隻得想想看看還有哪些力量可以用來操縱了。


    “目前奧斯曼在印度方麵的軍隊,已經打過了印度河,並且在印度洋上擊敗了英國海軍,取得了製海權。”科德爾·赫爾解釋道。


    “由於無法再從印度獲取收益,英國目前采取了積極防禦政策。”


    “從南非等非洲殖民地和加拿大等自治領,調集了300餘萬軍隊,部署在了英國本土,打算誓死抗擊德軍的登陸。”


    “目前在北方戰場和印度戰場都隻留下了少量的正規軍,大多數都是殖民地軍隊。”


    “如果我們無法對其進行支援,那麽英國有可能會隻負責自己的本土,放棄其他地區的利益。”


    “我們目前動員多少軍隊了。”富蘭克林·羅斯福繼續問道。


    他不能接受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還有希望,那麽就……


    “我們目前已經動員成功500萬軍隊了。”科德爾·赫爾說道,語氣中有些不乏自傲。


    畢竟整個世界上,能短期內就成功動員500萬軍隊的,簡直就可以用鳳毛麟角來說。


    “如果我們聯合英國人,在法國進行西海岸登陸作戰,大概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成功開辟戰場。”富蘭克林·羅斯福思索道。


    如果有機會,那麽就組織登陸作戰,如果沒有機會了,那麽就要著手占領加拿大,紐芬蘭等英國自治領,以及南方的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諸島。


    為軸心國集團將來的登陸作戰做好準備了,隻要守好這些落腳點,美國就立於先天不敗之地了。


    “我們可以在一個月內向英國本土運送100萬作戰部隊,不過如果匆忙參戰,那麽能否登陸成功將是一個未知數。”科德爾·赫爾眉頭微皺道。


    畢竟目前有所參考的就是1915年的達達尼爾登陸戰了,麵對約50萬奧斯曼守軍,擁有包括62艘戰艦和大量輔助船隻的英國50萬軍隊,曆時11個月,最終也隻能無奈撤退。


    所以對於貿然的登陸作戰,科德爾·赫爾內心是有些不安的。


    “那就賭一把,同英國協商,12月1日,展開登陸作戰,雙方各派出100萬人,大型軍艦20艘,小型軍艦300艘,飛機3000架,商船5000艘。”富蘭克林·羅斯福眼中寒光閃爍道。


    “從法國最南端的比亞裏茨到丹麥的希茨海爾斯,進行全麵的假意登陸作戰行動。”


    “迫使德國人迴守西部邊境,為蘇聯減輕壓力。”


    “再度派遣120萬人,支持自由法國,參與北非戰場,率先擊潰意大利,威懾德國南部和奧斯曼西部。”


    “我們絕不能允許這個世界上沒有美國的聲音。”


    “是,總統閣下,我這就去安排,爭取早日落實。”


    富蘭克林·羅斯福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科德爾·赫爾也沒有再多言,隻是看了一眼這個老人,便轉身離開了總統辦公室。


    因為他也是這個想法,現在德日的勢頭強勁,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遏製,那麽這個世界還能有美國的立足之地麽?


    至於太平洋戰爭,就隻能祈禱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中華民國,可以堅持的久一些了。


    畢竟隻有擊敗了德國,才能徹底結束戰爭,至於日本,一個資源短缺的島國,沒有多大的戰爭潛力。


    即使現在拿下再多的利益,卻都是靠海軍維持的,和殖民帝國沒有什麽兩樣。


    而且聽聞日本人殘暴,弑殺,必定會被當地人民所厭惡反抗,那麽將來收複這些地區,將會有許多的助力。


    於是科德爾·赫爾便去同英國政府進行聯絡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綠羅也是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扶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扶桑並收藏綠羅也是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