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最後的朝會
朝會上,其實議不出什麽主張。你若不能在朝會前達成協商,那就沒必要把事情拿上朝會談。所以某種意義上說,朝會就是一個簽章作用,把此前私下的結論,公事公辦罷了。
趙桓明白這道理,秦檜也明白,甚至能夠上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全都明白。自然如童穆、儲宏這樣見識過大場麵的宦官,更加明白。
他們私下見到的各種肮髒交易,還少嗎?甚至很多交易,都是他們這些宦官秉承了官家旨意出去傳遞的。很多大臣在達成協議時候,也要托了他們的關係入宮說與官家知曉。
無論如何,看到城牆上煙花綻放,今天參與朝會的群臣心中也是一塊大石頭落地。看來一切都還沒有那麽糟糕,隻要海州的援軍能趕來,這汴京就還是那個風花雪月的汴京。
趙桓環視左右,卻不見有人出班言奏登聞鼓院的事情?他有些不解,於是就用眼神遠遠地瞥了一下站在末班的樞密院都承旨賈奕。
賈奕也是苦笑,他也才在上朝途中知道登聞鼓院的事情。一個紈絝子敲響登聞鼓,想要與謀國家戰和大事,說起來何其可笑?
賈奕卻知道,那個高衙內不學無術,他在本質上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膽魄,或者說想象力。類似“掘堤”這樣狠辣的手段,難道不是朝中士大夫官僚們的拿手好戲嗎?
但是,高衙內說的三支箭書,卻被他吞入腹中,如今查無對症了。賈奕也知道自己的機速房如今是個什麽樣子貨,他也曾多次與官家說過,想要整頓一下。
可是官家,卻從來都是不置可否。賈奕歎息不已,說到底,自從出了郭藥師那檔子事,官家就不再信任任何人。何況還是機速房這樣的密碟組織,就更加惹人忌憚。
“稟官家得知,今日有無賴子高衙內闖入登聞鼓院,言及他收到城外射來的三支箭書,語及城外蒙兀人故事。他說蒙兀人,想要掘開大河水淹汴京。
機速房自然要與他落實諸事,然而他卻又拿不出那三支箭書。所以此事成疑也。不過如今六月正是大河汛期,若城外的蒙兀人真有此意,臣以為,城內還該早做萬全才對。”
賈奕的奏對,已經故意說的含糊其辭,然而殿上的群臣聽了,都不禁毛骨悚然起來。真要蒙兀人水淹汴京,就算海州援軍來了,又能如何?
不行啊!早就說過了,打不了咱就請和好了!偏偏官家卻在戰和一策上含糊其辭?任憑西軍在潼關守禦,康王在河東、宗澤在河北與金人對戰。
更有什麽京東都護府,還要叫囂北伐?如今可算大禍臨頭了吧?
“官家,如今汴京危殆,還請官家趕緊選員出使城外,與蒙兀人議和為上。以老臣愚見,不過是多與些歲幣,怎麽也比兵兇戰危的花銷少多了。
何況蒙兀人來自大漠,聽說他們棲身之地十分苦寒。若能得我朝善意,或者還能為我所用,居間調和女真、西夏諸軍也!”唐恪出班顫巍巍道。
如今朝中徐處仁為宰執大臣,但他也隻是具備而已,平素都是一言不發的。或者徐處仁讀書不錯,誌向遠大,然而與他的理政手段卻甚是粗糙、淺薄。
這樣的人,更適合待在諫議院、大理寺的位置上。但是當時郭藥師新政,先用張邦昌,後選徐處仁,卻壓根就沒想過要用他們的治國學問。
一個頂缸的太宰罷了,要他治國安邦的學問作甚?到了趙桓二次親政,為了朝局穩定,依然是徐處仁為太宰的格局。隻不過把郭藥師的少宰位子,給了沈晦。
沈晦卻是個非常堅決的“主戰派”,甚至他比李綱等人還要高調。但是他要這樣做,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在他的身前,還有安寧這樣的狀元郎囂張跋扈。
沈晦原本是官家趙桓相中的宣和六年狀元,隻不過安寧橫空出世,就形成了沈晦屈居榜眼,周執羔探花,朱倬傳臚的格局。
看著也不錯,但是他們這一屆進士八百五十多人,如今先後去了京東各地為官的,竟然不下百人。甚至朱倬還貴為總理大臣,周執羔也是主管內政的右相,都比沈晦來的剛猛。
至於說截胡了狀元的安兆銘?那怎比呀?人家現在都已經是明公了!哪怕最差的曆史地位,都是權臣的待遇。若說改天就要貴為明王,或者明皇,也都不算稀奇。
關鍵是安兆銘才三十餘歲,沈晦卻快要五十了。這人比人,就要氣死人的。何況就算比不了安兆銘,怎麽還要屈居何栗身後?因為何栗也才四十出頭而已。
何栗也是狀元及第不假,但他的治政能力卻甚是了了。起碼沈晦自覺治理地方的成就,要高過何栗,那麽何栗又為何能得高位呢?
僅僅靠官家喜愛,或者運氣,顯然是說不通的。因為沈晦更得官家信賴。按照沈晦的判斷,就是何栗主戰的嗓門喊得響亮,迎合了朝野士氣而已。
自從海州北伐之後,汴京城裏一直就有了一種聲音:女真人沒那麽可怕,也並非不可戰勝。河北的慘烈大戰,就讓宗澤的聲望攀到別人不可企及的地步。
所以,對於何栗為何要把嗓門定的這麽高?沈晦深有體會。他與何栗都曾出使過金國,都“疑似”對金人行過庭參之禮,所以他們都要急於洗白身份。
後來何栗暗算郭藥師,就被老郭一巴掌拍了去辰州編管。等到趙桓二次親政後,朝臣人才凋零,幾乎就剩下孫傅、許翰、杜充這些一貫的主戰派了。
但是這樣的一言堂,卻不是趙桓喜歡的風格。群臣嘛,難道不應該是異論相攪的嗎?
所以,沈晦這樣不斷在戰和之間遊離的“新銳”大臣,就要脫穎而出。此外就是,那些主和的大臣,朝堂上也萬萬少不得啊!
然而,趙桓遍觀汴京大臣,有主見的大臣,或者曾經主和的大臣,如吳敏、李綱、張邦昌、白時中、李邦彥、胡鬆年等人,卻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紛紛被貶竄在外。
帝師耿南仲雖然還在汴京,可惜他的名聲卻被郭藥師整得臭大街了。哪怕趙桓還想用他,也總要顧及聲譽,所以耿南仲隻得以“白衣”身份備聞而已。
說不得,唐恪、蔡懋、李棁、路允迪這樣的主和大臣,以及秦檜這樣的叵測之輩,就也要被放在朝堂上充數。
秦檜也早已看破這些事情,所以他如今沉默是金,列位而已。唐恪年紀老大不堪了,卻還留著昔日的書卷淳樸氣息,隻是到了如今,行事、觀事的手段,更加老辣而已。
唐恪環顧左右,心中也是暗暗歎息。官家想要改變金人對他“暗弱”的評價,日常行事就頗為講究陽剛、氣度。連帶朝廷風氣,也多以“英姿勃發”的主戰派為主。
不但昔日的主和派式微,連帶那些老成持國之輩,也是紛紛離去。
當然朝堂上也不是沒有大才,比如秦檜就很厲害。不過秦檜卻因為去過海州,佐過郭藥師,他就要被官家猜忌,列班備訊罷了。
如今的官家,頗為講究戰和之間的拿捏,以為可戰亦可和者,方為上策。
唐恪本意也不是一定非要主和,隻不過若沒人提出這一茬,官家的似戰非戰之策又怎好宣之於眾呢?所以,唐恪也隻是在配合官家演戲罷了。
都是在演戲啊!唐恪慨歎。
事實上,如今左右天下大勢的人,其一是安兆銘,其二是金兀術,別人都在打醬油的呢!所謂的汴京朝會,為何會終日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議而不決?
因為你就算決了,也沒啥用!
海州、康王、鄆王、張叔夜、馬擴,甚至還有東南的錢伯言,該幹啥還幹啥,完全不鳥你朝廷那一套的。就算需要時,也不過是發了文書過來汴京,要求朝廷用印、背鍋罷了。
朝廷可以不用印嗎?當然可以,但是給個理由先?人家的一切動議,都是有理、有據,有情節、有理由的,朝廷拿什麽批駁人家?
再說了,汴京的武備還要不要?汴河上的漕糧還收不收?東南的賦稅呢?天下的人心呢?朝廷也能不要啦?
甚至唐恪都不知道,這樣的局麵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似乎是安兆銘興辦海州特區後開始的?還是受金兵第一次南下後的局麵拖累?
不對!這個局麵卻完全是在官家趙桓登基後才形成的?唐恪也被自己的判斷下了一跳。原來他安兆銘,從來都沒承認過趙桓這個皇帝!
哪怕後來郭藥師主政時期,也隻是情況稍好一些。但是所謂的稍好,也不過是朝廷決議,大半都與海州動向契合的緣故。
所以,就連郭藥師那樣的梟雄,都要遷就海州的強脾氣呢。
唐恪的聲音,自然引來朝堂諸公的口誅筆伐。與蒙兀人言和?昔日河北十幾萬死難義軍會答應嗎?女真人會答應嗎?海州會答應嗎?
宗澤老爺子三唿渡河而亡啊!乃們同樣都是老臣,為何宗老爺子就那樣磊落,你唐恪就要這樣猥瑣?甚至到了最後,連沈晦都叫囂請斬唐恪以謝罪天下。
秦檜卻聽得頭皮發麻!掘堤這樣的大事件,怎麽就被主戰、主和這樣空洞的口號遮掩了?朝會是無力決定國家戰和之策,但總還能決定汴京城該如何應對大河掘堤的後果吧?
難道這等要命的事,也要等他安兆銘過來定論嗎?
官家講究異論相攪,遊離在似戰非戰。似和非和之間,的確利於他人主的地位把握。但官家卻沒意識到,所謂寓戰於和,或寓和於戰,比堅決的戰和更壞!
完全是在自尋死路呢!不主戰,士氣提不上來,武備不修。不主和,使節派不出去,對方的要價不清楚。就這樣在汴京等死啊?
好容易押到散朝,秦檜就急急迴家,要夫人王氏趕緊準備一下吧。自己也該馬上發急病送去海州治療呢,眼下就該不能理事了才對。
事實上,像秦檜這樣急著稱病,暗中開始準備逃亡的官員,其實還有很多。所以今日的汴京朝會,已經成為趙桓的最後一次朝會了。
而趙桓,卻還在為下一次朝會上,自己究竟該主和,還是主戰定調子煩惱?
至於掘堤?那些大臣都不急,朕又怎能張惶失措,沒了人君氣度?
:。:
朝會上,其實議不出什麽主張。你若不能在朝會前達成協商,那就沒必要把事情拿上朝會談。所以某種意義上說,朝會就是一個簽章作用,把此前私下的結論,公事公辦罷了。
趙桓明白這道理,秦檜也明白,甚至能夠上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全都明白。自然如童穆、儲宏這樣見識過大場麵的宦官,更加明白。
他們私下見到的各種肮髒交易,還少嗎?甚至很多交易,都是他們這些宦官秉承了官家旨意出去傳遞的。很多大臣在達成協議時候,也要托了他們的關係入宮說與官家知曉。
無論如何,看到城牆上煙花綻放,今天參與朝會的群臣心中也是一塊大石頭落地。看來一切都還沒有那麽糟糕,隻要海州的援軍能趕來,這汴京就還是那個風花雪月的汴京。
趙桓環視左右,卻不見有人出班言奏登聞鼓院的事情?他有些不解,於是就用眼神遠遠地瞥了一下站在末班的樞密院都承旨賈奕。
賈奕也是苦笑,他也才在上朝途中知道登聞鼓院的事情。一個紈絝子敲響登聞鼓,想要與謀國家戰和大事,說起來何其可笑?
賈奕卻知道,那個高衙內不學無術,他在本質上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膽魄,或者說想象力。類似“掘堤”這樣狠辣的手段,難道不是朝中士大夫官僚們的拿手好戲嗎?
但是,高衙內說的三支箭書,卻被他吞入腹中,如今查無對症了。賈奕也知道自己的機速房如今是個什麽樣子貨,他也曾多次與官家說過,想要整頓一下。
可是官家,卻從來都是不置可否。賈奕歎息不已,說到底,自從出了郭藥師那檔子事,官家就不再信任任何人。何況還是機速房這樣的密碟組織,就更加惹人忌憚。
“稟官家得知,今日有無賴子高衙內闖入登聞鼓院,言及他收到城外射來的三支箭書,語及城外蒙兀人故事。他說蒙兀人,想要掘開大河水淹汴京。
機速房自然要與他落實諸事,然而他卻又拿不出那三支箭書。所以此事成疑也。不過如今六月正是大河汛期,若城外的蒙兀人真有此意,臣以為,城內還該早做萬全才對。”
賈奕的奏對,已經故意說的含糊其辭,然而殿上的群臣聽了,都不禁毛骨悚然起來。真要蒙兀人水淹汴京,就算海州援軍來了,又能如何?
不行啊!早就說過了,打不了咱就請和好了!偏偏官家卻在戰和一策上含糊其辭?任憑西軍在潼關守禦,康王在河東、宗澤在河北與金人對戰。
更有什麽京東都護府,還要叫囂北伐?如今可算大禍臨頭了吧?
“官家,如今汴京危殆,還請官家趕緊選員出使城外,與蒙兀人議和為上。以老臣愚見,不過是多與些歲幣,怎麽也比兵兇戰危的花銷少多了。
何況蒙兀人來自大漠,聽說他們棲身之地十分苦寒。若能得我朝善意,或者還能為我所用,居間調和女真、西夏諸軍也!”唐恪出班顫巍巍道。
如今朝中徐處仁為宰執大臣,但他也隻是具備而已,平素都是一言不發的。或者徐處仁讀書不錯,誌向遠大,然而與他的理政手段卻甚是粗糙、淺薄。
這樣的人,更適合待在諫議院、大理寺的位置上。但是當時郭藥師新政,先用張邦昌,後選徐處仁,卻壓根就沒想過要用他們的治國學問。
一個頂缸的太宰罷了,要他治國安邦的學問作甚?到了趙桓二次親政,為了朝局穩定,依然是徐處仁為太宰的格局。隻不過把郭藥師的少宰位子,給了沈晦。
沈晦卻是個非常堅決的“主戰派”,甚至他比李綱等人還要高調。但是他要這樣做,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在他的身前,還有安寧這樣的狀元郎囂張跋扈。
沈晦原本是官家趙桓相中的宣和六年狀元,隻不過安寧橫空出世,就形成了沈晦屈居榜眼,周執羔探花,朱倬傳臚的格局。
看著也不錯,但是他們這一屆進士八百五十多人,如今先後去了京東各地為官的,竟然不下百人。甚至朱倬還貴為總理大臣,周執羔也是主管內政的右相,都比沈晦來的剛猛。
至於說截胡了狀元的安兆銘?那怎比呀?人家現在都已經是明公了!哪怕最差的曆史地位,都是權臣的待遇。若說改天就要貴為明王,或者明皇,也都不算稀奇。
關鍵是安兆銘才三十餘歲,沈晦卻快要五十了。這人比人,就要氣死人的。何況就算比不了安兆銘,怎麽還要屈居何栗身後?因為何栗也才四十出頭而已。
何栗也是狀元及第不假,但他的治政能力卻甚是了了。起碼沈晦自覺治理地方的成就,要高過何栗,那麽何栗又為何能得高位呢?
僅僅靠官家喜愛,或者運氣,顯然是說不通的。因為沈晦更得官家信賴。按照沈晦的判斷,就是何栗主戰的嗓門喊得響亮,迎合了朝野士氣而已。
自從海州北伐之後,汴京城裏一直就有了一種聲音:女真人沒那麽可怕,也並非不可戰勝。河北的慘烈大戰,就讓宗澤的聲望攀到別人不可企及的地步。
所以,對於何栗為何要把嗓門定的這麽高?沈晦深有體會。他與何栗都曾出使過金國,都“疑似”對金人行過庭參之禮,所以他們都要急於洗白身份。
後來何栗暗算郭藥師,就被老郭一巴掌拍了去辰州編管。等到趙桓二次親政後,朝臣人才凋零,幾乎就剩下孫傅、許翰、杜充這些一貫的主戰派了。
但是這樣的一言堂,卻不是趙桓喜歡的風格。群臣嘛,難道不應該是異論相攪的嗎?
所以,沈晦這樣不斷在戰和之間遊離的“新銳”大臣,就要脫穎而出。此外就是,那些主和的大臣,朝堂上也萬萬少不得啊!
然而,趙桓遍觀汴京大臣,有主見的大臣,或者曾經主和的大臣,如吳敏、李綱、張邦昌、白時中、李邦彥、胡鬆年等人,卻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紛紛被貶竄在外。
帝師耿南仲雖然還在汴京,可惜他的名聲卻被郭藥師整得臭大街了。哪怕趙桓還想用他,也總要顧及聲譽,所以耿南仲隻得以“白衣”身份備聞而已。
說不得,唐恪、蔡懋、李棁、路允迪這樣的主和大臣,以及秦檜這樣的叵測之輩,就也要被放在朝堂上充數。
秦檜也早已看破這些事情,所以他如今沉默是金,列位而已。唐恪年紀老大不堪了,卻還留著昔日的書卷淳樸氣息,隻是到了如今,行事、觀事的手段,更加老辣而已。
唐恪環顧左右,心中也是暗暗歎息。官家想要改變金人對他“暗弱”的評價,日常行事就頗為講究陽剛、氣度。連帶朝廷風氣,也多以“英姿勃發”的主戰派為主。
不但昔日的主和派式微,連帶那些老成持國之輩,也是紛紛離去。
當然朝堂上也不是沒有大才,比如秦檜就很厲害。不過秦檜卻因為去過海州,佐過郭藥師,他就要被官家猜忌,列班備訊罷了。
如今的官家,頗為講究戰和之間的拿捏,以為可戰亦可和者,方為上策。
唐恪本意也不是一定非要主和,隻不過若沒人提出這一茬,官家的似戰非戰之策又怎好宣之於眾呢?所以,唐恪也隻是在配合官家演戲罷了。
都是在演戲啊!唐恪慨歎。
事實上,如今左右天下大勢的人,其一是安兆銘,其二是金兀術,別人都在打醬油的呢!所謂的汴京朝會,為何會終日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議而不決?
因為你就算決了,也沒啥用!
海州、康王、鄆王、張叔夜、馬擴,甚至還有東南的錢伯言,該幹啥還幹啥,完全不鳥你朝廷那一套的。就算需要時,也不過是發了文書過來汴京,要求朝廷用印、背鍋罷了。
朝廷可以不用印嗎?當然可以,但是給個理由先?人家的一切動議,都是有理、有據,有情節、有理由的,朝廷拿什麽批駁人家?
再說了,汴京的武備還要不要?汴河上的漕糧還收不收?東南的賦稅呢?天下的人心呢?朝廷也能不要啦?
甚至唐恪都不知道,這樣的局麵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似乎是安兆銘興辦海州特區後開始的?還是受金兵第一次南下後的局麵拖累?
不對!這個局麵卻完全是在官家趙桓登基後才形成的?唐恪也被自己的判斷下了一跳。原來他安兆銘,從來都沒承認過趙桓這個皇帝!
哪怕後來郭藥師主政時期,也隻是情況稍好一些。但是所謂的稍好,也不過是朝廷決議,大半都與海州動向契合的緣故。
所以,就連郭藥師那樣的梟雄,都要遷就海州的強脾氣呢。
唐恪的聲音,自然引來朝堂諸公的口誅筆伐。與蒙兀人言和?昔日河北十幾萬死難義軍會答應嗎?女真人會答應嗎?海州會答應嗎?
宗澤老爺子三唿渡河而亡啊!乃們同樣都是老臣,為何宗老爺子就那樣磊落,你唐恪就要這樣猥瑣?甚至到了最後,連沈晦都叫囂請斬唐恪以謝罪天下。
秦檜卻聽得頭皮發麻!掘堤這樣的大事件,怎麽就被主戰、主和這樣空洞的口號遮掩了?朝會是無力決定國家戰和之策,但總還能決定汴京城該如何應對大河掘堤的後果吧?
難道這等要命的事,也要等他安兆銘過來定論嗎?
官家講究異論相攪,遊離在似戰非戰。似和非和之間,的確利於他人主的地位把握。但官家卻沒意識到,所謂寓戰於和,或寓和於戰,比堅決的戰和更壞!
完全是在自尋死路呢!不主戰,士氣提不上來,武備不修。不主和,使節派不出去,對方的要價不清楚。就這樣在汴京等死啊?
好容易押到散朝,秦檜就急急迴家,要夫人王氏趕緊準備一下吧。自己也該馬上發急病送去海州治療呢,眼下就該不能理事了才對。
事實上,像秦檜這樣急著稱病,暗中開始準備逃亡的官員,其實還有很多。所以今日的汴京朝會,已經成為趙桓的最後一次朝會了。
而趙桓,卻還在為下一次朝會上,自己究竟該主和,還是主戰定調子煩惱?
至於掘堤?那些大臣都不急,朕又怎能張惶失措,沒了人君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