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祖宗衣冠


    如果金兀術能看到武鬆的賬單,肯定會跳起來破口大罵!你海州若把這麽多錢糧全給老子,不說平州之地,老子連遼西走廊都要一股腦給你們拉倒!


    金兀術在平州兩年,各種威脅、嘴炮、敲詐,總共得了南朝四百萬貫錢糧,為金國增加了四萬鐵騎,被皇叔完顏吳乞買譽為南下第一功。


    而他交給上京的賬目,才三百萬貫!此外給了西元帥府粘罕十萬貫,東元帥府翰離不三十萬貫。自己居間各種名目的揩油、截留,也鯨吞了大約六十萬貫。


    就是這六十萬貫,就幫金兀術打造出一千鐵浮屠,兩千拐子馬!此乃當世最精銳的戰力,擋者披靡也!如今看來,還是不能和他海州比呢。


    金兀術沮喪無比,海州那就是在變態!不能作數的。


    等到劉彥宗所部趕來時,因為沿途不斷有海州水師的襲擾,其實行軍已經延遲了數日。再要休整數日後,這才商量如何調派軍務。


    拔高速所部三千人要迅速北去遼陽,烏延蒲盧渾領本部騎兵五千人,節製劉彥宗所部四萬五千人大軍散入各處營寨據守。整個平州、營州、灤州之地頓時混亂起來。


    因為這五萬人馬的每日人吃馬嚼,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全要靠周圍地方征收補充,若非劉彥宗做過親民官,哪怕金兀術也無法搞定這些複雜事情。


    說到底,女真人利於縱橫驃掠,靠著沿途地方以戰養戰。這種驃掠雖然兇悍,畢竟就是一次性買賣,很難對地方造成多大傷害。所謂刮地三尺,也不過民間三成財貨而已。


    但是一旦戰事陷入僵局之後,女真人的先天不足就要顯露無疑。地方治理人才匱乏,你就不能源源不斷地從某些固定地盤上搜刮到更多錢糧。


    此前翰離不在河北不允士卒搶掠百姓,也是打著與地方豪強、官員胥吏做買賣的主意,想要節製地從河北之地獲得部分軍資之物。


    粘罕則是靠著沿途而下的河東州府儲蓄渡日,所以他的軍紀就沒有翰離不維持的好看。但是等到拔高速在九門口一帶駐軍時,什麽軍紀都不顧了,因為他得不到後勤支援。


    所以即便是劉彥宗,也是每日忙得昏頭轉向。軍事指揮的權力,自然轉入烏延蒲盧渾手中。金兀術在擬定出大致作戰計劃後,看看烏延蒲盧渾執行的也算有模有樣,更加樂得放權。


    他自己,再次收拾心情,與古離罕一起整訓鐵浮屠、拐子馬。這次卻是要長途行軍去河北,自然不能讓鐵浮屠一身裝備穿著去,累也累死人馬了。


    所以就要“征用”民間大車,拖載輜重、鎧甲、軍械之物。


    好在劉彥宗所部攜帶的財貨不少,眼看金兀術要的急,地方上卻連大車的影子都看不到,他幹脆稟報過金兀術後,拿出一些財貨出來采買,果然自此車馬無缺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人誠不欺吾也!”金兀術慨歎。大金的地方治理能力太差了。總是靠沒本錢的搶掠、征用,就不能怪百姓要把東西藏起來。


    所以一旦停下來,朝廷就無法得到養活自己的稅賦。那就要繼續四下征戰、搶掠,然後再次陷入財貨匱乏的窘迫中。說到底,女真立國的方式就有問題,真的要改一改啦。


    武鬆對劉彥宗所部的步步為營不為所動,老子呆在榆關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要走的。這天氣,也總歸有變暖和的那一天。


    到時看你那冰凍的營寨還能如何支撐?也就幾把火的事情而已。所以?眼下就這樣僵持好了。對方大約三千騎兵北去,還不足以對遼陽造成威脅。


    甚至他這三千人能否突破遼西走廊,都是很大的問題。因為阮小五已經領著寧海軍一個都營,二十幾條船趕去興城那裏截擊了。


    騎兵可以在行軍速度上碾壓步卒,卻很難跑贏水師。


    阮小五六百餘人的水師對戰三千騎兵自然不行,但是沿途騷擾、堵截,利用騎兵無法休息的疲敝遲滯他的行軍,一點問題都沒有。


    武鬆給阮小五的命令就是,拔高速“可以”在一個月內趕去遼陽。


    但是拔高速,卻此生都沒能走出遼西走廊,因為他全軍覆沒了。並非是阮小五有多大能耐,也不是拔高速有多麽不堪。


    實在是拔高速在九門口的殺燒搶掠,傷透了地方百姓的人心。無論如何,九門口都是歸順了金國朝廷,那麽這些百姓也就是金國的百姓。


    願不願意的都是!或者說,他們不願意做金國百姓的時候,他們就會據寨自保。還要沿途設卡收收行旅之人的保護費啥啥,此時他們的身份自然是綠林好漢。


    他們願意承認自己是金國百姓的時候,其實很少。但也不是沒有,比如現在的拔高速,就很讓他們無比憤怒!


    咱們也是金國百姓呢,可是卻要被你金國的官兵這樣過來掠奪?簡直是豈有此理!官兵不是應該保護自家臣民的嗎?誰家官兵敢這樣欺壓自家百姓?!


    所以,阮小五很快就在遼西之地聯係的幾支義軍。專門想要截殺拔高速的義軍,一波一波聚集起來,足足數萬人之多。


    他們希望阮小五能從海上協助他們攻略地方府衙、倉庫,然後他們再從這些府衙、倉庫中獲得裝備、補給。當然,能得到海州裝備就更好了。


    這自然都是很正義的好事情啊!阮小五甚至都沒有向金州請示,就迅速答應了對方合作的請求。不但幫他們打下沿途的府衙、倉庫,還幫他們幾次阻擊了拔高速的追擊!


    史載女真先祖為肅慎,“俗皆編發。其冠服製度,衣短而左衽。耳垂金銀,留腦後發,以色絲係之,富人用珠金為飾。”


    大金建立政權後,也曾命令被征服者們遵從自己的民族習俗,髡發易服。其立意可能是對漢文化的一種警惕,同時也要通過髡發消磨漢人精神,也方便以冠服、發式辨識人物。


    斡離不陷薊州,就要滯留軍中的武漢英就“髡而降之”,謂此南朝第一降人也。但是許多遼人、漢人,卻不願改變。祖宗衣冠發膚,怎能一朝棄之?


    金人雖然不像後世滿清入關那樣留發不留頭,但也絕不會眼看著你不易冠服而置之不理。所以,大軍巡視民間時,也經常會看錯人、殺錯人呢。


    遼西一帶的契丹人、漢人,因此紛紛據山寨自保。當然,山寨下的良田也要耕種。所以自平州以北的遼西之地,亦匪亦民者,多不勝數。


    而拔高速卻為了迅速完成軍令,搜撿軍資錢糧,他就要不分青後皂白地頻頻“看錯人、殺錯人”,這就很讓遼西之民憤慨。


    “今女真背盟南侵,此人神共憤也!則無論宋遼、海州,皆要拋卻前嫌,共力抗之也。李某家世遼西兩百餘年,未有今日之禍也。某自當帥族人報複過去,恢複大遼山河。


    李某之兵,不下十萬眾,盡可收遼西之地以為前沿,隔阻女真南下要道,為大宋屏障也。卻困與軍資不足,若能得阮將軍協助籌備,我遼西之民當世代與海州相善。”


    阮小五聽帳下機宜文字林長生讀著自稱來州同知李奉國的書信,若有所思。


    李奉國想要圖謀遼西之地複國的心思昭然若揭,但是他說要做大宋屏障,與海州世代相善?卻不是什麽好主意。


    遼西,應該是海州的遼西,隻是眼下卻很難染指過來。這次就算聚殲了拔高速,後麵還會有更多金兵過來遼西,那就讓他李奉國繼續他的複國之夢吧!


    阮小五看看林長生,大約你是怎麽看法?讀書人的心思,總是更細膩些。他們的學識眼界,也不是自己這等武人可以觸摸。


    林長生不過十六歲,卻比林一飛穩健多了。他又是安公子的外甥,將來前途不可限量。阮小五早已決定,要把此後家族利益,盡量捆綁在這個小夥子身上。


    林長生卻有些疑慮,支持契丹人複國,絕不在海州的政策中。哪怕敷衍都不行,因為海州始終要與金國議和的。想要議和,就必須守住各自的利益底線。


    顯然,契丹複國就觸碰了金國的底線,那就什麽都談不攏的意思。但是海州若是今日承諾了契丹複國,此後就要背上毀諾的罵名,太不值得。


    契丹複國可以作為一種外交的小手段撩拔金國,卻絕不可以作為政策去實施。


    那麽,又該如何迴複人家呢?軍備肯定要給,讓他遼西的契丹義軍攻打拔高速所部,最符合海州的利益。但又不允許人家結盟、建國?這筆生意有沒了談下去的由頭。


    林長生若有所思,看向那個使臣周密,漢人無疑的,卻不知是哪個地方的漢人?


    “周某之父諱周忠,元符年間曾入仕朝廷,與西夏交戰,父子俱為西夏所擒。此後西夏征入軍中援契丹,攻金國,兵敗後亂軍中至此安身,吾父今為李同知帳下都總管也。”


    周密自然知道海州故事,今日看海州的意思,卻是不願意他李奉國恢複大遼的。


    那也沒什麽,海州不支持李奉國恢複大遼,那麽是否支持俺們周氏父子舉族內附?他周家卻是宋人。


    哪怕父子在遼西多年,可衣冠族人、祖宗墳墓都還在故土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築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瓜三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瓜三閑並收藏築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