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兵戈無備豈可一戰
要說海州的產出利稅,早已突破千萬貫。奈何其中大約四成已經被他人買斷了股權。
趙佶為啥舍得在情報收集上花錢?就因為他那六十萬貫的股權,每年給他帶來的收益,就妥妥地超過三十萬貫。
所以海州及周邊沂州、密州、莒州這四州結餘利稅,一年也不過七百萬貫。其中朝廷可以抵扣的稅賦兩百萬,更多還要靠海州工商、海外貿易,海上的結餘稅賦支撐。
海州物產的獲利超過兩百萬貫,乾貞記、福記在各地的超市、酒樓、錢莊、鏢局等商業收益每年也不下一百萬貫。海上稅賦七十萬貫,占婆糧食及海外貿易價值一百三十萬貫。
但是這些錢,甚至也隻能滿足如今靖海忠義社的軍費。何況軍費之外,還有地方的管理運作,教育、衛生、道路建設等等支出,一年也不下三百萬貫。
此外再要支援河東、河北、燕京、汴京的武備以及金國歲幣等等,那又是三百六十萬貫?而且大宋的新皇帝,更是喜歡欠債或拖延支付?
如今官家可不像太上皇那樣好說話,海州不斷發送軍備、輜重去河東、河北,但是所需支付的錢糧,他都是能拖延就拖延,或者幹脆就要以海州等地的稅賦抵押。
海州上下,對此早已有些不耐煩了。想吃霸王餐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碼要有個好態度對不?你不能一邊揩著海州的油水,一邊作踐咱們安公子!
自然,支撐海州財政的,也並非全是海州出錢。此外,還有濟南、燕京、青州的發運軍備輜重的錢糧一百多萬貫。總不能全是打白條的,一些地方州府更願意立足合作共贏。
但是無論如何,海州錢糧的缺口還有將近五百萬貫。甚至以後隨著宋金開戰,海州的財政壓力可能還要更大。這個皮球,就被陳顒踢到安寧這裏。
可以發行債券啊!安寧極不負責。就以京東兩路之地的稅賦抵押發行七百萬貫好了。那些入股海州的私人收益,無論宋金權貴,都完全可以轉做債券留下來嘛。
除了用來堵那五百萬貫的缺口,手上也不能一點餘錢都不留。何況開發利國監、萊蕪監,也都需要大筆的錢糧支持。
因為安寧此前在汴京就有試過抵押債券這種先河,各種操作都有前例可循。所以一旦定案之後,福記、乾貞記的錢莊很快就行動起來,積極吸納各地的民間資本。
存錢給利息,放貸收利息,安寧的打算就是要把民間錢糧盤活。
至於債券,以後海州產出就專門還利息好了。從稅賦債開始,漸漸及於鹽場、茶葉、糖酒、鋼鐵、軍工等等債券名目不一而足。
據測算,乾貞記以十之一的利息常年收儲,就能撬動民間資本的流入。因為幾年經營下來,乾貞記的民間信譽極好。然後乾貞記再把收到的本錢以百之十五的利息購買抵押債券。
進出之間就是百之五的利潤。看著進出間的錢糧比例極低,但是要對比進出時的成本付出?那也是三成的利潤,純粹躺著掙錢呢!
陳掌櫃不好意思吃獨食,所以又每年拿出百一的費用投入到羽山大學做研發去了。沒有成效就當打水漂了,有成果了,他就要拿兩成的純利!真是黑心資本家啊!
總之,大宋民間其實是不缺錢的。去年的山東、河北救災,藍細禾守著那麽大的盤子和青州豪強對賭,還差點被人家翻盤呢。
說明大宋的家底子,的確積蓄豐厚,隻是不歸朝廷調度、管轄而已。這都是必然,大宋每年鑄幣不下數百萬貫,可是市麵上卻一直在缺錢。
那就是說,大量的錢糧都被民間沉澱了。考慮大宋立國一百六十年,這筆錢糧究竟沉澱了多少,天知道啊?!
而海州算的這些經濟賬,不但大宋不明所以。在金國,更是無法想象的財富。大宋歲入一億貫是有的,但它多數還是物資衝抵,真正錢糧收入不過四千萬貫。
可是大宋的開支太大了啊。單單汴京的宮中、朝廷花費,一年就要兩千多萬貫呢!
至於金國,加上大宋的歲幣,他一年收入也不過一千萬多貫,基本與小小的海州持平了。就這樣,金國上下都在為大金的國家富強而振奮莫名呢!
隨著京東兩路稅賦債券的發行,各種利好的消息也紛紛跟著冒了出來。
隨著這幾年的海州大開發,加上周邊人口的不斷遷入,以及沂州、莒州、密州的加盟,如今海州特區的人口,早已突破兩百萬人。
看起來,以海州特區兩百萬人口的規模養兵六萬,的確有些窮兵黷武。但若把乾貞記延伸到各地隱形消費人口帶來的紅利,那麽也不算什麽。
老陳掌櫃給的數據時,東南兩浙一帶,大約有兩百萬人在消費海州的各種物產和服務。汴京的消費人口超過百萬,幾乎達到汴京城總人口的七成。
此外,京東兩路的消費人口近三百萬,廣東、福建三路七十萬人口,蜀中四路三十萬人口,高麗三十萬人口,甚至金國都有十萬人口在消費海州物產。
七八百萬的人口支撐六萬兵,那是足以應付有餘了。
此外,徐州、兗州的投入也陸續開始產出。利國監和萊蕪監放在大宋手裏才能生發多少東西?可是放在洪七的手裏改造一下,立馬就要財源滾滾了。
徐州、兗州的煤鐵儲量,哪怕放在後世都是龐然大物,何況大宋那個時代?一年才有六十噸精鐵產能,放在後世連個小作坊都算不上,甚至大鐵廠裏的一爐鐵水就給解決了。
現在,徐州的利國監、兗州的萊蕪監都已收入海州掌握了。安寧甚至連抵押物都已在此前與康王趙構談妥,前任官家的玉璽大章都蓋的很清晰,由不得你趙桓翻供。
:“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撥水愈光明,爍玉流金是精悍。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為君鑄作百煉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這是蘇軾昔日路過徐州,看到利國監宏大的冶煉場麵,賦詩讚美的場景。利國監冶鐵計有三十六冶,冶各百餘人,合計工匠四千餘,歲出精鐵千石。
此外兗州萊蕪監設冶場十八座,有千餘冶煉工匠,歲課鐵二百多石,其中精鋼五十石。又有昔日呂正臣者,善冶煉,凡東州之人,一農一工,家爨戶禦,其器皆呂氏作也。
如今的呂氏冶煉,也早已被洪七出了大價錢收購下來,並入了萊蕪監。呂氏的匠人們,也被安置去了鬱洲島,專事技術研發創新去。
沒辦法,蔣幹、何叔乙雖然聰慧能幹,畢竟年紀還是太小。一些力氣活,還要找些內行的工匠參與其間。何況,金兀術的細作厲害,他們也在到處找鐵器裝備軍中。
隨著海州煉鋼規模的不斷擴大,設備更新加快,海州采礦、煉鋼的成本也在直線下降。
甚至軍工產品的加工,也因為引進了水力、蓄力,流水線加工製造工藝日漸成熟。那些發運出去的裝備看著高大上,實際成本卻比大宋那些普通弓箭、刀槍還要便宜。
單純從形式看上,海州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發展下去。再有兩年,海州軍力就能達到八萬人的規模。而大宋的可戰之兵,拉出二三十萬大軍來,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要知道,那可都是實額滿編,裝備了海州軍械、按照靖海忠義社訓練法子操演兩年的兵!估計那時候,就該輪著安寧坐在青州敲詐他金兀術了。
所以?眼下就慢慢拖延著好了。一年的歲幣一百六萬貫不夠?那就兩百萬貫,三百萬貫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真就給他七百萬貫又如何?!左右三年後,這些錢都從他遼東收迴來,有甚擔心的?
這幾乎就是安寧眼下能夠做到的最大努力了。大宋就是這麽個爛攤子,作死的事情不斷挑戰安寧的底線。然後他就在一點點的忍耐中退縮,日漸猥瑣。
若非陳麗卿懷孕的事情再次給他帶來狂喜,安寧甚至還要繼續落魄下去。在在卻由不得他不去振作,有了新生命,就會有新的期盼和興奮在支撐。
甚至哪怕如今朝廷付錢的嘴臉如此不堪?管他呢,繼續拿去租借、抵押好了。這些東西不會涉及朝廷的稅賦、歸屬問題,隻是一些民間借貸糾紛而已。
早在宣和七年六月,康王趙構就引武功大夫韓世忠部三千眾馳援河東,駐陽曲縣。此後就以韓世忠守石嶺關,康王自帥親衛駐赤塘關,招募地方弓手萬餘義軍。
趙構又從中揀選三千餘眾,皆以海州軍法抓緊訓練,甚至連教官,都要從靖海忠義社請來。趙構要的,就是原汁原味!
黑漆漆的甲胄,刀槍不入。黑漆漆的鋼臂弩,臨陣可發五箭,比神臂弓多兩箭,射程遠三十步!這就意味著,弓箭手被迅速增加了一倍的臨陣打擊能力呢。
最恐怖的是,新軍弓箭手裝備的全是鋼臂弩!壓根沒有那種百十步射程的軍中弓箭。裝備的長槍可以輕易戳破西軍或金兵的鎧甲,長刀可以把對手的兵器一刀兩斷!
趙構自海州運來的軍械之精良,訓練之嚴酷,都讓太原趕來勞軍的張孝純、王稟等人新奇不已,詳細打聽采買渠道、價錢,以及支付的具體細節。
不過這也太奢侈了吧?王稟吧嗒、吧嗒嘴巴,表示羨慕。不過等到康王所部練習投擲的時候,王稟甚至連吃驚都無法做到。
“天雷!”王稟這才真的相信,康王不是來作秀的。
康王,真的是來備戰的!
要說海州的產出利稅,早已突破千萬貫。奈何其中大約四成已經被他人買斷了股權。
趙佶為啥舍得在情報收集上花錢?就因為他那六十萬貫的股權,每年給他帶來的收益,就妥妥地超過三十萬貫。
所以海州及周邊沂州、密州、莒州這四州結餘利稅,一年也不過七百萬貫。其中朝廷可以抵扣的稅賦兩百萬,更多還要靠海州工商、海外貿易,海上的結餘稅賦支撐。
海州物產的獲利超過兩百萬貫,乾貞記、福記在各地的超市、酒樓、錢莊、鏢局等商業收益每年也不下一百萬貫。海上稅賦七十萬貫,占婆糧食及海外貿易價值一百三十萬貫。
但是這些錢,甚至也隻能滿足如今靖海忠義社的軍費。何況軍費之外,還有地方的管理運作,教育、衛生、道路建設等等支出,一年也不下三百萬貫。
此外再要支援河東、河北、燕京、汴京的武備以及金國歲幣等等,那又是三百六十萬貫?而且大宋的新皇帝,更是喜歡欠債或拖延支付?
如今官家可不像太上皇那樣好說話,海州不斷發送軍備、輜重去河東、河北,但是所需支付的錢糧,他都是能拖延就拖延,或者幹脆就要以海州等地的稅賦抵押。
海州上下,對此早已有些不耐煩了。想吃霸王餐也不是不可以,最起碼要有個好態度對不?你不能一邊揩著海州的油水,一邊作踐咱們安公子!
自然,支撐海州財政的,也並非全是海州出錢。此外,還有濟南、燕京、青州的發運軍備輜重的錢糧一百多萬貫。總不能全是打白條的,一些地方州府更願意立足合作共贏。
但是無論如何,海州錢糧的缺口還有將近五百萬貫。甚至以後隨著宋金開戰,海州的財政壓力可能還要更大。這個皮球,就被陳顒踢到安寧這裏。
可以發行債券啊!安寧極不負責。就以京東兩路之地的稅賦抵押發行七百萬貫好了。那些入股海州的私人收益,無論宋金權貴,都完全可以轉做債券留下來嘛。
除了用來堵那五百萬貫的缺口,手上也不能一點餘錢都不留。何況開發利國監、萊蕪監,也都需要大筆的錢糧支持。
因為安寧此前在汴京就有試過抵押債券這種先河,各種操作都有前例可循。所以一旦定案之後,福記、乾貞記的錢莊很快就行動起來,積極吸納各地的民間資本。
存錢給利息,放貸收利息,安寧的打算就是要把民間錢糧盤活。
至於債券,以後海州產出就專門還利息好了。從稅賦債開始,漸漸及於鹽場、茶葉、糖酒、鋼鐵、軍工等等債券名目不一而足。
據測算,乾貞記以十之一的利息常年收儲,就能撬動民間資本的流入。因為幾年經營下來,乾貞記的民間信譽極好。然後乾貞記再把收到的本錢以百之十五的利息購買抵押債券。
進出之間就是百之五的利潤。看著進出間的錢糧比例極低,但是要對比進出時的成本付出?那也是三成的利潤,純粹躺著掙錢呢!
陳掌櫃不好意思吃獨食,所以又每年拿出百一的費用投入到羽山大學做研發去了。沒有成效就當打水漂了,有成果了,他就要拿兩成的純利!真是黑心資本家啊!
總之,大宋民間其實是不缺錢的。去年的山東、河北救災,藍細禾守著那麽大的盤子和青州豪強對賭,還差點被人家翻盤呢。
說明大宋的家底子,的確積蓄豐厚,隻是不歸朝廷調度、管轄而已。這都是必然,大宋每年鑄幣不下數百萬貫,可是市麵上卻一直在缺錢。
那就是說,大量的錢糧都被民間沉澱了。考慮大宋立國一百六十年,這筆錢糧究竟沉澱了多少,天知道啊?!
而海州算的這些經濟賬,不但大宋不明所以。在金國,更是無法想象的財富。大宋歲入一億貫是有的,但它多數還是物資衝抵,真正錢糧收入不過四千萬貫。
可是大宋的開支太大了啊。單單汴京的宮中、朝廷花費,一年就要兩千多萬貫呢!
至於金國,加上大宋的歲幣,他一年收入也不過一千萬多貫,基本與小小的海州持平了。就這樣,金國上下都在為大金的國家富強而振奮莫名呢!
隨著京東兩路稅賦債券的發行,各種利好的消息也紛紛跟著冒了出來。
隨著這幾年的海州大開發,加上周邊人口的不斷遷入,以及沂州、莒州、密州的加盟,如今海州特區的人口,早已突破兩百萬人。
看起來,以海州特區兩百萬人口的規模養兵六萬,的確有些窮兵黷武。但若把乾貞記延伸到各地隱形消費人口帶來的紅利,那麽也不算什麽。
老陳掌櫃給的數據時,東南兩浙一帶,大約有兩百萬人在消費海州的各種物產和服務。汴京的消費人口超過百萬,幾乎達到汴京城總人口的七成。
此外,京東兩路的消費人口近三百萬,廣東、福建三路七十萬人口,蜀中四路三十萬人口,高麗三十萬人口,甚至金國都有十萬人口在消費海州物產。
七八百萬的人口支撐六萬兵,那是足以應付有餘了。
此外,徐州、兗州的投入也陸續開始產出。利國監和萊蕪監放在大宋手裏才能生發多少東西?可是放在洪七的手裏改造一下,立馬就要財源滾滾了。
徐州、兗州的煤鐵儲量,哪怕放在後世都是龐然大物,何況大宋那個時代?一年才有六十噸精鐵產能,放在後世連個小作坊都算不上,甚至大鐵廠裏的一爐鐵水就給解決了。
現在,徐州的利國監、兗州的萊蕪監都已收入海州掌握了。安寧甚至連抵押物都已在此前與康王趙構談妥,前任官家的玉璽大章都蓋的很清晰,由不得你趙桓翻供。
:“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撥水愈光明,爍玉流金是精悍。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為君鑄作百煉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這是蘇軾昔日路過徐州,看到利國監宏大的冶煉場麵,賦詩讚美的場景。利國監冶鐵計有三十六冶,冶各百餘人,合計工匠四千餘,歲出精鐵千石。
此外兗州萊蕪監設冶場十八座,有千餘冶煉工匠,歲課鐵二百多石,其中精鋼五十石。又有昔日呂正臣者,善冶煉,凡東州之人,一農一工,家爨戶禦,其器皆呂氏作也。
如今的呂氏冶煉,也早已被洪七出了大價錢收購下來,並入了萊蕪監。呂氏的匠人們,也被安置去了鬱洲島,專事技術研發創新去。
沒辦法,蔣幹、何叔乙雖然聰慧能幹,畢竟年紀還是太小。一些力氣活,還要找些內行的工匠參與其間。何況,金兀術的細作厲害,他們也在到處找鐵器裝備軍中。
隨著海州煉鋼規模的不斷擴大,設備更新加快,海州采礦、煉鋼的成本也在直線下降。
甚至軍工產品的加工,也因為引進了水力、蓄力,流水線加工製造工藝日漸成熟。那些發運出去的裝備看著高大上,實際成本卻比大宋那些普通弓箭、刀槍還要便宜。
單純從形式看上,海州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發展下去。再有兩年,海州軍力就能達到八萬人的規模。而大宋的可戰之兵,拉出二三十萬大軍來,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要知道,那可都是實額滿編,裝備了海州軍械、按照靖海忠義社訓練法子操演兩年的兵!估計那時候,就該輪著安寧坐在青州敲詐他金兀術了。
所以?眼下就慢慢拖延著好了。一年的歲幣一百六萬貫不夠?那就兩百萬貫,三百萬貫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真就給他七百萬貫又如何?!左右三年後,這些錢都從他遼東收迴來,有甚擔心的?
這幾乎就是安寧眼下能夠做到的最大努力了。大宋就是這麽個爛攤子,作死的事情不斷挑戰安寧的底線。然後他就在一點點的忍耐中退縮,日漸猥瑣。
若非陳麗卿懷孕的事情再次給他帶來狂喜,安寧甚至還要繼續落魄下去。在在卻由不得他不去振作,有了新生命,就會有新的期盼和興奮在支撐。
甚至哪怕如今朝廷付錢的嘴臉如此不堪?管他呢,繼續拿去租借、抵押好了。這些東西不會涉及朝廷的稅賦、歸屬問題,隻是一些民間借貸糾紛而已。
早在宣和七年六月,康王趙構就引武功大夫韓世忠部三千眾馳援河東,駐陽曲縣。此後就以韓世忠守石嶺關,康王自帥親衛駐赤塘關,招募地方弓手萬餘義軍。
趙構又從中揀選三千餘眾,皆以海州軍法抓緊訓練,甚至連教官,都要從靖海忠義社請來。趙構要的,就是原汁原味!
黑漆漆的甲胄,刀槍不入。黑漆漆的鋼臂弩,臨陣可發五箭,比神臂弓多兩箭,射程遠三十步!這就意味著,弓箭手被迅速增加了一倍的臨陣打擊能力呢。
最恐怖的是,新軍弓箭手裝備的全是鋼臂弩!壓根沒有那種百十步射程的軍中弓箭。裝備的長槍可以輕易戳破西軍或金兵的鎧甲,長刀可以把對手的兵器一刀兩斷!
趙構自海州運來的軍械之精良,訓練之嚴酷,都讓太原趕來勞軍的張孝純、王稟等人新奇不已,詳細打聽采買渠道、價錢,以及支付的具體細節。
不過這也太奢侈了吧?王稟吧嗒、吧嗒嘴巴,表示羨慕。不過等到康王所部練習投擲的時候,王稟甚至連吃驚都無法做到。
“天雷!”王稟這才真的相信,康王不是來作秀的。
康王,真的是來備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