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反目


    也許,禪讓退位還真是個不錯的主張呢!


    金國死咬著詔書是自己的手筆,根本不接受梁師成偽詔的理由。那就辭職好了,換成了太子登基,難道金國還非要說是太子寫的詔書嗎?


    隨著內侍李彥、梁師成相繼出事或者頂缸,如今趙佶身邊並無可意的人侍奉。加上金國企圖南下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趙佶卻無計可施。


    本來嘛,安兆銘出使金國幾乎排解了所有的問題,海州付出的那些股權、利益也都堪稱大手筆。迴程時還順手解決了郭藥師的風險,大宋局麵不是一般的好。


    趙佶那時候,其實是很意氣風發的。甚至他還要忙不迭地讓馬擴出使索要雲州之地,金主也差點就答應了?!按照趙佶一貫的做法,這要是再去磨嘰幾次,大約也就成了。


    可是,怎麽就忽然出了天祚帝手詔的故事?甚至自己都忘了當時的輕狂作態,卻被他金國拿來大做文章?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啊!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根本還是大宋太弱了。河北軍事的局麵,趙佶甚至比安寧還要悲觀。在他看來,以大宋今日的軍中局麵,彼金國出一支偏師都能躍馬揚威我汴京城下呢!


    “官家,官家!益王、康王受詔都在殿外多時,隻是一直未得通報上殿。如今已是傳膳時辰,不知官家是否還要見他們?”內侍梁方平小心翼翼地向前請示。


    趙佶看了他一眼,暗自歎息。此前童貫、用譚稹都用習慣了,可他們如今卻都老了。這才想著用他梁方平領兵,去河北剿匪練練手的意思。


    可這天下,終究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梁方平在河北剿匪,卻輕易被劉豫鉗製、支使。剿匪的事沒辦成幾樣,得罪地方豪強的事卻要樣樣搶著去做?


    那卻是秦檜算計劉豫的手段,你說你一個內侍也要跑去湊合什麽?


    其實梁方平也很委屈!因為劉豫對他說,這是為了配合狀元郎賑災河北,發動糧戰的手段。而且梁方平也仔細分析過,劉豫的確是在和青州的藍細禾聯手絞殺地方豪強呢。


    藍細禾是狀元郎的得意弟子,狀元郎卻是柔福帝姬的駙馬爺!那也是他梁方平的主子。他一個內侍太監,怎麽可能眼看主子與人開戰,自己卻坐視不管的道理?


    此前狀元郎在燕京施展大手筆算計黃藥師的時候,不說譚稹要全力配合,哪怕廣陽郡王不也是屁顛、屁顛帶著幾萬大軍摸上去接應?


    所以,梁方平覺得自己真心冤枉啊。官家的怪罪,簡直毫無道理的。梁方平暗自腹誹,但是臉上卻不敢流露哪怕半分的不滿。


    趙佶卻是一拍腦門,自己怎麽又忘事了?“宣二位皇子入殿陪膳。”


    趙佶今兒找老八趙棫、老九趙構過來,卻是另有打算。眼下國事交付太子秉政了。可是看太子的苗頭,卻是要再行舊法?


    這也罷了,趙佶其實也是新法、舊法並用的。如今看看,生發的效果是不錯。可是朝中的內耗,卻更激烈。現在借著機會改一改,多用一些穩妥的人,也無不可。


    隻是,自古以來,做太上皇的可沒幾個能過上好日子。趙佶厭煩政務,那是真想內禪,了結朝政的煩惱。可他也不想從此就被太子關了小黑屋,所以還要安排一下。


    趙佶的兒子不少,拿得出手的卻不多。除了太子一係外,便是三字趙楷最得歡心。不過去年趙楷就去了蜀中,避開朝政的紛擾。現在嘛?趙棫、趙構也要安排一下。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趙楷可不想看到自家的兒子們兄弟相殘。因此就想把兩個兒子趕出去做事。比如讓趙棫去太原節度河東,趙構去大名節度河北如何?


    甚至趙佶連副手都幫他們想好了。馬擴跟趙棫去太原,安兆銘隨趙構守大名。


    至於童貫?還是帶著他的勝捷軍迴來駐汴京吧。郭藥師現在是太子的鷹犬,聽說他那兩千精銳,每日操演的十分辛苦,這都是所為何來呀?


    然而趙佶的這個主意,卻生生被八子趙棫破壞了。


    趙棫是個魯莽的直腸子,一向敢說敢做。最近這些朝堂事情,都讓他覺得不快。父皇無端得罪自己的盟國,去給一個亡國的人下詔書,招惹人家用檄文數落?簡直奇恥大辱!


    至於說安兆銘和劉豫在河北的救災?那哪是在救災啊?分明都是在巧取豪奪!


    如今讓太子秉國,卻又要調迴童貫和他的勝捷軍?然後再把自己和老九去太原、大名?父皇卻是何意?不過是想要重用安兆銘和馬擴,卻又要束縛住人家手腳的意思。


    隻是以前還能派出幾個死太監,現在幾個太監快要死絕了,就開始派皇子了嗎?問題是,皇子和太監一樣嗎?趙棫厭惡地看了一眼梁方平。


    自己和小九這樣去了,父皇心事或許能安,可是太子哥哥又當作何想法?兄弟間本來沒有猜忌,如今也要劍拔弩張了。這些,都是亡國之謀也。


    說老實話,趙棫也未必看好大哥趙桓的能力,可換了三哥趙楷就行了嗎?也未必啊!在趙棫看來,那怕讓老九趙構這樣的無賴子坐上那個位子,也不比老大、老三差!


    自己讀書不如老三,識人不如老大,氣度不如老九,那還摻和這些破事作甚?所以趙棫就很不爽,但是這種事,還真不好迴絕,那就繞一圈如何?


    “父皇,如今太子秉國。似這等大事,是否先說與太子知曉才會妥當?”


    嘿!不但身邊的趙構變色,趙佶更加氣不打一處來。皇權曆來講究乾綱獨斷,何容他人置篆!怎麽?你家老子還沒禪讓呢,你就緊巴巴地要去奉承你太子哥哥了?!


    趙佶勃然大怒,然而趙棫的強脾氣也上來了。甚的乾綱獨斷!若非父皇昔日那些所謂獨斷,大宋又怎麽會落到今日地步?堂堂一國之君,卻被他國發檄文指責,很有麵子嗎?


    “父皇,兒臣卻是個魯莽無智慧的人,看不透那些聰明人的道道。隻是兒臣這些年,耳濡目染,都盡是大宋頹廢的模樣。朝中大臣,也看不出幾個老成持重之人。


    所以,舉國皆是輕浮!今日朝廷種種禍患,皆是昔日輕浮定策之果也。父皇輕信馬植定策,與金人結海上之盟。一朝棄百年盟國不顧,更要興兵北伐遼國。


    結果呢?北國的遼人、漢人皆怒我大宋背信棄義,拚死抵擋,終於北伐失利。不但燕雲之謀失算,更讓金國輕看我大宋虛實,從此再無尊重之意。


    而父皇卻還要憐憫那失國之人,給他下詔?此又毀海上之盟也,才有如今困頓局麵。更有河北大旱事情,那個安兆銘策論上說的好聽,可他做起事的手段,卻又萬分酷毒。”


    趙構在旁張張嘴,看著趙棫奇怪,八哥你是外星人嗎?安兆銘在山東、河北做的事情,卻是能讓大宋長治久安的壯舉呢!而且你這樣胡亂揭父皇瘡疤,是活膩味了?


    忍不住插話道:“八哥慎言。大宋立國一百六十年,朝政上早已有了老大氣息。而且自王荊公以來,新舊黨羽互不相讓,定策搖擺不定,這才是大宋今日頹廢局麵的罪魁禍首。


    父皇調和兩黨,又以算術舉試,那是為了給朝廷輸入新鮮血液,選拔實用幹才的舉措,並無多少不妥當。至於安兆銘在河北收田地為公,再重新分配農戶耕種,然後減租減稅?


    卻是能讓大宋起死迴生的深謀遠慮,與李彥那廝的“西城所”大不同呢。民間百姓多樂其事。胥怨者,不過一些官僚地主豪強也,八哥如何能說他酷毒?


    海上之盟對錯難說。大遼亡國在即,我大宋不趁機收複燕雲險預做防禦。難道他金國就不貪我大宋文華?而北伐之失,卻是因為前方大將輕敵緣故,並非全是馬植定策之誤。”


    “小九,你這些大道理,八哥不懂它,也不想辯它對錯。可是這一兩年的宮中詭異事情,發生的還少嗎?古人雲,國之將亡,必生妖孽也。


    去年閏月,京師地震,關中的山上草木沉沒地下,山下的黍苗卻長到山上,此乾坤顛倒之異象也。朝廷派黃潛善巡視,那廝卻說是謠傳,不敢如實上報。


    八月,城東門外有賣菜者闖宣德門,說自己是太祖皇帝、神宗皇帝的使者?此外京師又傳有男子懷孕產子,更有傳女子生髭須變男?此皆母雞司晨也!


    九月,有群狐自艮嶽竄入中宮,在禦榻蹲坐,還要陳設器皿對飲。殿帥府派遣殿司張山驅逐,那群狐卻徘徊不去。蔡攸曲解說是狐王求血食,父皇便下詔毀狐王廟。


    小九你知道汴京百姓私下是怎麽說父皇毀狐王廟的嗎?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等到十二月,兩京再發大水,災異頻頻出現。


    這些故事,哪個不是大兇兆?偏偏你小九就看不到?”


    趙棫越說越上火,竟然開始把話題跑向了那些民間誌怪和議論。趙構以手扶額,汗出如漿。苦也八哥,你今天怎麽這樣作死啊!


    “住口!”趙佶簡直被氣瘋了。


    案前的碗筷美食一股腦地砸向趙棫:“來人,益王趙棫忤逆,失人臣大倫。著吏部革去官身,宮正寺撤去府碟,廢為庶人,即日離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築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瓜三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瓜三閑並收藏築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