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倒行逆施


    這次迴程,走的卻是錦州、來州、平州、燕京等陸上道路,也不再拐彎去青州了。如今山東、河北大亂,主持平亂的梁方平無能為力,隻好換成童貫帶著西軍再次北下。


    山東、河北各處都在忙著剿滅匪患,然而依然是越剿越亂。因為這就不是剿匪的事情,山東、河北都沒有糧食吃了!而燕京卻還要從這兩地拚命吸血。


    民間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他不吃早飯,難道還要等朝廷招待他們吃夜宵嗎?


    安寧的意思,卻要親自走一圈這些災民之地。山東、河北大旱不假,但要說官府、民間真的一點糧食都沒有?安寧卻總是不信,大宋此前的民間積蓄,還是很強悍的。


    如今青州有藍細禾坐鎮主持賑災諸務,李俊在占婆搞到的第一批糧食已被福州海商直接運到濟州、金州,再轉運青州也並非難事。


    何況朝廷也在假假地開始以工代賑,興修水利。可是民間依然混亂不堪,那就是底層的百姓,真的就是沒有糧食了。


    可是他們不做亂就要餓死,一做亂,哪怕隻是攻破一兩處的豪強之家,立馬就有了四處打家劫舍的力氣?


    那就是說,這些地方豪強的手裏,糧食的積蓄還有很多才對。真特喵的要財不要命呐!那就再亂一陣子好了。既然藍細禾還沒大量投放糧食進來,就說明青州亂象還撐得住。


    藍細禾操控的青州糧價,已經高達八貫一石,比往年高了四倍不止。而青州、河北等地的田畝價格,也從四貫掉到了兩貫,乾貞記從中賺到的財貨無算。


    張叔夜、呂子曰們早就對藍細禾意見很大了。咱們這是在乘火打劫呢!聖人的救災學問可不是這樣做的。但是不爭的事實就是青州沒亂,也沒餓死人,所以他們還能忍受。


    或者在藍細禾看來,這些價格還有繼續壓榨的餘量。青州豪強們,也還有一戰之力。但是如今的青州豪強們,更加心急如焚。


    他們現在,根本就找不到藍細禾的破綻。家中的囤積,除了早期還能從市麵上吸納青州配給製發放的糧食外,後來就再也沒有機會增減、或者移轉。


    藍細禾到青州第一時間就要張叔夜下令,禁止青州糧食對外流通。


    如今青州糧食市場,買賣都很頻繁。但是無論買或賣,乾貞記都直接越過地方豪強與百姓聯係,漸漸就融成一個整體。而這些地方豪強,也隻能坐看囤積糧食的成本不斷增加。


    賣糧食?還不舍得。買糧食?沒有倉庫啦。再說如今的糧價高企,真的適合買入嗎?然而這糧價,卻還在一天天高企,不斷挑逗他們的神經。


    不過對那些青州豪強而言,也有幸運的事情。與河北之地的豪強們被紛紛被盜匪亂民打家劫舍不同,他們這些青州豪強們,隻是沒有賺錢的機會而已,還不至於有破家的危險。


    藍細禾在青州的糧食之戰,進行的非常冷酷、穩健。這中間除了有張叔夜的青州兵,以及海州、金州的武力支持外,乾貞記還在真正地以工代賑。


    各種水利農田水利設施開始修築,到處都在掘井灌溉農田,哪怕那些沒有勞力的老弱婦孺,也要發動起來撿拾柴草,燒火做飯熬粥等等。隻要還能動一下,就能保證有飯吃。


    總之,此前鬱洲島實施過的編戶齊民學問再次被呂子曰撿了起來,他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很快就在災民中組建了明社組織,發動民間選舉,組建民社自保。


    隻是在編戶、選舉、民社自保的時候,也一樣避開了那些地主豪強?這就是很危險的信號。那些地方豪強原本都是一方的鄉紳善人、地方領袖,忽然就要被人孤立起來了?


    一個被周圍鄉民孤立的豪強家族,就是一個危險的家族。


    打破這中孤立狀態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妥協,選擇融入乾貞記的體係。一個是選擇對抗,把造成孤立自己的外因幹掉。


    有人選擇妥協,就有人要選擇對抗,隻是他們還在忍耐、還在積蓄、串聯。因為青州隻是禁止糧食外流,並未禁止人員外流。所以,青州也並沒有表麵看起來那麽平靜。


    但畢竟都被限製在極小的對抗範圍裏,大多數的青州百姓並沒有想得那麽複雜。有飯吃,有田種,活下來就是他們的期盼。畢竟以前遇到這種事,合家餓死的故事並不少見。


    所以,那些被乾貞記買來的田畝,又很快被租賃耕種下去。種子總是充裕,青苗錢也是足額信貸下來,然後按照官價定量配給糧食。之後就是每年收稅、收租、收息而已。


    大宋的農稅其實不高,高的是農稅身上附著的各種苛捐雜稅,還有青苗利錢、田畝租金等等。青州農稅甚至比官府更高些,從二十稅一提高到十二稅一,但卻再無其他苛捐雜稅。


    田畝的租金也低了那些地主豪強許多,最多不會超過三鬥一畝。至於青苗的利息,因為是災年,也降到十二利一的水準,不但利錢比官府低了一倍,而且足額發放本錢。


    這就比田地還在自己手上的時候,負擔更輕了不少,那還折騰啥啊?何況各地還要執行五戶聯保、互助政策,五戶必要租賃耕牛一頭,農業的耕作效率也被大大地提高了。


    趙佶定下的青苗錢是二成利息,到了州府那裏定策時,它卻要先把青苗的兩成利錢扣下來,農戶實際才能拿到八成的貸款本金。


    但這都不算最壞結果,因為到了縣鄉具體施行時,青苗的本金還要再次被截留,甚至根本沒有發放。但是青苗的利錢,它還要照樣收上來!要說這都是在搶錢呢。


    可如今官府都是這個樣子,張叔夜、呂子曰、藍細禾們也無力去改變。他們隻能把海州新政在青州、濱州一帶實施。至於河北之地,卻要等到安寧的主意再議。


    然而河北如今卻甚是詭異,安寧更要警惕燕京的動靜。燕京在大宋接收之初,民間百姓都被金國遷去北方,所以理論上就該是一座空城,需要河北、山東輸送糧草輜重。


    但是安寧從不相信燕京之民都被遷去北地了。遼東地廣人稀不說,上京增加的人口也是有限。柔福根據乾貞記的情報分析說,金國真正遷徙走的燕京百姓,不過七八萬人而已。


    可是燕京及周邊卻是六州之地,遼國時候,甚至要以南院用漢製分治的。單單燕京就不下百萬人口,加上其他數州之地,人口兩百萬還是很輕鬆的。


    就算後來大宋北伐,金國南征,人口流失不少。那剩下的也少不了百十萬的規模,隻不過當時多數人口都紛紛藏匿山林。加上戰時官府的管理製度被破壞,無法有效統計而已。


    可如今已經過去兩年,原本在山林避難的人口早該迴去居住了。但是燕京這兩年的官府奏本顯示,燕京那裏依然還是一座空城?


    特喵的一座空城就能讓金兀術那樣地惦記嗎?他還能化妝成百姓,帶了不少人馬混進燕京布局陷阱,等他安兆銘去自投羅網?那些足以混淆他們身份的百姓又是哪裏來的?


    何況大宋在燕京還有軍屯的,兩年下來,無論如何都該有產出才對。然而這些軍屯的廂軍,卻不但毫無產出,甚至他們自己的糧草輜重,還要繼續從河北、山東負擔?


    燕京一定有問題的!若此前隻是對一些零星情報中的蛛絲馬跡的猜疑,那麽從他見到金兀術的那一刻,安寧就知道金兀術的確有一個針對自己的埋伏計劃。


    此前就要在燕京實施呢。現在嘛,自然計劃取消了。安兆銘既然在大金國出盡風頭,大金國就要學會避嫌,萬萬不能在他迴程的路上上做文章。


    已經很丟人了,難道還要再落下一個嫉賢妒能的壞名聲嗎?大金國也是以天朝大國自居的,他們丟不起這個人!甚至都不能用“沒有證據”這類無賴嘴臉去做搪塞。


    譚稹在燕京城外的官道上翹首以望,此時正是秋雁南飛季節,偶爾被一群驚起的鴉雀打亂陣型,那一處的塵土也隨著雅雀的振翅揚起到空中。


    “來了,來了!”譚稹手舞足蹈,斜眼看看一臉灰敗顏色的王安中,和寫滿了不甘的郭藥師,心中暗暗啐了一口。


    他們在燕京搭夥兩年多了,燕京是什麽樣子,譚稹清楚地很。搜刮財貨,囤積糧食,虛報空餉的事情,三人都幹了不少,甚至還要互通有無。


    勾搭張覺,圖謀平灤、營三州的事情,也能合作無間。這都是鬧軍功,摟財貨的好機緣。譚稹曾經和童貫一起征戰西夏,南平方臘,北伐遼國。


    但凡童貫幹的事情,譚稹都幹過。但是童貫已經卻封王致仕,功德圓滿了!而譚稹,卻還要在燕京這個荒蕪地方繼續苦守。


    憑什麽啊?就憑他童貫長出來的那幾根鼠須嗎?


    所以,譚稹對童貫,當真嫉妒羨慕恨。所以他在燕京地方胡作非為一下,譚稹也不覺得有愧官家。但是譚稹卻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有人膽敢對抗官家!


    金兀術來過燕京,想要對付狀元郎安兆銘,譚稹初時並不知情。後來安兆銘忽然改道青州,然後柔福帝姬也很快從汴京寫來一封信,譚稹才知道燕京出了大事情。


    而且就在他譚某人的眼皮子地下鬧出來的?簡直豈有此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築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瓜三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瓜三閑並收藏築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