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蛙聲十裏


    安寧的策論,立足務實。不談他的“鄉甲自治”那套把戲,總之他們在海州、金州已經施行,好不好的,總要三五年方有定論。


    單以眼下急務而論,“以工代賑”,在緩解河北旱災的同時,還能興修水利,為河北此後百年灌溉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順便還能適度改善河北千裏平原無險可守的窘迫?這都是好事情。


    在青州、北海、登州之地大力興辦水師,以海運代替漕運,不但運輸成本降低數倍,而且還能通過輜重錢糧控製燕京駐軍。


    便是金國打來了,錢糧輜重也能很快轉移到海上,讓金國騎兵望洋興歎。此外,不可言的事情就是金州完全可以通過水師封鎖海陽之地,掐斷金國道路。


    這樣的策論出自一個年輕的殿試學子,當真是大宋的福氣。然而這卻是在殿試!是要講究文采、典故的。安寧的文采、典故,甚至都配不上這場殿試的風流倜儻。


    所以,對於安寧的殿試文章,不但趙佶看了慨歎,便是趙楷、蔡攸、王黼、秦檜、劉豫等人也是深有惋惜之情。


    這篇製策內容也太簡短了,而且許多枝節都要惹人爭議。若抬舉了他的文章,那就很快要傳到金國的!可是如今宋金和盟,他卻要在河北搗鼓許多防禦,他想防誰呢?


    “官家,以臣之見,彼安兆銘的文章粗疏,用典不當。嗯嗯,這個篇幅,也嫌太短了。雖然立意精妙,一些策論內容也極有見地。然而還是,還是無法當三甲之譽啊。”


    看著趙佶把安兆銘、沈晦、周執羔、朱倬幾份考卷拿在案上不斷反複,而殿試參詳官胡鬆年卻一言不發?戶部尚書唐恪還是壯壯膽子,再次跳出來說話。


    沈晦可是太子的人,無論如何都要弄個狀元出來。可是安兆銘的策論,卻比那沈晦的高屋建瓴、泛泛而談實在多了,可執行性也強多了。


    所以,必須先把安兆銘的策論剔除三甲,才能保證沈晦對周執羔、朱倬們的優勢。


    “臣卻以為,這安兆銘策論所言,極有見地。而且他在海州的生發故事,也驗證了策論的可行性。官家取士當以能賢能為上,區區辭藻華麗,不足以掩蓋安兆銘的才情。”


    太學宮正秦檜卻莫名其妙地站出來,和唐恪打起了擂台。要說八品官階的秦檜根本無法和二品大員唐恪抗衡,甚至若非這是國家掄才大典,他這個太學宮正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但他顯然看到了一些苗頭,想要關撲一把。沒辦法,天下就是這個樣子了,他秦檜需要盡快找個出頭機會。再要悶下去,怕是真的就要終老學究了。


    他可不敢和劉豫比較,不說劉豫的官職比他高,人家有過東南查訪的曆練本錢,甚至還有個待製的學士身份。天下有事時,劉豫馬上就能外放,做一番飛黃騰達的事業出來。


    可他秦檜隻是個京官身份,還欠缺不少資曆。誰敢把大事托付他這樣的學究型官員?


    他曾經看好的太舍學子蘇欽考砸了,小夥子詩書文章都是一流,可是算術?唉,不提也罷。不過太舍的另一個學子朱倬卻發揮很好?


    秦檜卻知道,朱倬最近和安兆銘走的很熟。想著安兆銘一夜之間就能把幾十萬斤的巨石運進艮園安放妥當,秦檜頭皮都有點發麻,鬼斧神工啊!


    這次官家又偏偏考試了算術?那麽,官家意在安兆銘,已經不言而喻了。


    “臣記得昔日,王荊公以為科舉應以策論、經義取士。蘇子瞻卻憂士人纂類經史,綴緝時務,謂之策括。臨時剽竊,竄易首尾,以眩有司。而有司莫能辨也。


    王荊公本意為國家取士,然而至於今日,經義論策漸成破題、承題、論述、結論等等套路。正如蘇子所憂也。策論之名雖正,而最便於空疏不學之人。


    臣以為安兆銘之策論,但務實事,條陳皆可實施見效。他卻是直追昔日王荊公之遺意,而杜蘇子瞻之憂也。若隻論文華,則殿中諸子可有“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華麗文采?


    由是可知,彼安兆銘非不能為華麗文采,其人實不屑為之也。”這次直接跳出來支持安寧的,正是殿試參詳官胡鬆年。


    這都老鄉呢!誰說人家胡侍講不重鄉情了?前提是你要有值得人家重視的資本!所以胡鬆年一下子就捧出了王安石、蘇子瞻壓住陣腳。


    趙佶以追紹神宗的新法為己任,梁師成卻到處宣揚自己是蘇軾的私生子。所以胡鬆年一下子抬出這兩個人為安寧壓陣,搞得想要跳出來反對的梁師成也不好再言語了。


    “宰相以為呢?”趙佶漫不經心地看向垂垂老矣的蔡京。似這等文事,原本蔡京這樣的人物才有發言權。王黼、蔡攸、高俅他們就算了,一群寵幸之臣而已。


    看著白發蒼蒼,眼泡浮腫的蔡京,趙佶心中也是暗暗後悔。這些年都在貪圖朝堂清靜,竟然疏忽了人材遞補。如今蔡京之後,竟然看不到一個像樣的朝堂重臣模樣。


    唐恪、胡鬆年等人,都隻是具臣之資。當然,大宋也不是沒有人材,張叔夜、馬擴都很好,但他們都是製科轉換文資,做一介名臣可以,想成為眾望所歸的宰輔大臣?難啊!


    至於出身端正,而又有臨朝氣度的全才人物,大宋也有。比如劉豫?但是劉豫的心術卻很難把握,朱勔死前招供的東南事情,趙佶也是聽得暗暗心驚。


    若非劉豫是進士出身,恐怕趙佶早該對他動手了。劉豫所為與安兆銘大不同,安兆銘是把自己積聚的力量主動獻歸朝廷。可是劉豫,卻把他手上力量攥得死死的?


    而秦檜他們一些人,無論資曆、年紀,都還太年輕了,人手也嫌不足。真要說起來,安兆銘、朱倬他們才是大才人物。可是他們才剛剛參加殿試,年齡和資曆都更加淺薄。


    這才是趙佶有些狐疑不覺的地方。沈晦四十歲了,才華氣度都是上上之選,關鍵是年齡能夠跟上,隻要給個狀元名頭,發出去曆練一二,沈晦馬上就能填補朝堂空缺。


    但是,安兆銘才是蔡京之後的人樣子!是著眼眼下朝堂補缺,還是著眼更長遠一些時間?


    蔡京瞪著昏花的老眼散漫地看了看前方,發現自己其實什麽都看不清楚。老了,真的老了!蔡京心中暗暗歎息。


    兒子蔡攸早在幾年前就在逼迫自己給他騰出位子,甚至找了一大堆禦醫證明自己老病殘軀,不宜繼續操持國事。那自己索性就真的老去吧。


    見慣世間人生百態的蔡京哪裏還肯在最後時候再去做什麽選擇?選了安兆銘就要得罪太子,選了沈晦就要招惹鄆王。所以他誰都不選,特喵的愛誰誰!


    “童太尉以為如何?”眼看蔡京沒有反應,趙佶幹脆問起了童貫,策論涉及軍機呢。


    “嗯?”童貫卻是莫名其妙。朝廷科舉選拔狀元,然後決定誰是狀元的權力去要交給自己這樣一個太監、武人?這是不是很丟份子的事情?


    “那啥,那個,那個嘛。奴婢覺得沈晦、安兆銘都是一時之選。若是一定要分出高下?官家,咱們不如仿昔日太祖皇帝爺的故事吧?”童貫打起了擦邊球。


    “這,這,這怎麽成?!”還沒等趙佶笑起來,朝堂上很快跳出幾個重臣連唿不可。“簡直大煞風景!什麽叫仿太祖皇帝爺的故事?”


    太祖當年開科舉取士,就因為王嗣宗和陳識倆人才識相仿,一時難決高下。趙匡胤幹脆就對二人說你們打一架好了,打贏了就能做狀元郎。結果王嗣宗一拳就把陳識揍趴下。


    這樣的事體要在今日重演?那可萬萬不成。汴京小民或者不知,這些朝廷大佬們可都知道,安兆銘打殘過金國武士,陣斬過魔教教主,修理過梁山泊好漢,那是殺人如麻的!


    然後呢?讓他去和手無縛雞之力的沈晦放對子?特喵的童貫可真夠陰狠的哈?!


    不過趙佶倒是被童貫的餿主意提了個醒。打架就算了,讓他們每人畫幅畫吧!嗯嗯,題目就叫“蛙聲十裏傳幽澗。就?就限一炷香時間!”


    這幅畫,趙佶真有點刁難的沈晦和安寧意思在裏麵。因為要在畫麵裏展示出聲音的效果,何其難哉?無論沈晦還是安兆銘,其實都不以書畫見長的呢。


    沈晦能做的,也隻是草草畫出澗水、山石、綠草來,一隻青蛙在遠方瞪著眼睛做出鼓噪高歌的模樣而已。但是這樣,就沒法體現出那個“傳”字了!


    趙楷暗暗歎息,沈晦的才具,還是太老成些。其實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表示出父皇趙佶的這句詩意來。那就看看安兆銘的構思如何?


    安寧卻是隨意幾筆濃淡相宜的墨汁塗在畫麵上,一條纖細的疊瀑迎麵而來,這就算深山幽澗了?然而安寧落在幽澗裏的幾筆濃墨,卻讓趙楷大開眼界。


    那幾塊濃墨的下麵,卻用焦墨打彎挑出幾條小尾巴?


    “這是?這是小蝌蚪啊?”趙楷驚訝道。被安兆銘畫成小蝌蚪樣子的幾團濃墨點點,正在奮力迎著山澗逆流而上。


    那麽,蛙聲必然是從畫中的深山幽澗外傳來的!趙楷恍然大悟。


    這幾隻小蝌蚪,是在奮力遊去找媽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築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瓜三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瓜三閑並收藏築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