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石猴西遊記
“安道長你看如何?”柴進一改麵對海州官員時的倨傲,和風細雨地與安寧商量此事。
“嗯呐嗯呐,那就暫且如此吧。”四百兩黃金,後世就要六百萬呐!
安寧幸福得有了想要暈厥的衝動。
一直閉目坐禪的花和尚魯達卻忽然睜眼看了安寧一眼,似乎頗感詫異。
“哈哈,莫非和尚還有甚奇怪的?”安寧打趣他。
“和尚隻是如今才知道,原來安道長你不是神仙,神仙哪有貪財的道理?”魯達睜大眼睛,努力顯得自己很純潔。
“喔喔,看來和尚對安道長很失望啊?”張知州笑著搭話。
“不然,若安道長真是神仙,和尚才會失望。”魯達卻反駁道。
“這又如何說法?和尚在城外時,一口一個神仙尊崇,還說要和安道長敘敘舊?那你應該崇拜神仙才對啊。”懷仁縣主簿蔣仝跟著打趣。
“神仙無喜無悲,和尚拜不拜祂都沒甚好處。所以和尚就是找神仙敘敘舊,卻懶得拜祂。安道長不是神仙,所以看到和尚拜你,道長就會心生歡喜。所以和尚這就拜過安道長。”
花和尚果然高宣佛號,衝著安寧鄭重施禮。
安寧、張叔夜對視了一眼,也認真迴禮送行。
柴進、魯達、武鬆、燕青告辭迴去,戴宗已經再次趕迴來,四百兩金子也被奉上。黃澄澄的還帶著些煙灰火燎和水痕,想來是好漢們剛從海裏撈出來的。
至於安寧去哪休息,自然是進海州城了。
安寧又不是傻子,一邊是馬上就要覆滅的梁山巨寇,一邊是前途無量的大宋良將張叔夜,該選哪邊還用考慮嗎?
他又不是天平稱,一定要去耍酷玩公平。
張叔夜老於謀劃,今日之戰,要說自己多麽運籌帷幄,那就難堪了。差一點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他自然看到小道士安寧的價值,怎麽可能讓安寧真的就此保持中立?
那可真正笑話了。所以張知府在和淮東兵馬都監劉繩孫、前朐山令閻質、懷仁主簿蔣仝、權朐山尉王大猷等人簡短商量後,提出海州府願出錢三百一十萬錢酬謝安道長。
“安道長倒是不用謙讓,這些都是道長應得之物。”見到安寧有些狐疑不安,淮東兵馬都監劉繩孫雖然眼紅這些金子,卻還是識大體的人,向前勸和道:
“這些錢都有具體開支明目的。安道長生擒李逵、魯達、武鬆,那賞錢卻是李逵十萬錢,魯達、武鬆各七十萬錢,這就得錢一百五十萬錢。
斬殺穆橫、花榮,他二人的身價各有五十萬錢,所以又得錢一百萬錢。
此外,安道長還幫助守城,阻了盜寇入城,所以海州鄉紳也願出謝儀六十萬錢。”
劉督監扳著指頭娓娓算來,甚至還拿出一張檄文驗看過。
按照這個時代的價值,一貫銅錢合七百七十文,一兩黃金約合十貫銅錢,計算安寧得錢四千二十六貫,索性也折算四百兩黃金,便於攜帶。
另外那二十六貫錢,道長就放在身邊零用吧。
要說這世間,最容易發財的事情還真就是戰爭了。
安寧不過隨便在海州城外摻和了一下,就到手黃金八百兩,還是兩下通吃的節奏。
這可是筆巨款啊!
這個時代裏,一般人家的資產不過一二百貫而已。
八千貫家資,放在海州地方就是大戶人家了。許多人家要掙紮幾代人才能積蓄出來,就被安寧兩彈一雷就淘換出來。
安寧雖然決定入住海州城,也未必就放心這個時代的官府衙門。
天下真有白狐,或者也能長出九條尾巴。但是烏鴉,有白羽的嗎?所以,安寧決不能象林師叔那樣,胡亂伸手到別人盤子裏胡亂攪和。
何況收了人家金子,就需要避嫌。不能就此入住州府衙門或者驛站啥的。
左右身上不差錢,安寧牽著二嘎,信步來到城西南的大慈禪寺旁,尋了一家看著還算寬敞的客棧入住。
“西門客棧”?應該不是西門慶開的店鋪吧?安寧有些疑惑。
雖然《水滸》上言之灼灼地說西門慶的確是被武鬆打殺了,然而《金瓶梅》裏的西門慶,還是逍遙快活了許多年。
那廝又是個極有商業頭腦的人物,他要真來海州開個分店加盟啥啥的,誰能奈何他?
就這麽一路走近,又陸續看到不少帶“西門”的字號商鋪,什麽西門藥鋪、西門典當、西門茶舍、西門米行,,,不一而足。
甚至近前道路拐彎地方,安寧還看到一座真正的城門。
安寧拍拍腦袋,嘲笑自己的胡亂琢磨。
此地帶“西門”的店鋪招牌多,隻能說明此地就是海州城的西門所在嘛。
安寧真心覺夠這些店麵東家夠實誠質樸,與西門大官人沒得幹係。
二嘎你說是不是啊?“嘎嘎”,二嘎表示讚同。
店小二遠遠看到安寧牽著那頭神奇的騾子過來,心中生出眩暈的感覺。
這位就是白天在北門打退梁山泊巨寇的神仙爺爺啊?
一輩子第一次見到活神仙的店小二跑前忙後,很快就幫安寧張羅好二樓的寬敞客房。至於二嘎,就安排在後麵的棚子裏安歇。
打開客房的後窗,哥倆就能聊天了。
嗯呐嗯呐,不錯不錯。安寧心中還算滿意,有錢和沒錢,心情老大不同啊。
匆匆洗漱一下,就要出來走走。
晚上還要赴張知州的慶功宴,一些話由還要事前仔細掂量好才對。
原來這西門卻是海州府的精華所在,沿街各種店鋪林立。哪怕白天還在打仗,這裏依然做著各種的生意,往來不斷。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海州素享山海之利,其中又以鹽茶為大端貨品。特別是海州茶葉物美價廉,早已是大宋六大榷茶之一。
要說鹽場也是有的,但是規模就不太大。倒不是海州不產鹽,海州府的鹽其實很有名氣,他的不產鹽,卻是當年一段故事。
宋史說:孫伯純知海州時,朝廷發運司發文商量要在海州設置洛要、板浦、惠澤三鹽場。孫知州以為非便,不同意。
發運使司的主官大怒,親行海州坐鎮,決意要做成這件事。
可是孫伯純抗拒排斥也非常堅決,甚至百姓都上言置鹽場為便,他也不為所動。
孫伯純對百姓曉之以理:“汝愚民,不知遠計。官賣鹽雖有近利,官鹽患在不售,不患在不足。鹽多而不售,遺患在三十年後。”
鹽田的事情,直到孫伯純離任後,才倉促置了三個場。其後海州地方就不斷生發刑獄盜賊,比舊日浸繁十倍,皆是源自置鹽生發之故。
果然未見其利,先見其弊也。
不過安寧卻覺得這種胡說八道的論點簡直不值一駁。
世間事情,發展才是硬道理。他孫某人又怎能因噎廢食?
官鹽不售,自然有私鹽介入。盜匪蜂擁而來,說明魚鹽之利的確富了百姓嘛。
官府要做的,是去增售官鹽,或者努力剿匪,而不是讓百姓坐守窮困。
安寧估計這位孫伯純同誌大約是司馬光的缸友吧?特喵全是黨爭之禍啊!
不過說實話,安寧更加關心的卻是海州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城防結構。
能不能承受宋江的攻城打擊?甚至此後麵對金國來攻時,海州城又當如何?
見識過汴梁城的高大雄壯後,海州城就顯得狹小局促。
方園九裏的城牆,隻有外麵包砌磚石,內側都是夯土漫坡。城牆上也是很窄,隻能容得二人對麵行走。
除東、南二門有甕城外,城上也沒有敵樓、宿兵舍鋪等設施,可說非常簡陋。
在安寧看來,這座海州城,其實是很難固守的。
但是海州城中的百姓,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海州城總能得到神仙庇護,可抵雄兵百萬。
壁如今日西門酒樓中的食客話題,就是今日那神仙一樣的小安道長。
大家紛紛猜測他的來曆。有說他是天上雷霆神將,還有猜測他是太上老君弟子下凡。最離譜的卻是一個說書人,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述安寧的來曆:
“曰東海之外有花果之山,山上有一奇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蓋自天地開辟以來,它每受天地真秀,日月精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見風化出一石猴。
那石猴在花果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
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原本日子過得極好。忽然一日,有東海龍三太子敖丙從海中分水來見,雲海灣西岸的海州之地有巨寇出沒。
原來這些巨寇都是西海的一些水妖幻化身形而來,他們不知天地君親的大道理,隻是一昧殺伐劫掠。
如今更要壞我東海的神仙靈境,吾等又豈能坐視?
二人商量一下,那龍三太子敖丙滾身變成一頭騾子。
石猴看了拍手稱快,它卻幻出道家人形,牽著騾子西遊海州之城,,,,”
“啪!”一陌銅錢摔在那講書人的桌上。
“打住!打住!你才是石猴變的!你們全家都是石猴變的!”
安寧巧在此處尋點吃食,實在忍不住別人如此編排自己,怒衝衝破口大罵。
周圍的人見到正主過來找麻煩,都怕惹出糾紛,紛紛散了。
那說書人既然得了安寧的銅錢,自然不屑再和他辯解這隻是演義,不是史記的等等區別,袖上錢也是撒腿溜了。
裏麵靠窗尚有幾個蒙著黑紗女子在用食,見此光景,不禁“撲哧”樂了起來。
所謂好男不和女鬥嘛,安寧深以為然。
所以縱然不爽,也隻能惡狠狠拿眼神來迴秒殺她們幾次,摔袖赴知府之約了。
嗯嗯,安寧也剛剛買了兩身宋人的衣褲穿戴。既然來了,那就要入鄉隨俗,別總想著標新立異。
安寧一路走著,一路卻在想那兩個蒙著黑紗的女子,怎麽有些眼熟?
孫大聖攜手龍三太子祝大神們節後生活愉快,求收藏,求推薦,求閱讀
“安道長你看如何?”柴進一改麵對海州官員時的倨傲,和風細雨地與安寧商量此事。
“嗯呐嗯呐,那就暫且如此吧。”四百兩黃金,後世就要六百萬呐!
安寧幸福得有了想要暈厥的衝動。
一直閉目坐禪的花和尚魯達卻忽然睜眼看了安寧一眼,似乎頗感詫異。
“哈哈,莫非和尚還有甚奇怪的?”安寧打趣他。
“和尚隻是如今才知道,原來安道長你不是神仙,神仙哪有貪財的道理?”魯達睜大眼睛,努力顯得自己很純潔。
“喔喔,看來和尚對安道長很失望啊?”張知州笑著搭話。
“不然,若安道長真是神仙,和尚才會失望。”魯達卻反駁道。
“這又如何說法?和尚在城外時,一口一個神仙尊崇,還說要和安道長敘敘舊?那你應該崇拜神仙才對啊。”懷仁縣主簿蔣仝跟著打趣。
“神仙無喜無悲,和尚拜不拜祂都沒甚好處。所以和尚就是找神仙敘敘舊,卻懶得拜祂。安道長不是神仙,所以看到和尚拜你,道長就會心生歡喜。所以和尚這就拜過安道長。”
花和尚果然高宣佛號,衝著安寧鄭重施禮。
安寧、張叔夜對視了一眼,也認真迴禮送行。
柴進、魯達、武鬆、燕青告辭迴去,戴宗已經再次趕迴來,四百兩金子也被奉上。黃澄澄的還帶著些煙灰火燎和水痕,想來是好漢們剛從海裏撈出來的。
至於安寧去哪休息,自然是進海州城了。
安寧又不是傻子,一邊是馬上就要覆滅的梁山巨寇,一邊是前途無量的大宋良將張叔夜,該選哪邊還用考慮嗎?
他又不是天平稱,一定要去耍酷玩公平。
張叔夜老於謀劃,今日之戰,要說自己多麽運籌帷幄,那就難堪了。差一點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他自然看到小道士安寧的價值,怎麽可能讓安寧真的就此保持中立?
那可真正笑話了。所以張知府在和淮東兵馬都監劉繩孫、前朐山令閻質、懷仁主簿蔣仝、權朐山尉王大猷等人簡短商量後,提出海州府願出錢三百一十萬錢酬謝安道長。
“安道長倒是不用謙讓,這些都是道長應得之物。”見到安寧有些狐疑不安,淮東兵馬都監劉繩孫雖然眼紅這些金子,卻還是識大體的人,向前勸和道:
“這些錢都有具體開支明目的。安道長生擒李逵、魯達、武鬆,那賞錢卻是李逵十萬錢,魯達、武鬆各七十萬錢,這就得錢一百五十萬錢。
斬殺穆橫、花榮,他二人的身價各有五十萬錢,所以又得錢一百萬錢。
此外,安道長還幫助守城,阻了盜寇入城,所以海州鄉紳也願出謝儀六十萬錢。”
劉督監扳著指頭娓娓算來,甚至還拿出一張檄文驗看過。
按照這個時代的價值,一貫銅錢合七百七十文,一兩黃金約合十貫銅錢,計算安寧得錢四千二十六貫,索性也折算四百兩黃金,便於攜帶。
另外那二十六貫錢,道長就放在身邊零用吧。
要說這世間,最容易發財的事情還真就是戰爭了。
安寧不過隨便在海州城外摻和了一下,就到手黃金八百兩,還是兩下通吃的節奏。
這可是筆巨款啊!
這個時代裏,一般人家的資產不過一二百貫而已。
八千貫家資,放在海州地方就是大戶人家了。許多人家要掙紮幾代人才能積蓄出來,就被安寧兩彈一雷就淘換出來。
安寧雖然決定入住海州城,也未必就放心這個時代的官府衙門。
天下真有白狐,或者也能長出九條尾巴。但是烏鴉,有白羽的嗎?所以,安寧決不能象林師叔那樣,胡亂伸手到別人盤子裏胡亂攪和。
何況收了人家金子,就需要避嫌。不能就此入住州府衙門或者驛站啥的。
左右身上不差錢,安寧牽著二嘎,信步來到城西南的大慈禪寺旁,尋了一家看著還算寬敞的客棧入住。
“西門客棧”?應該不是西門慶開的店鋪吧?安寧有些疑惑。
雖然《水滸》上言之灼灼地說西門慶的確是被武鬆打殺了,然而《金瓶梅》裏的西門慶,還是逍遙快活了許多年。
那廝又是個極有商業頭腦的人物,他要真來海州開個分店加盟啥啥的,誰能奈何他?
就這麽一路走近,又陸續看到不少帶“西門”的字號商鋪,什麽西門藥鋪、西門典當、西門茶舍、西門米行,,,不一而足。
甚至近前道路拐彎地方,安寧還看到一座真正的城門。
安寧拍拍腦袋,嘲笑自己的胡亂琢磨。
此地帶“西門”的店鋪招牌多,隻能說明此地就是海州城的西門所在嘛。
安寧真心覺夠這些店麵東家夠實誠質樸,與西門大官人沒得幹係。
二嘎你說是不是啊?“嘎嘎”,二嘎表示讚同。
店小二遠遠看到安寧牽著那頭神奇的騾子過來,心中生出眩暈的感覺。
這位就是白天在北門打退梁山泊巨寇的神仙爺爺啊?
一輩子第一次見到活神仙的店小二跑前忙後,很快就幫安寧張羅好二樓的寬敞客房。至於二嘎,就安排在後麵的棚子裏安歇。
打開客房的後窗,哥倆就能聊天了。
嗯呐嗯呐,不錯不錯。安寧心中還算滿意,有錢和沒錢,心情老大不同啊。
匆匆洗漱一下,就要出來走走。
晚上還要赴張知州的慶功宴,一些話由還要事前仔細掂量好才對。
原來這西門卻是海州府的精華所在,沿街各種店鋪林立。哪怕白天還在打仗,這裏依然做著各種的生意,往來不斷。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海州素享山海之利,其中又以鹽茶為大端貨品。特別是海州茶葉物美價廉,早已是大宋六大榷茶之一。
要說鹽場也是有的,但是規模就不太大。倒不是海州不產鹽,海州府的鹽其實很有名氣,他的不產鹽,卻是當年一段故事。
宋史說:孫伯純知海州時,朝廷發運司發文商量要在海州設置洛要、板浦、惠澤三鹽場。孫知州以為非便,不同意。
發運使司的主官大怒,親行海州坐鎮,決意要做成這件事。
可是孫伯純抗拒排斥也非常堅決,甚至百姓都上言置鹽場為便,他也不為所動。
孫伯純對百姓曉之以理:“汝愚民,不知遠計。官賣鹽雖有近利,官鹽患在不售,不患在不足。鹽多而不售,遺患在三十年後。”
鹽田的事情,直到孫伯純離任後,才倉促置了三個場。其後海州地方就不斷生發刑獄盜賊,比舊日浸繁十倍,皆是源自置鹽生發之故。
果然未見其利,先見其弊也。
不過安寧卻覺得這種胡說八道的論點簡直不值一駁。
世間事情,發展才是硬道理。他孫某人又怎能因噎廢食?
官鹽不售,自然有私鹽介入。盜匪蜂擁而來,說明魚鹽之利的確富了百姓嘛。
官府要做的,是去增售官鹽,或者努力剿匪,而不是讓百姓坐守窮困。
安寧估計這位孫伯純同誌大約是司馬光的缸友吧?特喵全是黨爭之禍啊!
不過說實話,安寧更加關心的卻是海州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城防結構。
能不能承受宋江的攻城打擊?甚至此後麵對金國來攻時,海州城又當如何?
見識過汴梁城的高大雄壯後,海州城就顯得狹小局促。
方園九裏的城牆,隻有外麵包砌磚石,內側都是夯土漫坡。城牆上也是很窄,隻能容得二人對麵行走。
除東、南二門有甕城外,城上也沒有敵樓、宿兵舍鋪等設施,可說非常簡陋。
在安寧看來,這座海州城,其實是很難固守的。
但是海州城中的百姓,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海州城總能得到神仙庇護,可抵雄兵百萬。
壁如今日西門酒樓中的食客話題,就是今日那神仙一樣的小安道長。
大家紛紛猜測他的來曆。有說他是天上雷霆神將,還有猜測他是太上老君弟子下凡。最離譜的卻是一個說書人,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述安寧的來曆:
“曰東海之外有花果之山,山上有一奇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蓋自天地開辟以來,它每受天地真秀,日月精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見風化出一石猴。
那石猴在花果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
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原本日子過得極好。忽然一日,有東海龍三太子敖丙從海中分水來見,雲海灣西岸的海州之地有巨寇出沒。
原來這些巨寇都是西海的一些水妖幻化身形而來,他們不知天地君親的大道理,隻是一昧殺伐劫掠。
如今更要壞我東海的神仙靈境,吾等又豈能坐視?
二人商量一下,那龍三太子敖丙滾身變成一頭騾子。
石猴看了拍手稱快,它卻幻出道家人形,牽著騾子西遊海州之城,,,,”
“啪!”一陌銅錢摔在那講書人的桌上。
“打住!打住!你才是石猴變的!你們全家都是石猴變的!”
安寧巧在此處尋點吃食,實在忍不住別人如此編排自己,怒衝衝破口大罵。
周圍的人見到正主過來找麻煩,都怕惹出糾紛,紛紛散了。
那說書人既然得了安寧的銅錢,自然不屑再和他辯解這隻是演義,不是史記的等等區別,袖上錢也是撒腿溜了。
裏麵靠窗尚有幾個蒙著黑紗女子在用食,見此光景,不禁“撲哧”樂了起來。
所謂好男不和女鬥嘛,安寧深以為然。
所以縱然不爽,也隻能惡狠狠拿眼神來迴秒殺她們幾次,摔袖赴知府之約了。
嗯嗯,安寧也剛剛買了兩身宋人的衣褲穿戴。既然來了,那就要入鄉隨俗,別總想著標新立異。
安寧一路走著,一路卻在想那兩個蒙著黑紗的女子,怎麽有些眼熟?
孫大聖攜手龍三太子祝大神們節後生活愉快,求收藏,求推薦,求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