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綿起伏的山脈之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即便遭遇過這次毀滅性的打擊,山寨又在春風吹拂之際,重新煥發生機,貌似還更猖獗起來,出擊的有條理,更有效率。
在山寨重新建立之初,烏孫國就進行了一次出兵攻打,想著能一舉將其剿滅。然而,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烏孫國的軍隊踏入那片山林後,卻仿佛陷入了泥沼。山間的小路蜿蜒曲折,山寨中的匪徒們憑借著熟悉地理優勢,四周不時有伏兵殺出。一場戰鬥下來,烏孫國的軍隊不但沒有取得勝利,反而铩羽而歸,隻能帶著滿身的傷痛和挫敗感無奈撤退。
可山賊們並未就此罷休,沒過多久,山寨又開始頻繁侵擾烏孫國邊境。他們騎著快馬,唿嘯而來,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烏孫國的百姓苦不堪言,邊境的村莊,甚至哨所兵站時常在一夜之間變得滿目瘡痍,烏孫國不得不視這座山寨為心腹大患。
烏孫國的軍隊在多次應對山賊的侵擾中,也漸漸摸清了他們的套路。當烏孫人受不了山賊們的挑釁決定采取行動,但隻要烏孫國集結大規模部隊準備圍剿,山賊們就如同驚弓之鳥,瞬間星散,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烏孫國的軍隊每次都是勞心費力,卻一無所獲,又不能在大宛境內久留,實在是不討好。
因為這座山寨所處之地,乃是大宛境內。在烏孫人看來,山寨就是大宛人在縱容。無奈之下,烏孫國選擇了外交抗議的方式。烏孫國派遣使者前往大宛,向大宛國王毋寡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和訴求,希望大宛國能夠管束這些山賊,還烏孫國邊境百姓一個安寧。
毋寡國王在接見烏孫使者時,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對於烏孫國的抗議,他既不明確表示會采取行動,也不予以拒絕,隻是不置可否地敷衍著。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是暗自竊喜。他深知,這座山寨的存在,對於大宛國來說,或許是一張可以利用的王牌。
大宛國的大臣們敏銳地察覺到了國王的心思,或者說他們自己早就有類似的想法,於是向他進言:“陛下,這個山寨雖為烏合之眾,但他們的戰鬥力不可小覷。既然烏孫國視他們為眼中釘,我們不妨支持這些土匪,讓他們成為反烏孫的武裝力量。”“在這亂世之中,沒有永恆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敵人的敵人,在當下就可以暫時成為我們的朋友。”毋寡國王聽後,心中暗暗點頭,覺得此計甚妙。
如果有了大宛國的幫助,情況將更不一樣了。這座山寨的山賊們,時而兇猛異常,讓烏孫國的軍隊吃盡苦頭;時而又像鬼魅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讓烏孫國的軍隊無從下手。大宛國若能為山寨提供物資和武器,再加以適當的調教,定能給烏孫國帶來巨大的“驚喜”。
但也有大臣表示,山寨終究是烏合之眾,而且多是反抗大宛貴族和逃避稅賦而落草為寇的,並不會聽大宛朝廷的調遣,而且,打贏了幾次烏孫人,隻是占著地利的優勢,能力並不足以成大氣候。
所以這件事情最後的成敗,需要一個關鍵因素——匈奴人的態度。作為大宛的宗主國,自從與漢人在漠北決戰之後,匈奴大敗,實力大減。烏孫國的獵驕靡國王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匈奴言聽計從。但匈奴人還不想與烏孫國徹底撕破臉,畢竟隻要獵驕靡還維持著烏孫國的統治,他們就還有一定的掌控力。如今,讓大宛國小小地警告一下烏孫國,或許能讓獵驕靡變得更加聽話。再說,大宛國和烏孫國這兩個附屬國打來打去,最終的利益還不是都在匈奴的掌控範圍之內。
之前匈奴人看似無意地向烏孫國透露了一個大宛將瘟疫傳染到烏孫國的謀劃,其目的就是想讓這兩個小國開始狗咬狗。等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時,自然會找匈奴人來仲裁。隻要打起來就好!到那時,匈奴的地位就會大大提升,成為雙方都要求著的裁判。
隻是這獵驕靡不知道是愚蠢還是膽小,遲遲沒有對大宛國的挑釁做出實質性的迴應。於是,匈奴人決定讓大宛國再添一把火,匈奴在大宛的使官說咱們隻是推著那些山賊再往前衝,又不真指望他們能成事,如果被烏孫人剿了,大宛也省事了不是。
所以事情就推進了下去,毋寡國王派遣乜勇公子前往山寨溝通合作事宜。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合作與以往的對抗截然不同。乜勇公子帶著大宛國的誠意,為山寨帶來了豐厚的見麵禮。其中不僅有各種美味的食物和生活用品,還有一批精良的武器,這些武器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乜勇溫和地微笑,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殺吧殺吧,去砍烏孫人。對於大宛人來說,不管是死去的山賊還是烏孫人,隻要雙方爭鬥不休,他們就開心不已。
在乜勇公子的一番斡旋之下,山寨的首領終於答應,不再攻擊大宛國,至少不會再對大宛國的各大貴族下手。然而,大宛國並不想直接收編這座山寨。畢竟收編之後,不僅要承擔養活這些山賊的巨大負擔,而且一旦山賊與烏孫人徹底開戰,大宛國國王就難以擺脫幹係。所以,大宛國隻是默認了山寨的存在,作為迴報,大宛人經過此地時需要交過路費。
大宛國的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謀劃著,希望這座山寨能夠成為大宛國對抗烏孫國的堅固橋頭堡,甚至在必要時成為進攻烏孫國的跳板。而得到大宛國支持的山寨,更是如虎添翼,變得更加活躍,而且神勇無比。他們時常主動出擊,與烏孫國的軍隊展開激烈交鋒,一時間殺得昏天黑地。
大宛國貴山城的各位正聽著探子傳迴來報告。
“山寨的屯軍最近是殺瘋了!”大臣們是心花怒放,小投資帶來大收益啊。
毋寡又說,山寨的首領野心勃勃,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向大宛國提出了一個極具誘惑性的計劃——拿下葛邏祿。大家有什麽看法。
葛邏祿地理位置重要,是烏孫對大宛的門戶。一旦拿下,不僅可以收割大量的財物和牲畜,還能搶奪眾多奴隸。更為關鍵的是,能夠摧毀烏孫國重要的邊防體係。
這對於大宛國來說,無疑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雖然要將葛邏祿暫時給山賊當基地,但大宛國的大臣們心中都清楚,到時候這塊土地給不給還不是大宛國說了算。小小山賊,又怎麽可能擰得過大宛國這樣的粗大腿呢?
匈奴人表示支持大宛國收編山寨去對付烏孫國。作為最親匈奴的鬱成王,自然是對匈奴人的話言聽計從。手下的麻子將軍更是自告奮勇,主動請纓出擊。原來,之前麻子將軍在單於廷被烏孫國的左大將擊敗,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或許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在麻子將軍心中,卻被視為奇恥大辱。如今有機會攻打烏孫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更何況這次還是去落井下石,不用啃烏孫國的硬骨頭。
鬱成王看著乜勇公子,心中暗自警惕。他知道乜勇公子之前吃過自己的虧,如今卻對過往隻字不提,他認定乜勇公子肯定在憋壞屁,於是特意叮囑麻子將軍要小心行事。麻子將軍卻滿不在乎地說道:“我就等著坐山觀虎鬥,等山賊和烏孫人拚個兩敗俱傷,我再出來個漁翁得利。”
隨後,鬱成城投入了大量的部隊、財物和裝備。看著麵前整齊排列、士氣高昂的軍容,麻子將軍此刻自信滿滿。他覺得,就算是烏孫國和那些烏合之眾的山賊聯合起來,也根本奈何不了自己。
在山寨重新建立之初,烏孫國就進行了一次出兵攻打,想著能一舉將其剿滅。然而,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烏孫國的軍隊踏入那片山林後,卻仿佛陷入了泥沼。山間的小路蜿蜒曲折,山寨中的匪徒們憑借著熟悉地理優勢,四周不時有伏兵殺出。一場戰鬥下來,烏孫國的軍隊不但沒有取得勝利,反而铩羽而歸,隻能帶著滿身的傷痛和挫敗感無奈撤退。
可山賊們並未就此罷休,沒過多久,山寨又開始頻繁侵擾烏孫國邊境。他們騎著快馬,唿嘯而來,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烏孫國的百姓苦不堪言,邊境的村莊,甚至哨所兵站時常在一夜之間變得滿目瘡痍,烏孫國不得不視這座山寨為心腹大患。
烏孫國的軍隊在多次應對山賊的侵擾中,也漸漸摸清了他們的套路。當烏孫人受不了山賊們的挑釁決定采取行動,但隻要烏孫國集結大規模部隊準備圍剿,山賊們就如同驚弓之鳥,瞬間星散,消失在茫茫山林之中。烏孫國的軍隊每次都是勞心費力,卻一無所獲,又不能在大宛境內久留,實在是不討好。
因為這座山寨所處之地,乃是大宛境內。在烏孫人看來,山寨就是大宛人在縱容。無奈之下,烏孫國選擇了外交抗議的方式。烏孫國派遣使者前往大宛,向大宛國王毋寡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和訴求,希望大宛國能夠管束這些山賊,還烏孫國邊境百姓一個安寧。
毋寡國王在接見烏孫使者時,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對於烏孫國的抗議,他既不明確表示會采取行動,也不予以拒絕,隻是不置可否地敷衍著。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是暗自竊喜。他深知,這座山寨的存在,對於大宛國來說,或許是一張可以利用的王牌。
大宛國的大臣們敏銳地察覺到了國王的心思,或者說他們自己早就有類似的想法,於是向他進言:“陛下,這個山寨雖為烏合之眾,但他們的戰鬥力不可小覷。既然烏孫國視他們為眼中釘,我們不妨支持這些土匪,讓他們成為反烏孫的武裝力量。”“在這亂世之中,沒有永恆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敵人的敵人,在當下就可以暫時成為我們的朋友。”毋寡國王聽後,心中暗暗點頭,覺得此計甚妙。
如果有了大宛國的幫助,情況將更不一樣了。這座山寨的山賊們,時而兇猛異常,讓烏孫國的軍隊吃盡苦頭;時而又像鬼魅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讓烏孫國的軍隊無從下手。大宛國若能為山寨提供物資和武器,再加以適當的調教,定能給烏孫國帶來巨大的“驚喜”。
但也有大臣表示,山寨終究是烏合之眾,而且多是反抗大宛貴族和逃避稅賦而落草為寇的,並不會聽大宛朝廷的調遣,而且,打贏了幾次烏孫人,隻是占著地利的優勢,能力並不足以成大氣候。
所以這件事情最後的成敗,需要一個關鍵因素——匈奴人的態度。作為大宛的宗主國,自從與漢人在漠北決戰之後,匈奴大敗,實力大減。烏孫國的獵驕靡國王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匈奴言聽計從。但匈奴人還不想與烏孫國徹底撕破臉,畢竟隻要獵驕靡還維持著烏孫國的統治,他們就還有一定的掌控力。如今,讓大宛國小小地警告一下烏孫國,或許能讓獵驕靡變得更加聽話。再說,大宛國和烏孫國這兩個附屬國打來打去,最終的利益還不是都在匈奴的掌控範圍之內。
之前匈奴人看似無意地向烏孫國透露了一個大宛將瘟疫傳染到烏孫國的謀劃,其目的就是想讓這兩個小國開始狗咬狗。等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時,自然會找匈奴人來仲裁。隻要打起來就好!到那時,匈奴的地位就會大大提升,成為雙方都要求著的裁判。
隻是這獵驕靡不知道是愚蠢還是膽小,遲遲沒有對大宛國的挑釁做出實質性的迴應。於是,匈奴人決定讓大宛國再添一把火,匈奴在大宛的使官說咱們隻是推著那些山賊再往前衝,又不真指望他們能成事,如果被烏孫人剿了,大宛也省事了不是。
所以事情就推進了下去,毋寡國王派遣乜勇公子前往山寨溝通合作事宜。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合作與以往的對抗截然不同。乜勇公子帶著大宛國的誠意,為山寨帶來了豐厚的見麵禮。其中不僅有各種美味的食物和生活用品,還有一批精良的武器,這些武器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乜勇溫和地微笑,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殺吧殺吧,去砍烏孫人。對於大宛人來說,不管是死去的山賊還是烏孫人,隻要雙方爭鬥不休,他們就開心不已。
在乜勇公子的一番斡旋之下,山寨的首領終於答應,不再攻擊大宛國,至少不會再對大宛國的各大貴族下手。然而,大宛國並不想直接收編這座山寨。畢竟收編之後,不僅要承擔養活這些山賊的巨大負擔,而且一旦山賊與烏孫人徹底開戰,大宛國國王就難以擺脫幹係。所以,大宛國隻是默認了山寨的存在,作為迴報,大宛人經過此地時需要交過路費。
大宛國的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謀劃著,希望這座山寨能夠成為大宛國對抗烏孫國的堅固橋頭堡,甚至在必要時成為進攻烏孫國的跳板。而得到大宛國支持的山寨,更是如虎添翼,變得更加活躍,而且神勇無比。他們時常主動出擊,與烏孫國的軍隊展開激烈交鋒,一時間殺得昏天黑地。
大宛國貴山城的各位正聽著探子傳迴來報告。
“山寨的屯軍最近是殺瘋了!”大臣們是心花怒放,小投資帶來大收益啊。
毋寡又說,山寨的首領野心勃勃,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向大宛國提出了一個極具誘惑性的計劃——拿下葛邏祿。大家有什麽看法。
葛邏祿地理位置重要,是烏孫對大宛的門戶。一旦拿下,不僅可以收割大量的財物和牲畜,還能搶奪眾多奴隸。更為關鍵的是,能夠摧毀烏孫國重要的邊防體係。
這對於大宛國來說,無疑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雖然要將葛邏祿暫時給山賊當基地,但大宛國的大臣們心中都清楚,到時候這塊土地給不給還不是大宛國說了算。小小山賊,又怎麽可能擰得過大宛國這樣的粗大腿呢?
匈奴人表示支持大宛國收編山寨去對付烏孫國。作為最親匈奴的鬱成王,自然是對匈奴人的話言聽計從。手下的麻子將軍更是自告奮勇,主動請纓出擊。原來,之前麻子將軍在單於廷被烏孫國的左大將擊敗,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或許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但在麻子將軍心中,卻被視為奇恥大辱。如今有機會攻打烏孫國,他自然是求之不得,更何況這次還是去落井下石,不用啃烏孫國的硬骨頭。
鬱成王看著乜勇公子,心中暗自警惕。他知道乜勇公子之前吃過自己的虧,如今卻對過往隻字不提,他認定乜勇公子肯定在憋壞屁,於是特意叮囑麻子將軍要小心行事。麻子將軍卻滿不在乎地說道:“我就等著坐山觀虎鬥,等山賊和烏孫人拚個兩敗俱傷,我再出來個漁翁得利。”
隨後,鬱成城投入了大量的部隊、財物和裝備。看著麵前整齊排列、士氣高昂的軍容,麻子將軍此刻自信滿滿。他覺得,就算是烏孫國和那些烏合之眾的山賊聯合起來,也根本奈何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