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突襲安都康的失敗,如同一記警鍾在軍須靡的心中久久迴蕩,讓他深刻地意識到這時候的山寨與紮肯的烏孫馬場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懸殊。畢竟烏孫馬場那是他父親耗費十幾年心血精心發展起來的成果,有著深厚的底蘊和根基,而這裏,一切都顯得那麽薄弱,不過好在大宛人好像也不太把山寨當一迴事。


    軍須靡這幾天整日眉頭緊鎖,絞盡腦汁地思索著破局之法。最終,他下定決心,認為還是要培養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在草原上,騎兵本就有著超乎尋常的地位和作用,經過實戰的慘痛教訓,他更是明白,若是山賊擁有更多的騎兵,這一次的戰局戰果或許會截然不同。


    大宛國四周雖多是山區,但出了山區便是盆地底部那廣袤無垠的平原,這無疑為騎兵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軍須靡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大當家,沒想到立刻得到了他的衷心擁護。大當家平日裏一直為自己部下在戰鬥中的膽怯表現而頭痛不已——當然,每當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候,他自己跑得比誰都快。


    說幹就幹,軍須靡開始著手騎兵的組建工作。大宛最不缺的就是好馬,他們或買,或偷,或搶,馬匹的數量逐漸增多,騎兵隊伍也在慢慢壯大。


    與此同時,軍須靡還將目光投向了山寨周邊的一個小鐵礦。之前,大家都覺得鐵礦既不能吃,也賣不出價錢,便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今,為了提升山賊們的戰鬥力,軍須靡決定對鐵礦進行開發。他們現在不僅利用木頭、竹子製作投矛,還打造了簡易的鐵製武器。就這樣,山寨逐漸朝著正規化、軍事化的方向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山賊的隊伍已經壯大到一千多人,再加上投奔而來的家屬,這裏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中型城鎮。不過,一旦分散進入大山,這些人又顯得不那麽龐大,也沒有受到太多局限。


    另一邊,乜勇無奈地將功虧一簣的戰鬥情況上報給大宛王。在這次戰鬥中算是功過相抵,雖然隻抓住了幾個山賊,但好歹成功抵禦住了山賊的偷襲。要是最後府衙沒有被燒毀,或許還能算小功一件。


    鬱成王心裏窩著一團火,卻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對於進山圍剿失利一事,他絕口不提。為了彌補損失,他一方麵對過往行商征收更多的過路費,另一方麵逼迫城外的農戶進城,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他這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試圖將禍水西引,讓山賊去搶貳師王的地盤。


    果然,貳師城因為疏於防範,被山賊狠狠地賺了一波。貳師王得知此事後,氣得暴跳如雷,他大罵鬱成王不講武德。然而,鬱成王卻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表示山賊要打哪裏,他也實在是沒辦法。


    吃了大虧的貳師王豈能善罷甘休,他立刻向貴山城稟報了此事。毋寡耳根軟,聽了貳師王的訴苦後,撥給了他一些銀兩和物資,但明確表示人要他自己去招募。貳師王覺得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他信心滿滿地準備發動第二次圍剿。他在心中盤算著,行軍一天,進山一天,屠殺一天,迴城一天,如此這般,便可天下太平了。


    很快,貳師城派出了三千多人的士兵,隊伍看上去氣勢雄壯。第一天按計劃進行,第二天當他們進入大山後,麵對那巍峨險峻的山脈和茂密幽深的樹林,這些士兵瞬間顯得無比渺小。


    貳師王的軍隊滿心以為山賊見了他們的大軍必然會做鳥獸散,所以他們更加冒進,根本沒有認真剖析地形,也沒有仔細探究敵情,就一股腦地往裏衝。


    結果,當他們進入峽口時,在毫無戒備的狀況下,遭遇了以二當家為首的山賊的兇猛襲擊。山賊們占據著居高臨下的有利位置,猛烈地向大宛人射擊。而大宛人的箭矢往高處射時,還沒到達山賊所在的位置就紛紛往迴掉落,即使有少數箭矢能夠射到,也是疲軟無力,根本無法對山賊造成威脅。


    大宛人的馬匹在狹窄崎嶇的山路上根本無法發起衝鋒,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山賊在斜前方不遠處,山賊能夠輕鬆地射到他們,而他們想要衝過去,卻要繞很遠的路。在這種進退兩難的境地中,士兵們首鼠兩端,完全陷入了混亂。


    帶隊將領見狀,焦急萬分,隻好大聲唿喝著讓士兵們撤退。可這一撤退,局麵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兵敗如山倒,隊伍首尾不能兼顧。


    就在這時,出去喝大酒迴山的三當家一夥幾十人陰差陽錯地截住了大宛人的後路。他們突然冒出來,大吼大叫,大宛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人,頓時嚇得自相踩踏,場麵一片混亂。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這場戰鬥的成果幾乎加大了一倍。


    三當家的手下這群喝得半醉不醉的山賊,此刻卻像發了瘋一樣拚命地廝殺著。他們從山穀的這邊一直殺到山穀的那頭,殺得雙眼通紅,直殺到遇到下山追擊的二當家他們還不知道停手。


    “這些家夥挺猥瑣的。” 一個山賊喊道。


    “不管他,殺啊!” 另一個山賊迴應道。


    “殺你個頭啊,他們是二當家他們。” 有人急忙提醒。


    “管他什麽二當家,殺啊!” 殺紅了眼的山賊根本聽不進去。


    二當家這邊也差點就要和昏了頭的醉漢對殺起來,好在有人眼疾手快,大聲喊了出來,這才避免了一場烏龍。


    許多貳師城的士兵在混亂中被卡拉河水衝走,情況十分危急。最終,還是靠鬱成王派來接應的大部隊,才好不容易衝開一條血路,得以突圍。


    第三天,是被屠殺的一天。


    而山賊們信心大增,他們相信大宛軍隊經過這次沉重的打擊,短期內不敢貿然追上來了。然而,他們也隱隱感覺到,事情好像鬧得太大了,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大的麻煩等著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絲路長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台令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台令史並收藏絲路長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