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宮中出事後的第二日,恭謹一生、老邁的馬存亮便向天子遞交了請求致仕的申請,他彼時拚盡全力力求保住漳王以及穆慶臣的舉動,已然令自己同王守澄的緊張關係,由秘密,變成了宮中皆知的事實……
穆慶臣的死、王守澄的跋扈以及宮變的發生,讓這位曆仕六朝的老宦官對朝政徹底地心灰意冷。而天子也許可了馬存亮的致仕申請,並加封馬存亮為岐國公。
同時,在延英殿帶頭公開為穆慶臣求情的牛思黯,也自覺自己難以為北司所容。再加上王踐言的返朝,數次在天子麵前說起,維州之事處理失當,令此後外族藩將再難歸降,更讓牛思黯如坐針氈。
因此,牛思黯便在宮變後不久,便向天子遞交了請求外放的奏章。而天子也同樣未作挽留,於年末將牛思黯外放為淮南節度使,相當於罷免了牛思黯的宰相之位。
暈倒在清思殿陛的周墀,後來被成功救起。由於其護駕的功勞,後來升遷飛速,甚至做了宰相,盡管那是很久之後的事了。
漳王仍舊被廢去了王位,降封為巢縣公。不少人為其喊冤,懷疑這其中少不了王守澄的作祟。
王守澄雖然在此事之後繼續榮寵絕倫,但天子卻從未放鬆對這位權閹的提防。最終在太和九年,天子通過權術運作,誅殺了這位縱橫十數年的宦官。
潁王府的梁唐臣最終傷愈康複,重新迴到潁王府,繼續為潁王擔任宿衛之職。
至於潁王與安王二人,卻再無往昔的手足之情。天子無子,更使得兩人暗中的爭權奪利,逐漸開始蔓延至朝堂以及北司。最終在開成年間,兩人同時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
而在開成五年,天子病危之際,最終是潁王在這場角逐中勝出,從而榮登帝位,這背後,據說還有王氏的暗中運作。而安王,則被潁王賜鴆而死,潁王也實現了當初自己的承諾:為那場宮變中犧牲的人命,討了一個公道……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而李商隱,則如其所言,並未參加當年的科舉。但他在張翊均家中寄住的時日,卻讓他對長安城各處了如指掌。在開春後,他即將啟程返迴東都的時候,來送行的人可不少,自然也包括王家的千金——王晏媄。
據說在他即將翻身上馬前,曾偷偷地給王晏媄遞了一張字條,上麵寫有一首七言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麵秋千下……
不過當王晏媄問起此詩名為何時,不知是因別離的傷感,還是重逢的無期,李商隱竟一時語塞,最終此詩倒成了一首無題詩。
——————————————————————————————————
十二月,某日。
冬日夕陽映照下,一列車駕正匆匆駛於官道上。在道路的盡頭,長安城巍峨的城牆已現於眼前,不少行商馬隊,為了免於在外住一晚的窘境,都在紛紛趕著車馬,希望在城門落鎖前入城。
車駕負責趕車的仆役正欲加鞭,卻發現道路不遠處正中央迎麵走來一名年輕弱冠。
車夫一皺眉頭,正要開口驅趕,那弱冠卻率先開口,向著這邊欠身拱手,朗聲相問道:“車中之人,可是新任的兵部尚書?”
車內所載之人聽到這個聲音,連忙撩起布簾,探出身來,望向車駕前方。
車夫雖然早有耳聞,京城裏的人消息靈通得很,不容小覷。卻沒想到這還沒進城,自家阿郎的行蹤就暴露了。
他連忙舉鞭驚問:“你、你是何人?如何知道阿郎職介?”
那弱冠嘴角噙著一抹盈盈笑意:
“在下京兆張翊均,已在此恭候李公車駕,多時了!”
《翊唐》全書完
</p>
宮中出事後的第二日,恭謹一生、老邁的馬存亮便向天子遞交了請求致仕的申請,他彼時拚盡全力力求保住漳王以及穆慶臣的舉動,已然令自己同王守澄的緊張關係,由秘密,變成了宮中皆知的事實……
穆慶臣的死、王守澄的跋扈以及宮變的發生,讓這位曆仕六朝的老宦官對朝政徹底地心灰意冷。而天子也許可了馬存亮的致仕申請,並加封馬存亮為岐國公。
同時,在延英殿帶頭公開為穆慶臣求情的牛思黯,也自覺自己難以為北司所容。再加上王踐言的返朝,數次在天子麵前說起,維州之事處理失當,令此後外族藩將再難歸降,更讓牛思黯如坐針氈。
因此,牛思黯便在宮變後不久,便向天子遞交了請求外放的奏章。而天子也同樣未作挽留,於年末將牛思黯外放為淮南節度使,相當於罷免了牛思黯的宰相之位。
暈倒在清思殿陛的周墀,後來被成功救起。由於其護駕的功勞,後來升遷飛速,甚至做了宰相,盡管那是很久之後的事了。
漳王仍舊被廢去了王位,降封為巢縣公。不少人為其喊冤,懷疑這其中少不了王守澄的作祟。
王守澄雖然在此事之後繼續榮寵絕倫,但天子卻從未放鬆對這位權閹的提防。最終在太和九年,天子通過權術運作,誅殺了這位縱橫十數年的宦官。
潁王府的梁唐臣最終傷愈康複,重新迴到潁王府,繼續為潁王擔任宿衛之職。
至於潁王與安王二人,卻再無往昔的手足之情。天子無子,更使得兩人暗中的爭權奪利,逐漸開始蔓延至朝堂以及北司。最終在開成年間,兩人同時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
而在開成五年,天子病危之際,最終是潁王在這場角逐中勝出,從而榮登帝位,這背後,據說還有王氏的暗中運作。而安王,則被潁王賜鴆而死,潁王也實現了當初自己的承諾:為那場宮變中犧牲的人命,討了一個公道……不過那都是後話了。
而李商隱,則如其所言,並未參加當年的科舉。但他在張翊均家中寄住的時日,卻讓他對長安城各處了如指掌。在開春後,他即將啟程返迴東都的時候,來送行的人可不少,自然也包括王家的千金——王晏媄。
據說在他即將翻身上馬前,曾偷偷地給王晏媄遞了一張字條,上麵寫有一首七言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背麵秋千下……
不過當王晏媄問起此詩名為何時,不知是因別離的傷感,還是重逢的無期,李商隱竟一時語塞,最終此詩倒成了一首無題詩。
——————————————————————————————————
十二月,某日。
冬日夕陽映照下,一列車駕正匆匆駛於官道上。在道路的盡頭,長安城巍峨的城牆已現於眼前,不少行商馬隊,為了免於在外住一晚的窘境,都在紛紛趕著車馬,希望在城門落鎖前入城。
車駕負責趕車的仆役正欲加鞭,卻發現道路不遠處正中央迎麵走來一名年輕弱冠。
車夫一皺眉頭,正要開口驅趕,那弱冠卻率先開口,向著這邊欠身拱手,朗聲相問道:“車中之人,可是新任的兵部尚書?”
車內所載之人聽到這個聲音,連忙撩起布簾,探出身來,望向車駕前方。
車夫雖然早有耳聞,京城裏的人消息靈通得很,不容小覷。卻沒想到這還沒進城,自家阿郎的行蹤就暴露了。
他連忙舉鞭驚問:“你、你是何人?如何知道阿郎職介?”
那弱冠嘴角噙著一抹盈盈笑意:
“在下京兆張翊均,已在此恭候李公車駕,多時了!”
《翊唐》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