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夜的休息,清醒後,遂匆匆趕迴書房。一路上,腳步踉蹌卻透著決然,衣擺於急促步伐間獵獵作響,腦海中卻如一團亂麻,思緒在對洛陽安危的擔憂、對叛軍的憤怒以及對未來局勢的迷茫中飛速盤旋。


    一入書房,我徑直走向書桌,雙手因緊張而微微顫抖,慌亂地翻找空白聖旨。待尋得,我一把抓起毛筆,墨汁濺落桌案亦無暇顧及,揮筆疾書,命安西節度使封常清速迴師洛陽。洛陽,那可是東都,於大唐而言,其意義非凡,仿若脊梁骨般撐起帝國半壁輝煌與威嚴。它是文化匯聚的淵藪,文人墨客雲集,詩篇佳作傳頌千古,筆墨書香彌漫於每一寸空氣;是商業繁茂的核心,商旅南來北往,奇珍異寶、綾羅綢緞充盈店鋪倉庫,集市喧囂彰顯昌盛;更是政治威望的象征,巍峨宮殿建築群彰顯皇權至高無上,諸多政令決策於此誕生。洛陽若失,恰似錦繡畫卷被撕裂大口,帝國根基將撼動,盛世景象亦會成泡影。我邊寫邊在心中暗自叮囑封常清,定要守住洛陽,此乃大唐希望所在。我雖知曉封常清作戰經驗豐富,西域戰場戰功赫赫,可如今叛軍兵強馬壯、氣勢洶洶,安祿山更是野心勃勃,來者不善。我緊咬下唇,眉頭緊鎖,手中筆險些因用力而折斷,內心滿是矛盾與擔憂。我既寄厚望於封常清的將才,又害怕他會不敵叛軍,那大唐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萬一洛陽淪陷,我該如何麵對列祖列宗,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這一個個念頭如惡魔般在我心間纏繞,揮之不去。


    為增勝算,我即刻傳喚侍從,宣召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進宮。等待之際,我於書房內來迴踱步,腳步急促雜亂,每一步皆承載著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時而駐足,凝望牆上大唐疆域圖,目光緊鎖洛陽方位,手指無意識摩挲衣擺,心中暗自思忖二人合作的可能。我在想,高仙芝的到來是否真能改變局勢?他們二人聯手,能否抵擋住安祿山那如狼似虎的叛軍?可萬一他們之間出現嫌隙,不能同心協力,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我的心在希望與恐懼之間不斷搖擺,仿佛置身於狂風巨浪中的孤舟,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高仙芝進宮後,我快步迎上,雙手緊緊握住他手臂,眼神滿是急切與期望:“高將軍,洛陽危矣,朕命你為副元帥,與封常清共抗叛軍,責任重大,萬不可有失。”高仙芝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堅定迴應:“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我微微點頭,扶起他,可憂慮絲毫未減。看著高仙芝那堅定的眼神,我心中稍感慰藉,卻又忍不住胡思亂想,這安慰究竟是真實的曙光,還是隻是我在絕望中的自我麻痹?


    封常清與高仙芝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懈怠,於洛陽城中帥府即刻展開防守探討。封常清率先發言,麵色凝重:“高將軍,洛陽城大,然兵力有限,叛軍來勢洶洶,欲守之,必先固城防。城牆之上,需加派人手,日夜巡邏了望,敵軍一動向,便可及時預警。城垛間多備弓弩石塊,以作遠程防禦。”言罷,他走向桌案,展開洛陽城防圖,手指城牆各處,目光堅定專注。此時的封常清,心中深知責任重大,他一邊謀劃著城防之事,一邊暗自思忖著叛軍的戰術與實力。他明白,這一戰不僅關乎洛陽的存亡,更關乎大唐的國運,自己絕不能有絲毫差錯,可麵對未知的叛軍,他的內心深處也難免有一絲緊張與不安,隻是身為將領,他隻能將這份情緒深埋心底,在高仙芝麵前表現出鎮定與果敢。


    高仙芝微微點頭,沉思片刻道:“封將軍所言極是,城防堅固乃根本。觀洛陽周邊地勢,北臨黃河,此為天然屏障,可派重兵於河岸設營寨,阻敵渡河。若叛軍強渡,必遭痛擊。”說罷,拿起令箭於地圖黃河處重重點下。高仙芝表麵上鎮定自若,可內心也在不斷權衡利弊。他知道黃河雖為天險,但叛軍若想出奇製勝,未必不會另辟蹊徑。自己的決策是否太過保守?萬一被叛軍突破防線,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他的手心微微出汗,卻仍努力保持著沉穩的姿態。


    封常清眼睛一亮,接話道:“高將軍此策甚好,然我軍亦不可僅守不攻。可於城外要道設伏,遣小股精銳,趁敵軍行軍疲憊突襲騷擾,使其不得安寧,亂其軍心。”邊說邊在地圖比劃設伏點,表情嚴肅,似已在心中模擬作戰。封常清在提出此策時,心中既有著對戰術成功的期待,又有著對小股部隊安危的擔憂。這是一場冒險,一旦失敗,不僅會折損兵力,更可能影響士氣,可若不冒險,又怎能在這敵強我弱的局勢中尋得生機?他的內心在猶豫與果斷之間不斷掙紮。


    高仙芝撫須踱步:“城中糧草儲備亦關鍵,需派人清查調配。且傳令百姓,必要時可為守城出力,搬運物資、協助修繕城牆等。”高仙芝在考慮糧草與百姓之事時,心中憂慮著物資是否充足,百姓是否願意全力配合。若糧草短缺,軍心必亂;若百姓抵觸,守城亦難。他深知這每一個環節都關乎著洛陽的生死存亡,絲毫不敢大意。


    封常清眉頭微皺,憂道:“隻是新兵眾多,未經戰陣,訓練時日短,恐難敵叛軍精銳。”他看著新兵的招募情況,心中滿是無奈。這些新兵是洛陽的希望,卻也是最大的變數。他既希望能快速將他們訓練成可戰之兵,又害怕時間緊迫,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屆時麵對叛軍,這些新兵恐怕會成為無辜的犧牲品,他的良心又將何安?


    高仙芝拍其肩,安慰道:“封將軍莫急,新兵雖缺經驗,但人數可補。可將老兵新兵混編,以老帶新,日夜操練,教授實戰與軍陣配合,假以時日,可為可用之兵。”高仙芝雖如此安慰封常清,可自己心中也並無十足把握。這新兵的訓練成效,誰也無法預知,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但他不能表現出絲毫的氣餒,因為他知道,此刻封常清需要的是信心與支持。


    計議既定,二人著手募兵之事。城中各處張貼募兵告示,告示前不一會兒便圍聚眾多百姓。有年輕力壯的農夫,毅然放下鋤頭,眼神堅定,欲保衛家園;有城中市井子弟,平日嬉笑,此刻亦一臉嚴肅,決心投身軍旅;還有曾從軍的老兵,聞洛陽有難,重披戰甲應募,其經驗甚是寶貴。然募兵之路並非順遂。諸多百姓家中老幼需照料,全賴青壯勞力維持生計,一旦參軍,家庭失支柱,生活難以為繼。且農事正忙,此時離去,田地荒廢,來年恐遇饑荒。不少人站於告示前,麵露猶豫之色,眼神糾結無奈。更有富貴人家子弟,雖有心報國,卻遭家人溺愛阻攔,生怕有失。


    封常清與高仙芝見狀,親赴各處,向百姓陳說利害,許下重諾,保軍餉發放與家人安置。他們深入街巷,逐戶走訪,耐心勸導。封常清對一猶豫農夫誠懇而言:“兄台,洛陽若失,叛軍定會燒殺搶掠,田園毀,親人亦難保全。今參軍雖有險,卻可保家衛國,軍餉豐厚,家中老小亦會妥善安置。”封常清在勸說百姓時,心中滿是苦澀。他理解百姓的顧慮,可洛陽的危機迫在眉睫,他隻能用這些話語去打動他們。他看著百姓們猶豫的眼神,心中既有著對他們的同情,又有著對洛陽命運的焦急。他不斷地在心中問自己,這樣做是否太過殘忍,可又有什麽其他辦法呢?高仙芝亦一旁補充:“吾等大唐將士,定會與洛陽共存亡,齊心定能擊退叛軍。”經不懈努力,新兵數量方漸增多。


    新兵初入軍營,混亂嘈雜。在老兵嗬斥教導下,漸有秩序。操場上,新兵於烈日下站著不太整齊的隊列,聽將領講解兵器用法,有的一臉茫然,有的躍躍欲試。高仙芝與封常清穿梭其間,不時糾正動作,演示殺敵技巧,其大將風範讓新兵心中漸有底氣。封常清看著這些新兵,心中五味雜陳。他希望他們能快速成長,又擔心時間不等人。他在想,這些年輕的生命是否已經做好了麵對戰爭殘酷的準備?自己是否能將他們安全帶出這場戰爭?而高仙芝則更多地專注於訓練的實效,他不斷地思考著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新兵們掌握戰鬥技巧,可他也明白,戰爭的經驗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積累的,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壓力。


    自那之後,我於宮中如坐針氈,度日如年。每早起身,首事便是詢問前線消息。朝堂之上,雖維持威嚴表象,內心卻如驚弓之鳥。聞風聲唿嘯過宮殿屋頂,尖銳之聲似能穿透耳膜,直刺心髒。我會不自覺挺直身子,臉色煞白,雙手緊抓龍椅扶手,腦海中浮現叛軍如潮水湧向洛陽的可怕景象。我常常在深夜獨自徘徊於禦花園中,望著那曾經美麗的景色,如今卻隻覺得蕭瑟與淒涼。我不斷地自責,是否是自己的過錯導致了今日的局麵?是我對安祿山的信任太過盲目,還是我在朝政上的疏忽大意?我害怕失去洛陽,更害怕失去整個大唐。我在心中默默祈禱,願上蒼保佑封常清和高仙芝,保佑洛陽,保佑大唐。


    我常獨入禦書房,關門隔絕外界喧囂。室內靜謐,唯聞自己略顯沉重的唿吸聲。我緩緩走向那張大軍事地圖,地圖前燭火搖曳,光影晃蕩,似預示大唐命運飄搖。我伸手,手指輕觸洛陽周邊山川河流,沿洛水脈絡緩移,思索設伏可行性;又沿嵩山輪廓劃過,考量借山勢構建防線。我時而眉頭緊皺,時而搖頭歎息,寫滿防禦計劃的紙張被揉成一團又一團,散落滿地,卻始終尋不得萬全之策。我癱坐椅上,雙手捂臉,心中滿是疲憊與絕望,然又不甘放棄。我想,我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我必須想出辦法,哪怕隻有一絲希望。我在心中不斷地給自己打氣,可那沉重的壓力卻如大山般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隻能在這無盡黑暗中摸索,盼能為洛陽尋得一絲曙光,一條生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時風雲之勇者無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蚊子咬人起大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蚊子咬人起大包並收藏唐時風雲之勇者無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