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國一開始還沒太反應過來,嘴裏重複著:
“430啊……”
可下一秒,他像是突然迴過神來,瞪大了眼睛,聲音陡然拔高了好幾個度,滿臉難以置信地大聲喊道:
“等等?430萬元?!!”
要是這瓷器能值個400塊錢,林建國心裏多少能得到些安慰。
要是能值4000塊錢,林建國會覺得這波不虧,甚至小賺。
但是430萬元是怎麽迴事?!!
他怎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這話還是從自家兒子嘴裏說出來的。
林建國忍不住抬手揉了揉耳朵,滿臉懷疑地看著林奇,說道:
“兒子,我剛剛好像是出現幻聽了吧,你剛剛說這個瓷器值多少來著?”
“430萬啊。”
林奇扭頭看向自家老父親,看著他那副難以置信的模樣,還真有點擔心他會因為太過激動而出什麽狀況。
林建國幹笑了幾聲,嘴裏說道:
“哈哈,看來我改天得去醫院一趟了,估計是耳朵出毛病了。這碟子能值400塊錢就挺好的,咱也不貪心。”
他在心裏不斷告訴自己,肯定是聽錯了,哪有這麽好的事兒啊。
“爸,你沒聽錯,的確是以萬為單位的,就是430萬。”
林奇無奈地笑了笑,然後單手穩穩地拿著那碟子,輕輕晃了晃,接著說道:
“這個,我看著應該是康熙年間的東西,所以才這麽值錢。”
“啊,我的祖宗!你可別這樣拿著啊!”
林建國見狀,急得臉都漲紅了,帶著滿滿的緊張與擔憂,喊道,
“萬一不小心打碎了可怎麽辦!!!”
不管這盤子到底是真值錢還是假值錢。
就瞧見林奇這麽隨意地拿著盤子晃來晃去,林建國隻覺得自己的心都跟著一顫一顫的。
他手忙腳亂地拿起之前墊著的那些泡沫紙,一層又一層地在桌麵上厚厚地鋪展開來。
催促著林奇:
“兒子,快,小心著點兒,把盤子放在這兒!”
直到見林奇小心翼翼地把盤子穩穩地放在了鋪好泡沫紙的桌子上,林建國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地。
林建國一臉鄭重地看著林奇,問道:
“兒子啊?你剛剛說的都是真的?這玩意兒真的值430萬元呐?”
說著,他還特意把那個“萬”字咬得很重,眼神裏透著一絲懷疑,又追問道:
“你不是故意尋我開心的吧?”
林奇看著父親這副模樣,真是哭笑不得,趕忙解釋道:
“爸,我是那種人嘛!我還能拿這種事兒跟您開玩笑。
這一堆東西裏麵,就這個值錢,其他的那些物件,大多都是幾塊錢、幾十塊錢的玩意兒,根本不值什麽錢,您迴頭要是願意,直接送給李老頭就行了。”
林建國聽了這話,頓時眉開眼笑,一個勁兒地點頭,臉上的喜悅根本藏不住,嘴裏念叨著:
“有這一件就已經值大發了!爸這一輩子的運氣估計都用在這兒了,我活了這麽大歲數,連個‘再來一瓶’都沒中過,沒想到今天居然能撞上這麽大的好運,這可真是走了狗屎運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還在原地來迴踱步,激動得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整個人都沉浸在這突如其來的巨大驚喜之中了。
林奇看著父親那副激動的樣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從兜裏掏出手機,對著桌上的龍紋盤擺弄了起來。
“哢嚓哢嚓”幾聲,從不同角度拍了好幾張照片,發給了王豐。
照片剛發過去,還沒等林奇動手打字說明情況。
王豐的語音條就已經發過來了。
點開語音,王豐那激動到近乎變了調的聲音立馬從聽筒裏傳了出來:
“挖槽!一眼大開門啊!!青花紅彩,這工藝、這成色,一看就是明代宣德年間的精品啊!!”
緊接著,王豐的語音條接連不斷地發了過來。
“看這龍,這線條,流暢又自然,韻味十足啊,絕對沒跑了!這肯定是個好東西!!”
“林奇,你在哪?快把地址發給我,我這就趕過去找你!”
林奇將廢品站的地址發了過去。
不多時,一輛鋥亮豪華的轎車穩穩地停在了廢品站的門口。
車門打開,王豐走了下來。
“林奇,”王豐快步走向林奇,興奮問道,“你這東西到底是從哪個淘來的?”
林奇無奈地撇了撇嘴,抬手朝著那一堆破爛的方向指了指,語氣中帶著些許無奈和調侃說道:
“有兩個家夥,說是我的粉絲,三言兩語就把我爸給忽悠住了,我爸花了三千塊錢買下這堆破玩意兒。”林奇頓了頓後,繼續說道:
“不過,我瞧了瞧這釉色、釉麵,還有那些痕跡,應該是個老物件。”
兩人一同來到放置青花紅彩海水龍紋盤的桌子旁。
王豐看到那盤子,臉上滿是驚歎之色,嘴裏忍不住感慨道:
“撇口精致,弧壁優美,這色,礬紅龍紋好似在鈷青海水波濤中自在暢遊,簡直是活靈活現!”
“繪龍紋,器心處繪著一側麵五爪龍,威風凜凜地升騰於波濤之上,這般畫法和構思,絕對是大明宣德年間的宮廷盤子無疑啊!而且敢用祥龍作為點綴,這必定是帝王才能使用的物件。”
王豐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的篤定和興奮,轉頭看向林奇,詢問道:“林奇,我能拿在手上仔細瞧瞧嗎?”
林奇點了點頭,示意王豐可以上手。
王豐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拿起那瓷盤,將瓷盤翻轉過來。
目光剛一觸及盤底,整個人呆立在原地,臉上的神情也從最初的期待瞬間轉為極度的驚愕與困惑。
“這……這怎麽迴事?怎麽會沒有落款呢?”
王豐眉頭緊鎖,眼睛死死地盯著盤底那光溜溜的一片,嘴裏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語道。
自唐朝起,匠人們就養成了給瓷器落款的傳統習慣。
或刻、或劃、或印、或寫,在器物的身上留下那些能夠表明器物製作的年代、產地的銘文。
而皇家貴族對於瓷器落款一事更是尤為看重。
尤其是到了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影響下,瓷器落款之風更為盛行。
“430啊……”
可下一秒,他像是突然迴過神來,瞪大了眼睛,聲音陡然拔高了好幾個度,滿臉難以置信地大聲喊道:
“等等?430萬元?!!”
要是這瓷器能值個400塊錢,林建國心裏多少能得到些安慰。
要是能值4000塊錢,林建國會覺得這波不虧,甚至小賺。
但是430萬元是怎麽迴事?!!
他怎麽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這話還是從自家兒子嘴裏說出來的。
林建國忍不住抬手揉了揉耳朵,滿臉懷疑地看著林奇,說道:
“兒子,我剛剛好像是出現幻聽了吧,你剛剛說這個瓷器值多少來著?”
“430萬啊。”
林奇扭頭看向自家老父親,看著他那副難以置信的模樣,還真有點擔心他會因為太過激動而出什麽狀況。
林建國幹笑了幾聲,嘴裏說道:
“哈哈,看來我改天得去醫院一趟了,估計是耳朵出毛病了。這碟子能值400塊錢就挺好的,咱也不貪心。”
他在心裏不斷告訴自己,肯定是聽錯了,哪有這麽好的事兒啊。
“爸,你沒聽錯,的確是以萬為單位的,就是430萬。”
林奇無奈地笑了笑,然後單手穩穩地拿著那碟子,輕輕晃了晃,接著說道:
“這個,我看著應該是康熙年間的東西,所以才這麽值錢。”
“啊,我的祖宗!你可別這樣拿著啊!”
林建國見狀,急得臉都漲紅了,帶著滿滿的緊張與擔憂,喊道,
“萬一不小心打碎了可怎麽辦!!!”
不管這盤子到底是真值錢還是假值錢。
就瞧見林奇這麽隨意地拿著盤子晃來晃去,林建國隻覺得自己的心都跟著一顫一顫的。
他手忙腳亂地拿起之前墊著的那些泡沫紙,一層又一層地在桌麵上厚厚地鋪展開來。
催促著林奇:
“兒子,快,小心著點兒,把盤子放在這兒!”
直到見林奇小心翼翼地把盤子穩穩地放在了鋪好泡沫紙的桌子上,林建國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地。
林建國一臉鄭重地看著林奇,問道:
“兒子啊?你剛剛說的都是真的?這玩意兒真的值430萬元呐?”
說著,他還特意把那個“萬”字咬得很重,眼神裏透著一絲懷疑,又追問道:
“你不是故意尋我開心的吧?”
林奇看著父親這副模樣,真是哭笑不得,趕忙解釋道:
“爸,我是那種人嘛!我還能拿這種事兒跟您開玩笑。
這一堆東西裏麵,就這個值錢,其他的那些物件,大多都是幾塊錢、幾十塊錢的玩意兒,根本不值什麽錢,您迴頭要是願意,直接送給李老頭就行了。”
林建國聽了這話,頓時眉開眼笑,一個勁兒地點頭,臉上的喜悅根本藏不住,嘴裏念叨著:
“有這一件就已經值大發了!爸這一輩子的運氣估計都用在這兒了,我活了這麽大歲數,連個‘再來一瓶’都沒中過,沒想到今天居然能撞上這麽大的好運,這可真是走了狗屎運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還在原地來迴踱步,激動得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整個人都沉浸在這突如其來的巨大驚喜之中了。
林奇看著父親那副激動的樣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從兜裏掏出手機,對著桌上的龍紋盤擺弄了起來。
“哢嚓哢嚓”幾聲,從不同角度拍了好幾張照片,發給了王豐。
照片剛發過去,還沒等林奇動手打字說明情況。
王豐的語音條就已經發過來了。
點開語音,王豐那激動到近乎變了調的聲音立馬從聽筒裏傳了出來:
“挖槽!一眼大開門啊!!青花紅彩,這工藝、這成色,一看就是明代宣德年間的精品啊!!”
緊接著,王豐的語音條接連不斷地發了過來。
“看這龍,這線條,流暢又自然,韻味十足啊,絕對沒跑了!這肯定是個好東西!!”
“林奇,你在哪?快把地址發給我,我這就趕過去找你!”
林奇將廢品站的地址發了過去。
不多時,一輛鋥亮豪華的轎車穩穩地停在了廢品站的門口。
車門打開,王豐走了下來。
“林奇,”王豐快步走向林奇,興奮問道,“你這東西到底是從哪個淘來的?”
林奇無奈地撇了撇嘴,抬手朝著那一堆破爛的方向指了指,語氣中帶著些許無奈和調侃說道:
“有兩個家夥,說是我的粉絲,三言兩語就把我爸給忽悠住了,我爸花了三千塊錢買下這堆破玩意兒。”林奇頓了頓後,繼續說道:
“不過,我瞧了瞧這釉色、釉麵,還有那些痕跡,應該是個老物件。”
兩人一同來到放置青花紅彩海水龍紋盤的桌子旁。
王豐看到那盤子,臉上滿是驚歎之色,嘴裏忍不住感慨道:
“撇口精致,弧壁優美,這色,礬紅龍紋好似在鈷青海水波濤中自在暢遊,簡直是活靈活現!”
“繪龍紋,器心處繪著一側麵五爪龍,威風凜凜地升騰於波濤之上,這般畫法和構思,絕對是大明宣德年間的宮廷盤子無疑啊!而且敢用祥龍作為點綴,這必定是帝王才能使用的物件。”
王豐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的篤定和興奮,轉頭看向林奇,詢問道:“林奇,我能拿在手上仔細瞧瞧嗎?”
林奇點了點頭,示意王豐可以上手。
王豐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拿起那瓷盤,將瓷盤翻轉過來。
目光剛一觸及盤底,整個人呆立在原地,臉上的神情也從最初的期待瞬間轉為極度的驚愕與困惑。
“這……這怎麽迴事?怎麽會沒有落款呢?”
王豐眉頭緊鎖,眼睛死死地盯著盤底那光溜溜的一片,嘴裏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語道。
自唐朝起,匠人們就養成了給瓷器落款的傳統習慣。
或刻、或劃、或印、或寫,在器物的身上留下那些能夠表明器物製作的年代、產地的銘文。
而皇家貴族對於瓷器落款一事更是尤為看重。
尤其是到了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影響下,瓷器落款之風更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