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處,封存著一個木箱子,箱子上積著厚厚的一層灰塵。
挪動出來,嗆人的塵土味直往鼻子裏鑽。
看起來應是很多年都未曾動過了。
【物品】:民國樟木箱。
【詳情】:民國年間所製作的樟木箱子,長164厘米,寬68厘米,高65厘米。采用香樟為板材所製作,紋理細膩、氣味濃鬱,具有防蟲防蛀的功能.....
【價值】:七萬。
....
樟木,生長期極為緩慢,是傳統的稀有名貴木材。
《木草綱目》等專著均有記載---香樟木,性微溫、味辛、無毒。
用香樟木所製作的家具,能散發出馥鬱醇厚的香氣,經久不散,不僅防蟲防蛀,隻留下那獨屬於香樟木的淡雅清香。
並且樟木的質地緊密,不易受潮腐爛。
古人通常會用樟木箱子來裝一些古籍畫作。
單看這個箱子,就價值7萬。
這般不菲身價,林奇隱隱覺得自己的母親,身世來曆恐怕絕不簡單。
箱子並未落鎖,僅一片古樸厚重的銅片輕輕扣住。
吱呀一聲。
林奇將箱子打開。
箱子裏的東西寥寥無幾,統共也就隻有幾本書籍躺在箱底。
林奇拿起擺放在最上麵的那本書,入手有些粗糙,《清史列傳卷一》作者是王鍾翰。
書籍用的是老版縫線裝訂工藝,書的封麵已微微泛黃。
林奇將書翻到後麵,是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的書。
並不是什麽古籍,隻能算是早期的印刷品。
書本頁麵還是遵循舊時傳統,從右至左的豎行排版,語句之間並未點綴標點符號,讀起來頗為吃力。
林奇隨意地在書頁間翻動了幾頁,在書籍空白處還有一些娟秀的字跡,應該是前人留下的筆記。
將這本書擱在一邊。
林奇把同係列的《清史列傳》逐一拿出,整齊碼放在一旁。
箱子內便僅剩餘最後一本書。
這本相較之前的幾本,保存狀況明顯遜色許多。
封麵是藍色底,被蟲蛀和鼠咬去了大半,顯得破敗不堪。
尚能依稀辨認出用毛筆字書寫的《香祖筆記》四個字。
在封麵的角落處,還有作者的提名 —— 王士禎。
字體飄逸灑脫,頗具文人風骨。
林奇伸手拿起它,動作愈發輕柔,生怕稍一用力,這本書便散了架。
這本書並未標明出版時間。
林奇翻開,整本書都是用毛筆字書寫而成,其采用的是文言文的格式。
內容包羅萬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風土人情,皆有所涉及。
隻是對於林奇來說,著實晦澀難懂,需得細細研讀方可略知一二。
捆綁書本的棉線已有些鬆動,稍一用力,便會斷開。
許多頁麵也散落開來,林奇在翻動的時候,動作格外小心。
翻到書籍的後半部分,林奇發現還有不少的詩詞,大多為七言絕句。
每一首詩詞上麵還都印有紅色篆體印章。
這本書應該是王士禎的手稿。
王士禎這個名字,他總覺得有些熟悉,似曾在哪裏聽過。
心思一動,他便用係統掃了一眼。
【物品】:破損的香祖筆記。
【詳情】:清初著名文學家王士禎晚年居京師時所撰寫手稿,內夾著大量王士禎詩詞手稿,以及與一些好友來往的書信....
【價值】:三百二十萬。
....
就這麽一本破破爛爛的古書,居然價值三百多萬!
林奇立馬掏出手機,查王士禎的資料。
隨著資料一頁頁地呈現,林奇的眼神中逐漸流露出驚歎與欽佩之色。
王士禎,清初傑出的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
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號阮亭。
山東新城人,雖身為漢人,卻官至刑部尚書,而且頗有政聲,死後康熙帝還追諡其為文簡。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23歲遊曆濟南,憑借一首《秋柳》便從此聞名天下。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後人還將其當年詠《秋柳》處,也就是大明湖東北岸一小巷令名為‘秋柳園’。
查到此處,林奇心思一動。
將翻動書籍,果真找到了那一首《秋柳》。
而那印著紅色篆體的印章,林奇仔細端詳,確定是王士禎的私印。
並且,王士禎也是“神韻說”的集大成者。
神韻是指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某種情思內涵。
像是王士禎的 《高郵雨泊》的“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寥寥幾字卻勾畫,夜幕降臨,細雨綿綿,水天一色的淒涼美景。
康熙皇帝稱其“詩文兼優”,“博學善詩文”。
在康熙十七年,王士禎受到康熙帝召見。
轉侍讀,入值南書房,成為清代漢臣由部曹充詞臣的第一人。
南書房是清代皇帝文學侍從值班的地方。
能進入南書房任職是天大的榮耀。
不僅如此,康熙皇帝下詔要王士禎進呈詩稿,有時他還需要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諭旨詔令。
王士禎當時在朝中的風光無限。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禎那時候當上刑部尚書,卻因受王五案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迴鄉。
不過這是後話。
王士禎在政壇上的聲譽很好,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心係百姓疾苦。
在文學上,也詩名揚天下,成為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
因他惜才,愛才。
像是詩壇新人、文壇後輩到京城求名師指點作品,往往首先拜見王士禎。
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獎,就會聲名鵲起。
廣為流傳的莫過於王士禎為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加評附詩。
蒲鬆齡出生於一個漸漸敗落的小書香家庭。19歲接連考取縣、道、府三個第一名,名震一時。
但此後,省試卻屢應不第。
空有滿腹學問,卻不被人賞識,撰寫的《聊齋誌異》剛寫出來,也無人欣賞。
無奈之下,蒲鬆齡隻能找上王士禎。
王士禎看過初稿,大加讚揚。
不僅寫了許多點評來鼓舞蒲鬆齡,甚至還贈詩一首:
“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林奇看到其中一個王士禎手稿拍賣,點進去一看。
僅僅是一個手稿拓本就能賣出幾萬的價格。
想來係統給這本古書定價三百多萬,應該是它破損得太過嚴重。
書頁邊緣參差不齊,滿是蟲蛀、鼠咬的窟窿。
紙張脆弱泛黃,確實失了幾分珍本應有的品相。
挪動出來,嗆人的塵土味直往鼻子裏鑽。
看起來應是很多年都未曾動過了。
【物品】:民國樟木箱。
【詳情】:民國年間所製作的樟木箱子,長164厘米,寬68厘米,高65厘米。采用香樟為板材所製作,紋理細膩、氣味濃鬱,具有防蟲防蛀的功能.....
【價值】:七萬。
....
樟木,生長期極為緩慢,是傳統的稀有名貴木材。
《木草綱目》等專著均有記載---香樟木,性微溫、味辛、無毒。
用香樟木所製作的家具,能散發出馥鬱醇厚的香氣,經久不散,不僅防蟲防蛀,隻留下那獨屬於香樟木的淡雅清香。
並且樟木的質地緊密,不易受潮腐爛。
古人通常會用樟木箱子來裝一些古籍畫作。
單看這個箱子,就價值7萬。
這般不菲身價,林奇隱隱覺得自己的母親,身世來曆恐怕絕不簡單。
箱子並未落鎖,僅一片古樸厚重的銅片輕輕扣住。
吱呀一聲。
林奇將箱子打開。
箱子裏的東西寥寥無幾,統共也就隻有幾本書籍躺在箱底。
林奇拿起擺放在最上麵的那本書,入手有些粗糙,《清史列傳卷一》作者是王鍾翰。
書籍用的是老版縫線裝訂工藝,書的封麵已微微泛黃。
林奇將書翻到後麵,是中華書局1987年出版的書。
並不是什麽古籍,隻能算是早期的印刷品。
書本頁麵還是遵循舊時傳統,從右至左的豎行排版,語句之間並未點綴標點符號,讀起來頗為吃力。
林奇隨意地在書頁間翻動了幾頁,在書籍空白處還有一些娟秀的字跡,應該是前人留下的筆記。
將這本書擱在一邊。
林奇把同係列的《清史列傳》逐一拿出,整齊碼放在一旁。
箱子內便僅剩餘最後一本書。
這本相較之前的幾本,保存狀況明顯遜色許多。
封麵是藍色底,被蟲蛀和鼠咬去了大半,顯得破敗不堪。
尚能依稀辨認出用毛筆字書寫的《香祖筆記》四個字。
在封麵的角落處,還有作者的提名 —— 王士禎。
字體飄逸灑脫,頗具文人風骨。
林奇伸手拿起它,動作愈發輕柔,生怕稍一用力,這本書便散了架。
這本書並未標明出版時間。
林奇翻開,整本書都是用毛筆字書寫而成,其采用的是文言文的格式。
內容包羅萬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風土人情,皆有所涉及。
隻是對於林奇來說,著實晦澀難懂,需得細細研讀方可略知一二。
捆綁書本的棉線已有些鬆動,稍一用力,便會斷開。
許多頁麵也散落開來,林奇在翻動的時候,動作格外小心。
翻到書籍的後半部分,林奇發現還有不少的詩詞,大多為七言絕句。
每一首詩詞上麵還都印有紅色篆體印章。
這本書應該是王士禎的手稿。
王士禎這個名字,他總覺得有些熟悉,似曾在哪裏聽過。
心思一動,他便用係統掃了一眼。
【物品】:破損的香祖筆記。
【詳情】:清初著名文學家王士禎晚年居京師時所撰寫手稿,內夾著大量王士禎詩詞手稿,以及與一些好友來往的書信....
【價值】:三百二十萬。
....
就這麽一本破破爛爛的古書,居然價值三百多萬!
林奇立馬掏出手機,查王士禎的資料。
隨著資料一頁頁地呈現,林奇的眼神中逐漸流露出驚歎與欽佩之色。
王士禎,清初傑出的詩人、文學家、詩詞理論家。
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號阮亭。
山東新城人,雖身為漢人,卻官至刑部尚書,而且頗有政聲,死後康熙帝還追諡其為文簡。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23歲遊曆濟南,憑借一首《秋柳》便從此聞名天下。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後人還將其當年詠《秋柳》處,也就是大明湖東北岸一小巷令名為‘秋柳園’。
查到此處,林奇心思一動。
將翻動書籍,果真找到了那一首《秋柳》。
而那印著紅色篆體的印章,林奇仔細端詳,確定是王士禎的私印。
並且,王士禎也是“神韻說”的集大成者。
神韻是指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某種情思內涵。
像是王士禎的 《高郵雨泊》的“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寥寥幾字卻勾畫,夜幕降臨,細雨綿綿,水天一色的淒涼美景。
康熙皇帝稱其“詩文兼優”,“博學善詩文”。
在康熙十七年,王士禎受到康熙帝召見。
轉侍讀,入值南書房,成為清代漢臣由部曹充詞臣的第一人。
南書房是清代皇帝文學侍從值班的地方。
能進入南書房任職是天大的榮耀。
不僅如此,康熙皇帝下詔要王士禎進呈詩稿,有時他還需要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諭旨詔令。
王士禎當時在朝中的風光無限。
康熙四十三年,王士禎那時候當上刑部尚書,卻因受王五案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迴鄉。
不過這是後話。
王士禎在政壇上的聲譽很好,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心係百姓疾苦。
在文學上,也詩名揚天下,成為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
因他惜才,愛才。
像是詩壇新人、文壇後輩到京城求名師指點作品,往往首先拜見王士禎。
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獎,就會聲名鵲起。
廣為流傳的莫過於王士禎為蒲鬆齡的聊齋誌異加評附詩。
蒲鬆齡出生於一個漸漸敗落的小書香家庭。19歲接連考取縣、道、府三個第一名,名震一時。
但此後,省試卻屢應不第。
空有滿腹學問,卻不被人賞識,撰寫的《聊齋誌異》剛寫出來,也無人欣賞。
無奈之下,蒲鬆齡隻能找上王士禎。
王士禎看過初稿,大加讚揚。
不僅寫了許多點評來鼓舞蒲鬆齡,甚至還贈詩一首:
“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林奇看到其中一個王士禎手稿拍賣,點進去一看。
僅僅是一個手稿拓本就能賣出幾萬的價格。
想來係統給這本古書定價三百多萬,應該是它破損得太過嚴重。
書頁邊緣參差不齊,滿是蟲蛀、鼠咬的窟窿。
紙張脆弱泛黃,確實失了幾分珍本應有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