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集中營
論鮫人混進麒麟中的可行性 作者:空月扶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整年,蘇星澤和張啟靈都在東北四處偷襲日本人的基地。
搶軍火、搶資源、搞破壞,牢牢吸住日本人的注意力,成功減輕張昊山一行人的壓力。
他們最後一次收到張昊山的消息,是聽說成功他們離開了東北。
蘇星澤他們搶了日本人的不少槍炮,堆積起來也沒用,於是他出了個主意。
這個時候,麵對日本人的侵略,東北不是沒有人反抗,不僅有還有很多,隻是缺少能對抗日本人的武器,他們反抗的很艱難,還很絕望。
正好他們有槍有糧,將搶來的槍炮分給這些抗日隊伍。
一方麵減輕張家人獨自麵對日本人的壓力,一方麵也是增強了對抗日本人的力量。
這一年東北還未完全淪陷,甚至還搶迴來一些地盤,他們和支援的這支隊伍攻下了日本人的一個集中營,這裏關押了許多抓來的中國百姓。
張勝春走在集中營中,左右看看,問張鶴山,“你堂弟們真被抓來這裏了?”
張鶴山的爺爺是前任族長,他去世後張啟靈繼位,他的三叔帶著他的妻子離開,雖然還在東北,實際上已經不算是張家人。
之後他姑姑遭到汪家謀害去世,留下一個獨子,被送到了三叔家生活。
送張勝雪迴張家後,他就去找了這位堂弟,但這個堂弟和三叔一家生活了好幾年,感情深厚不願離開。
最後他隻帶著這堂弟迴張家訓練了幾年,等他放野結束,就放任他跟著三叔一家。
張鶴山原本並不擔心三叔一家,他三叔那人聰明,而且很會觀看局勢,在東北情況不對的時候,一定能快速反應過來。
但是前段時間,張家放到東北的眼線傳來的消息中,張鶴山卻得到他三叔被日本人打死的消息。
那他的兩個堂弟都被日本人抓走,沿著他們被抓線索,他們找到了這個集中營。
“這裏麵沒有發現張啟山那幾個小子。”
張勝春和張鶴山關係好,見過他那兩個堂弟幾麵。
“人進了這裏,總會有線索留下。”張鶴山很冷靜,沒有找到人,也沒有找到屍體,那就是好事。
“繼續找吧,問問這裏的人會被送到哪裏。”
蘇星澤和張啟靈注意到張鶴山的舉動,族內遞上來的情報他們都看過一遍,當然知道他在找什麽。
對張啟山這個名字,蘇星澤有些陌生,但一提他就是族長那個與外族結合的兒子的孩子。
他記憶中浮現出現一個小孩的影子,立刻想起那小孩說他比張瑞桐還老的事。
“張啟山被抓是半年以前的事了,日本人抓人來是為了讓人替他們挖礦,不可能白白把人關上個半年。”
張啟靈掃過四處找人詢問的張鶴山,顯然他已經反應過來。
蘇星澤笑了一聲,“我打賭,他這樣問是問不出什麽消息。”
“嗯。”張啟靈迴應,“那些人最近才被抓進集中營。”
張鶴山找他們問,問遍集中營的百姓都問不出張啟山的消息。
張啟靈叫了一個閑著的族人,讓他去帶張鶴山去找人。
在族人的提示下,張鶴山找到了在這個集中營負責給百姓做飯的一個人。
經過一番詢問終於知道他兩個堂弟的消息。
“逃了?”
廚師:“對,就是逃了,我在這裏待了這麽久,其他人要麽死在日本人槍下,要麽被拉去挖礦,隻有他們從這裏逃出去了,所以我記得很清楚。”
他說了那天的情景,他負責關在這裏的人的夥食,比關押的人要自由一點,張啟山跑的那天下了好大的雨。
日本人帶著狗翻遍了整座山,找了好幾天都沒找到他們,最後隻得放棄。
張勝春一手打在張鶴山身上:“這是個好消息啊,現在放心了吧。”
張鶴山確實鬆了口氣。
他爹去守門了,他三叔和姑姑都死了,可以說這兩個堂弟都是他還活著的親人。
“他們還活著就行。”
因為年齡和家族關係,張鶴山和兩個堂弟感情並不深,知道他們安全他就不再糾結。
蘇星澤他們要離開東北了。
他收到了來自張瑞峰的消息,這是張瑞峰臥底汪家二十多年後,第三次發出的消息。
為了保證臥底的安全,在安排張瑞峰頂替汪家嫡係進入汪家時,張啟靈就告訴過他,他的主要任務是潛伏,默默收集汪家的一切信息,如無必要不用聯係他們。
張瑞峰第一次聯係他們,讓他們了解汪家這個組織的結構,第二次是汪家針對張家各地檔案館的陰謀。
第三次,也就是這一次。
汪家找到了二十多年前,消失在山西的黃大爺後人,再次派人前去尋找他們。
隨著這條消息一起傳來的還有一個地址。
蘇星澤和張啟靈當即準備離開東北,這次不需要帶多少族人,最後其他族人想留在東北的,張啟靈給他們留了一半槍炮物資,剩下一半給了東北的抗日軍。
把東西分完沒多久,蘇星澤就和張啟靈離開東北,跟著他們離去不是別人,正是昔日兩人救下的張遠山和張智學兩人。
山西在曆史上一直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裏地下古墓眾多,吸引了眾多地下工作者。
這裏古墓多,張家有不少關於山西的記載,但這次他們到山西來不是為了地下的事。
東北的戰火暫時還沒燒到這裏,一路走來見到的街景還算安寧。
蘇星澤幾人在一座縣城吃了一頓山西特色刀削麵,順便準備些物資,坐上張遠山找來的馬車。
“張瑞峰給的這個地址在太行山中,我們從這裏過去到太行山下,棄馬車步行,大概三四天就能到。”
三天後他們拋棄馬車,輕裝上陣,進入太行山中。
黃大爺的老家,說是太行山中,實際上就在太行山外圍,是一個叫寧壽鎮的小鎮。
寧壽鎮也並不封閉,隻是因為地理環境原因,出入困難,來往的行人並不多。
蘇星澤幾人踏進寧壽鎮,就感覺到一股陰冷之氣。
好像跨過一條無形的分界線,線內的溫度至少比外界低個六七度。
蘇星澤皺了下眉,他在這個鎮上,隱隱約約感覺到了與陶燕的聯係。
張啟靈取出一件外套給他披上,握著他的手用體溫捂熱。
他看向張遠山,張遠山心領神會,立刻去找路邊的鎮民詢問最近的客棧。
搶軍火、搶資源、搞破壞,牢牢吸住日本人的注意力,成功減輕張昊山一行人的壓力。
他們最後一次收到張昊山的消息,是聽說成功他們離開了東北。
蘇星澤他們搶了日本人的不少槍炮,堆積起來也沒用,於是他出了個主意。
這個時候,麵對日本人的侵略,東北不是沒有人反抗,不僅有還有很多,隻是缺少能對抗日本人的武器,他們反抗的很艱難,還很絕望。
正好他們有槍有糧,將搶來的槍炮分給這些抗日隊伍。
一方麵減輕張家人獨自麵對日本人的壓力,一方麵也是增強了對抗日本人的力量。
這一年東北還未完全淪陷,甚至還搶迴來一些地盤,他們和支援的這支隊伍攻下了日本人的一個集中營,這裏關押了許多抓來的中國百姓。
張勝春走在集中營中,左右看看,問張鶴山,“你堂弟們真被抓來這裏了?”
張鶴山的爺爺是前任族長,他去世後張啟靈繼位,他的三叔帶著他的妻子離開,雖然還在東北,實際上已經不算是張家人。
之後他姑姑遭到汪家謀害去世,留下一個獨子,被送到了三叔家生活。
送張勝雪迴張家後,他就去找了這位堂弟,但這個堂弟和三叔一家生活了好幾年,感情深厚不願離開。
最後他隻帶著這堂弟迴張家訓練了幾年,等他放野結束,就放任他跟著三叔一家。
張鶴山原本並不擔心三叔一家,他三叔那人聰明,而且很會觀看局勢,在東北情況不對的時候,一定能快速反應過來。
但是前段時間,張家放到東北的眼線傳來的消息中,張鶴山卻得到他三叔被日本人打死的消息。
那他的兩個堂弟都被日本人抓走,沿著他們被抓線索,他們找到了這個集中營。
“這裏麵沒有發現張啟山那幾個小子。”
張勝春和張鶴山關係好,見過他那兩個堂弟幾麵。
“人進了這裏,總會有線索留下。”張鶴山很冷靜,沒有找到人,也沒有找到屍體,那就是好事。
“繼續找吧,問問這裏的人會被送到哪裏。”
蘇星澤和張啟靈注意到張鶴山的舉動,族內遞上來的情報他們都看過一遍,當然知道他在找什麽。
對張啟山這個名字,蘇星澤有些陌生,但一提他就是族長那個與外族結合的兒子的孩子。
他記憶中浮現出現一個小孩的影子,立刻想起那小孩說他比張瑞桐還老的事。
“張啟山被抓是半年以前的事了,日本人抓人來是為了讓人替他們挖礦,不可能白白把人關上個半年。”
張啟靈掃過四處找人詢問的張鶴山,顯然他已經反應過來。
蘇星澤笑了一聲,“我打賭,他這樣問是問不出什麽消息。”
“嗯。”張啟靈迴應,“那些人最近才被抓進集中營。”
張鶴山找他們問,問遍集中營的百姓都問不出張啟山的消息。
張啟靈叫了一個閑著的族人,讓他去帶張鶴山去找人。
在族人的提示下,張鶴山找到了在這個集中營負責給百姓做飯的一個人。
經過一番詢問終於知道他兩個堂弟的消息。
“逃了?”
廚師:“對,就是逃了,我在這裏待了這麽久,其他人要麽死在日本人槍下,要麽被拉去挖礦,隻有他們從這裏逃出去了,所以我記得很清楚。”
他說了那天的情景,他負責關在這裏的人的夥食,比關押的人要自由一點,張啟山跑的那天下了好大的雨。
日本人帶著狗翻遍了整座山,找了好幾天都沒找到他們,最後隻得放棄。
張勝春一手打在張鶴山身上:“這是個好消息啊,現在放心了吧。”
張鶴山確實鬆了口氣。
他爹去守門了,他三叔和姑姑都死了,可以說這兩個堂弟都是他還活著的親人。
“他們還活著就行。”
因為年齡和家族關係,張鶴山和兩個堂弟感情並不深,知道他們安全他就不再糾結。
蘇星澤他們要離開東北了。
他收到了來自張瑞峰的消息,這是張瑞峰臥底汪家二十多年後,第三次發出的消息。
為了保證臥底的安全,在安排張瑞峰頂替汪家嫡係進入汪家時,張啟靈就告訴過他,他的主要任務是潛伏,默默收集汪家的一切信息,如無必要不用聯係他們。
張瑞峰第一次聯係他們,讓他們了解汪家這個組織的結構,第二次是汪家針對張家各地檔案館的陰謀。
第三次,也就是這一次。
汪家找到了二十多年前,消失在山西的黃大爺後人,再次派人前去尋找他們。
隨著這條消息一起傳來的還有一個地址。
蘇星澤和張啟靈當即準備離開東北,這次不需要帶多少族人,最後其他族人想留在東北的,張啟靈給他們留了一半槍炮物資,剩下一半給了東北的抗日軍。
把東西分完沒多久,蘇星澤就和張啟靈離開東北,跟著他們離去不是別人,正是昔日兩人救下的張遠山和張智學兩人。
山西在曆史上一直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裏地下古墓眾多,吸引了眾多地下工作者。
這裏古墓多,張家有不少關於山西的記載,但這次他們到山西來不是為了地下的事。
東北的戰火暫時還沒燒到這裏,一路走來見到的街景還算安寧。
蘇星澤幾人在一座縣城吃了一頓山西特色刀削麵,順便準備些物資,坐上張遠山找來的馬車。
“張瑞峰給的這個地址在太行山中,我們從這裏過去到太行山下,棄馬車步行,大概三四天就能到。”
三天後他們拋棄馬車,輕裝上陣,進入太行山中。
黃大爺的老家,說是太行山中,實際上就在太行山外圍,是一個叫寧壽鎮的小鎮。
寧壽鎮也並不封閉,隻是因為地理環境原因,出入困難,來往的行人並不多。
蘇星澤幾人踏進寧壽鎮,就感覺到一股陰冷之氣。
好像跨過一條無形的分界線,線內的溫度至少比外界低個六七度。
蘇星澤皺了下眉,他在這個鎮上,隱隱約約感覺到了與陶燕的聯係。
張啟靈取出一件外套給他披上,握著他的手用體溫捂熱。
他看向張遠山,張遠山心領神會,立刻去找路邊的鎮民詢問最近的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