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鄉試畢,風波起
女穿男後,靠讀書為家族改換門楣 作者:小肉丸子超級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依舊是在第三日出了考場,迴去整理整頓一番。
第三場是鄉試最後一場考試,主要考教策論,涉及政治、經濟、民生等實務。
相關的邸報,係統提供了幾大箱,蔣小七看的最多。
從中節選出比較重要、可能會考的,單獨編輯成冊,蔣家兄弟人手一冊。
考前突擊的那一個月,幾人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了這本厚度達三寸的小冊子上。
對於第三場應試,心中更多了些把握。
第三場的考卷很快發下來,蔣小七沒有急著作答,先把草稿紙鋪好,又磨了墨。
淨了手後擦幹,這才展開考卷——
題目如下:
夫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國安,民貧則國危。今欲使民富,當以何術為先?毋隱毋諱,以裨國是。
這道題目說是讓考生不必忌諱什麽,隻要於國於民有利的,盡管暢所欲言,可這話你要是真的百分百信了,那就完啦~
人家考官和出題人跟你客氣,那是人家有涵養,你要是照單全收,那就是你沒眼色了。
有些話能說,有些話得想好怎麽說,有些話,得說一半兒留一半兒,有些話,則是一個字都不能宣之於口。
科舉過程中如此,日後為官更是如此,不然怎麽當上官的知道,怎麽死的就不知道了。
斟酌一番,在草稿紙上落下數言。
答曰:
治國之道,莫先於富民。
民者,國之本也;財者,民之命也。
故善治國者,必先務本,本立而道生。
今欲使民富,當以農桑為本,工商為輔,節用愛民,輕徭薄賦,使民得以休養生息,則國用自足,而民富可期矣。
夫農桑者,衣食之源也。
上不奪農時,則穀不可勝食;下不奪蠶績,則帛不可勝衣。
穀帛既足,民無饑寒之患,則國安矣。
工商者,貨財之流也。通商惠工,則貨財流布,而民用不匱。
然工商之利,不可與農桑並重,蓋工商盛則農桑衰,農桑衰則國本搖矣。
節用者,生財之道也。上不侈靡,則國用有節;下不奢僭,則民財不耗。
國用有節,則賦稅可輕;民財不耗,則蓄積可厚。
輕徭薄賦者,養民之政也。徭輕則民力舒,賦薄則民財裕。
民力舒而財裕,則生養遂而教化行矣。
是故,欲富民者,當以農桑為本,工商為輔,節用愛民,輕徭薄賦。四者並行,則民富而國安矣。
若舍本逐末,重工商而輕農桑,侈靡無度,賦役繁重,則民貧而國危矣。
洋洋灑灑,揮毫潑墨。
寫下了自己並不是完全認同的一篇策論,放下筆,不著急謄抄。
一些未盡之言,並沒有立刻寫進去,他不知道主考官是個什麽性情。
雖然有很多係統提供的資料,但是這位學政大人很是與眾不同,少有政論公開發表。
關於富民,他還想說,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不同的國情、時代、文化背景等等都會成為影響國民收入、職業選擇的因素。
比如農業已經非常發達的國家,應該適時開發第二產業,將農作物通過工業製作成價值更高,更方便售賣的衍生品。
比如一地盛產小麥,除了售賣小麥、麵粉之外,還能不能通過工業深加工製作出諸如“餅幹、麵包、幹脆麵”等小食品呢?
現代社會當然是可以的,很多盛產小麥的地區,都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
在快遞行業發展起來後,你在網上甚至可以買到肉夾饃、熱幹麵、涼皮和烤饢。
農業和工業發展飽和的地方,則可以考慮發展第三產業,如旅遊業。
古代和現代的確有很多不同,但相同的是,人們都喜歡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
別人家地裏的苞米比較甜,別人家的月亮比較圓,別人家的媳婦比較……,咳咳,扯遠了。
總之,旅遊業發展起來的話,也能大大增加當地老百姓的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最好是農業不撒手,工業並肩走,旅遊業和他倆手牽手。
不過這些如果寫進策論裏,也許就沒指望這一次登上桂榜了。
無他,實在不符合大周當前國情。
建國二十年,老百姓很多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呢,除了拖家帶口的逃荒,哪有那閑工夫跋山涉水出去瞎溜達。
現在道路難行,百姓出行基本靠11路,隻有那些文人墨客、達官顯貴才有這份閑情雅致、肆意山水間。
因為隻有他們買的起馬車,養得起馬匹,出行還有家丁護衛一路護送。
底層老百姓光是為了能生存下去,就已經用光了所有力氣。
遊山玩水?嗬嗬,還是先想想下頓吃幹吃稀比較實際些。
唉……
天色漸漸暗下來,蔣小七沒點燭火。
草稿在桌子上鋪展著,隻用鎮紙將其壓著。
“出來了嗎?”
“還沒呢,文管家,您老別著急,我一直死死盯著大門呢,幾位少爺出來我肯定第一個發現。”
滿臉小雀斑的小廝信誓旦旦的保證,說這話的時候也不側頭,依舊緊盯考場大門。
文管家見其如此,倒是放心了大半,這孩子眼睛好使,前兩場都是他負責盯著大門。
依舊是提著食盒,依舊是山藥雞茸粥,還有一大壺溫度適宜的蜂蜜菊花茶。
隻不過這次粥和茶都涼透了,考場的大門都沒打開。
文管家讓人用陶爐繼續溫著,心卻是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這可是最後一場了,不能出什麽幺蛾子吧?
已經過了正午三刻考場的大門終於緩緩打開。
零零散散幾個考生走出來,臉色都不太好看,這也正常,畢竟已經是第九天了,大家都像被女鬼吸走了大半陽氣。
有的眼窩深陷、嘴唇幹裂,有的雙目通紅、發絲淩亂,麵色都不怎麽好看就是了。
離開考場稍遠些,終於有人受不住倒下了,還好周圍有人攙扶,不然磕個頭破血流也有可能。
這要是破了相,於仕途就有礙了。
“唉,真倒黴啊,那幾人怎麽就和那人互結了呢?找誰不好,找這麽一個腦子不清楚的。”
“可惜,可惜啊~”
第三場是鄉試最後一場考試,主要考教策論,涉及政治、經濟、民生等實務。
相關的邸報,係統提供了幾大箱,蔣小七看的最多。
從中節選出比較重要、可能會考的,單獨編輯成冊,蔣家兄弟人手一冊。
考前突擊的那一個月,幾人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了這本厚度達三寸的小冊子上。
對於第三場應試,心中更多了些把握。
第三場的考卷很快發下來,蔣小七沒有急著作答,先把草稿紙鋪好,又磨了墨。
淨了手後擦幹,這才展開考卷——
題目如下:
夫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國安,民貧則國危。今欲使民富,當以何術為先?毋隱毋諱,以裨國是。
這道題目說是讓考生不必忌諱什麽,隻要於國於民有利的,盡管暢所欲言,可這話你要是真的百分百信了,那就完啦~
人家考官和出題人跟你客氣,那是人家有涵養,你要是照單全收,那就是你沒眼色了。
有些話能說,有些話得想好怎麽說,有些話,得說一半兒留一半兒,有些話,則是一個字都不能宣之於口。
科舉過程中如此,日後為官更是如此,不然怎麽當上官的知道,怎麽死的就不知道了。
斟酌一番,在草稿紙上落下數言。
答曰:
治國之道,莫先於富民。
民者,國之本也;財者,民之命也。
故善治國者,必先務本,本立而道生。
今欲使民富,當以農桑為本,工商為輔,節用愛民,輕徭薄賦,使民得以休養生息,則國用自足,而民富可期矣。
夫農桑者,衣食之源也。
上不奪農時,則穀不可勝食;下不奪蠶績,則帛不可勝衣。
穀帛既足,民無饑寒之患,則國安矣。
工商者,貨財之流也。通商惠工,則貨財流布,而民用不匱。
然工商之利,不可與農桑並重,蓋工商盛則農桑衰,農桑衰則國本搖矣。
節用者,生財之道也。上不侈靡,則國用有節;下不奢僭,則民財不耗。
國用有節,則賦稅可輕;民財不耗,則蓄積可厚。
輕徭薄賦者,養民之政也。徭輕則民力舒,賦薄則民財裕。
民力舒而財裕,則生養遂而教化行矣。
是故,欲富民者,當以農桑為本,工商為輔,節用愛民,輕徭薄賦。四者並行,則民富而國安矣。
若舍本逐末,重工商而輕農桑,侈靡無度,賦役繁重,則民貧而國危矣。
洋洋灑灑,揮毫潑墨。
寫下了自己並不是完全認同的一篇策論,放下筆,不著急謄抄。
一些未盡之言,並沒有立刻寫進去,他不知道主考官是個什麽性情。
雖然有很多係統提供的資料,但是這位學政大人很是與眾不同,少有政論公開發表。
關於富民,他還想說,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不同的國情、時代、文化背景等等都會成為影響國民收入、職業選擇的因素。
比如農業已經非常發達的國家,應該適時開發第二產業,將農作物通過工業製作成價值更高,更方便售賣的衍生品。
比如一地盛產小麥,除了售賣小麥、麵粉之外,還能不能通過工業深加工製作出諸如“餅幹、麵包、幹脆麵”等小食品呢?
現代社會當然是可以的,很多盛產小麥的地區,都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
在快遞行業發展起來後,你在網上甚至可以買到肉夾饃、熱幹麵、涼皮和烤饢。
農業和工業發展飽和的地方,則可以考慮發展第三產業,如旅遊業。
古代和現代的確有很多不同,但相同的是,人們都喜歡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
別人家地裏的苞米比較甜,別人家的月亮比較圓,別人家的媳婦比較……,咳咳,扯遠了。
總之,旅遊業發展起來的話,也能大大增加當地老百姓的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最好是農業不撒手,工業並肩走,旅遊業和他倆手牽手。
不過這些如果寫進策論裏,也許就沒指望這一次登上桂榜了。
無他,實在不符合大周當前國情。
建國二十年,老百姓很多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呢,除了拖家帶口的逃荒,哪有那閑工夫跋山涉水出去瞎溜達。
現在道路難行,百姓出行基本靠11路,隻有那些文人墨客、達官顯貴才有這份閑情雅致、肆意山水間。
因為隻有他們買的起馬車,養得起馬匹,出行還有家丁護衛一路護送。
底層老百姓光是為了能生存下去,就已經用光了所有力氣。
遊山玩水?嗬嗬,還是先想想下頓吃幹吃稀比較實際些。
唉……
天色漸漸暗下來,蔣小七沒點燭火。
草稿在桌子上鋪展著,隻用鎮紙將其壓著。
“出來了嗎?”
“還沒呢,文管家,您老別著急,我一直死死盯著大門呢,幾位少爺出來我肯定第一個發現。”
滿臉小雀斑的小廝信誓旦旦的保證,說這話的時候也不側頭,依舊緊盯考場大門。
文管家見其如此,倒是放心了大半,這孩子眼睛好使,前兩場都是他負責盯著大門。
依舊是提著食盒,依舊是山藥雞茸粥,還有一大壺溫度適宜的蜂蜜菊花茶。
隻不過這次粥和茶都涼透了,考場的大門都沒打開。
文管家讓人用陶爐繼續溫著,心卻是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這可是最後一場了,不能出什麽幺蛾子吧?
已經過了正午三刻考場的大門終於緩緩打開。
零零散散幾個考生走出來,臉色都不太好看,這也正常,畢竟已經是第九天了,大家都像被女鬼吸走了大半陽氣。
有的眼窩深陷、嘴唇幹裂,有的雙目通紅、發絲淩亂,麵色都不怎麽好看就是了。
離開考場稍遠些,終於有人受不住倒下了,還好周圍有人攙扶,不然磕個頭破血流也有可能。
這要是破了相,於仕途就有礙了。
“唉,真倒黴啊,那幾人怎麽就和那人互結了呢?找誰不好,找這麽一個腦子不清楚的。”
“可惜,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