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七十二術中的“製人行權”,其核心思想是強調在做事時要掌握主動權,控製他人的行為和權力,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以下是具體的解析:


    1. 原文及基本含義:


    - 原文為“事貴製人,而不貴見製於人;治人者,握權也,見製人者,製命也;道貴製人,不貴製於人也;製人者握權,製於人者失命。所謂握權者,知權變;握其機而應之,使與國家示於我,而為我助,不為他國所爭;製人而不見製於人,全在主動行權,一人被動,整個事情都將被弄糟”。


    - 其含義是,在行事中,重要的是能夠控製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所控製;能夠控製他人的人掌握著權力,被他人控製的人則命運受到牽製。從大的道理來講,也是貴在能夠製約他人,而不是被他人製約。掌握權力的人懂得根據情況靈活應變,把握時機並做出應對,讓其他勢力或國家為我所用、幫助我,而不被其他國家所爭奪。要做到控製別人而不被別人控製,關鍵在於主動掌握權力,如果一方處於被動,那麽整個事情就會陷入糟糕的局麵。


    2. 具體策略和方法:


    - 了解對方的弱點、動機和目標:這是實施“製人行權”的基礎。隻有清楚地知道對方的需求、欲望、擔憂以及行為模式等,才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來施加影響和控製。比如,對方如果貪財,就可以用利益進行引誘;對方如果求名,就可以通過讚揚和榮譽來打動他。


    - 運用多種手段:包括權力、影響力、說服力、威脅、利誘等。例如,在政治談判中,可以通過展示自己的實力和資源,讓對方認識到與自己合作的好處,從而達成對自己有利的協議;在商業競爭中,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對競爭對手進行打壓或合作邀約,以實現自己的商業目標。


    - 掌握時機和節奏:要善於把握事情的發展趨勢和時機,在合適的時候采取行動。比如,在對方陷入困境或急需幫助時,主動伸出援手,從而獲得對方的信任和依賴,進而實現對對方的控製。


    3. 實施時的注意事項:


    - 適度原則:不能過度使用這種控製手段,否則可能會引起他人的反抗、不信任或負麵反應,導致關係破裂或計劃失敗。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控製的程度和方式,保持一種平衡的狀態。


    - 道德和倫理的考量: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不能違背基本的道德和倫理原則。雖然在權謀鬥爭中可能會存在一些灰色地帶,但也要堅守一定的底線,否則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長遠的負麵影響。


    “製人行權”是一種具有很強實用性的策略思想,但在現代社會的應用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情境和道德法律規範進行合理的運用和調整。


    要做到主動行權而不被別人控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提升自我認知


    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價值觀、目標以及底線。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能更有針對性地發揮優勢,避免因不了解自身而陷入被他人引導或控製的局麵。比如,如果你擅長分析和解決問題,在麵對複雜情況時,就可以主動提出解決方案,掌握局麵的主動權。


    二、增強知識和技能


    1. 持續學習專業知識


    - 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深耕,成為領域內的專家。這樣在涉及相關事務時,你就有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權。例如,如果你是一名金融分析師,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市場動態,對各種投資產品有深入的了解,那麽在投資決策中,你就能依據自己的專業判斷來行權,而不容易被他人的片麵觀點所左右。


    2. 培養人際交往技巧


    - 學會有效溝通、傾聽和表達自己的觀點。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幫助你在與他人互動中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意圖,理解他人的需求,從而找到合作的平衡點,避免被他人牽著走。比如,在談判中,能夠清晰地闡述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同時也傾聽對方的訴求,通過靈活的溝通策略達成對自己有利的結果。


    3.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 當麵臨挑戰和問題時,迅速分析情況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主動解決問題不僅能展現你的能力,還能讓你在團隊或事務中占據主導地位。例如,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困難,你能及時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引導大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被動地等待他人來決策。


    三、培養敏銳的洞察力


    1. 觀察他人行為和動機


    - 留意身邊人的言行舉止,分析他們的目的和意圖。通過對他人的觀察,你可以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應對準備,避免被他人的行動打個措手不及。比如,在商業合作中,觀察合作夥伴的行為模式,判斷他們的合作誠意和潛在風險,以便在合作過程中主動采取措施防範風險。


    2. 洞察環境變化


    - 關注社會、行業和市場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對環境變化的敏銳感知能讓你在變化中找到機會,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地適應變化。例如,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及時了解新技術對所在行業的影響,提前布局,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先機。


    四、建立強大的人際關係網絡


    1. 結交不同領域的人


    - 拓展人脈資源,與各種背景的人建立聯係。不同領域的人能為你提供不同的視角和信息,在關鍵時刻還可能為你提供支持和幫助。比如,你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結交一些技術領域的朋友,他們可能會給你帶來關於新興營銷技術的啟發,或者在你需要技術支持時為你介紹合適的資源。


    2. 與有影響力的人建立關係


    - 與行業內的權威人士、領導者或有影響力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他們的認可和支持可以提升你的地位和影響力,讓你在決策過程中有更多的話語權。例如,得到行業專家的推薦或與企業高層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能為你的職業發展和行權提供更多機會。


    五、培養決策能力和行動力


    1. 果斷做出決策


    - 在麵對選擇時,迅速分析利弊,做出明智的決策。猶豫不決容易讓你失去主動權,被他人搶先一步。比如,在麵臨兩個項目的選擇時,通過對市場需求、資源投入和預期收益等方麵的快速分析,果斷選擇更有潛力的項目,引領團隊朝著目標前進。


    2. 立即采取行動


    - 決策後要迅速付諸行動,將計劃轉化為實際成果。行動力強的人往往能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掌握主動權。例如,在發現市場新機會後,立即組織團隊進行調研和開發,搶在競爭對手之前推出新產品或服務。


    六、保持心態的穩定和自信


    1. 相信自己的判斷


    - 對自己的能力和決策有信心,不輕易被他人的質疑所動搖。堅定的信念能讓你在麵對壓力和挑戰時保持冷靜,堅持自己的立場。比如,當你的決策遭到部分人反對時,如果你對自己的判斷有充分的信心,就可以通過合理的解釋和溝通來爭取支持,而不是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


    2. 學會應對壓力


    - 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應對各種壓力。不被壓力壓垮,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掌握主動權。例如,在麵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競爭挑戰時,通過適當的放鬆和調整心態,保持清晰的思維和高效的工作狀態。


    以下是一些體現“主動行權而不被別人控製”的經典案例:


    一、唐太宗李世民


    在唐朝建立初期,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李世民作為皇子,深知要掌握主動權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積極招攬人才,組建了強大的謀士和武將團隊。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果斷采取行動,先發製人,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控製了局勢。隨後,他逼迫唐高祖李淵立他為太子,不久後又繼承皇位。李世民通過主動行權,不僅避免了被李建成等人控製,還為唐朝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


    在治理國家方麵,李世民廣納諫言,但又能堅持自己的主見。他任用賢能,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如均田製、租庸調製等,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對外,他主動出擊,先後擊敗東突厥、吐穀渾等勢力,鞏固了邊疆。李世民始終掌握著國家的發展方向,不被臣下或外部勢力所左右,成為一代明君。


    二、馬雲與阿裏巴巴


    馬雲在創業初期,就展現出了主動行權的特質。當時,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麵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和困難。馬雲堅信電子商務的未來前景,他主動出擊,四處尋找投資和合作夥伴。在與投資者的談判中,馬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被投資者的短期利益要求所左右。他明確表示,阿裏巴巴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平台,而不是為了追求短期的利潤。


    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馬雲不斷創新,推出了支付寶、淘寶商城等一係列具有開創性的產品和服務。他敏銳地洞察到市場的變化和用戶的需求,及時調整公司的戰略。例如,在麵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時,馬雲果斷決策,加大對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的投入,提升了阿裏巴巴的競爭力。同時,他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與全球各地的企業和政府合作,使阿裏巴巴成為全球知名的互聯網企業。馬雲通過主動行權,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也改變了中國乃至全球的商業格局。


    三、羅斯福與新政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麵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當選總統後,采取了一係列積極主動的措施來應對危機。他推行“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幹預。羅斯福主動行權,通過立法手段製定了一係列政策,如建立社會保障體係、實施公共工程計劃、加強金融監管等。


    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羅斯福麵臨著來自各方的阻力,包括保守派的反對和利益集團的抵製。但他堅定地堅持自己的理念,通過與國會的積極溝通和協調,爭取到了足夠的支持。羅斯福的主動行權不僅幫助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也為美國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的領導風格和決策能力成為了後世政治家的典範。


    在團隊合作中避免被別人控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一、明確自身角色與目標


    1. 清晰界定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權限


    - 在團隊組建初期或加入一個新團隊時,主動與團隊領導和成員溝通,明確自己在團隊中的具體角色和職責範圍。例如,如果你是一名市場專員,確定自己負責的市場調研、推廣活動策劃等具體任務,避免因職責不清而被他人隨意安排工作。


    - 了解自己的決策權限,哪些事情可以自行決定,哪些需要向上級匯報或與團隊成員協商。比如,在一定預算範圍內的市場推廣活動費用支出,你可以自主決策,超出預算則需與上級溝通。


    2. 製定個人和團隊目標


    - 根據團隊的總體目標,製定自己的個人目標,並確保與團隊目標相一致。這樣在工作中你就有明確的方向,不會輕易被他人的目標所幹擾。例如,團隊目標是在本季度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 10%,你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為通過特定的市場推廣渠道為產品帶來一定數量的新用戶。


    二、提升自身價值與影響力


    1. 不斷提高專業技能


    - 持續學習和提升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專家。當你在某一領域具有權威性時,他人就難以輕易控製你的工作。比如,如果你是一名軟件工程師,不斷學習新的編程語言和技術框架,在團隊遇到技術難題時,你的專業意見就會受到重視。


    2. 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


    - 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同時傾聽他人的意見。良好的溝通可以讓你在團隊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價值,增強影響力。例如,在團隊會議上,清晰地闡述自己對項目的見解和建議,與團隊成員進行積極的討論和交流。


    3.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與團隊成員建立互信、互助的關係。當你在團隊中有廣泛的人脈支持時,他人想要控製你就會麵臨更多的阻力。比如,主動幫助同事解決問題,在工作之餘與同事進行交流互動,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三、堅持原則與底線


    1. 明確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


    - 確定自己在工作中不可妥協的原則和底線,例如誠信、公平、尊重等。當他人的要求違背你的原則時,堅決予以拒絕。比如,在團隊合作中,如果有人提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競爭優勢,你要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拒絕參與。


    2. 學會說“不”


    - 當他人的要求不合理或超出你的職責範圍時,勇敢地說“不”。說“不”的方式要恰當,可以先表達理解對方的需求,然後說明自己的困難和理由。例如,同事要求你承擔過多的工作任務,你可以說:“我理解你現在的壓力很大,但是我目前手頭的工作也很緊張,實在無法承擔更多的任務。我們可以一起想想其他解決辦法。”


    四、掌握決策過程


    1. 積極參與團隊決策


    - 在團隊決策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自己的聲音被聽到。不要被動地接受他人的決策,而是主動參與討論和分析。比如,在項目策劃階段,積極提出自己對項目方案的看法和改進建議。


    2. 了解決策依據


    - 要求團隊在決策時公開決策依據和過程,以便你能夠理解決策的合理性。如果對決策有疑問,可以提出質疑並要求解釋。例如,在團隊決定選擇某個供應商時,了解選擇的標準和理由,確保決策是基於客觀的評估而不是個人偏好。


    3. 保留自己的獨立思考


    - 即使團隊已經做出決策,也要保留自己的獨立思考。如果發現決策存在問題或風險,及時提出自己的擔憂和建議。例如,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發現原方案存在漏洞,及時與團隊溝通,提出調整建議,避免因盲目執行錯誤決策而被他人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借古鑒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忙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忙種並收藏借古鑒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