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拿下恆隆銀行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作者:大千故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生,恭喜您!”
“澎司長,感謝您和財政司的幫助!”
財政司內,張啟明和澎立誌兩人雙手緊握在一起,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房間裏的氣氛顯得格外熱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仿佛也在為這成功的合作而歡唿。
張啟明昨天晚上接到澎立誌的來電後,今天一大早,他就帶著鄭嘉豪和幾名律師匆匆趕到了財政司。
一路上,他們都在討論著這次合作的細節,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雙方都有意在恆隆銀行上達成合作,經過不到兩個小時的緊張談判,雙方終於在恆隆銀行的股份轉讓合同上簽好了字。
“哈哈哈…張生客氣啦!”澎立誌笑道,“您收購恆隆銀行,對我們財政司來說,也是甩掉了一個大包袱,應該是我們感謝您才對!”
張啟明笑了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說道:“澎司長,還請您幫我保密幾天收購消息,再對外公布!”
“沒問題!”澎立誌爽快地答應道,“雖說出售托管銀行,財政司必須對外公布,可晚幾天公布,也不是問題!”
張啟明感激地看著澎立誌,再次和他握了握手,說道:“那就多謝澎司長的幫助,我這邊就不打擾您了,先走了!”
“張生,您事忙,我就不耽誤您時間了!”澎立誌微笑著說道。
張啟明聞言,再次和澎立誌握了握手,然後轉身帶著鄭嘉豪和一眾律師走出了財政司。
財政司門口,陽光如碎金般灑落在地麵上,微風輕拂著人們的臉頰,帶來一絲絲涼爽。
張啟明和他的團隊步伐堅定地走出大門,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挺拔。
“老譚,去海外信托銀行大廈!”張啟明上車後,對副駕駛的譚兵說道。
譚兵聞言,迅速對著對講機下達了去往海外信托銀行大廈的指令。
不多時,整個車隊都開始緩緩啟動,車輪滾動的聲音在寂靜的街道上迴蕩。
車輛如同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整齊地向灣仔區駛去。
張啟明此去海外信托銀行,就是要完成對剩餘股份的收購。
香江財政司和海外信托銀行大廈,都位於香江島最核心的地段,步行距離隻有 2.5 公裏。
這裏是商業的中心,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張啟明一行車隊,沒幾分鍾就抵達了海外信托銀行大廈。
張啟明下車後,看到張晨鍾和一行人,已經在大廈樓下等候多時。
張晨鍾在張啟明下車的一時間,就看到了他,於是快步上前,熱情地與張啟明握手。
“張少,歡迎再次來到海外信托銀行大廈!”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激動。
“張生,您好!”張啟明微笑著迴應道。
張晨鍾隨即將身後的一行人一一為張啟明做了介紹。
這些人都是海外信托銀行的大股東,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
華人仿佛與生俱來,就帶著一種深深的危機感,尤其在那些身處異國他鄉的華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們在海外經商時,總是傾向於相互團結,形成緊密的商業聯盟。
不僅如此,就連自身積累的財富,他們也更願意存放在由華人經營的銀行裏。
海外信托銀行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樣的人脈關係和信任紐帶,逐步將其銀行業務拓展到了海外眾多國家。
截至目前,它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一共設立了 53 家分行。
可以說,這家銀行是所有華資銀行當中,最早涉足海外業務並且取得巨大成就的佼佼者。
可惜,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勢,卻因為張家的過度貪婪和激進冒險,被徹底破壞殆盡。
曾經手中握有的一把好牌,如今卻被打得一塌糊塗!
正因為如此,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許多海外華僑,紛紛選擇將自己的銀行業務,從海外信托銀行轉移至其他競爭對手那裏。
這些華僑客戶個個都是優質資源,每流失一位,對於海外信托銀行而言,無疑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和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
已經把海外信托銀行當作自家產業的張啟明,看著這些優質客戶的流失,就感到肉疼!
張啟明心裏非常清楚,他收購海外信托銀行後,必須要留住這些優質客戶。
在張晨鍾的介紹時,張啟明有意結交,和這些股東一一問好。
麵對張啟明友好的態度,這些股東們表現得異常熱情,尤其是來自米國和楓葉國的華僑股東們,更是將這份熱情展現到了極致。
國美電器正在米國市場上風頭正勁、如日中天。
根據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國美電器的市值估算已經接近 300 億美元。
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作為國美電器的創始人張啟明,更是眾多財經媒體競相追逐報道的焦點對象。
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電視新聞,他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各種頭條版麵之上,曝光度極高。
正因如此,當這些股東們得知,要收購海外信托銀行是張啟明時,紛紛表示願意出售手中持有的股份。
他們原本所持有的海外信托銀行股份數量就不多,最初選擇購入這些股份,無非就是想給自己求個心安。
事與願違,未曾料到這看似穩妥的投資,最終卻變成了一塊沉重的包袱。
在他們看來出售這些股份,不僅擺脫負擔,還能賣華人首富張啟明一個麵子。
這筆買賣簡直不要太劃算!
張晨鍾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平日裏高高在上的股東長輩們,此刻正滿臉堆笑地圍著張啟明噓寒問暖,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和嫉妒之情。
這種感覺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鹹齊齊湧上心頭。
在他看來,如果這些長輩們能夠如此全力以赴地支持自己,海外信托銀行又怎會落到這般瀕臨破產、不得不委身他人以求自保的田地呢?
想到此處,張晨鍾便覺得胸口仿佛被一塊巨石壓住,讓他喘不過氣來。
時至今日,這家夥仍然沒有意識到,導致這一切後果的罪魁禍首,正是他自己所犯下的做假賬惡行。
相反,他覺得所有的責任統統都是那些不肯支持他的股東們身上。
殊不知,這些能夠在艱難困苦的時代頑強生存下來,最終成為海外富豪的人物,無一不是久經商場磨礪、精明過人之輩。
對於張晨鍾這樣的晚輩,究竟有多少真本事,他們可謂是心知肚明。
想要得到他們的真心支持,憑張晨鍾那點微末道行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誰也不會傻到,去扶持一個毫無能力,品行不端之人,那不啻於是給自己挖坑跳!
“澎司長,感謝您和財政司的幫助!”
財政司內,張啟明和澎立誌兩人雙手緊握在一起,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房間裏的氣氛顯得格外熱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仿佛也在為這成功的合作而歡唿。
張啟明昨天晚上接到澎立誌的來電後,今天一大早,他就帶著鄭嘉豪和幾名律師匆匆趕到了財政司。
一路上,他們都在討論著這次合作的細節,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雙方都有意在恆隆銀行上達成合作,經過不到兩個小時的緊張談判,雙方終於在恆隆銀行的股份轉讓合同上簽好了字。
“哈哈哈…張生客氣啦!”澎立誌笑道,“您收購恆隆銀行,對我們財政司來說,也是甩掉了一個大包袱,應該是我們感謝您才對!”
張啟明笑了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說道:“澎司長,還請您幫我保密幾天收購消息,再對外公布!”
“沒問題!”澎立誌爽快地答應道,“雖說出售托管銀行,財政司必須對外公布,可晚幾天公布,也不是問題!”
張啟明感激地看著澎立誌,再次和他握了握手,說道:“那就多謝澎司長的幫助,我這邊就不打擾您了,先走了!”
“張生,您事忙,我就不耽誤您時間了!”澎立誌微笑著說道。
張啟明聞言,再次和澎立誌握了握手,然後轉身帶著鄭嘉豪和一眾律師走出了財政司。
財政司門口,陽光如碎金般灑落在地麵上,微風輕拂著人們的臉頰,帶來一絲絲涼爽。
張啟明和他的團隊步伐堅定地走出大門,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挺拔。
“老譚,去海外信托銀行大廈!”張啟明上車後,對副駕駛的譚兵說道。
譚兵聞言,迅速對著對講機下達了去往海外信托銀行大廈的指令。
不多時,整個車隊都開始緩緩啟動,車輪滾動的聲音在寂靜的街道上迴蕩。
車輛如同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整齊地向灣仔區駛去。
張啟明此去海外信托銀行,就是要完成對剩餘股份的收購。
香江財政司和海外信托銀行大廈,都位於香江島最核心的地段,步行距離隻有 2.5 公裏。
這裏是商業的中心,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張啟明一行車隊,沒幾分鍾就抵達了海外信托銀行大廈。
張啟明下車後,看到張晨鍾和一行人,已經在大廈樓下等候多時。
張晨鍾在張啟明下車的一時間,就看到了他,於是快步上前,熱情地與張啟明握手。
“張少,歡迎再次來到海外信托銀行大廈!”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激動。
“張生,您好!”張啟明微笑著迴應道。
張晨鍾隨即將身後的一行人一一為張啟明做了介紹。
這些人都是海外信托銀行的大股東,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
華人仿佛與生俱來,就帶著一種深深的危機感,尤其在那些身處異國他鄉的華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們在海外經商時,總是傾向於相互團結,形成緊密的商業聯盟。
不僅如此,就連自身積累的財富,他們也更願意存放在由華人經營的銀行裏。
海外信托銀行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樣的人脈關係和信任紐帶,逐步將其銀行業務拓展到了海外眾多國家。
截至目前,它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一共設立了 53 家分行。
可以說,這家銀行是所有華資銀行當中,最早涉足海外業務並且取得巨大成就的佼佼者。
可惜,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勢,卻因為張家的過度貪婪和激進冒險,被徹底破壞殆盡。
曾經手中握有的一把好牌,如今卻被打得一塌糊塗!
正因為如此,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許多海外華僑,紛紛選擇將自己的銀行業務,從海外信托銀行轉移至其他競爭對手那裏。
這些華僑客戶個個都是優質資源,每流失一位,對於海外信托銀行而言,無疑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和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
已經把海外信托銀行當作自家產業的張啟明,看著這些優質客戶的流失,就感到肉疼!
張啟明心裏非常清楚,他收購海外信托銀行後,必須要留住這些優質客戶。
在張晨鍾的介紹時,張啟明有意結交,和這些股東一一問好。
麵對張啟明友好的態度,這些股東們表現得異常熱情,尤其是來自米國和楓葉國的華僑股東們,更是將這份熱情展現到了極致。
國美電器正在米國市場上風頭正勁、如日中天。
根據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國美電器的市值估算已經接近 300 億美元。
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作為國美電器的創始人張啟明,更是眾多財經媒體競相追逐報道的焦點對象。
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電視新聞,他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各種頭條版麵之上,曝光度極高。
正因如此,當這些股東們得知,要收購海外信托銀行是張啟明時,紛紛表示願意出售手中持有的股份。
他們原本所持有的海外信托銀行股份數量就不多,最初選擇購入這些股份,無非就是想給自己求個心安。
事與願違,未曾料到這看似穩妥的投資,最終卻變成了一塊沉重的包袱。
在他們看來出售這些股份,不僅擺脫負擔,還能賣華人首富張啟明一個麵子。
這筆買賣簡直不要太劃算!
張晨鍾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平日裏高高在上的股東長輩們,此刻正滿臉堆笑地圍著張啟明噓寒問暖,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和嫉妒之情。
這種感覺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鹹齊齊湧上心頭。
在他看來,如果這些長輩們能夠如此全力以赴地支持自己,海外信托銀行又怎會落到這般瀕臨破產、不得不委身他人以求自保的田地呢?
想到此處,張晨鍾便覺得胸口仿佛被一塊巨石壓住,讓他喘不過氣來。
時至今日,這家夥仍然沒有意識到,導致這一切後果的罪魁禍首,正是他自己所犯下的做假賬惡行。
相反,他覺得所有的責任統統都是那些不肯支持他的股東們身上。
殊不知,這些能夠在艱難困苦的時代頑強生存下來,最終成為海外富豪的人物,無一不是久經商場磨礪、精明過人之輩。
對於張晨鍾這樣的晚輩,究竟有多少真本事,他們可謂是心知肚明。
想要得到他們的真心支持,憑張晨鍾那點微末道行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誰也不會傻到,去扶持一個毫無能力,品行不端之人,那不啻於是給自己挖坑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