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華歆等一眾文武大臣,入宮覲見獻帝。


    華歆奏道:


    “我們拜見魏王以來,見他登位後,德行遍布四方,仁愛惠及萬物,功德遠超古今,即使是堯舜也無法超越。”


    “群臣議論一致,認為漢朝的國運已經終結,懇請陛下效仿堯舜的禪讓之道,將江山社稷傳讓給魏王:這樣既順應天意,也符合民心。”


    “如此,陛下便可安享清閑之福,祖宗大幸,百姓也將受益。”


    “臣等已議定此事,特來奏請陛下。”


    獻帝聽後大為震驚,久久無語,看向群臣,淚流滿麵,哭著說道:


    “朕想起我高祖憑三尺寶劍,斬蛇起義,平定秦楚,開創基業,至今已經傳承四百多年。”


    “朕雖不才,但並無大過,如何忍心將祖宗的大業隨意棄之不顧?”


    “你們諸位大臣,再行商議吧!”


    華歆便引李伏、許芝上前。


    二人跪奏道:


    “陛下若不相信,可聽臣等細說。”


    李伏奏道:


    “自魏王即位以來,祥瑞頻現: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現世,嘉禾茂盛,甘露降下。”


    “這些都是上天的征兆,表明魏當取代漢。”


    許芝隨後進言道:


    “臣等掌管天象,夜觀星辰,發現漢朝的氣數已經終結。”


    “陛下的帝星黯淡不明,而魏國的天象卻大放光芒,橫貫天地。”


    “更有符讖為證,其內容曰:‘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言在東,午在西;兩日並光上下移。’”


    “按此推斷,‘鬼在邊,委相連’,合成‘魏’字;‘言在東,午在西’,合成‘許’字;‘兩日並光上下移’,合成‘昌’字。”


    “這表明魏國在許昌應當承接漢朝的禪讓。”


    “望陛下明察。”


    獻帝說道:


    “祥瑞與符讖,皆是虛妄之說,怎能以這些荒誕不經之事,迫使朕放棄祖宗基業呢?”


    此時,王朗上前奏道:


    “自古以來,興衰交替,盛極必衰,哪有不滅亡的國家、不敗落的家族?”


    “漢朝傳續四百餘年,延續到陛下這裏,國運已盡,應當及早退位,切不可猶豫遲疑,否則將招致變亂。”


    獻帝聞言,大哭不止,退迴後殿。


    百官見狀,輕蔑地笑著散去。


    次日,百官再次聚集於大殿,並派宦官入內請獻帝前來議事。


    獻帝憂懼不敢出殿。曹皇後勸道:


    “百官請陛下上朝議事,為何推辭不出?”


    獻帝流淚說道:


    “是你兄長想要篡位,命百官一同逼迫,朕因此不敢出見。”


    曹後聽罷大怒,說道:


    “我兄長怎能做出這等逆亂之事!”


    話未說完,隻見曹洪和曹休佩劍闖入,強請獻帝出殿。


    曹皇後大罵道:


    “你們這些亂臣賊子,為了貪圖富貴,共謀篡逆!”


    “我父功蓋天下,威震寰宇,尚且不敢竊奪帝位!”


    “如今我兄剛剛繼位不久,竟然生出這等篡漢的心思,皇天必不會庇佑你們!”


    說罷,痛哭著迴到內宮。


    身邊的侍從無不為之流淚歎息。


    曹洪和曹休繼續強迫獻帝出殿,獻帝無奈,隻得換上朝服,來到前殿。


    華歆上前奏道:


    “陛下應依從臣等昨日之議,以免遭受大禍。”


    獻帝悲痛地說道:


    “你們這些人都受漢朝俸祿多年,其中許多還是漢室功臣的子孫,怎能忍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華歆答道:


    “陛下若不從眾議,隻怕禍亂將起於朝廷之內。”


    “這並非臣等不忠,而是為保全陛下。”


    獻帝質問道:


    “誰敢弑君!”


    華歆厲聲說道:


    “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沒有天子的福德,以致四方動亂!”


    “若非魏王在朝,弑君之人何止一個!”


    “陛下尚不知感恩報德,反而要激起天下人共伐於你嗎?”


    獻帝聽罷,大驚失色,憤怒拂袖而起。


    王朗用眼神示意華歆,華歆立刻上前,拉住獻帝的龍袍,麵色一變,厲聲說道:


    “答應與否,快快決斷!”


    獻帝戰栗不已,無法作答。


    曹洪與曹休拔出佩劍,高聲喝道:


    “符寶郎何在!”


    此時,符寶郎祖弼站出應聲道:


    “符寶郎在此!”


    曹洪命他交出傳國玉璽。祖弼怒斥道:


    “玉璽乃天子之寶,豈能隨意索取!”


    曹洪大怒,喝令武士將祖弼拖出去斬首。


    祖弼臨死大罵不絕,直至氣絕。


    後人有詩讚曰:


    奸權專橫漢室傾,假托禪讓效虞唐。


    滿朝百官皆尊魏,僅見忠臣符寶郎。


    奸邪之臣專權橫行,導致漢室傾覆敗亡,


    假借禪讓之名,模仿虞舜禹湯的故事行篡奪之實。


    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向魏國稱臣,


    唯有符寶郎忠誠不屈,為漢朝盡忠到底。


    皇帝驚恐不已,隻見台階下披甲持戈的士兵數百餘人,皆是魏國的軍隊。


    皇帝哭著對群臣說道:


    “朕願將天下禪讓於魏王,隻求保留殘生,得以安享天年。”


    賈詡進言道:


    “魏王必不會辜負陛下厚意。”


    “陛下應盡快頒布詔令,以安定眾心。”


    皇帝無奈,隻得命令陳群起草禪讓詔書,交由華歆捧詔與玉璽,率領百官直赴魏王宮中獻上。


    曹丕聞訊,大為喜悅。


    打開詔書宣讀道:


    “朕在位三十二年,值天下動蕩傾覆,幸賴祖宗之靈護佑,方能存亡繼絕。”


    “然而,今觀天象,察民心,漢室之氣數已盡,天命已轉至曹氏。”


    “先王曾顯神武之功,今王又彰明德之輝,正合天時大運。”


    “曆數昭然明白,此皆天意也。”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唐堯不私其位於子嗣,卻美名流傳無窮,朕深為仰慕。”


    “今願追隨堯之典範,將皇位禪讓於丞相魏王。”


    “魏王當不辭其命!”


    曹丕聽罷,正欲接受詔書,司馬懿上前諫言道:


    “不可。”


    “雖然詔璽已至,殿下宜先上表謙辭,以免遭天下人非議。”


    曹丕接受建議,命王朗起草奏表,自稱德行淺薄,請另擇賢德之人承接天位。


    皇帝接到奏表,內心驚疑不定,對群臣說道:


    “魏王謙恭推辭,我當如何是好?”


    華歆答道:


    “昔日魏武王受封魏王之爵時,也曾三次謙辭,最終才接受。”


    “如今陛下可再發一道詔書,魏王定會順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