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一計,不須動用刀槍弓箭,便可讓劉備在蜀地自取滅亡;等他兵力衰竭之時,隻派一名將領征討即可平定。”


    曹操見是司馬懿,便喜問道:


    “仲達有何妙計?”


    司馬懿答道:


    “江東孫權因將妹嫁給劉備,與之結盟,但後來又趁機將其妹奪迴,兩方因此結下仇怨;此外,劉備占據荊州卻久不歸還,兩方更是彼此痛恨。”


    “如今可派遣一名善於辯論之士,帶書信前往勸說孫權,讓他發兵奪取荊州。”


    “劉備必定調兩川之兵前去救援。”


    “屆時,大王再發兵攻取漢中,使劉備首尾不能相顧,其勢必敗無疑。”


    曹操大喜,立即寫書信,派遣滿寵作為使者,連夜趕往江東拜見孫權。


    孫權得知滿寵前來,於是召集謀士商議。


    張昭進言道:


    “魏國與吳國本無仇怨,先前因聽信諸葛亮的言辭,導致兩國連年征戰不休,百姓深受其害。”


    “如今滿寵到來,必定是來談和議之事,可以禮貌相待。”


    孫權采納建議,命眾謀士迎接滿寵入城。


    禮儀結束後,孫權以賓客之禮款待滿寵。


    滿寵呈上曹操的書信說道:


    “吳魏兩國素無仇怨,隻因劉備之故,才產生矛盾。”


    “魏王特派我前來,希望與將軍聯合攻取荊州,魏王將率兵攻打漢中,兩麵夾擊劉備。”


    “等劉備被擊敗後,兩國分割疆土,彼此互不侵犯。”


    孫權看完書信後,設宴款待滿寵,並安排他住下。


    隨後,孫權與謀士們商議對策。


    顧雍說道:


    “書信雖有勸說成分,但其中不乏道理。”


    “如今可以一麵送滿寵迴去,與曹操約定首尾夾擊;一麵派人過江探查關羽的動向,再決定行動。”


    諸葛瑾說道:


    “我聽說關羽自駐守荊州後,劉備為他娶妻,並育有一子一女。”


    “其女尚幼,尚未許配人家。”


    “我願前往,以主公世子的名義向關羽提親。”


    “若關羽答應,就可與他聯合,共同擊敗曹操;若他不答應,再協助曹操取荊州。”


    孫權采納此計,先派人送滿寵迴許都,同時派遣諸葛瑾作為使者前往荊州。


    諸葛瑾進入荊州城後,拜見關羽。


    禮畢,關羽問道:


    “子瑜此次前來有何貴幹?”


    諸葛瑾答道:


    “我是專程來促成兩家的姻親之好。”


    “我主吳侯有一子,十分聰明;聽聞將軍有一女,特來為主公世子求親。”


    “兩家結為親家,聯手破曹,這是件大好事,請君侯三思。”


    關羽聽後勃然大怒,說道:


    “我虎女怎能嫁犬子!”


    “念在你弟弟(諸葛亮)的麵子上,才饒你一命。”


    “再敢多言,立斬你首!”


    隨即命令左右將諸葛瑾趕出。


    諸葛瑾狼狽逃出荊州,迴見孫權,不敢隱瞞實情,如實稟報。


    孫權大怒,說道:


    “關羽竟如此無禮!”


    於是召集張昭等文武官員,商議奪取荊州的對策。


    步騭說道:


    “曹操早有篡漢之心,他唯一忌憚的就是劉備。”


    “如今他派使者來讓吳國出兵攻蜀,這是想嫁禍於吳國。”


    孫權說道:


    “我本就想取荊州已久。”


    步騭答道:


    “曹仁如今屯兵於襄陽和樊城,且無長江天險可守,可通過陸路攻取荊州。”


    “若曹操真心聯合吳國,何不讓曹仁先動兵?”


    “可見他存心不良。主公不如派使者去許都,請曹操命令曹仁先起兵攻取荊州,逼關羽調兵應戰。”


    “關羽一動,主公即可派一將暗取荊州,一舉成功。”


    孫權采納建議,立即派遣使者過江,向曹操上書陳述此事。


    曹操大喜,遣送使者返迴,同時派滿寵趕赴樊城,協助曹仁擔任參謀官,商議兵事;


    又傳令東吳,命其水路出兵接應,共取荊州。


    卻說漢中王劉備命令魏延統率軍馬,鎮守東川,自己則帶領百官返迴成都。


    他派官員修建宮殿,又在成都到白水之間修建了四百餘處驛館亭舍,廣積糧草,製造兵器,以圖將來進攻中原。


    此時,有探子得知曹操與東吳聯手,意圖奪取荊州,便火速將消息送至蜀中。


    漢中王急忙召孔明商議。


    孔明說道:


    “我早已料到曹操會有此計;然而東吳謀士眾多,定會建議曹操讓曹仁率先出兵。”


    漢中王問道:


    “若如此,當如何應對?”


    孔明答道:


    “可派使者帶誥命前往荊州,命雲長率先出兵攻打樊城,讓敵軍聞風喪膽,自然瓦解。”


    漢中王大喜,立即派遣前部司馬費詩為使,帶著誥命前往荊州。


    關羽親自出城迎接,並將其引入城中。


    行禮完畢,關羽問道:


    “漢中王封我何爵?”


    費詩答道:


    “‘五虎大將’之首。”


    關羽又問:


    “那五虎將都有誰?”


    費詩答: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關羽聽後大怒道:


    “翼德是我弟弟;孟起世代為名門之後;子龍久隨我兄長,即是我弟:他們的地位與我相等,這是應當的。”


    “至於黃忠,不過一老卒,怎能與我同列?”


    “我堂堂大丈夫,絕不與老兵為伍!”


    於是拒絕接受封號。


    費詩笑著說道:


    “將軍此言差矣。”


    “昔日蕭何、曹參與高祖劉邦共同成就大業,與高祖關係最為親近;而韓信本是楚國的敗將,後來卻被封為王,位居蕭、曹之上,卻未聞蕭、曹因此怨恨。”


    “如今漢中王雖然設立‘五虎將’之封號,但將軍與漢中王是兄弟之情,彼此視為一體。”


    “將軍即是漢中王,漢中王即是將軍,豈能與其他人相提並論?”


    “將軍受漢中王大恩,應當與之同甘共苦,共擔禍福,不應計較官職名號的高低。”


    “請將軍仔細思慮。”


    關羽頓時醒悟,拱手道:


    “是我不明事理,多虧先生教誨,差點誤了大事。”


    隨即拜受印綬。


    費詩取出王旨,命關羽率兵攻打樊城。


    關羽領命,立即命傅士仁和糜芳二人為先鋒,率軍駐紮荊州城外;


    同時在城中設宴,款待費詩。


    酒至二更時,忽有士兵來報,城外營寨起火。


    關羽急忙披甲上馬,出城查看,原來是傅士仁和糜芳喝酒誤事,在帳後失火,點燃火炮,整個營寨震動,導致大量軍器糧草被焚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