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引兵渡過漢水,王平勸諫不聽,最終還是渡過了漢水並紮營。
黃忠和趙雲告訴玄德:
“我們各自帶領本部兵去迎擊曹軍。”
玄德同意了。
黃忠對趙雲說:
“徐晃仗著勇氣過來,暫時不要與敵人交戰。”
“等到天色晚些,敵軍疲憊時,我們可以分兵兩路攻擊他們。”
趙雲同意了,二人各自帶兵駐紮在營地。
徐晃從辰時開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申時,但蜀軍始終未動。
徐晃讓弓箭手向前射擊蜀軍營地。
黃忠對趙雲說道:
“徐晃讓弓箭手射擊,說明他的軍隊可能要撤退,我們可以趁機攻擊。”
話音未落,果然傳來曹兵後方軍隊開始撤退的消息。
於是蜀軍響起了戰鼓,黃忠從左側出擊,趙雲從右側出擊,夾擊徐晃,曹軍大敗,士兵紛紛被迫退入漢水,死傷無數。
徐晃在拚死抗戰中終於脫身,迴到營地後責問王平:
“你看我們軍隊的情況已經危急,怎麽不來救援?”
王平迴答:
“如果我來救援,連這個寨子也守不住。”
“我早就勸你撤退,但你不聽,結果才有了今天的敗局。”
徐晃大怒,想殺掉王平。
王平當晚帶領本部兵馬潛入營地,放火點燃了曹營,曹軍大亂,徐晃丟下營地逃跑。
王平渡過漢水投奔趙雲,趙雲引見給玄德。
王平詳細講解了漢水的地理情況,玄德聽後大喜,說道:
“有了王子均,奪取漢中就沒有問題了。”
於是任命王平為偏將軍,負責帶領向導。
徐晃逃迴去見曹操,說道:
“王平背叛投降劉備了!”
曹操大怒,親自率大軍來奪取漢水的寨柵。
趙雲擔心孤軍難以抵擋,便向西撤退,雙方隔水對峙。
玄德和孔明來到前線觀察形勢,孔明發現漢水上遊有一片土山,山下可伏兵千餘人,便迴到營中,召來趙雲並吩咐道:
“你帶五百人,帶上鼓和號角,伏兵在土山下。”
“等到半夜或黃昏,隻要聽到我們營中發炮響,你們就開始擂鼓。”
“但不要主動出戰。”
趙雲接受了計策,便帶兵去了。
孔明則在高山上暗中觀察。
第二天,曹兵到來挑起戰鬥,蜀軍依然沒有出兵,弓箭手也沒有開火,曹兵見狀,隻好撤退。
當夜,孔明看到曹營的燈火漸漸熄滅,士兵安歇後,他便下令發射號炮。
趙雲聽到炮聲,令鼓角齊鳴。
曹兵聽到聲音驚慌,疑心有敵人進攻,出營查看,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敵軍。
曹兵迴營準備休息時,又聽到炮聲和鼓角聲,山穀中迴響著呐喊,曹兵徹夜無法安眠。
接連三晚,曹兵一直處於驚慌之中,操心大亂,最終決定拔營撤退三十裏,重新在空曠地帶紮營。
孔明笑道:
“曹操雖然懂得兵法,但卻不懂得使用詭計。”
於是他建議玄德親自渡過漢水,背水紮營。
玄德詢問計策,孔明迴答:
“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行事。”
曹操看到玄德背水紮營,心中感到疑惑,便派人送來一封戰書,要求決戰。
孔明決定接受挑戰,次日,兩軍在五界山前會合,排好陣勢。
曹操騎馬站在陣前,懸掛龍鳳旌旗,擂鼓三通,喊道:
“劉備,你背信棄義,叛逆朝廷,罪該萬死!”
玄德迴應道:
“我乃大漢宗親,奉命討伐賊寇。”
“你曹操弑母自立為王,僭越天子,難道不是叛亂嗎?”
曹操聽後大怒,命令徐晃出馬與玄德交戰。
劉封出戰,二人在陣中激烈交鋒。
玄德趁機衝入敵陣,但劉封無法抵擋徐晃的進攻,隻得撥馬而退。
曹操見狀,命令大軍齊齊殺向蜀軍,目標是捉拿劉備,稱霸西川。
蜀軍見勢不妙,紛紛向漢水撤退,丟棄了營地裏的馬匹和武器,曹軍迅速衝上前去搶奪。
曹操見敵軍已經撤退,急忙鳴金收兵,命令軍隊停止追擊。
眾將問道:
“大王為何不繼續追擊劉備?”
曹操迴答:
“我看到蜀軍背水安營,十分可疑;他們丟下了馬匹和軍器,也很不尋常。”
“必須立刻撤退,不能再冒險奪取他們的衣物。”
於是,曹操下令退兵,警告軍隊:
“若有人擅自拿取敵物,立即斬首!”
曹軍開始撤退時,孔明的旗幟高高舉起,玄德中軍帶領兵馬從中陣殺出,黃忠從左翼殺來,趙雲從右翼衝殺過來。
曹軍大敗,開始潰逃。孔明連夜指揮追擊,曹操被迫退迴南鄭。
此時,魏延和張飛已經接管了閬中的防守,分兵殺向曹軍的後路,先占領了南鄭。
曹操心生恐懼,決定向陽平關撤退。
玄德軍隊追至南鄭和褒州,安置好當地百姓後,玄德詢問孔明:
“曹操為何如此迅速地敗退?”
孔明答道:
“曹操一生多疑,雖然擅長用兵,但過度疑慮常導致失敗。”
“我正是利用了他的疑心,成功擊敗了他。”
玄德問道:
“現在曹操退守陽平關,形勢已然孤立,先生打算如何繼續行動?”
孔明微笑著說道:
“這一切,亮早已算計好了。”
於是,他派張飛和魏延分兵兩路截斷曹操的糧道,命黃忠和趙雲分兵兩路前往縱火燒山。
四路軍隊各自帶領向導前往執行任務。
曹操退守陽平關後,命令偵察兵探查情況。
迴報說道:
“蜀軍已封鎖了所有的近路和小道,砍柴的地方也都被放火燒掉,不知蜀兵在何處。”
曹操正在疑惑之際,又傳來消息,說張飛和魏延已經分兵去劫糧。
曹操問道:
“誰能與張飛對敵?”
許褚迴答:
“我願意去!”
曹操於是命令許褚帶領一千精兵,前往陽平關路上護送糧草。
解糧官接到糧草時,高興地說道:
“若非將軍親自到此,糧草就無法送到陽平關。”
於是他將車上的酒肉獻給許褚。
許褚痛痛快快地飲了酒,不覺間已大醉。
便乘著酒勁催促糧車前行。
解糧官說道:
“天色已晚,前方褒州路地勢險要,最好等天亮再過去。”
黃忠和趙雲告訴玄德:
“我們各自帶領本部兵去迎擊曹軍。”
玄德同意了。
黃忠對趙雲說:
“徐晃仗著勇氣過來,暫時不要與敵人交戰。”
“等到天色晚些,敵軍疲憊時,我們可以分兵兩路攻擊他們。”
趙雲同意了,二人各自帶兵駐紮在營地。
徐晃從辰時開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申時,但蜀軍始終未動。
徐晃讓弓箭手向前射擊蜀軍營地。
黃忠對趙雲說道:
“徐晃讓弓箭手射擊,說明他的軍隊可能要撤退,我們可以趁機攻擊。”
話音未落,果然傳來曹兵後方軍隊開始撤退的消息。
於是蜀軍響起了戰鼓,黃忠從左側出擊,趙雲從右側出擊,夾擊徐晃,曹軍大敗,士兵紛紛被迫退入漢水,死傷無數。
徐晃在拚死抗戰中終於脫身,迴到營地後責問王平:
“你看我們軍隊的情況已經危急,怎麽不來救援?”
王平迴答:
“如果我來救援,連這個寨子也守不住。”
“我早就勸你撤退,但你不聽,結果才有了今天的敗局。”
徐晃大怒,想殺掉王平。
王平當晚帶領本部兵馬潛入營地,放火點燃了曹營,曹軍大亂,徐晃丟下營地逃跑。
王平渡過漢水投奔趙雲,趙雲引見給玄德。
王平詳細講解了漢水的地理情況,玄德聽後大喜,說道:
“有了王子均,奪取漢中就沒有問題了。”
於是任命王平為偏將軍,負責帶領向導。
徐晃逃迴去見曹操,說道:
“王平背叛投降劉備了!”
曹操大怒,親自率大軍來奪取漢水的寨柵。
趙雲擔心孤軍難以抵擋,便向西撤退,雙方隔水對峙。
玄德和孔明來到前線觀察形勢,孔明發現漢水上遊有一片土山,山下可伏兵千餘人,便迴到營中,召來趙雲並吩咐道:
“你帶五百人,帶上鼓和號角,伏兵在土山下。”
“等到半夜或黃昏,隻要聽到我們營中發炮響,你們就開始擂鼓。”
“但不要主動出戰。”
趙雲接受了計策,便帶兵去了。
孔明則在高山上暗中觀察。
第二天,曹兵到來挑起戰鬥,蜀軍依然沒有出兵,弓箭手也沒有開火,曹兵見狀,隻好撤退。
當夜,孔明看到曹營的燈火漸漸熄滅,士兵安歇後,他便下令發射號炮。
趙雲聽到炮聲,令鼓角齊鳴。
曹兵聽到聲音驚慌,疑心有敵人進攻,出營查看,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敵軍。
曹兵迴營準備休息時,又聽到炮聲和鼓角聲,山穀中迴響著呐喊,曹兵徹夜無法安眠。
接連三晚,曹兵一直處於驚慌之中,操心大亂,最終決定拔營撤退三十裏,重新在空曠地帶紮營。
孔明笑道:
“曹操雖然懂得兵法,但卻不懂得使用詭計。”
於是他建議玄德親自渡過漢水,背水紮營。
玄德詢問計策,孔明迴答:
“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行事。”
曹操看到玄德背水紮營,心中感到疑惑,便派人送來一封戰書,要求決戰。
孔明決定接受挑戰,次日,兩軍在五界山前會合,排好陣勢。
曹操騎馬站在陣前,懸掛龍鳳旌旗,擂鼓三通,喊道:
“劉備,你背信棄義,叛逆朝廷,罪該萬死!”
玄德迴應道:
“我乃大漢宗親,奉命討伐賊寇。”
“你曹操弑母自立為王,僭越天子,難道不是叛亂嗎?”
曹操聽後大怒,命令徐晃出馬與玄德交戰。
劉封出戰,二人在陣中激烈交鋒。
玄德趁機衝入敵陣,但劉封無法抵擋徐晃的進攻,隻得撥馬而退。
曹操見狀,命令大軍齊齊殺向蜀軍,目標是捉拿劉備,稱霸西川。
蜀軍見勢不妙,紛紛向漢水撤退,丟棄了營地裏的馬匹和武器,曹軍迅速衝上前去搶奪。
曹操見敵軍已經撤退,急忙鳴金收兵,命令軍隊停止追擊。
眾將問道:
“大王為何不繼續追擊劉備?”
曹操迴答:
“我看到蜀軍背水安營,十分可疑;他們丟下了馬匹和軍器,也很不尋常。”
“必須立刻撤退,不能再冒險奪取他們的衣物。”
於是,曹操下令退兵,警告軍隊:
“若有人擅自拿取敵物,立即斬首!”
曹軍開始撤退時,孔明的旗幟高高舉起,玄德中軍帶領兵馬從中陣殺出,黃忠從左翼殺來,趙雲從右翼衝殺過來。
曹軍大敗,開始潰逃。孔明連夜指揮追擊,曹操被迫退迴南鄭。
此時,魏延和張飛已經接管了閬中的防守,分兵殺向曹軍的後路,先占領了南鄭。
曹操心生恐懼,決定向陽平關撤退。
玄德軍隊追至南鄭和褒州,安置好當地百姓後,玄德詢問孔明:
“曹操為何如此迅速地敗退?”
孔明答道:
“曹操一生多疑,雖然擅長用兵,但過度疑慮常導致失敗。”
“我正是利用了他的疑心,成功擊敗了他。”
玄德問道:
“現在曹操退守陽平關,形勢已然孤立,先生打算如何繼續行動?”
孔明微笑著說道:
“這一切,亮早已算計好了。”
於是,他派張飛和魏延分兵兩路截斷曹操的糧道,命黃忠和趙雲分兵兩路前往縱火燒山。
四路軍隊各自帶領向導前往執行任務。
曹操退守陽平關後,命令偵察兵探查情況。
迴報說道:
“蜀軍已封鎖了所有的近路和小道,砍柴的地方也都被放火燒掉,不知蜀兵在何處。”
曹操正在疑惑之際,又傳來消息,說張飛和魏延已經分兵去劫糧。
曹操問道:
“誰能與張飛對敵?”
許褚迴答:
“我願意去!”
曹操於是命令許褚帶領一千精兵,前往陽平關路上護送糧草。
解糧官接到糧草時,高興地說道:
“若非將軍親自到此,糧草就無法送到陽平關。”
於是他將車上的酒肉獻給許褚。
許褚痛痛快快地飲了酒,不覺間已大醉。
便乘著酒勁催促糧車前行。
解糧官說道:
“天色已晚,前方褒州路地勢險要,最好等天亮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