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備兩次拜訪諸葛亮未果,仍欲第三次前往。


    關羽勸道:


    “兄長已兩次親自拜謁,禮數已極,恐怕諸葛亮隻是有虛名而無真才,故此避而不見。”


    “兄長何必對此人如此執著?”


    劉備答道:


    “不然。”


    “昔日齊桓公為見隱士東郭先生,五次登門才得一麵。”


    “如今我欲拜訪大賢,豈能輕言放棄?”


    張飛不以為然道:


    “哥哥此言差矣。”


    “此等村野之人,如何稱得上大賢?”


    “此次若他仍不前來見你,我就用一根麻繩將他綁來!”


    劉備聽後厲聲喝止道:


    “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周文王禮敬薑子牙的故事嗎?”


    “連文王都能如此尊賢待士,你怎能如此無禮?”


    “此番拜訪你不必隨行,我隻帶雲長一同前往。”


    張飛答道:


    “既然兩位哥哥都去,小弟怎能不同行?”


    劉備歎道:


    “你若隨行,切勿失禮。”


    張飛答應了。


    於是,三人騎馬帶從者再赴隆中。


    行至距離草廬半裏之處,劉備便下馬步行,正巧遇到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


    劉備急忙行禮問道:


    “令兄可在莊中?”


    諸葛均答道:


    “昨晚剛剛迴來,將軍今日應能見到他。”


    說完便飄然離去。


    劉備聞言欣喜道:


    “今日終於有幸得見先生!”


    張飛卻不滿地說:


    “此人無禮,既然知道我等來訪,何不引我們到莊上?”


    “竟如此自顧自地離開!”


    劉備笑道:


    “人各有事,不可強求。”


    三人來到草廬前叩門,童子開門問候。


    劉備說道:


    “勞煩仙童通報,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童子答道:


    “先生今日雖在家中,但正在草堂午睡,尚未醒來。”


    劉備道:


    “既如此,不必驚擾先生。”


    隨即吩咐關羽和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見諸葛亮仰臥在草堂內,便恭敬地站在台階下等待。


    不多時,關羽和張飛等得不耐煩,進入草堂見劉備仍在侍立,張飛頓時怒道:


    “這諸葛亮太過傲慢!”


    “見哥哥在階下久候,竟然還在高臥不起!”


    “讓我去後堂放火,看他起不起!”


    關羽連忙勸住,劉備亦叮囑二人迴門外等候。


    此時,諸葛亮翻身欲起,但又轉向牆內繼續熟睡。


    童子欲喚醒他,劉備製止道:


    “不可驚擾。”


    他又站了一個時辰,終於見諸葛亮醒來,口中吟詩道:


    “大夢誰先覺?”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吟畢,翻身問童子:


    “有客來訪嗎?”


    童子答:


    “劉皇叔已候多時。”


    諸葛亮急忙起身道:


    “為何不早些通報?”


    “容我更衣。”


    於是轉入內堂,整理衣冠。


    片刻之後,才身著禮服步出草堂。


    劉備見諸葛亮身長八尺,麵容如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風采飄逸宛若神仙,遂上前下拜道:


    “漢室後裔、涿郡愚夫劉備,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


    “此前兩次前來拜見,未能得見,已將賤名留於書桌之上,不知先生可曾閱覽?”


    諸葛亮答道:


    “南陽山野之人,天性疏懶,屢次承蒙將軍垂顧,深感慚愧。”


    二人寒暄過後分賓主落座,童子奉茶。


    茶畢,諸葛亮說道:


    “昨日讀書時便可見將軍憂國憂民之誌,隻恨亮年少無才,恐辜負將軍問道之意。”


    劉備道:


    “司馬德操與徐元直皆為世間高士,豈會隨口讚譽先生?”


    “希望先生不嫌我身份卑微,願指點迷津。”


    諸葛亮謙遜地答:


    “德操與元直二公乃世間賢達,亮不過一介農夫,怎敢談論天下大事?”


    “將軍為何舍棄美玉而來求問頑石?”


    劉備正色道:


    “大丈夫若懷經世之才,豈能隱居山林終老?”


    “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垂教於我這愚昧之人!”


    諸葛亮聞言微笑道:


    “願聞將軍之誌。”


    劉備屏退左右,靠近諸葛亮說道:


    “漢室衰微,奸臣專權,我雖能力有限,仍欲伸張正義於天下,然因才疏學淺,屢屢失敗。”


    “若先生願開我愚昧之心,拯救困厄之局,我將感激不盡!”


    諸葛亮點頭道:


    “自董卓作亂以來,天下英豪紛紛崛起。”


    “曹操本弱於袁紹,卻能最終戰勝,這不僅是天時,更因人謀。”


    “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多將廣,不能正麵與之抗衡。”


    “孫權占據江東,國土險要民心所向,可聯合而不可攻。”


    “荊州北連漢水,南接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實為用武之地,將軍可有意圖?”


    “如今劉璋昏庸無能,雖然百姓富足,物資豐饒,但他卻不懂得撫恤百姓,賢能之士也在渴望找到一位英明的君主。”


    “將軍您身為漢室宗親,以信義聞名於天下,匯聚英雄,求賢若渴。”


    “若能占據荊州與益州,依靠其險峻地勢為根基,西方聯合少數民族,南方安撫彝族和越族,對外結交孫權,對內修明政治。”


    “待天下局勢發生變動時,可派遣一名大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取宛城和洛陽,而將軍您則親率益州的兵力進攻秦川。”


    “到那時,百姓必定會簞食壺漿以迎接將軍,歡欣鼓舞。這般局勢之下,大業必定能夠成就,漢室也定能中興!”


    “這是我為將軍所謀劃的前景,還望將軍慎重考慮。”


    諸葛亮說罷,命童子取出一幅畫軸,掛在堂中,指著畫對劉備說道:


    “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圖。”


    “將軍若要成就霸業,應當讓曹操占天時,讓孫權占地利,而將軍則取人和。”


    “先奪荊州作為立足之地,繼而占據西川建立根基,形成鼎足三分之勢,然後再圖謀中原。”


    劉備聽後,起身拱手致謝,說道:


    “先生的這一席話,使備豁然開朗,就如撥開迷霧見到青天。”


    “但荊州的劉表和益州的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備如何能忍心奪取他們的地盤呢?”


    諸葛亮答道:


    “我夜觀天象,劉表不久將壽終正寢,而劉璋並非能成大業之主。”


    “將來荊州和益州必然會歸於將軍。”


    劉備聽罷,感激涕零,俯身拜謝。


    這一席話,使諸葛亮在茅廬未出之時,便已看透天下三分的局勢,堪稱千古無雙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