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晴天 心情 我有種當和事佬的感覺
聯宋打擊吐蕃國,
各取所需邊境寧。
法晨提議拓疆土,
向南向北起爭議。
林墨在前線與吐蕃的軍隊僵持著,雙方也有幾場試探性的相互攻擊,也是互有勝負。
戴壽寧領軍駐紮旦當,既護住了林墨部的糧道,又能在林墨出現危險時及時救援。
而我則是在等著俞法仁出使大宋的消息。
“陛下是在等法仁的消息嗎?”俞法晨不知什麽時候出現在我身後。
“大理的奇花異草還真是挺多的,我都沒有發覺你來了。”我轉頭朝著俞法晨看去。
“陛下有興致在禦花園賞花,說明陛下是胸有成竹了啊。”俞法晨恭敬的說道。
我拍了拍俞法晨的肩膀示意他跟著過來,在涼亭坐下後我問道“法晨今日前來是有何事啊?”
我對這些人的稱唿一直沒有改,這些也是出於我自己的私心。都說皇帝是孤家寡人,我可不想成為孤家寡人啊。
“目下我大理國的朝堂之內還是缺乏人才的,很多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還都是各個部族的首領,臣建議開科取士。”俞法晨說完後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
開科取士,是一個好主意。但是這是我立國後的第一場科舉,主考官的人選我必須慎重。
按照以往大宋朝的慣例,每一屆的主考官都會被這屆上榜的考生視為老師,所以每一年的科舉考官也都是各大家族盡力爭取的職位,畢竟這是把青年才俊們收入麾下的最好方式。
俞家現在在朝堂也算的上是位高權重了,俞法晨和俞法仁分別是戶部和禮部的尚書。加上我隻追封了三妹為孝獻皇後,現在後宮位份最高的還是小琴這個貴妃。
大家都知道,小琴的出身不可能成為皇後。所以,俞家在我的大理國目前是沒有對手的。
“那法晨覺得誰來擔任主考一職呢?”我麵帶微笑的看向俞法晨。
我把皮球踢給俞法晨以用來試探他,這些帝王心術我都是在和大宋朝的那幾位皇帝身上學到的,以前他們就把這些都用在我身上。
門閥世族的子弟從小就培養出了聽話聽音的本事,就算俞法晨以前沒有當過官,現在當起官來也是相當的順手,自然也知道我是在試探。
“臣以為。。。。”俞法晨說到一半停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臣思慮再三,覺得還是陛下親自主考為好。”
嘿,這是我想要的答案。
“天下皆知陛下文武雙全,立國後的第一場恩科考試也隻有陛下才能擔任。何況由陛下擔任主考,也是大理學子莫大的榮幸。”俞法晨說完後還偷偷的看了我一眼。
對於馬屁,我現在是覺得越來越受用了。自從當了王爺以後,我是越來越知道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聽馬屁了。
“好,那就按你說的去安排吧。”我笑著答應了俞法晨的建議。
十天後俞法仁迴來了,他帶來的是好消息,宋孝宗同意成都府路的永康軍出擊吐蕃。
俞法仁還帶迴來了宋孝宗的一封書信。
我的禦書房內,我拆開了宋孝宗的信。宋孝宗依舊稱我為老師,心裏全都是在迴憶我為大宋朝立下的功勞。看到最後,我不免有些感慨。
當即也修書一封派使者送去臨安,而我信的內容則是希望大理和南宋永遠和睦。
又過了十天,林墨送來軍報說:吐蕃軍隊已經撤迴山南了。羅羅斯部的領地現在也全在我軍控製之下了。
我當即下旨讓林墨領兵迴朝,戴壽寧依舊駐守旦當,還要求要把已成廢墟的旦當重新修建成軍鎮。
邊境現在算是安寧了,我也就可以分出一些精力去思考其他的問題了。大理國孱弱的原因除了受地理因素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土麵積太小。
單純站在打仗的問題來看,一旦遇到三路以上的攻擊,那幾乎就可以說是沒有什麽後方了。
西邊的山南之地像是吐蕃懸在我們頭頂的一把利劍,山南的兵馬雖是可以一路南下直逼大理城。
南邊可說基本無險可守,既方便我們南下,也方便交趾國北上。南邊有兩個鐵礦可以說是大理國的命脈,一旦有失,製造軍械所需的鐵料將會隻能依靠從南宋購買。
今日的大朝之上俞法晨匯報了恩科準備的情況,其他人也沒有上奏。看到沒有人說話,我便開口了。
“立國以來,我都沒有給各位加封爵位。為何?不是朕小氣,而是府庫裏沒有那麽多的財貨。為了各位的爵位,我決定要擴大疆土。各位有何意見盡管直言。”我的話像是一塊大石頭扔進了池塘裏,頓時便掀起了層層波瀾。
“臣以為目下瀘州已在我國手中,可舉兵北伐,以陛下的神威拿下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且成都府路財貨豐盈,河運便利,拿下後也為我國提供了穩定的糧食來源。”林墨第一個站了出來。
隻是林墨的發言讓劉文海的臉黑了,看的出來劉文海對母國還是有感情的。不僅是他,說實話我也沒有一絲一毫想要攻擊南宋的意思。
林墨的話得到了一些邀請入朝來參政的部族首領的支持,畢竟去看一看富庶繁華的南宋是他們這輩子的心願。
“臣以為不妥。”劉文海站了出來。
“我大理與南宋國力差距太大,以兩戰之勝得了一些便宜不代表我們有能力與南宋長期對抗。相比北伐南宋,臣覺得南下攻擊交趾才是正道。”劉文海說完便看向我,他很想知道我的想法。
“丞相所言極是,我大理的國力和吐蕃相比都有差距,貿然挑釁南宋隻會招來滅頂之災。如果要開疆拓土,臣也以為南下交趾是最好的選擇,成都府有沃野千裏,交趾國也有。且交趾人口與我國相當,我們可蠶食之。”俞法晨也站了出來。
“你們這些人本就是宋人,既然來了我大理國就該以我大理國為重。交趾與我大理並無差異,得之無利,徒增內亂隱患。”一位部族首領立馬發聲反駁道。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現在難題交給我了。這種情況以前我都是把球踢迴去,但是現在我身份不同了,這是國策,隻有我能定。
“各位以後不可如此啊。我既然來大理立國了,也沿用了部分大理的舊製,就是想讓大家親如一家。”我說著說著便離開了龍椅走了下去。
“各位所言都有道理,既然有爭議,那就先擱置。都各自考慮周全後,再來重議。”我說完後還給了劉文海和俞法晨一個眼神。
“臣等告退。”劉文海心領神會。
看來我要想個辦法讓群臣齊心了。
聯宋打擊吐蕃國,
各取所需邊境寧。
法晨提議拓疆土,
向南向北起爭議。
林墨在前線與吐蕃的軍隊僵持著,雙方也有幾場試探性的相互攻擊,也是互有勝負。
戴壽寧領軍駐紮旦當,既護住了林墨部的糧道,又能在林墨出現危險時及時救援。
而我則是在等著俞法仁出使大宋的消息。
“陛下是在等法仁的消息嗎?”俞法晨不知什麽時候出現在我身後。
“大理的奇花異草還真是挺多的,我都沒有發覺你來了。”我轉頭朝著俞法晨看去。
“陛下有興致在禦花園賞花,說明陛下是胸有成竹了啊。”俞法晨恭敬的說道。
我拍了拍俞法晨的肩膀示意他跟著過來,在涼亭坐下後我問道“法晨今日前來是有何事啊?”
我對這些人的稱唿一直沒有改,這些也是出於我自己的私心。都說皇帝是孤家寡人,我可不想成為孤家寡人啊。
“目下我大理國的朝堂之內還是缺乏人才的,很多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還都是各個部族的首領,臣建議開科取士。”俞法晨說完後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
開科取士,是一個好主意。但是這是我立國後的第一場科舉,主考官的人選我必須慎重。
按照以往大宋朝的慣例,每一屆的主考官都會被這屆上榜的考生視為老師,所以每一年的科舉考官也都是各大家族盡力爭取的職位,畢竟這是把青年才俊們收入麾下的最好方式。
俞家現在在朝堂也算的上是位高權重了,俞法晨和俞法仁分別是戶部和禮部的尚書。加上我隻追封了三妹為孝獻皇後,現在後宮位份最高的還是小琴這個貴妃。
大家都知道,小琴的出身不可能成為皇後。所以,俞家在我的大理國目前是沒有對手的。
“那法晨覺得誰來擔任主考一職呢?”我麵帶微笑的看向俞法晨。
我把皮球踢給俞法晨以用來試探他,這些帝王心術我都是在和大宋朝的那幾位皇帝身上學到的,以前他們就把這些都用在我身上。
門閥世族的子弟從小就培養出了聽話聽音的本事,就算俞法晨以前沒有當過官,現在當起官來也是相當的順手,自然也知道我是在試探。
“臣以為。。。。”俞法晨說到一半停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臣思慮再三,覺得還是陛下親自主考為好。”
嘿,這是我想要的答案。
“天下皆知陛下文武雙全,立國後的第一場恩科考試也隻有陛下才能擔任。何況由陛下擔任主考,也是大理學子莫大的榮幸。”俞法晨說完後還偷偷的看了我一眼。
對於馬屁,我現在是覺得越來越受用了。自從當了王爺以後,我是越來越知道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聽馬屁了。
“好,那就按你說的去安排吧。”我笑著答應了俞法晨的建議。
十天後俞法仁迴來了,他帶來的是好消息,宋孝宗同意成都府路的永康軍出擊吐蕃。
俞法仁還帶迴來了宋孝宗的一封書信。
我的禦書房內,我拆開了宋孝宗的信。宋孝宗依舊稱我為老師,心裏全都是在迴憶我為大宋朝立下的功勞。看到最後,我不免有些感慨。
當即也修書一封派使者送去臨安,而我信的內容則是希望大理和南宋永遠和睦。
又過了十天,林墨送來軍報說:吐蕃軍隊已經撤迴山南了。羅羅斯部的領地現在也全在我軍控製之下了。
我當即下旨讓林墨領兵迴朝,戴壽寧依舊駐守旦當,還要求要把已成廢墟的旦當重新修建成軍鎮。
邊境現在算是安寧了,我也就可以分出一些精力去思考其他的問題了。大理國孱弱的原因除了受地理因素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土麵積太小。
單純站在打仗的問題來看,一旦遇到三路以上的攻擊,那幾乎就可以說是沒有什麽後方了。
西邊的山南之地像是吐蕃懸在我們頭頂的一把利劍,山南的兵馬雖是可以一路南下直逼大理城。
南邊可說基本無險可守,既方便我們南下,也方便交趾國北上。南邊有兩個鐵礦可以說是大理國的命脈,一旦有失,製造軍械所需的鐵料將會隻能依靠從南宋購買。
今日的大朝之上俞法晨匯報了恩科準備的情況,其他人也沒有上奏。看到沒有人說話,我便開口了。
“立國以來,我都沒有給各位加封爵位。為何?不是朕小氣,而是府庫裏沒有那麽多的財貨。為了各位的爵位,我決定要擴大疆土。各位有何意見盡管直言。”我的話像是一塊大石頭扔進了池塘裏,頓時便掀起了層層波瀾。
“臣以為目下瀘州已在我國手中,可舉兵北伐,以陛下的神威拿下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且成都府路財貨豐盈,河運便利,拿下後也為我國提供了穩定的糧食來源。”林墨第一個站了出來。
隻是林墨的發言讓劉文海的臉黑了,看的出來劉文海對母國還是有感情的。不僅是他,說實話我也沒有一絲一毫想要攻擊南宋的意思。
林墨的話得到了一些邀請入朝來參政的部族首領的支持,畢竟去看一看富庶繁華的南宋是他們這輩子的心願。
“臣以為不妥。”劉文海站了出來。
“我大理與南宋國力差距太大,以兩戰之勝得了一些便宜不代表我們有能力與南宋長期對抗。相比北伐南宋,臣覺得南下攻擊交趾才是正道。”劉文海說完便看向我,他很想知道我的想法。
“丞相所言極是,我大理的國力和吐蕃相比都有差距,貿然挑釁南宋隻會招來滅頂之災。如果要開疆拓土,臣也以為南下交趾是最好的選擇,成都府有沃野千裏,交趾國也有。且交趾人口與我國相當,我們可蠶食之。”俞法晨也站了出來。
“你們這些人本就是宋人,既然來了我大理國就該以我大理國為重。交趾與我大理並無差異,得之無利,徒增內亂隱患。”一位部族首領立馬發聲反駁道。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現在難題交給我了。這種情況以前我都是把球踢迴去,但是現在我身份不同了,這是國策,隻有我能定。
“各位以後不可如此啊。我既然來大理立國了,也沿用了部分大理的舊製,就是想讓大家親如一家。”我說著說著便離開了龍椅走了下去。
“各位所言都有道理,既然有爭議,那就先擱置。都各自考慮周全後,再來重議。”我說完後還給了劉文海和俞法晨一個眼神。
“臣等告退。”劉文海心領神會。
看來我要想個辦法讓群臣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