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廚子從娃娃抓起
高冷女總裁居然是霸道校花姐姐 作者:喜歡橙子的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逸飛跟隨著家長的隊伍,前往綜合活動室,心裏正胡思亂想著,等家長會後,可得讓羅蘭姐請他吃頓大餐。
然後韓逸飛就在活動室裏,看見了的等待著的學生,以及熟悉的放廚房用具。
他找到乖乖坐好的聞晨晨,壓低聲音。
“晨晨,你們學校是新東方嗎,咋還培訓廚師啊。”
韓逸飛隻聽說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可從來沒聽說過不要孩子讓孩子輸在切墩速度上。
“這是周末布置的活動作業,讓我們給父母做頓飯,還要寫成二百字的日記,老師周一要檢查的。”聞晨晨麵露愁容
“啊?你們字都還認不得,還要求寫日記,而且我還以為家長寫就可以了,沒想到你們還要寫啊。”
韓逸飛撓了撓頭,現在一日三餐都點外賣,好多成年人都不進廚房了,而學校讓刀都拿不穩的小學生學做菜,真是的有些太兒戲了。
並且家長本來掙錢就很忙了,現在還要配合學校折騰這些有的沒的,怪不得都不想要孩子,誰來麵對這些破事,都要頭大。
羅蘭姐獨自照顧聞晨晨,真是太不容易了。
台下,韓逸飛正和聞晨晨大眼瞪小眼。
台上,薛丹正在黑板上奮筆疾書,詳細寫著本次親子活動的主題和內容。
片刻後,她輕輕敲了下黑白,開始介紹道:“各位家長,現在學校將正式展開一項長期的實踐活動,而活動的主題內,就是黑板上寫的這行字——學做一道菜。”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下,許多家長往往隻關注孩子的分數,而忽視了他們生活技能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我們學校希望通過本次的活動,糾正片麵的教育觀,培養學生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全麵踐行素質教育。”
“並且本次的活動,將杜絕形式主義,是要動真格的,目標是讓在座的每位學生,在畢業前,學會24道美味的飯菜,真實的感受到勞動快樂,學會感恩和迴報。”
伴隨著薛丹的演講,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隻有韓逸飛傻眼了,不是“學做一道菜”嗎,怎麽又變成“24道菜”了。
而且學校懂24道菜的含金量,策劃這破活動的領導去廚房幹過活,親自做過菜嗎,就腦袋抽風定製出如此高的目標。
國家初級廚師考級,都不要求廚子會這麽多菜。
做菜是程序化的練習過程,學的是基本功和技法,並不是菜品,如果隻是希望學生會做菜,那隻需要掌握炒這一項技法就可以了。
到時候把食材換換,便能做出豐富的菜品。
韓逸飛承認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最好別出發。
隔行如隔山,哪怕製定計劃時,找個廚師問問啊,也不至於定出如此離譜的目標,折磨家長和學生。
口口聲聲反對應試教育,結果不求過程隻要結果的定下目標,本身就夠應試教育了。
講台上的薛丹還在繼續講。
“咱們今天的任務是,希望家長能配合孩子,練習我們活動的第一道菜,家常炒土豆絲,土豆都已經清洗後好,大家可以行動起來了。”
韓逸飛搖了搖頭,其實要學菜,首先的吃菜,知道那些調料代表什麽味道,才是最關鍵的。
中式烹飪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注,不會精確到鹽放幾克,糖放幾克,憑借的都是感覺,而感覺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同一道菜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味道自然有區別。
現在感覺都沒有培養,那還做什麽菜啊。
其次切土豆絲的練習行為,本身並不適合初學者,但凡用刀切過土豆絲的都知道,土豆的質地是極其堅韌的,大人切土豆絲都會累的手疼,小孩子隻會更麻煩了。
和背英語單詞書是一個道理,打頭的第一個單詞就是“abandon、放棄”,那玩意怎麽可能背的下去。
更好些的練習食材其實是黃瓜。
切片切條都很合適,不累手,用更小的水果刀就可以練習,並且黃瓜是可以生食的,即使切壞了,撒上白糖可以當零食吃,不會浪費食物。
“哥哥,你怎麽不動手啊。”
聞晨晨看著其他家長都行動起來了,有些著急的催促著韓逸飛。
“其實你不用練習切土豆絲的,現在有手搖的切絲切片器,和削鉛筆器一樣,轉兩下就能切出土豆絲,比傳統的廚用刨絲器安全多了。”
韓逸飛拍了拍聞晨晨的頭。
如果是市麵上隻有普通的刨絲器,那他是絕對不建議聞晨晨用的,很容易傷到手,可現在有更安全的,那沒必要非要死磕著去練習刀工。
隻有經曆過把手磨破的人,才知道練習刀工有多痛苦,韓逸飛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內側,至今都留有握刀磨出來的硬繭。
隨後韓逸飛往上麵指了指,“你去講台附近的菜筐裏拿兩根黃瓜,我教給你道更有趣的菜。”
聞晨晨有些害怕,但在韓逸飛的慫恿下,她還是走過去找薛丹要了兩根黃瓜。
黃瓜是其他班在上一場活動時遺留下來的。
綜合活動室就四間,一年級的各班級隻能排隊使用,有的是在家長會前組織活動,有的是家長會後組織活動。
韓逸飛將黃瓜洗幹淨後,便給聞晨晨做了道很好玩的魯菜:蓑衣黃瓜。
蓑衣黃瓜屬於地方菜,其菜品的靈魂在於蓑衣花刀和調製的料汁醃製,吃起來既能充分入味,又保留的黃瓜的清脆爽口。
韓逸飛手拿菜刀,斜刀豎起,綿密的在正麵切了一遍,每一刀都在將要切斷前停下,接著切下一刀。
隨後將黃瓜滾動半圈,以同樣的方式在切一遍。
最後便在聞晨晨注視的目光下,輕輕一拉,展示出那輕盈剔透又連綿不斷的黃瓜片。
“哇,好漂亮啊,哥哥,快交給我,我想學我想學。”聞晨晨激動的喊道。
韓逸飛像是盤麻繩一樣,將改刀蓑衣的黃瓜慢慢的在盤子上盤了兩圈。
其實他現在隻能算是半成品,更重要的料汁還沒有調製,但手頭上沒有太多調料,幹脆上在上麵均勻的撒了一層白砂糖。
“想學吧,其實蓑衣黃瓜非常簡單。”韓逸飛說著,在另一根黃瓜的兩側各墊了一根筷子,“來,我教你握刀,咱們慢慢切,保證能切出一模一樣的。”
有筷子擋著,聞晨晨想切都切不斷,在韓逸飛的手把手教學下,很快就複現出蓑衣花刀。
盡管切的沒有韓逸飛切的那麽薄,可依舊讓聞晨晨激動不已,立馬端著自己的成品找老師匯報。
於此同時,其他學生正看著案板上那粗細各異的土豆絲,欲哭無淚,以目前的成果看,要想要“土豆絲”炒熟估計夠嗆,倒水燉估計還差不多。
然後韓逸飛就在活動室裏,看見了的等待著的學生,以及熟悉的放廚房用具。
他找到乖乖坐好的聞晨晨,壓低聲音。
“晨晨,你們學校是新東方嗎,咋還培訓廚師啊。”
韓逸飛隻聽說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可從來沒聽說過不要孩子讓孩子輸在切墩速度上。
“這是周末布置的活動作業,讓我們給父母做頓飯,還要寫成二百字的日記,老師周一要檢查的。”聞晨晨麵露愁容
“啊?你們字都還認不得,還要求寫日記,而且我還以為家長寫就可以了,沒想到你們還要寫啊。”
韓逸飛撓了撓頭,現在一日三餐都點外賣,好多成年人都不進廚房了,而學校讓刀都拿不穩的小學生學做菜,真是的有些太兒戲了。
並且家長本來掙錢就很忙了,現在還要配合學校折騰這些有的沒的,怪不得都不想要孩子,誰來麵對這些破事,都要頭大。
羅蘭姐獨自照顧聞晨晨,真是太不容易了。
台下,韓逸飛正和聞晨晨大眼瞪小眼。
台上,薛丹正在黑板上奮筆疾書,詳細寫著本次親子活動的主題和內容。
片刻後,她輕輕敲了下黑白,開始介紹道:“各位家長,現在學校將正式展開一項長期的實踐活動,而活動的主題內,就是黑板上寫的這行字——學做一道菜。”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下,許多家長往往隻關注孩子的分數,而忽視了他們生活技能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我們學校希望通過本次的活動,糾正片麵的教育觀,培養學生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全麵踐行素質教育。”
“並且本次的活動,將杜絕形式主義,是要動真格的,目標是讓在座的每位學生,在畢業前,學會24道美味的飯菜,真實的感受到勞動快樂,學會感恩和迴報。”
伴隨著薛丹的演講,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隻有韓逸飛傻眼了,不是“學做一道菜”嗎,怎麽又變成“24道菜”了。
而且學校懂24道菜的含金量,策劃這破活動的領導去廚房幹過活,親自做過菜嗎,就腦袋抽風定製出如此高的目標。
國家初級廚師考級,都不要求廚子會這麽多菜。
做菜是程序化的練習過程,學的是基本功和技法,並不是菜品,如果隻是希望學生會做菜,那隻需要掌握炒這一項技法就可以了。
到時候把食材換換,便能做出豐富的菜品。
韓逸飛承認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最好別出發。
隔行如隔山,哪怕製定計劃時,找個廚師問問啊,也不至於定出如此離譜的目標,折磨家長和學生。
口口聲聲反對應試教育,結果不求過程隻要結果的定下目標,本身就夠應試教育了。
講台上的薛丹還在繼續講。
“咱們今天的任務是,希望家長能配合孩子,練習我們活動的第一道菜,家常炒土豆絲,土豆都已經清洗後好,大家可以行動起來了。”
韓逸飛搖了搖頭,其實要學菜,首先的吃菜,知道那些調料代表什麽味道,才是最關鍵的。
中式烹飪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注,不會精確到鹽放幾克,糖放幾克,憑借的都是感覺,而感覺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同一道菜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味道自然有區別。
現在感覺都沒有培養,那還做什麽菜啊。
其次切土豆絲的練習行為,本身並不適合初學者,但凡用刀切過土豆絲的都知道,土豆的質地是極其堅韌的,大人切土豆絲都會累的手疼,小孩子隻會更麻煩了。
和背英語單詞書是一個道理,打頭的第一個單詞就是“abandon、放棄”,那玩意怎麽可能背的下去。
更好些的練習食材其實是黃瓜。
切片切條都很合適,不累手,用更小的水果刀就可以練習,並且黃瓜是可以生食的,即使切壞了,撒上白糖可以當零食吃,不會浪費食物。
“哥哥,你怎麽不動手啊。”
聞晨晨看著其他家長都行動起來了,有些著急的催促著韓逸飛。
“其實你不用練習切土豆絲的,現在有手搖的切絲切片器,和削鉛筆器一樣,轉兩下就能切出土豆絲,比傳統的廚用刨絲器安全多了。”
韓逸飛拍了拍聞晨晨的頭。
如果是市麵上隻有普通的刨絲器,那他是絕對不建議聞晨晨用的,很容易傷到手,可現在有更安全的,那沒必要非要死磕著去練習刀工。
隻有經曆過把手磨破的人,才知道練習刀工有多痛苦,韓逸飛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內側,至今都留有握刀磨出來的硬繭。
隨後韓逸飛往上麵指了指,“你去講台附近的菜筐裏拿兩根黃瓜,我教給你道更有趣的菜。”
聞晨晨有些害怕,但在韓逸飛的慫恿下,她還是走過去找薛丹要了兩根黃瓜。
黃瓜是其他班在上一場活動時遺留下來的。
綜合活動室就四間,一年級的各班級隻能排隊使用,有的是在家長會前組織活動,有的是家長會後組織活動。
韓逸飛將黃瓜洗幹淨後,便給聞晨晨做了道很好玩的魯菜:蓑衣黃瓜。
蓑衣黃瓜屬於地方菜,其菜品的靈魂在於蓑衣花刀和調製的料汁醃製,吃起來既能充分入味,又保留的黃瓜的清脆爽口。
韓逸飛手拿菜刀,斜刀豎起,綿密的在正麵切了一遍,每一刀都在將要切斷前停下,接著切下一刀。
隨後將黃瓜滾動半圈,以同樣的方式在切一遍。
最後便在聞晨晨注視的目光下,輕輕一拉,展示出那輕盈剔透又連綿不斷的黃瓜片。
“哇,好漂亮啊,哥哥,快交給我,我想學我想學。”聞晨晨激動的喊道。
韓逸飛像是盤麻繩一樣,將改刀蓑衣的黃瓜慢慢的在盤子上盤了兩圈。
其實他現在隻能算是半成品,更重要的料汁還沒有調製,但手頭上沒有太多調料,幹脆上在上麵均勻的撒了一層白砂糖。
“想學吧,其實蓑衣黃瓜非常簡單。”韓逸飛說著,在另一根黃瓜的兩側各墊了一根筷子,“來,我教你握刀,咱們慢慢切,保證能切出一模一樣的。”
有筷子擋著,聞晨晨想切都切不斷,在韓逸飛的手把手教學下,很快就複現出蓑衣花刀。
盡管切的沒有韓逸飛切的那麽薄,可依舊讓聞晨晨激動不已,立馬端著自己的成品找老師匯報。
於此同時,其他學生正看著案板上那粗細各異的土豆絲,欲哭無淚,以目前的成果看,要想要“土豆絲”炒熟估計夠嗆,倒水燉估計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