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改土歸流


    海河州城,部落首領叛亂。


    海河州城被叛軍奪取。


    進而威脅永昌府。


    海河州府是南理進攻雲南的跳板。


    如今海河州府被攻破,情況自然是危急無比。


    此戰,很是麻煩。


    在巨大的世界地圖之前。


    女帝,秦布衣,還有北涼王等一眾武勳正在商議戰事。


    “海河州城,必須奪迴來。”


    “如今南理還未有誘發大戰的心思。”


    “僅僅是故意誘導曲蛇部落的反叛。”


    “根據當地鎮衛將軍八百裏加急。”


    “此次反叛,確定是南理對曲蛇部落的故意誘導。”


    “若是叛亂無法盡快平定。”


    “情況就會惡化。”


    “這算是南理的試探。”


    英國公李維賢敲著地圖,一臉嚴肅的推測道。


    此次部落叛亂,情況相當複雜。


    原本,海河州城之外,群山連綿,林瘴密布。


    除了土著定居之外,並不適合大規模百姓定居。


    或者說,不適合外來移民定居。


    因為不是當地土著,想要適應本地氣候和毒瘴,需要數十年時間。


    而山高林密,炎熱多暴雨,加上喀斯特特殊地貌,這裏並不適合傳統農耕。


    就算是耕作,也是小麵積耕種。


    很難支撐起龐大的帝國人口。


    也因為如此,山高林密的地方,都是原始部落狀態。


    這些原始部落的山民,野性難馴,好勇鬥狠。


    經常會在邊城製造混亂。


    大周的精美貨物和高端鐵器商品,一直是部落山民所需。


    溫和一些的部落,會以山貨土特產護市。


    然而有一些兇狠一些的部落,直接就是搶奪。


    和南下打秋風的遊牧民族沒多大區別。


    大周帝國經營南地三百年。


    周遭叛亂反反複複,就從未停止過。


    加之南理在東南半島建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家。


    利用地理優勢加上環境優勢。


    大周軍隊很難滅掉他們。


    如今大周分裂,南理的威脅就更加嚴重。


    南理占領了大周帝國的南詔故地。


    如今在周邊唆使山林野人部落引起混亂。


    南理當今皇帝正值壯年。


    自他繼位以來,這十年來一直在穩定南理國內。


    然而最近以來,南理國內政局開始穩定。


    穩定之後,那位有著不小野心的壯年皇帝,自然會有一些行動。


    如今海河州城被山林野人的部落首領奪下。


    背後沒有南理的影子,傻子都不相信。


    “南方邊境鎮衛軍大多不聽朝廷詔令。”


    “想要調動大軍奪迴海河州城,隻怕有些麻煩。”


    榮國公開口道。


    大周如今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是心照不宣。


    隨著北涼王年事已高。


    江南幾乎沒什麽反叛。


    這樣導致,江南地方軍政,無法被朝廷掌控。


    而江南世族瓜分地盤和資源利益。


    地方軍隊,儼然成了他們的私軍。


    而想調動南方的軍隊,蕭傾凰還不一定能夠做到。


    最主要是,將不知兵。


    大周朝堂不乏能征善戰的將軍。


    先不說北涼王這種人形自走殺人兵器。


    就算是一眾武勳國公,那也是萬人敵的存在。


    蕭傾凰一個小女孩兒能夠坐在朝堂上當皇帝。


    單靠一個北涼王,可坐不穩。


    主要是大周頂級武將太多了。


    當初周宣帝北伐,那可是六路大軍起初。


    每一路都有一位大將軍。


    頂級將領。


    就這武力值爆棚的大周。


    才使得西秦,東遼不敢大規模發動大戰。


    南理那位中年皇帝,也隻是在誘導山民部落試探。


    而不是直接出兵。


    隻是,大周內部情況。


    已經十分危急了。


    十數年時間,原本軍力鼎盛的南方地區。


    早就被腐朽腐化。


    真要打起仗來。


    勾心鬥角的世族大軍,指不定出什麽亂子。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隻怕大軍征討山林部落之後,百姓會有不少被逼的叛亂。


    “海河州城地勢複雜。”


    “山民部落熟悉地理,攻下海河州城不是難事。”


    “然而後續可能會受到糧道的持續騷擾,海河州也會持續混亂。”


    “這期間消耗,就是天文數字了。”


    宋國公開口道。


    宋國公掌控一部分禁軍錢糧物資。


    是大周軍事勳貴的頭頭。


    六軍能夠穩定,宋國公費心盡力。


    大周這一群軍事勳貴集團,能打仗的,搞後勤的,都是頂尖人才。


    海河州城這次山林部落叛亂。


    對於一眾大佬來說,打仗很容易。


    可後續呢?


    山民可以放棄海河州城。


    到時候往山林裏一鑽,你拿頭打。


    山高林密,河流湍急,有時候想從另一座山翻山到眼前的其他山林裏,走上一天都不一定翻過去。


    古代可不是現代,有各種現代建橋能力。


    普通的浮橋,在水流湍急,河壁陡峭的橫斷山區,是極難搭建的。


    就算是搭建了浮橋,想要讓大軍通行,也是極難。


    至於糧草輜重的運輸,更是麻煩。


    前世明清經營西南,耗費的錢糧,損失的士卒,那是不計其數。


    一個土生土長的土著,如同猿猴一樣,能夠在密林裏健步如飛。


    而披著甲胄的普通鎮衛軍,隻能被玩兒死。


    你正麵靠人堆,肯定能夠打過。


    畢竟裝備更好。


    可是這消耗,不是一般的恐怖。


    明時仁宣時期,南越反複叛亂,幾乎拖垮了大明財政。


    致使大明不得已放棄了南越。


    這就是山林部落和野人的麻煩之處。


    打,簡單,治理,不容易。


    “讓黔國公率領黔南大營的一半大軍去一趟吧。”


    北涼王開口,算是為此戰定性。


    眾人皆是點頭沉默。


    “布衣。”


    “你的火炮和火槍隊,能調一批過去嗎?”


    北涼王開口道。


    “能是能,但是山地戰,需要特別的火炮才行。”


    “至於火槍數量太少,在叢林之中效果也不見得比弩箭好。”


    秦布衣開口道。


    山高林密,很容易被近身。


    現在的燧發槍,不利於叢林作戰。


    “我那兒有一批連弩。”


    “有效射程不過五十步。”


    “威力不大,但是適合叢林作戰。”


    “對付無甲和輕甲的敵人,效果極好。”


    秦布衣開口道。


    連弩這玩意兒,射程和威力太小了。


    但是可以火力覆蓋。


    這武器就不是拿來對付具裝甲兵的。


    而是對付無甲土匪的。


    當初在齊州剿匪,秦布衣就是靠連弩來掃平匪患的。


    不僅僅是齊州。


    當初秦布衣為了練兵和穩定齊州商貿。


    將東海行省的匪徒掃了一個遍。


    甚至江河諸省和東海接連的地區,都被清理了一遍。


    對於輕甲,皮甲,以及無甲的敵人來說。


    連弩的火力,是真的厲害。


    “連弩?”


    “就是那個小玩意兒?”


    “那個射程也太近了……”


    常達迴想起秦布衣的那個連弩。


    射程是真的一般。


    “用來和正常的弓弩戰陣對射,連弩自然不適合。”


    “不過叢林之中,連弩方便攜帶,而且殺傷效率極高。”


    “很適合特種作戰。”


    秦布衣道。


    “特種作戰?”


    “那是什麽?”


    秦布衣口裏蹦出的專有名詞,讓一眾勳貴有些疑惑。


    經過橫山城一戰。


    秦布衣打出的戰損效果,已經沒人小看秦布衣了。


    大家都是想知道,這小子,是不是能有其他鬼點子。


    “西南地區的山民土著,習慣於叢林穿行……”


    “要想清剿,派出大軍雖然有一定效果。”


    “但是耗費極大。”


    “而且戰損極高。”


    “我的意見是,就地征召西南地區的獵戶入伍。”


    “給予最高待遇。”


    “分田分地,而且還提供農耕優待,發放糧食布匹……”


    秦布衣這貨,將改土歸流的一係列操作緩緩講來。


    山地特種作戰。


    特種兵訓練的法子,秦布衣早就在自己的親衛營裏實施了。


    自己的火槍隊,都是按照特種兵的訓練法子訓練的。


    待遇好,吃食好,科學訓練。


    但是真要將親衛營派去西南,去麵對那些山林野人。


    秦布衣也會擔心。


    西南地區的土著野人,是天生的獵人。


    能夠在山高林密的瘴氣山林的生活。


    他們本身就是優勝劣汰的選擇。


    這些人,那可是後世的廣西雲南老表。


    最擅長山林作戰的最強特種作戰部隊。


    雖說此次海河州城發生叛亂。


    可秦布衣真沒想過直接屠殺剿滅。


    他想用其他辦法解決。


    “布衣小子,你這計劃可行。”


    “能夠節省不少軍費。”


    “損失也會小不少。”


    秦布衣的話,讓宋國公,英國公他們都是眼前一亮。


    後世的千百年總結出來的東西,現在拿來使用,自然是超越時代的眼界。


    “要解決山林野人之亂,其實也不一定需要打仗。”


    “可以用錢,用物資解決……”


    “西南的確極度缺鹽,鐵農具更是稀少,又因為氣候炎熱,旱澇頻發,缺糧食,也缺衣物布料……”


    “若是收買山中部落,挑動雙方矛盾。”


    “完全不用出兵,就能解決一些麻煩。”


    “另外,原本的部落首領羈縻政策,不適合繼續推行。”


    “若是可以的話,派出朝廷官員教化,治理……”


    秦布衣將改土歸流的具體措施給大家講了一遍。


    常達等大老粗倒是沒啥特別的感覺。


    然而英國公和宋國公等儒將,後勤管理的將領,眼睛都亮了起來。


    “鹽和鐵器農具之類的,我能直接幫忙解決。”


    “至於糧食布匹,就需要在黔地以及兩湖,兩廣采購了。”


    “如今也不缺銀錢。”


    “能夠用錢解決,還是用錢解決的好。”


    秦布衣對著蕭傾凰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閑並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