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醫學院的發展


    “老爺子。”


    “西山那邊在擴大規模。”


    “今後會需要一大批醫師入駐。”


    “最近幾年培養的那些醫師,你看能行嗎?”


    秦布衣處理好眾女的傷病之後,又對著皇甫同問道。


    “有千把人學了老夫六七成本事。”


    “絕大多數的,看個普通風寒感冒,頭疼腦熱是沒什麽問題。”


    “若是要派出大批醫師的話。”


    “最好是相互提攜帶領那種。”


    皇甫同道。


    秦布衣七歲時,得了一場病。


    那時候就見過皇甫同。


    並且忽悠到了皇甫同。


    後來秦布衣開診所,開飯店。


    逐步擴大醫學院規模。


    這些年,其實對醫學院的發展,以及皇甫同的醫學培訓,教學,起到了極大的規劃和決定作用。


    學習加實踐的模式。


    培養出了不少醫師。


    學院先後學習的上萬醫師。


    大部分處理一些小病是沒問題的。


    以古代這個醫療條件,大病也不一定治好。


    中藥湯劑,很多時候沒有想象的作用巨大。


    都是調劑,調養為主。


    真要是遇到了大病,沒有現代的化合提取物的化合合成藥物,生物製藥,一般是很難對症下藥的。


    不過,因為現代醫學書籍的推廣。


    大周醫療水平進步極為明顯。


    主要是觀念轉變,不再是以前那種神棍似的治病


    而是真正的了解病症,了解藥物藥性,藥理。


    甚至開啟了化合藥物提取和天然植物藥物提取的發展。


    比如打算提取大蒜素。


    黴菌培養提取青黴素。


    柳樹皮提取的阿司匹林。


    硝酸甘油的藥物應用。


    植物提取製作的雲南白藥止血粉,還有其他止血,處理創傷的藥粉。


    方便大規模製作的濃鹽水,以及小規模生產的生理鹽水。


    花椒麻醉酊,可用於小手術的局部麻醉。


    近年來醫學院的牙科發展迅速。


    拔牙時,用處巨大。


    治療腸胃的碳粉,生薑湯。


    因為浞水感染,蛔蟲,絛蟲等治療所需的苦楝樹皮提取物。


    其實很多製作簡單,提取簡單的藥物,能夠治療很多疾病。


    然而古時候,人們對科學技術的掌控不夠。


    對於世界的認知不足。


    這就導致了,很多落後的觀念,以及條件很差的醫療技術。


    然而這些因為秦布衣而改變。


    秦布衣對醫學一竅不通。


    可他是個人形打印機。


    能夠將自己腦子裏的資料全部謄抄下來。


    交給皇甫同他們這些神醫,名醫。


    大周的醫學技術,以及醫學水平,直接是快速發展了千年時間不止。


    外科手術方麵,更是大踏步發展。


    古代其實也有手術工具。


    但是消毒處理不好,沒有消炎藥物,做個手術死亡率高達九成。


    現在,秦布衣能夠蒸餾酒精,還能用其他消毒藥液代替。


    雖然產量不高,但是能夠救命。


    至於手術工具,也都是用合金製造。


    雖說是最劣質的合金,可也是時代的降維打擊了。


    手術刀,鉗子,鑷子,蒸餾提取器,消毒器具,止血帶和夾架等等。


    至於聽診器用皮膜縫製,就算是粗糙也能用。


    而水銀溫度計製作,也不是什麽難事。


    眼下的醫學院,看著就是教醫學生的。


    然而實際上,它的牽扯實在太大了。


    其實秦布衣不經常來。


    可每一次來,都會見到皇甫同和一群名醫搞出來的新藥物。


    這也是為何,皇甫同每次見到秦布衣。


    就在詢問秦布衣那邊的發展情況。


    他想要更好的醫療器具。


    雖說秦布衣給了他醫書。


    可很多東西實現不了,他比誰都急。


    醫學院的新藥製作,有死囚試藥。


    嚐試有效之後,就臨床使用。


    京都那些走投無路的生病百姓,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


    也願意臨床試藥。


    雖說醫療條件和水平低下。


    可皇甫同他們這些醫生,是秦布衣最早培養出科學觀念的人。


    在通過死囚試藥之後推行臨床。


    很多藥物的效果,都是相當的好。


    而大規模生產的很多顆粒藥劑以及消炎止血的藥粉,更是遠銷周邊郡縣。


    當然,這些藥物,普通百姓還用不起。


    主要是規模還不夠。


    皇甫同和一眾師兄弟,他們的徒子徒孫,因為是醫藥世家繼承。


    其實勢力和底蘊異常龐大。


    就他們這醫藥世家聯合搞發展。


    也隻能滿足很少人的用藥需求。


    這也看出,這個時代,無論是哪一種發展。


    都有很大的擴展空間。


    等到西山徹底發展起來。


    合金鋼以及其他金屬提煉技術進一步突破。


    秦布衣將電爐搞起來。


    以後提煉石油也好,搞化學藥物提煉合成也好,都能更好的拓展。


    而如今。


    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名聲相關的發展。


    糧食最重。


    布匹布料第二。


    藥物算是第三等了。


    當然國與國之間,國力戰力更重要。


    可無論如何,科技發展,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秦布衣對於這些,是有主次觀念的。


    隻是,他需要規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醫學院的事情,隻能丟給皇甫同。


    這老爺子是個有理想,尊敬生命的高尚之人。


    他掌控醫學院發展,秦布衣倒是省心很多。


    其實秦布衣也擔心這老頭子累死了。


    也希望他多活幾年。


    而他的女兒,荷姨。


    雖然也上了年齡,可隻要不出意外,應該還能陪伴自己二十年。


    她也掌控醫學院一部分發展方向。


    大周醫藥世家都有聯合和擅長的劃分。


    如今能夠聯合起來。


    有皇甫同老爺子的魄力,不敝帚自珍,將流傳的家族醫學傳出來。


    還有就是世家底蘊。


    世家,有兩麵性。


    在古代,世家對於皇權的掌控,國家的穩定有一定壞處。


    但也不是沒有好處。


    世家可以做到集中力量辦事情。


    這也是一大好處。


    用好了,就像是皇甫同這般。


    能夠整合醫藥界,飛速發展大周的醫學技術。


    然而若是出現一群野心家,那也是讓人頭疼的事情。


    不過這其中的取舍,秦布衣看的明白。


    雖然秦布衣寫了很多東西出來。


    可也隱晦的隱藏了很多。


    不是直接人前顯聖,一股腦拿出來。


    而是慢慢引導。


    算是培養出了一批擁有科學思維,科學探索,研究的科研人員。


    秦布衣和皇甫同交談了一會兒。


    皇甫荷在一旁給範安芸她們上藥,包紮治療。


    範安芸身邊,宮羽在安慰她,她一臉難過的表情。


    其他被丟到輪椅上的女孩子,都有點滿臉哀傷。


    秦布衣看到她們那可憐巴巴的眼神,也是有些無奈,不願去對視。


    所以繼續和皇甫同聊著。


    擴展醫學院招生。


    擴大顆粒藥劑的生產規模。


    提取簡單,製作沒有太大難度的感冒衝劑,經過曆史時間檢驗的一些藥方的成品製成。


    這些都一一做了一個鋪墊。


    因為戴英帝國割韭菜計劃的順利推進。


    秦布衣是真的有錢了。


    準備投個幾千萬兩銀子。


    讓皇甫同成立更大的醫學院。


    在西山工業新城開發的同時。


    秦布衣準備在京都周圍建立一個大學城。


    其中包括醫學院,還有工造,鑄造,製造等等學院。


    無論是管理治國的人才培養,還是土木老哥打灰的培養,都不能落下。


    雖說齊州已經有這個發展模式了。


    但是規模還是太小,人才不夠。


    現在的發展這才哪兒到哪兒?


    水泥路,水泥房子也就那樣。


    合金金屬是最劣質,最低等一批。


    藥物製作,也隻是搓丸子,蒸餾,濃縮,幹燥,滅菌保存之類的簡單製作。


    大多隻能醫治小病,做點小手術。


    什麽疫苗,打針輸液,厲害點的化合提取,連影子都看不到。


    至於動力係統,蒸汽機連影子都還沒有,更別說內燃機了。


    沒有人才儲備。


    這些科技的工業發展,完全就是小農格局的手工作坊模式。


    這絕對不是秦布衣想看到的。


    現在,科技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


    這需要幾年時間進一步沉澱。


    賺錢搞名聲,搞戰備,其實是首要的。


    其他的,真的需要時間。


    等到皇甫荷給傷病的眾女醫治之後。


    秦布衣和皇甫同閑聊才結束。


    告別皇甫同老爺子,離開醫學院。


    從醫學院走出來。


    第五君若的腦子裏,滿是秦布衣和皇甫同剛才談論的話。


    三年內,將醫學生的規模擴展到十萬。


    要建立一個容納十萬人的大學校。


    後續培養十數萬以上的醫師。


    能夠治療頭疼發燒,風寒感冒這些看似不嚴重,然而致死率奇高的病症。


    另外培養更多的外科手術醫生。


    以及女醫師。


    就這個格局,第五君若內心動容無比。


    放在西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古代醫療條件本來就差。


    想要實現求醫問診自由,那是達官顯貴才有的待遇。


    普通老百姓,除非是病重,否則是不會去看病的。


    如今要將基礎病症的治療推廣開來。


    實在讓第五君若震驚。


    要知道。


    古時候很多藥方,偏方,都是祖傳的不傳之秘。


    是不會傳出去的。


    無論是加大對醫藥研究以及發展的投入。


    還是秦布衣對身邊侍女,奴仆的照顧。


    第五君若更是對秦布衣刮目相看。


    一直以來,第五君若眼裏的秦布衣,就是個風流王爺。


    哪怕和女帝有婚約,也是留連風月之地。


    不是啥好東西。


    可看到他又這麽照顧,安慰範安芸眾女。


    她也是佩服秦布衣,覺得他有善心。


    跟著秦布衣來醫學院走一趟。


    第五君若真是覺得不虛此行。


    也對秦布衣有了更多看不透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閑並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最新章節